李婷 赵闪闪 郑璐
高血压是中老年好发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重要病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年龄>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60%以上,已成为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担心预后,容易出现情绪上波动,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因此,有效、科学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2-3]。PAC心理弹性理论是一种新型心理指导方式,包含三种心理状态,即儿童、成人、父母心理状态,其各具备优缺点,在不同场合下相互转化,整合调节自我状态,从而展现出积极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4]。然而,由于PAC心理弹性理论起步晚,临床应用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将PAC心理弹性理论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 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 医 院 收 治 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条件:符合《2020国家版高血压指南》中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5];年龄≥60岁;舒张压≥90 mmHg;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沟通交流障碍;神志不清;合并恶性肿瘤。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1例;平均病程11.65±2.34年;平均年龄68.95±3.31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23例;平均病程11.92±2.56年;平均年龄68.74±3.2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符合伦理审查《赫尔辛基宣言》。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支持,包括:①人性化指导: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根据患者喜好、年龄、文化程度,播放相应轻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尽可能拉近护患关系,在患者情绪稳定后,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增强其遵医行为;②综合患者以往饮食习惯,制定科学食谱,叮嘱患者禁止食用辛辣食品,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维生素类食物,重点向吸烟喝酒的患者讲述烟酒危害,劝解戒烟戒酒,且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③人性化支持:护理人员需保持语气温和、面带微笑与患者交流,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引导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AC心理弹性理论指导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组建护理小组:由1名心理咨询师、2名康复治疗师、1名临床医师、4名责任护士、1名护士长组成,小组成员均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护士长负责组间工作调配;责任护士负责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心理咨询师负责每周一次心理疏导;临床医师负责病情评估;康复治疗师负责功能锻炼。在进入临床前,统一进行相关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2)基于PAC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疏导:在日常生活中,由责任护士负责简单的心理疏导,通过交流、回答问题、心理安抚,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缓解其内心紧张、不安、焦虑感,且告知患者可通过听音乐、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在获取患者信任后,可鼓励患者说出自我焦虑点,并给予相应帮助和鼓励,同时,每周进行一次专业心理辅导,每次30 min,由心理咨询师负责。
2)病友会:每周开展1次病友会,每次60 min,由导师列出1例经典案例,进行相关案例分析,随后鼓励患者自我讨论、提出问题,并再由导师逐一点评,给出意见和反馈,目的在于,加强儿童自我型患者对疾病了解;促进成人自我型患者情感交流;引导父母自我型患者对问题的自我见解;结束后,可由病友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自身备战经验。
3)集体教育:组织患者在本科共同学习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患者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对疾病认知,宣教内容包括居家康复内容(行为习惯、运动习惯、用药规则、饮食等)以及高血压发病特点、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等,为了便于患者了解,需通过图文并茂辅助教学。
(1)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测试,该量表由华裔Zung教授在1971年编制,由我国陶明学者将其汉化和修订,共20个条目,临界值50分,若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Cronbach’sα系数为0.81~0.87,效度0.902。
(2)抑郁:次用抑郁自评量表(SDS)[7]测试,该量表由华裔Zung教授在1965年编制,由我国王征宇学者将其汉化和修订,共20个条目,临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提示抑郁状态越重。Cronbach’sα系数为0.80~0.89,效度0.994。
(3)心理弹性评分:心理弹性评分量表由于肖楠等[8]学者翻译修订,包括乐观(16分)、自强(32分)、坚韧(52分)维度,共25个项目,最高分100分,若分数越高,心理弹性越好。
(4)服药依从性:参考Morisky[9]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量表分为四个内容,即当感觉自身症状更糟后,曾停止服药;自觉症状改善时,停止服药;是否有不注意服药时间;是否曾经忘记服药,否得1分,是得0分,若分数越低,依从性越差。
(5)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10]评估当前健康状况、认知功能、疲倦感、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等,最高分100分,若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心理弹性总分及分项评分值均升高,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总分及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服药依从性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高血压发生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改变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应着重治疗,但高血压属于长期慢性疾病,需终身治疗,从而会导致患者产生较多顾虑,出现较大情绪波动,产生抑郁、不安、焦躁等情绪,此类负性情绪不仅会刺激机体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物质大量分泌,还可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病情恢复,因此需针对高血压患者特殊心理状态给予相应护理指导[11-12]。常规护理虽能够提供病情监护,但在改善心理情绪中效果并不明显。
PAC心理弹性理论是一种具有循证支持的理论指导,常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分为“成人自我”、“父母自我”、“儿童自我”三项,其与传统解释不同,是指三种心理状态,其中父母自我型是指存在教导型心理状态,存在强迫性;成人自我型是指客观型,容易淡然感情;儿童自我属于求知型,随着不同情景切换,患者心理状态也可随之变化,针对患者实际心理状态,开展相应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13]。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PAC心理弹性理论更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当前焦虑、不安、抑郁、紧张等情绪,改善心理弹性。分析原因:PAC心理弹性理论通过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个体因素,开展相应护理指导,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认知,提升内心抗压能力,还能够使患者体验角色改变,分享自我经验,能够通过站于分享者角度思考,更好分散注意力,减轻内心压力,激发自身潜在价值、固有品质、积极力量,从而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对疾病认知积极事项,促进心理弹性的积极发展[14-15]。此外,观察组SF-36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PAC心理弹性理论能够充分把握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在减轻心理负担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分析表明:①PAC心理弹性理论能够改进以往传统错误的思想体系,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心理状态制定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健康教育素材,从而在思想上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各方面提供,其中通过建立护理小组能够保证护理服务实施的专业性、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开展病友会、集体教育、心理疏导,不仅能够稳定患者心境,缓解不良情绪,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纠正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遵医行为,促进疾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②PAC心理弹性理论重点关注了个体因素,首先通过识别患者心理创伤和心理弹性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消除潜在或已存在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生活质量[16-18]。
综上所述,PAC心理弹性理论是一项科学、合理、专业化护理模式,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利于生活质量提高,负性情绪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但本研究存在研究样本少,观察时间短等不足,仍应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