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瑛(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节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所在省、市的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艺术节三年一届,自1987年创办以来,中国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通过层层遴选和把关,最后由展览艺术委员会评审确定,入展作品共计266幅,其中湖南有18幅摄影作品,入展数量居各省市前茅。这18幅作品,均能让人从艺术的脉动中感到受时代的脉搏,真正体现了摄影契合时代发展、表达时代精神的力量。
冰雪冲刺 摄影 李建民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吹响了全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号角。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发展起了种植、苗绣、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使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向民航创作的组照《今日十八洞》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真实写照。
《追科技之星》是一幅典型的决定性瞬间作品,定格了2019年9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农业大学受到广大学生“追捧”的场景。作者辜鹏博采用广角拍摄,将袁老置于视角中心,强调突出主体,周围“追星”的学生争相用手机和相机拍照,让观众对现场的氛围和情感有“直达”的体验。
作品《欢乐满山巅》是何东安近期在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创作的。作者用傍晚的天空、远处的群山来交待乡村旅游节的时间和环境,将村民和游客的欢乐场景一揽入镜。作品以小见大,折射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
记录“仡佬毛龙节”的民俗节庆作品《龙腾盛世》,因色彩语言的运用和拍摄的角度而出彩。象征吉祥的黄龙在绚丽多彩的烟雾中游动,气势宏大,呈现了一幅龙腾盛世、国泰民安的祥和场景。被作者万文英收入镜头的“不忘初心”的红旗既增加了传统的民俗庆典的时代感,又升华了作品主题。
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见得最多的是百姓幸福洋溢的笑脸。刘奕的作品《装扮幸福的生活》用灿烂的笑脸和鲜艳的服饰,真实地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感。画面色彩艳丽,既好看又耐看。
作品《百岁老人自拍》是陈铁牛拍摄的一幅悠闲自在、趣味十足的乡村老人生活图景。阳光下绿色的荷叶和深色的服饰形成色彩对比,而老人头上的荷叶帽,增添了童趣,两位正在自拍的老人,喜笑颜开,怡然自乐,反映出国家医疗卫生、养老政策的完善健全和百岁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贺容祥的《高原线路工》表现了西藏阿里地区线路工人为了雪域高原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战在雪山之巅的场景。画面简洁,构图巧妙。蓝色的安全帽和天空、白色的雪山、黄色的沙漠,从上到下,色彩交织,层次丰富,相得益彰。观者在感受劳动者的风姿的同时,又欣赏到了高原的美景。
摄影的乐趣在于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拍到别人没有拍到的。有人拍舞台,有人拍剧照,有人拍观众,有人拍后台。作品《露脸》抛开常规表达,作者彭超雄将镜头对准了演出间隙幕后探头窥视观众席的小演员们,抓拍到了他们的神情动作和意想不到的生动瞬间。蓝色幕布和演员暖色服饰妆扮形成冷暖色调对比,真实自然的人物动作与神态,给人以台前幕后的想象。小演员红色的道具既打破了画面单调,又隐喻了戏剧表演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工作报告,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摄影工作者将一如继往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刻领会“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忠实记录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努力创作出更多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高原警花 摄影 苏运红
大国重器 (组照) 摄影 肖文范
高原线路工 摄影 贺容祥
欢乐满山巅 摄影 何东安
露脸 摄影 彭伟雄
伞裙 摄影 康佳慧
艺术人生 摄影 李晓英
今日十八洞(组照) 摄影 向民航
龙腾盛世 摄影 万文英
遨游书海 摄影 谷桂生
乡村电影节 摄影 赵敏
装扮幸福的生活 摄影 刘奕
追科技之星 摄影 辜鹏博
燕尾龙舟竞技忙 摄影 向娟
木偶戏传承人 摄影 李乐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