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因素和检验策略

2022-12-14 00:42李典伟
新型工业化 2022年2期

李典伟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福建 泉州 352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对电梯需求不断加大。近年来电梯数量逐年增高,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运输工具。我国电梯保有量与年产量稳居世界首位,使用年限较长的老旧电梯同步增多。随着社会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梯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下达特种设备安全法,界定电梯的安全管理责任。国家质监局多次提出充分发挥监管机构作用,促进对使用与维保单位监管工作。我国电梯万台安全事故率逐年下降,电梯安全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电梯事故中人为失误原因占很大比重,国内外较多关注老旧电梯安全评价,从制造管理等方面因素对电梯安全发生事故分析。目前对电梯安全性能与检验管理研究较少,深入系统研究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与检验策略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1 电梯安全管理概述

电梯是运送人员货物的机电设备,电梯应用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现代电梯是美国人奥的斯发明,最初电梯以蒸汽为动力,1900年发明交流电动力电梯。随着全球人口快速膨胀,高层建筑不断发展使得电梯广泛应用[1]。电梯工艺质量与安全不断提升。我国电梯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增长,电梯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电梯安全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研究电梯安全性能检验管理非常必要。

1.1 中国电梯产业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使用国。电梯是现代城市的象征,我国是电梯领域制造中心,全球60%的电梯在中国销售。电梯为人们的出行与货物运输提供很大方便,我国电梯运载负荷量远高于国外,万人拥有电梯数相比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对电梯安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电梯产业高速发展,但国产品牌竞争力不足[2]。国内电梯制造厂家以小散弱为主,品牌优势不突出。随着消费者对电梯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中低端电梯企业面临淘汰形势。目前国内取得电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单位近6000家,我国电梯维保市场73%为具有安装维保资质公司,制造企业所属维保公司数量较少。当前我国电梯维保能力严重不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电梯至少每15日清洁检查,由于电梯数量快速增长,维保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扩大,为电梯安全运行留下隐患。维保企业分类办法将电梯维保单位分为4个等级,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从业人员占大多数,每名维保人员维保电梯数量约30台。

1.2 我国电梯安全管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电梯总量快速增长,整体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电梯安全形势呈现为死亡事故率较低,但引发社会风险大[3]。社会舆论对电梯事故关注度高,引发人们乘坐电梯恐慌心理。很多电梯故障由物业公司解决,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随着电梯应急处理平台建设,通过电话等方式可接受受众关于电梯故障投诉。困人电梯故障率准确反映电梯安全隐患程度,随着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可以统计准确的电梯故障率。中国特种设备促进会统计电梯困人率为6.12%,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平均用时10.2分钟,降低电梯困人故障造成人员伤害。

电梯是特种设备的重要部分,电梯监管发展与特种设备监管机构改革息息相关,我国电梯行业安全监管发展经历1900-1954年、1955-1999年、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我国对电梯安全监管经历从无到有不断改革规范化发展历程[4]。对电梯安全监管经历行政许可设立到法律体系逐步健全过程。电梯安全监管由特种设备安监部门负责,最初政府仅对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监管。国务院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将电梯列为监管对象。改革开放后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电梯检验体制建立发展,各类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形成法规标准层级构成的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检验技术把关的工作格局。

2 电梯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运行中存在许多突发故障,受到安装维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根据各地发布电梯安全状况白皮书,电梯因故障困人时间高发月份为6-8月,电梯困人故障符合浴盆曲线,3-8年磨合后进入平稳状态,8年以上因设备老化故障率上升。高温运行下电梯故障为季节性特征,0-2年电梯故障率高为非维保原因[5]。长期服役电梯因设备老化出现较高故障率,由于维保质量不同等,同品牌型号电梯存在较大故障率差异。

2.1 电梯安全事故情况

我国电梯事故运营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占40.7%,当前常用电梯安全性能评估主要针对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部分电梯在10年以上出现严重带病运行,造成一些运行状况差的电梯未进入监管视线。由于传统电梯维保缺乏追溯性,电梯维保质量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维保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监管,造成电梯运行故障率较高。

事故是生产中由于系统错误违规操作引发意外事件,伴随设备损坏等不良后果,通常造成人员伤亡等。电梯安全事故类型分为伤亡与一般事故[6]。电梯困人时间超过2小时定义为事故。电梯事故隐患分为普通与重大隐患,重大隐患是对系统造成严重危害需采取强制措施停运。事故统计分析为找出发生原因及深层管理技术问题,防止下次同类事故发生。我国电梯制造规范与检验规程经过多年技术革新,电梯安全性能逐步提高。但电梯安全性能存在不符合新规范缺陷,具有很大安全事故风险[7]。电梯是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电梯事故统计表明曳引事故数最多,自动扶梯事故占比10.1%。

2.2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

电梯是电气系统控制复杂机械运动部件,电梯事故发生与工程事故相似。事故致因理论通过典型规律提炼发生机理,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因果性必然性对事故预测。事故因果连锁分为管理缺陷、个人原因等。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电梯事故中人为因素包括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技术水平等。电梯安全管理由监察机构监管,对处于不安全状态电梯监督管理,确保电梯安全性能满足国家相关要求[8]。维保公司每半月对电梯维保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电梯使用单位负责安全运行,配合电梯维保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履行安全管理职能,减少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发生。

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相关单位管理方面,对电梯事故发生原因统计分析,某些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单位管理问题等多个因素造成。人为因素包括维保人员、安装物管人员等。乘客不安全行为表现为使用电梯中存在错误行为,发生电梯故障时盲目扒门自救导致发生积压等。维保人员伤亡表现为维修中不规范作业,违规短接安全保护装置等;安装人员不安全行为表现为违规操作及无监护独自操作等。物管人员不安全行为包括违规使用三角钥匙等。设备因素表现为制动器、吊装轿厢钢丝绳等装置存在故障。门锁故障包括轿门回路被短接、门锁机械部件损坏等。制动器故障包括回路故障、制动臂未完全打开等。管理因素包括使用制造与维保单位原因、使用单位无资质生产电梯、未输使用登记手续等。

3 电梯安全性能管理问题分析

电梯安全涉及普通公众,国家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将电梯列为特种设备,对电梯生产使用等实施严格的监管,电梯安全关系到所有者与乘坐公众,电梯安全兼具消费非竞争性,与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是社会必需的公共物品。电梯事故发生概率相比交通事故等高风险领域较低,但社会对电梯安全可接受度较低,电梯发生事故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需要分析电梯安全性能管理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加强电梯安全检测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电梯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电梯安全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电梯安全管理是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方面问题,目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存在选型配置不合理、制造质量存在缺陷等问题。建筑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最大不重视电梯使用寿命,很多开发商往往安装电梯数量不足,设计施工未按规定标准落实,部分小区电梯井底未做排水系统。当前我国电梯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企业压缩生产成本降低质量。住宅电梯市场竞争激烈,电梯质量缺陷导致使用后安全事故频发。特种设备安全阀颁布确立召回制度,但电梯召回程序尚未明确。

由于电梯使用者无选择权,低价迎合开发商等电梯采购者需求。电梯行业经历高速增长后竞争激烈,很多上市公司经营压力加大,一些电梯生产区域低价竞争留下产品质量隐患。当前电梯安全管理聚焦于制造企业与维保单位,忽略了使用单位及物业公司,住宅电梯由物业工商管理,物业公司由住建部管理造成交叉管理。各地电梯立法增加使用单位责任义务,但使用者对事故受害承担赔付责任引发较大争议,导致电梯使用者首付配长责任未写入条例。电梯使用问题包括安全技术档案不完善,未配备持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等。电梯维保调查显示安全隐患因素中维保问题占60%,加强维保是避免失灵的有效手段。实践中难以执行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要求,使用单位选择维保单位主要考虑低价因素,导致电梯维保户主形式化。第三方维保市场混乱,很多物业公司选择低价维保商,维修资金不足是影响电梯使用安全的关键问题。

3.2 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电梯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电梯运行环境、设备前提监督监测等。电梯设备自身安全是电气机械安全状况,电梯安全性能实验是针对检测中涉及整机运行实验,电梯安全性能可反映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电梯运行环境是建筑物设计时应考虑综合因素,很多技术安装人员发现电梯井道条件不符合图纸,为电梯安装工期造成很大影响。电梯运行环境涉及到井道尺寸形状,顶层高度影响电梯运行速度。加强电梯运行环境监督非常必要。我国电梯设备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需要相关部门批准,检验中需要符合国家验收标准。未经检验电梯使用会留下安全隐患,前提电梯设备质量监督监测非常关键,安装电梯中要加大监督力度,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关键。

4 电梯安全性能检测与管理策略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转型期,不安全因素积聚叠加,整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群众对电梯安全事故关注度不断提高,电梯安全事故报道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新技术材料在电梯中的应用,电梯产品向复杂化等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电梯监管存在许多不足,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加强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监管需要从政府部门出发强化安全监管顶层设计,从社会出发深化检验机构改革,从公众出发引导协同参与安全防范。

4.1 电梯安全性能多元主体管理

随着我国电梯生产数量的增加,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保持良好效果,电梯事故造成死亡人数远低于煤矿等行业,但电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电梯安全事故涉及公共安全,电梯受害者中非专业人员占比较大,近几年电梯故障率逐年提升,电梯事故引发社会话题度高,许多新闻媒体为博眼球借机制造话题,一些缺乏电梯专业知识的记者发布不科学的电梯知识引发乘客的恐慌心理。加强对电梯安全性能管理需要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多元主体力量,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依靠各项机制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电梯安全协同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监管部门依法履职、行业协会自律服务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政府主体依法履职,规范引导市场可持续发展,统一领导企业社会主体;企业主体诚信经营,培养高素质电梯工匠,促进电梯市场稳定有序发展。社会主体提供高品质服务,通过教育培训等措施推动电梯安全管理发展。公众主体参与监督举报,共同维护电梯安全治理格局。电梯安全管理需要各大主体发挥作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电梯性能安全。电梯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政府方面建立政策保障机制、行政许可机制等;企业层面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价格信用机制等;社会层面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技术支撑机制等。

4.2 电梯安全性能检测措施

电梯安全检测需要企业定期开展故障检测,及时增派人员处理故障问题,针对电梯系统数据分析降低事故发生率。电梯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加大设备综合性能检测,明确电梯检测工作内容,牢固树立电梯设备质量安全理念。采购人员需要关注电梯产品质量性能,对生产厂家进行动态化监管,针对电梯质量依据规范验收,确保电梯机房等装置通过检验合格后使用。

电梯检测工作中系统安全部件是核心模块,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会影响电梯安全运行。控制系统常见问题是门锁,门区发生故障概率较高,相关人员要加大对轿厢门检测力度,针对安全部件检测需要重点关注安全钳等部件,电梯顶部装置限速器,电梯出现失控时将轿厢控制在导轨上。从规范电梯安全技术维修人员专业性入手,加大对电梯设备综合性能检测。安装电梯时要使用先进可靠的技术,从事电梯维修工作人员应提高责任意识;依照我国现有电梯规范条例保证电梯长期稳定运行,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具有周期长特点,引发安全事故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需要对电梯检验工作周期重视,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现象。

5 结语

电梯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机电设备,电梯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具有多元化特点,电梯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管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要从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入手,正确分析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采取电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时发现电梯安全故障隐患,加强电梯设备检验检测,降低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电梯安全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