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兰 刘西平
心肌梗死是于由冠状动脉急性阻塞,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到损坏,心排量无法满足身体组织需求的综合征。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发展终末期表现,发生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方法较多,常见为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极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最新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提出,康复运动为一种创新类治疗方法,可应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恢复,以提高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此次研究则以康复运动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康复运动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的重要性。主要内容见下文。
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者憋闷感。主要发生在胸骨后方,左下方延伸至左侧肋骨、上腹部、左侧肩、背甚至口腔、头部等。心肌梗死发生后,血压、心率、心律等会出现不同程度变化。早期心肌灌注量减少,供氧不足,心脏通过增加全身供血改善缺氧,患者会出现心跳增快,血压增高等表现[1,2]。后期由于心肌无法持续进行供氧工作,心脏功能逐渐降低,心脏以及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伴随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意识不清等表现[1]。心肌梗死病因主要表现为:①心脏内血液灌注量减少,多种原因造成冠状动脉部分分支供血量减少,导致心肌氧供血失衡。灌注量减少主要原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夹层等。②心肌供氧不足,缓慢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严重贫血等也会造成心肌供氧不足[3,4]。③心肌耗氧增加,持续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等导致心肌过劳受到破坏。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到损坏,心排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组织、器官循环淤血。心力衰竭诱发原因有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心力衰竭发生和心肌受损情况密切相关。长时间心肌缺血会引起心肌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研究表示,心力衰竭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0岁以上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在10%以上。心力衰竭患者5 年死亡率高达50%,重度心力衰竭患者1 年死亡率高达50%[5,6]。也有相关研究发现,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后,2%患者后期会出现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5 年死亡率高达50%。
康复运动是指患者通过运动方式恢复正常或者良好状态,适应于运动障碍性疾病。比如:周围神经障碍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脑瘫患者运动功能不利等。康复运动主要包括肢体运动、健康宣导、心理指导等。肢体运动: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根据患者年龄、梗死位置、有无合并症等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法,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不断调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床上运动(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采取起床方式、举手、曲肘、移动下肢等方式,对肢体功能进行练习)、床旁运动(通过床旁一坐一站方式,对肩、肘、膝、髋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室内步行、室外步行等。尽量控制在1~2 次/d,10 min/次。钟菁等[4]研究提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检测,保证患者运动安全。健康宣导:对患者疾病、康复运动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康复运动重要性,提高患者康复运动治疗配合度和重视度。加强院后康复运动指导,保证患者均能完全掌握院后运动方法,均能坚持进行运动治疗。院后运动方式有:散步、骑车、打太极等。心理指导:主要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心理方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讲解疾病原因、治疗时间、治疗效果等相关知识,能够消除患者疑虑,提高对康复运动治疗积极性,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康复运动通过适量、定量、针对性的机体运动帮助患者机体达到正常状态。康复运动能够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着劳动能力,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社会和家庭。康复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针对性较强,康复运动能够对患者实际病情状况、机体适应能力进行针对性治疗,促使患者机体能力得到提高。②自然性,康复运动通过对机体自然活动来改善患者病情,起到疾病恢复的效果,不会受到年龄、性别等限制,且采取标准、合理的运动方法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③主动性,患者一般需要较强的主动精神,同时需要拥有坚强意志克服身体困难。培养主动意识,坚持康复运动,才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目的。④多重效应,康复运动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还能针对性控制疾病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理状况,具有促进机体恢复和改善心理状况的双重效果。
3.1 康复运动国内现状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为一种常见病,需要长时间治疗控制,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机体功能衰退。患者轻微活动则会引起心脏过速。肖艳兰等[6]研究指出,康复运动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王岱岱等[7]研究发现,康复运动前血浆脑利钠肽浓度为(369.88±19.24)mg/L,康复运动治疗后降低到(227.68±31.22)mg/L。康复运动治疗后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常冰冰[8]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在运动康复指导下实际效果。结果发现实施运动康复指导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于常规宣导和康复指导后患者生活质量。实施运动康复指导后患者1 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宣导和康复指导后患者1 年生存率。张杰[9]研究发现,实施康复运动前6 min 步行距离为(375.33±65.21)m,实施康复运动后6 min步行距离为(445.32±63.29)m。实施康复运动后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说明康复运动在临床中治疗效果较显著,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3.2 康复运动国外现状 随着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康复方法的不断研究,康复运动治疗逐渐被临床重视。通过康复运动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较多国外研究发现,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后,生存质量较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0]。康复运动在国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德国运动康复具有较先进的康复理念,运动医疗服务机构健全,康复人员的针对性与专业化高,康复设备先进,康复手段多样。而美国康复的优势在于缜密的治疗思路。
3.3 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心理状况、机体功能均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通过康复运动,对患者肢体进行锻炼、对心理进行指导,能够增加运动量,保持情绪稳定。黄艳等[11]研究发现,通过康复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康复运动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88%。康复运动前生理评分为(3.11±0.56)分,社会关系评分为(3.56±0.17)分,心理评分为(3.11±0.88)分,环境评分为(2.78±0.58)分。康复运动后分别为(4.21±0.22)、(4.31±0.18)、(4.52±0.32)、(3.55±0.33)分。邵凤玲等[12]研究发现,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其分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加入康复运动治疗。结果发现在加入康复运动治疗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除外在生活水平方面明显高于药物治疗。说明康复运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4 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受病情影响,加上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极容易出现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心理状况较差。不良心理状况对病情具有阻碍作用,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康复运动能够转移患者注意力,调节身体器官敏感性,放松大脑神经,释放压力,从而起到缓解情绪效果。郑艳[13]的研究,将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其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运动。结果发现康复运动后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姜崴[14]的研究,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其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运动康复训练。结果发现在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后SAS、SDS 评分。由此说明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具有改善作用。
3.5 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影响 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能够避免心血管疾病发生,能够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复发率。通过康复运动,患者射血分数能够得到提升,身体各功能指标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机体免疫能力也会增强。陈君蓉等[15]研究,将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其分组进行传统治疗和行走式有氧康复运动训练。结果发现行走式有氧康复运动训练后患者出院后1 年心功能指标、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以及心肌血流灌注量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患者出院后1 年心功能指标、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以及心肌血流灌注量。行走式有氧康复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脏功能。陈学海[16]的研究,将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其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运动康复。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7.35±1.45)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8.10±1.14)mm、左心室射血分数(66.65±1.35)%。运动康复后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5.28±1.42)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5.31±1.18)mm、左心室射血分数(69.40±1.40)%。结果发现实施运动康复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由此足以证明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具有改善作用,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恢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情较严峻,需要对治疗进行重视。结合康复运动对恢复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情绪稳定,还能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康复运动治疗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具有明显价值意义。值得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