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存明
(枣庄市住房建设事业发展中心, 277800, 枣庄∥主任)
随着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网络的空间关系,为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且成为学术界的重点议题之一[1-3]。在区域层面,高速铁路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和产业聚集[4-7];在城市层面,高速铁路能带动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助力其成长为城市新的增长点,促进城市形成多中心结构[8-11]。目前,学者们以京沪高速铁路及沿线区域为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论证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处在京沪高速铁路中点位置。2009年被国家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加快其产业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规避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等迫在眉睫。随着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枣庄站投入运营,一条可快速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能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和快速发展的干道被打通。本文以枣庄市为例,试图论证高速铁路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带动作用,并剖析枣庄市能够取得转型成果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3个部分。其中:空间数据包括2009年、2015年、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GF(高分)系列影像,以及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包括枣庄市统计年鉴及《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实地调研数据包括高速铁路站年客流量、高速铁路站周边建设情况及实地踏勘走访数据。
从城市空间层面来看,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3个方面。
高速铁路对枣庄市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和城市功能空间的改变2个方面。
1.1.1 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
随着高速铁路站的快速建设,其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也得以提速。目前,京沪高速铁路在枣庄市境内设立了枣庄站和滕州东站2个站点,不论是从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还是从遥感影像的图斑形态来看,均表现出“高速铁路站带动了周边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特征。枣庄站和滕州东站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统计见表1和表2。
表1 枣庄站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统计表
表2 滕州东站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统计表
从统计数据来看,高速铁路站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基于地理空间数据云、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官网数据获取的高分遥感影像数据,提取2009年、2015年和2020年枣庄站周边5 km土地利用信息,可发现不论是枣庄站还是滕州东站,大量的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推动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增加(见图1)。
从空间形态来看,高速铁路站及周边地区从建设之初的零散村庄用地已逐渐发展成为了城市功能区。2009年的枣庄站周边地区以零散村庄用地为主,到2020年则已成为了枣庄市城区的重要枢纽和产业创新集聚区。2009年的滕州东站周边地区同样以村庄用地为主,随着高速铁路站周边地区快速发展,滕州东站已成为了滕州市东向发展的重要城市功能板块。
1.1.2 城市功能空间的改变
高铁站对城市功能空间的影响,则表现为城市功能区的优化和提升,不论是遥感影像数据解译还是近年来城市空间发展策略,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基于地理空间数据云、USUG官网获取的高分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2009—2020年枣庄站周边5 km土地利用的信息。对枣庄站周边5 km缓冲区内的城市功能空间进行界定与划分,可发现2009—2020年枣庄站周边城市功能空间扩展速度较快(见表3)。其中,居住、商业用地的扩张强度最高,绿色空间、服务空间的扩张强度相对较高。这表明枣庄站及其周边地区的以居住和商业功能为主,同时公共空间日渐完善。
表3 枣庄站周边城市功能空间扩展率与强度变化表(2009—2020年)
这一结果也与枣庄市近年来主要推行的“北跨、南拓、东融、西进、中优”空间发展策略基本一致。枣庄市主城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的“南拓”,即向南拓展创新研发功能片区,发挥靠近高速铁路站的优势,结合枣庄市互联网小镇的基础,积极培育创新、研发功能,打造创新研发园,这与遥感数据解译结果相一致。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认为,运输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将影响信息、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这些要素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自由配置,能进一步强化区域空间的集聚特征。高速铁路作为区域间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优化了区域产业格局,从而使得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对于枣庄市而言,这一效应主要表现为创新格局的优化、产业空间的升级2个方面。
1.2.1 创新空间的优化
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建成,枣庄市迎来了借力区域创新资源、打造京沪高速铁路廊道创新转化高地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枣庄市政府围绕枣庄市高速铁路站,以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和互联网小镇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打造“环高速铁路站”创新转化经济圈,以期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等京沪廊道上沿线城市的优质企业、创新平台、行业领军人才来枣庄“创新创业”。目前,枣庄市已经成功吸引了以清华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入驻。
1.2.2 产业空间的升级
在京沪高速铁路廊道的作用下,枣庄市和滕州市中心城区的空间链接更加紧密。枣庄市政府顺势提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产业发展带,打造枣滕高速铁路制造走廊,这为高端制造和新经济培育、乡镇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高端制造产业主要是指滕州市以机床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通过在京沪廊道预留柴胡店-官桥-张汪装备制造特色功能组团的方式,重点推动环保设备、造纸设备和通用航空等中小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实现生产空间的集聚。新经济培育主要是指薛城产业空间、国家级枣庄高新区的升级,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强化中心城区高等级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培植壮大薛城能源、热电多联产两大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以实现生产空间的功能提升。
高速铁路廊道的建成,为沿线的乡镇产业升级带了新可能。以京沪高速铁路廊道沿线枣庄市的乡镇为例,为了尽可能吸引京沪沿线城市的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枣庄市从各乡镇的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条件出发,从区域的层面对高速铁路沿线乡镇的主导产业发展进行引导,并通过统一提升区域基础设施的方式,鼓励各乡镇按照“一镇一主业”打造特色产业小镇,引导乡镇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带来的发展机遇,枣庄市围绕铁路网络建设、铁路客运枢纽和综合交通衔接体系3个方面,推动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运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在铁路网络建设方面,规划构建以京沪高速铁路为核心的“三纵两横一连”铁路网,其中“三纵”为京沪高速铁路、济南-泰安-济宁曲阜-枣庄旅游高速铁路、京沪铁路,“两横”为菏泽-枣庄-临沂城际铁路、枣临普速铁路,“一连”为济南-泰安-济宁曲阜-枣庄旅游高速铁路徐州支线。
在铁路客运枢纽布局方面,规划提出以京沪高速铁路线上的枣庄站和滕州东站为核心,构建“三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其中,“三主”为京沪高速铁路枣庄站、滕州东站、规划济枣旅游高速铁路枣庄南站;“三辅”为京沪铁路滕州站、枣庄西站、规划济枣旅游高速铁路台儿庄站。
在综合交通衔接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建设客运枢纽和路网改造的方式,推动城市交通与京沪高速铁路的“无缝衔接”。一方面,规划提出围绕枣庄站、滕州东站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联通换乘枢纽、枣庄客运换乘中心等场站,利用BRT、道路公交、客运、出租车、旅游巴士等方式,提升高速铁路站的集疏运体系;另一方面,规划提出通过公路提升改造等方式,加强规划的枣庄机场与高速铁路站的客流互联,以期优化实现面向旅客的空铁就地换乘,枣庄全域快速客运系统规划图见图2。
从城市经济层面来看,高速铁路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升级和区域经济互动等3个方面。
长期以来,高速铁路作为连接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主要空间廊道,到底是起到了“虹吸效应”还是“辐射效应”的讨论一直存在。在枣庄市的案例中,京沪高速铁路的通车为枣庄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推动区域平衡发展中表现出积极的辐射带动效应。
在2008年京沪高速铁路通车之前,枣庄为了应对资源枯竭的困境,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其核心路径在于从煤化工等现状优势产业出发,规划依托京沪廊道的“互联互通”效应,加强承接京沪沿线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资源,以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薛城化工园区、市中区水处理剂产业园区、峨山镇化工园等省级化工园区为重要载体,瞄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建设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目前,枣庄市已经吸引了来自京沪沿线的联想、新奥等30家化工企业和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从工业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变化情况来看,化工原料及制品业在工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占比从2010年的13.0%上升到了23.4%,化工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以煤炭、石灰石开采为代表的资源型产业占比从21.5%下降至9.7%。以上数据表明,在京沪高速铁路通车的作用下,枣庄的产业升级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高速铁路的开通,在客观上加速了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尺度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但从长期来看,生产要素将按照效率优先的准则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加速区域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升级。
2.2.1 加快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京沪高速铁路廊道对于枣庄市生产要素集聚的促进效应十分明显,尤其是孵化型产业和人才集聚型产业表现抢眼。
近年来,在孵化型产业方面,枣庄市高举“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大旗,提出打造京沪廊道的创新转化高地的发展目标;通过大力推广产学研平台共建,成功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40余家高校院所合力建设平台载体78个,其中包括浙大山东工研院等11个研究中心全部入驻枣庄,并孵化引进24家产业化公司;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和墨子科创园、中建材研究院枣庄基地、浙大国家大学枣庄科技园、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建设或建成运营。
在人才聚集型产业方面,枣庄市立足位于京沪高速铁路中间点的区位优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拥”理念,实施柔性引才“百人计划”;采取兼职创新、项目合作、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方式,柔性使用北京、上海、济南等京沪沿线城市的高层次人才。其中,全职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柔性引进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576人。聚焦重点产业,在京津沪宁等京沪沿线城市举办“创业枣庄﹒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吸引人才来枣庄市创业,并评选出“创新、创业枣庄英才”142人。
2.2.2 加快城市产业体系的升级完善
近年来,枣庄市借京沪廊道中点的区位优势,极大地加快了信息平台和国际贸易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
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2017年枣庄市大力推行鲁南大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山东省内继济南、青岛后第三个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并被工信部认定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依托优越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枣庄市一方面加大知名电商公司引进力度,通过打造鲁南网红培训基地,加强枣庄市电商产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实施“招平台、建平台、树品牌”行动,成功创建全国二手车出口试点市,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等一批重大平台载体。
在全球国际贸易方面,枣庄市借力京沪廊道,加速融入“一带一路”。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枣庄市主要进出口市场,约占全市进出口额的40%。在提升贸易便利化层面,枣庄内陆港是全国首家“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海关创新便利监管模式的内陆港,目前已经上线“陆海通”多式联运平台海关全程监管功能。
京沪高速铁路的通车,为枣庄参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分工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大加速了区域间经济互动的效果,其中以制造业产业联系的变化最为明显。通过分析制造业产业总部分支关联强度,不难发现2005年枣庄市的制造业联系以省内为主,关联性最高的城市依次为济南、济宁、泰安、烟台、东营等省内核心或者近域城市。相比之下,在京沪高速铁路通车之后,2020年枣庄市制造业对外联系强度最高的城市按强弱等级排序,依次变为了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烟台。近年来,京沪高速铁路的效应越发明显,枣庄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从签约项目来看,枣庄市高新区作为全市发展的重点地区,2021年新增签约项目155个,其中长三角地区项目占比高达42%,远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从产业来看,枣庄高新区锂电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高达76.2%,与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衔接。
长期以来,高速铁路作为连接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主要空间廊道,到底是起到了“虹吸效应”还是“辐射效应”的讨论一直存在。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廊道和枣庄市为研究对象,围绕京沪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和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显示,以枣庄市为代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借力京沪高速铁路廊道,阶段性实现了城市的转型发展,其成功的原因在于通过系统化的规划手段,将京沪高速铁路廊道的正面效应最大化,科学引导人流、技术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在枣庄市集聚。因此,从结果上看,高速铁路廊道对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维度上,本文从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综合交通体系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高速铁路对于高速铁路站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有效地推动了非城镇建设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变,并形成了具有重要城市功能的区域板块,促进了片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城市产业布局方面,高速铁路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空间布局的优化,并对区域产业空间的升级、高速铁路沿线乡镇产业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面,面对高速铁路通车带来的发展机遇,枣庄市从铁路网络建设、铁路枢纽布局和综合交通衔接体系等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提升,以系统性、协调性原则出发,以期将高速铁路廊道给城市带来的正面效益最大化。
在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维度上,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升级和区域经济互动等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研究显示京沪高速铁路的通车推动了枣庄市以化工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升级。在城市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京沪高速铁路一方面基于推动要素自由流动的特性,有效地促进了枣庄市创新产业平台建设进程,加速了对于京沪沿线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另一方面,京沪高速铁路也加快了枣庄市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继成为山东省内第三个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之后,枣庄市通过推动电商产业升级、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开拓线上国际市场和提升贸易便利化等4个层面实现了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在区域经济互动方面,京沪高速铁路的通车极大地方便了枣庄融入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显示,枣庄市与京沪等一线城市的经济联系得以快速加强,并表现出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主导产业与长三角地区新能源产业链呈高度衔接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