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中 武 旭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100044, 北京∥第一作者, 博士研究生, 工程师, 经济师)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承担着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1-2]。根据雄安新区的建设时序,近期(至2025年)将建成容东片区、启动区、昝岗高铁枢纽片区等并投入有效运转,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效果初步显现。雄安新区2020年规划人口150万,2030年规划人口达到300万。按照插值法,预测2025年雄安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200万。其中,以启动区为主城区,雄县、容城县以及安新县城和寨里、昝岗为外围组团构成的“一主五辅”人口约150万,承接人口75万。雄安新区近期主要开发片区分布如图1所示。
雄安新区规划1条市域快线(含4条支线)和5条城市轨道交通普线。该新区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约219 km,预留的轨道通道长155 km。其中,起步区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约112 km,预留的轨道通道长40 km[3-4]。
预留“一干多支”市域快线。该线路在雄安新区内部的规模约87 km,在起步区内部的规模约30 km[5]。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以下简为“R1线”):规划本线路工程的研究范围为雄安城市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航站楼南侧区间。R1线正线长85.8 km,其中,北京段长5.7 km,廊坊段长42.5 km,雄安段长37.6 km;设车站7座,其中,高架车站3座(雄安站、霸州开发区站、永清站),地下车站4座(雄安航站楼站、金融岛站、东二组团站、雄县站)。
R1线保定段:R1线的支线,规划从保定东站至雄安城市航站楼站。该线路正线长36 km,其中高架段长17.75 km,地下段长18.25 km;在雄安新区内长约2 km。共设5座车站。
R1线徐水段:R1线的支线,规划从R1线起步区一组团西侧站点引出,向西至徐水组团。该线路全长15 km,其中在雄安新区内长约2 km。共设1座车站。
R1线白沟段:R1线的支线,规划从R1线起步区五组团东侧站点引出,向北经大河镇、晾马台乡至白沟组团。该线路全长约22.1 km,其中在雄安新区内长约12.8 km。共设2座车站。
R1线霸州段:R1线的支线,规划从R1线雄安高铁站引出,向东北经马庄镇、牛驼镇、知子营乡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该线路全长约51.3 km,其中在雄安新区内长约12 km。共设1座车站。
规划5条城市轨道交通普线,布局于雄安新区内部,总规模约132 km。
M1线:规划从起步区一组团西侧出发,向东沿东西轴依次串联起步区5个组团至第五组团东侧,与R1线共走廊继续向东经雄县组团、昝岗组团,止于雄安高铁站西侧。
M2线:规划从容城组团西侧出发,向东贯通容城组团后向南进入起步区四组团,至东西轴后向东经过雄安城际站于五组团西侧向南至安新组团,止于安新组团南部。
M3线:规划从起步区一组团南侧出发,向北贯通一组团后向东,东西向贯通起步区北侧发展走廊至起步区五组团东侧,止于R1线白沟段换乘站东侧。
M4线:规划从贾光镇出发,向南串联白洋淀站,经容城组团中部贯通起步区二组团后,向西南经一组团南部与M3线换乘,向西至寨里组团,止于寨里组团。
M5线:规划从白沟火车站西侧出发,与R1线白沟段交汇后向西,经刘合庄村向南,与M2线换乘向西,经小里站转向西南,止于寨里组团。
雄安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示意如图2所示。
2.1.1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需要
本项目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贯通运行,是接入北京轨道交通线网的唯一通道,可从雄安新区直达北京金融街和丽泽商务区,形成两地城市核心区的直接快速联系。通过与北京丽泽商务区的4条轨道交通线路、草桥的2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雄安新区可紧密连接北京轨道交通线网,直接覆盖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区域,从而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高品质服务,以及提高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吸引力。
2.1.2 形成雄安新区“一干多支”骨干线网的需要
本项目沿起步区东西轴横穿启动区核心区并联接雄县、容城、安新、寨里、昝岗等组团,形成新区“一干多支”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极大地满足了雄安新区“一主五辅”内市民快速出行需求。远期支线可快速连接新区周边城镇及重要节点,包括保定、徐水、白沟、霸州等地,同时可带动周边城镇向雄安新区聚集,提高周边城镇活力。
2.1.3 实现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专线服务的需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面向京津冀的国际大型枢纽机场,距雄安新区核心区的距离为60 km,将成为雄安新区的主要航空港。本项目在雄安新区启动区设置城市航站楼,可提供旅客值机及行李托运服务,为雄安新区打通航空出口提供助力。
目前,R1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结合相关上位规划,已确定全线站位方案。计划近期开展工程总体设计、勘察及初步设计等工作;计划本年度内完成土建施工单位招标和启动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工作,力争实现全线正式开工[6-7]。结合全线施工进度,预计2022年下半年完成全线土建工作;2023年上半年完成全线轨道铺设,以及车站装修、设备安装与调试、接触网架设、区间管线铺设等工作;2023年下半年完成全线联调联试,力争2023年底开通试运营。
雄安新区近期建设容东片区、启动区和昝岗高铁片区。轨道交通结构预留原则如下:
1) 有条件后期建设的部分,需要预留后期建设空间,近期不预留轨道交通结构。
2) 后期建设困难的部分,需在沿线地下构筑物及两侧地块开发时,充分考虑后期轨道交通工程实施条件,通过加强结构等措施预留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条件及空间。
3) 后期因地下构筑物或两侧地块开发会导致轨道交通工程无法实施的,应提前进行预留预埋。
3.2.1 容东片区建设方案
1) 片区概况。容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至津保铁路,南至荣乌高速公路,东至容城县张市村,西至容城县白塔村。该片区规划面积12.7 km2,规划人口约17万人。总建筑面积约1 140万m2,地下总建设面积约470万m2。该片区是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宜居宜业、协调融合、绿色智能的综合性功能区,为起步区、启动区建设提供支撑和配套服务,为探索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积累经验[8]。
2) 线网规划。根据线网规划,容东片区规划有轨道交通M2线,在该片区内部呈倒“L”型走向。共设置3座车站,分别为八于站、南文站和容南站,其中八于站、南文站2座车站为远景换乘站。该片区内远景规划预留轨道交通M5线,在与M2线共走廊段设置2座车站,其余非共走廊设置2座车站。该片区内M2线与M5线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3) 预留的必要性。根据容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M2、M5线在容东片区敷设的道路及其周边区域规划有大量地下空间、地下道路,且线路部分区段下穿上述地块。为降低后期工程的实施难度,同时保证轨道交通车站与地下空间的有机衔接,实现良好的轨道交通车站、商业空间、市政设施一体化功能,真正践行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容东片区,该片区需结合车站及区间同地下空间、市政设施的关系,采取预留、预埋方案。
4) 建设方案。根据目前的工程设计方案,八于站、南文站、容南站三站两区间穿越上述地块,建议预埋八于站、南文站、容南站3座车站,以及八于站—南文站区间(M2线与M5线区间同步实施)、南文站—容南站区间工程,而其他车站及区间仅做空间预留。线路全长共计4.3 km。
3.2.2 启动区建设方案
1) 片区概况。启动区西至起步区第三组团,北至荣乌高速公路,东至起步区第五组团中部,南至白洋淀。规划范围为38 km2,规划建设用地为26 km2。优先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事业单位等。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原则上按照新区规划建设区1万人/ km2的要求进行建设。地上总建设规模控制在2 800万m2,地下空间利用规模控制在1 000万m2以下。规划人口约26万人,规划岗位30万。
2) 线网规划。启动区规划有M2线(6座车站(与M2线的换乘车站为2座)、5个区间)、M1线(5座车站(与M2线的换乘车站为2座)、6个区间)、M3线(6座车站(与M2线的换乘车站为1座)、5个区间)及M3线支线(3座车站(与M3线的换乘车站为1座)、3个区间)。
3) 建设的必要性。启动区围绕地铁车站规划有大量地下空间。这些地下空间均为高密度开发区,且地面道路均为窄密路网,车站与周边地块结合紧密。如果未来地面路网建设完成且地块开发完毕后再进行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会极大地提高建设成本,影响地上部分正常运行功能。
4) 建设方案。启动区预埋M2线(6座车站、5个区间);M1线预埋5座车站、6个区间(其中与M2线的换乘站为2座),M3线预埋6座车站、5个区间(其中与M2线的换乘车站为1座),M3线支线预埋3座车站、3个区间(其中与M3线的换乘车站为1座)。线路全长共计17.2 km。
3.2.3 昝岗高铁片区建设方案
1) 片区概况。昝岗高铁片区位于雄安新区昝岗组团内,以雄安站为核心,西临大营镇东照村,东接昝岗镇刘神堂村,北抵大营镇南大阳村,南跨昝岗镇梁神堂村。规划占地4.9 km2,规划人口约3.7万人。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59.2万m2,根据功能需求预测地下空间开发量约为350万m2。
2) 线网规划。昝岗高铁片区规划M1线3站2区间:车站均位于地块内部,且与地下空间紧密结合;区间与地下环隧和地下步行通廊交织。
3) 建设的必要性。昝岗高铁片区地铁的站厅层是联系周边地下商业空间的枢纽,如果近期不建设,则地下空间商业品质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片区地下空间的开发。
4) 建设方案。昝岗高铁片区结合高铁站建设时序,建议同步预留、预埋M1线车站及区间。该片区共计预埋3座车站(1座换乘站,2座标准站)。线路全长共计1.8 km。
本文结合雄安新区近期(至2025年)的建设时序和人口聚集情况,充分考虑启动建设或预留的必要性,提出了雄安新区近期轨道交通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时序,并介绍了需预留建设条件的轨道交通线路及其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