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清杰(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羽虱是鸡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分布广泛,全部生活史都在鸡身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羽毛或皮屑为食。病因为带虱鸡通过鸡只相互接触感染,影响鸡的休息和采食,出现消瘦、生产性能降低等情况。雏鸡受到严重侵害时可引起生长发育停止,甚至导致死亡。侵害商品鸡时,由于羽毛脱落而影响卖相。种鸡、产蛋鸡发病时可引起产蛋量与蛋品质等生产性能下降,对养鸡户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建议养鸡户对灭虱工作引起重视。现将综合防治措施及诊疗体会阐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该场是自繁自养的小型鸡场,饲养本地品种,存栏种鸡150羽、肉鸡2000多羽,自2012年11月以来,种鸡陆续出现焦躁不安、产蛋率下降、羽毛脱落等情况,养殖户认为是饲料配合不合理或光照强度太强导致的,曾调整饲料中钙、磷、维生素含量和光照强度,但均不见效果,脱毛现象日趋加重,遂到笔者所在单位求诊。
临诊发现鸡群羽毛蓬乱、粗糙、断折,鸡舍内到处可见脱落的羽毛。因身体发痒而出现焦躁不安,不断啄自己的羽毛和皮肤,有的因啄痒而伤及皮肤。以颈部和尾部的羽毛脱落较为严重,掉毛处皮肤潮红。严重者查看鸡体可见头、颈、背、腹、翅下羽毛较稀部位及主羽毛基部有羽虱爬动,起皮屑。轻者需详细检查才能找到虱子。
根据鸡体发痒、焦躁不安,不断啄自己的羽毛和皮肤,羽毛蓬乱、粗糙、断折等临床症状即可初步诊断为鸡羽虱病,一般在多只鸡身体上发现淡黄色或灰色羽虱即可确诊为该病。
1.用药前对全场进行消杀灭源,清理垫草、垫料等垃圾,集中焚烧。
2.用0.1%溴氰菊酯进行带鸡喷雾,同时对环境、用具、产蛋箱(窝)进行全面喷洒,药物喷洒要均匀,以喷湿为宜。间隔10天用药喷洒1次,连用2~3次。
3.用阿维菌素按有效成分0.3毫克/千克体重拌料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将10克阿维菌素1%粉剂拌入20~30千克沙中,任鸡自行沙浴。
1.根据鸡羽虱生活史和流行病学科学防治。鸡羽虱是无翅昆虫,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宽,且宽于胸部,头部、胸部和腹部分界明显,有咀嚼型口器。胸部分前中后三节,每节腹面两侧各有一对腿,多数羽虱中胸与后胸不同程度融合,表现为二节组成。鸡羽虱属不完全变态,缺蛹的阶段,其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整个生活史均在鸡身上,自卵发育到成虫需30~40天。羽虱的形体很小,小的不足1毫米,大的一般不超过6毫米,呈淡黄色或灰色。一对雌雄虱在数个月能产生12万个后代。虱在鸡体上的寿命有几个月,离开鸡体能生存5~6天。羽虱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此外还可通过各种用具、褥草、饲养人员等间接传播。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不良的鸡群虱子较多。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在秋冬季节多发,饲养密度大时易发。治疗时,因一般杀虫剂不能杀灭虱卵。因此,在第一次用药后相隔10天再连续2~3次治疗才能达到彻底杀灭羽虱的目的。
2.细心诊断。该病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营养不全、光照强度过大等,遇到疑似病例应抓鸡逐一进行仔细检查,只要在多只鸡身体上找到羽虱即可确诊。
3.防重于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卫生和通风,定期用0.1%溴氰菊酯喷洒进行灭虱。定期检查鸡群体表,发现羽虱后要及时治疗。
4.科学治疗。为提高治疗效率,规模鸡场一般采用阿维菌素拌料群体饲喂和杀虫剂带鸡喷雾混合治疗,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一个鸡场最好选用多种杀虫剂交替使用;治疗羽虱时要掌握好药品浓度,按说明书使用,使用毒性较强的药物时,要将剩余饲料、饮水清理干净,防止鸡只误食药液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进而引起中毒;用药时鸡舍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上或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进行,以防喷雾淋湿鸡体引发感冒;因本地鸡野性较强,易受惊吓,宜晚上熄灯后进行喷雾,以免打堆压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加强重视。鸡羽虱是鸡体外常见寄生虫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易于鸡群饲料营养不全、钙磷比例不协调、光照强度过大等营养性疾病混淆,往往引起养殖户不够重视和误诊,因而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杀虫灭虱是提高鸡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养殖户提高对灭虱杀虫工作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