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技术

2022-12-13 14:54凌钧华
大科技 2022年43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风景园林灌溉

凌钧华

(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20)

0 引言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对应较长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施工管理还是养护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使得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持续发挥生态改善效益。但近几年风景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增多、规模扩大、类型多样、施工更为复杂,且施工周期较长、内容繁多,对于施工管理及养护管理来说都是不小挑战,理应做到对该问题的重点关注,以保证风景园林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1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价值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最直接的效益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借助植被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借助植物光合作用及时实现二氧化碳到氧气的转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效净化城市空气。不可否认,近几年城市雾霾问题十分突出,根源是工业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大量聚集等,这也使得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力求生态效益与景观打造的统一,努力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应力求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效融合,实现自然景观与区域环境、区域文化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发挥植被生态价值,并体现一定的景观优势。在城市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应追求因地制宜,确保施工管理的科学有效,养护的及时全面,真正做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统一[1-2]。

2 风景园林施工优化部署

2.1 风景园林施工特点

对于风景园林建筑施工来说,前期准备工作内容较多,需要根据风景园林建设的整体设计风格、现行的设计标准去进行施工养护的设计与规划,确保所选择建筑材料、植被类型契合施工项目实际,要及时做好施工团队施工资质、施工技能方面的审核。也要考虑风景园林施工现场的气候情况、土质情况、水源问题等,甚至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前期勘查了解不到位引发的施工停滞与冲突争议等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施工技术要求高。风景园林施工属于综合性的工程,对施工技术有较高要求。施工前应做好实验工作,让施工技术要点难点更明确,真正实现施工中的可控化操作,减少因技术手段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引发的相关经济损失。在技术选择与应用中应立足实际,及时调整,确保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与施工现场相契合。这也意味着在施工中需要多主体的配合。各主体的有效配合主要体现在信息沟通、经验分享、资料整合、技术交底等方面,以确保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整体性与一贯性。

2.2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2.2.1 做好前期准备

前期重点是确定有效的施工管理目标,有序开展施工管理。管理目标的明确需要将大的管理目标细化为质量控制目标、投资控制目标、进度控制目标等。质量控制目标要求项目设计阶段遵守国家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实现资金、资源、技术、环境等诸要素的统筹,以指导项目规划与设计,确保工程项目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高质量。而投资控制目标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重点体现在设计层面,合理利用相关政府资金,使得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保证效益最大化。明确进度控制目标,精细化管理在设计阶段的管控体现也对应进度控制目标的明确,明确各阶段进度点。以此要求设计单位拟定工作计划,按工作计划进行施工作业,并定期进行进度分析,及时调整偏差,保证工程如期竣工。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施工管理流程。一般认为风景园林工程精细化管理可具体化为四个子管理流程,分别为设计任务书的编写、设计单位的科学选择、初步的设计管理规划、施工图的设计探讨,其中方案设计阶段重点在工程规模、投资额度的科学分析上,确保设计质量与深度契合。而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涵盖合同签订、资料收集、相似工程借鉴分析、设备性能评估、技术资质的审查确认。施工图设计阶段则主要是进行施工图的评审交接,出具设计管理总结报告,具体对应对建筑物、构筑物等工程对象尺寸、布置方式、施工类型、构造安排的详细探讨,以增强施工的可操作性。

2.2.2 精准把控施工过程

首先是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加强。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以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统筹,使得承包单位规范施工,加强施工试验安全检验,避免施工中的投机取巧和材料的以次充好。根据项目质量标准在项目实施前进行目标的细化分解,最终转变为独立的具体的分项工程目标,对应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和责任部署,以实现项目质量的科学把控。如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要求施工人员从水泥、沙石、钢筋、模板材料的质量检测方面进行质量、性能的审核,并确保质量检测、质量把控工作落到实处。抽样检测、放样检测等结合,关注主要的材料规格参数、性能指标。再以模板材料为例,质量检测时重点关注内壁面检测、水平底面检测,以真正确保材料质量。重视管理措施与方法的探讨。如定点放线管理,先确定附近地下设备和附近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要根据树木种类指导技术的灵活运用。要求乔木与高压电线、煤气管道间隔至少有75cm 以上的距离,乔木定点种植后基于高低交错、疏密相间的原则种植灌木。要确保区域划分合理,且区域内测量工具统一,将设计图纸与具体环境情况结合起来,根据地质地貌等因素推出整体的定点放线方案。

其次是进度精细化管理。秉承先紧后松、关键工序优先施工、动静结合、应急方案提前制定的原则,确保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进度管控的精细化,防止前期过度延误而后期施工压力过大,避免总工期超期问题。根据项目组成分解,明确各单位工程开工以及持续时间。且确保其在总进度计划中有具体体现,根据承包单位分解明确分工、条件责任,若存在多个承包商共同施工的情况,应按照承包单位将单位工程进度目标进行分解,根据施工阶段分解划定进度控制分界点,进行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合理分段。要重点审查承包单位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确保总目标与合同规定一致,确保施工工艺流程流畅进行,确保设备材料供应及时,现场施工条件理想。在施工计划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开展现场协调,及时解决,在工程结束后做好验收和移交工作。风景园林工程进度管理中也可参考大数据网络进行工期总计划的月、周、日进度分解,并进行动态监控与调整,以各单位之间的鼎力配合推行样板作业法,减少返工风险,以信息管理系统的创新应用方便施工单位及时了解进度情况,让三级计划管理部署落地,增强进度管理实效。

最后是安全精细化管理的落地。秉承法治化、以人为本、创新性、整体性原则,进行施工阶段安全精细化管理部署,努力提高风景园林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强调其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化,同时发挥员工潜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要求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进行施工现场的详细勘察,特别是针对施工现场土壤质量、养分、渗透性、pH 以及区域水文、地势地形等要素进行全面勘查,以此为基础设计风景园林施工的具体方案,确保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环境相匹配,减少施工中的事故风险。要关注技术的创新,以技术的创新应用掌握安全施工的主动权。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中应制定总的管理目标,进行施工安全专项检查,明确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行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让建筑施工走上法制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在管理中应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让施工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了解到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理念,主动了解国家关于风景园林施工的新政策,自觉贯彻。面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应用的讲解,让其掌握最新的绿化工艺和安全作业标准,如学习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的生长特点,了解其栽植标准,既能保证施工作业的规范安全,也能提升风景园林施工质量[3]。

3 风景园林养护管理部署

3.1 风景园林养护管理特点

风景园林施工与其他施工项目不同,其后续的养护管理必不可少、至关重要,要求养护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管理始终。例如移栽各类草木的过程中要做好草木保护,保持其水分平衡,特别是树木起挖、运输各个阶段,都要确保根系和树冠有充足的水分支持,并及时进行树冠的整理修剪,以确保移栽后的植物对应较高的存活率。通过分析风景园林养护管理成果,总结经验,应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首先制定明确的养护管理目标及方案。在风景园林工程养护管理之前,需立足于风景园林工程实际,制定具体的养护及管理方案,有明确的目标引导,有详细的规划部署,让养护管理工作循序渐进地展开,确保养护管理的细致全面。其次要重视风景园林养护管理成本的控制。鉴于风景园林工程养护管理的长期性、复杂性等特征,应加强养护管理中成本的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风景园林工程最终的理想经济效益,以风景园林工程整体价值的提升带动其可持续发展。最后,养护中关注病虫害防治。以精细化管理思维做好病虫害防治预警,及时监测风景园林植被病虫害演变情况,于源头上把控,减少病虫害风险的概率。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则应针对性防治,化学、生物、物理防治相结合,切实提升风景园林植被病虫害的整体抵御能力。

3.2 风景园林养护管理优化举措

首先加强植物的灌溉管理。对于风景园林施工养护及管理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植物的欣赏价值,发挥其生态效益。在养护中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生长态势选择不同的养护管理方法,尽量做到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多元化。在养护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灌溉管理,这也是植物养护的常规方法,抓住夏季这一灌溉黄金期,因为该季节气温较高,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应勤浇水、浇透水,夏季植物灌溉也带来风景园林温度的降低,营造植被生长的良好大环境。一般冬季气温较低,应减少灌溉次数、灌溉量,推行节水灌溉的方法。植物生长期的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在灌溉中也需要重点考虑,正常情况下,植物种植前三年需要经常浇水,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合理灌溉,植物生长三年后可推行周期性灌溉方法,间隔半个月或一个月灌溉一次灌溉水源。在灌溉方式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喷灌、滴灌或综合使用,既满足灌溉要求,又达到节水目的。风景园林植物养护灌溉时,应重点关注乔木灌溉,养护人员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雨季减少灌溉作业,其他季节适当增加灌溉频率,使得乔木始终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其次是植物的病虫害科学防治。根据地方病虫害特征,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举措。在病虫害防治中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追求防治的科学化、综合化。风景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感染的现象,不仅影响植物观赏,也影响植物健康,因此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上不能掉以轻心。应当掌握风景园林病虫害的基本情况,做好风景园林植物的日常观察,特别是分析风景园林植物所处的土壤情况、气候情况、风景园林环境情况,多角度分析梳理出风景园林病虫害的常见风险因素,并做到常见病虫害的专业化学习,提前制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应应急举措。对于发生病虫害的植物,特别是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植物,应短期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多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时预防给药或治疗给药相结合,达到风景园林植物病虫害控制的目的。对于染病植株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特别是病情较重的植株应彻底拔除,应避免其对其他植株的不利影响,养护人员也要高度负责,于日常中加强病虫害的排查,推行综合性的管理控养护机制,提升风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应对能力,有效降低风景园林养护成本。

最后是抗旱技术的灵活运用。对于风景园林养护管理来说,抗旱技术的有效运用必不可少。可减少突发恶劣环境下的园林养护风险,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抗旱技术又名报水技术,其对植被成活率及生长态势有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养护管理的初期。在抗旱技术中应选择科学的保水技术,不断优化抗旱技术,确保植被有理想的成活率。在栽植中应合理控制环境温度与湿度,让其符合植被生长需求。对于出现倒伏情况的苗木要做栽正处理,让苗木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在保水技术运用基础上及时为种植的苗木覆盖稀土,减少水分蒸发,使得保水技术应用效果更理想。保水技术的应用应配合周围杂草的清除,一般选用化学除草方式,清除杂草更彻底,减少杂草对水分的汲取,提高植被成活率。抗旱技术的运用需要其他举措配合,重点是加强植被病虫害的防治应对并强化植被抚育管理。外来苗木可科学喷洒药剂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的及时处理,使得苗木成活率更理想,真正做到“三分造,七分管”,使得林分正常生长[4-5]。

4 结语

在当前的风景园林建设及养护管理中应对风景园林具体施工要求、养护技术、管理标准有深入的了解,明确全过程管控内容及精细化养护管理要点,提升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实效。管理的优化得益于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探索、主观努力和有效配合,因此专业人员的培养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风景园林灌溉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