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技术与养殖模式

2022-12-13 08:21:28李振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猪舍生猪养殖

李振锋

(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延津 453200)

生态猪指按照生态养殖方式,生猪不做防疫处理,饲料要求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无机盐类的添加剂,对生猪排泄物做无害化处理等。生态猪对养殖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近年来,河南省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模式逐渐迈向了绿色、环保、健康发展道路,为了确保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养殖人员需要通过对养殖新技术的合理运用,及时转变传统生猪养殖模式,保障生猪健康生长,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1 生态猪养殖技术

1.1 养殖环境该技术对养殖环境质量有明确要求,需要确保圈舍环境保持干净清洁,圈舍地面应采用具备渗水性良好的有机材料进行铺设,要确保圈舍环境保持通风与干燥,确保圈舍周围空间空气的清新度。另外合理控制要养殖密度,及时有效清理粪便,以确保生态猪养殖环境的卫生,提高生态猪养殖质量。

1.2 疫病防控养殖人员必须提高对猪病防控的重视。为了有效避免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场户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需要在生猪养殖前期,及时与兽医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当地猪病流行情况,制定相关的防控方案,若有疑似病情,需及时与兽医人员取得联系,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同时养殖人员还要根据猪病的发生情况,做好病猪隔离,并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对其余生猪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生态猪养殖健康安全。

1.3 饲料来源生态猪养殖技术需要对生猪饲料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以天然有机饲料为主,采用散养方式,生态猪以自然草料为主,能在养殖区域内自由活动。要对生态猪排泄物合理处理,制成肥料饲料及能源,实现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养殖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猪饲料配置过程中,可以添加少量的维生素以及益生菌等营养成分,确保生态猪在发育期间内,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减少疫病发生概率,从而提高生态猪养殖效益。

1.4 水源控制生态猪养殖需要确保水源充足洁净,避免污水流入水源中,对生态猪养殖质量造成影响。此外,养殖人员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掌握生态猪实际生长情况,在饮水中适当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保障饮水安全,确保生态猪养殖健康。

1.5 遗传性状改良当前,外国生态猪有很高的瘦肉率,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但口感不适合中国人。而我国部分区域生产的生态猪口感好,但生长速度较慢、瘦肉率低,养殖利润较低。所以,应该合理运用先进的杂交技术、选育技术等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生态猪,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品种,让广大养殖场户获得更多利益。

1.6 远程监测为增强生态猪养殖工作成效,可合理运用远程监测技术完成对养殖场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任务。通过自动化监测器设备和先进的远程监测技术,可以获得一定的监测成效。依靠这类监测设备,经过间隔10min,可以把有关监测数据信息上传到具体的数据库中。与此同时,科学分析具体数据之后,能掌握产生的相关问题,然后予以科学处理,以便建立良好的生态猪饲养环境,体现出一定的适合性特征。要积极开展针对生态猪疾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严格把控生态猪具体的生长情况,以便科学分析出现疾病的具体原因,然后有效予以解决,有助于让生态猪的死亡率得以降低,从而带给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数量也随之缩减。

1.7 生产和应用沼气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很多的废弃物,基于环境保护目的,可将粪污资源利用,建设相应的沼气池,以减少废气排放。沼气池选址,应以地势较低的地方为首选。而生态养殖场选址则以地势很高的地方为首选,便于进行通风,保持环境空气的清新。通过发酵处理之后的粪污可以形成沼气,用于做饭取暖及其它方面,避免带给生态环境严重的破坏。

1.8 生态饲养技术实施生态猪养殖,要以养殖场周围的环境作主要对象,要及时将母猪、仔猪隔离饲养,根据母猪、仔猪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日粮并饲喂。另外,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模式。例如,当具备较为完善的条件以后,可以利用放养的形式,让生态猪的生长空间变得更大,生长速度更快。

1.9 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态猪养殖除了生态饲养外,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和谐家园。猪粪便处理是生态猪养殖较为重要的一环,不恰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养殖场和饲养员可采用沼气发酵的方法对猪排泄物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既能够保证猪生长环境干净整洁,又能变废为宝,提高利润。具体操作方法为,将“优菌康”(发酵剂)添加进猪的排泄物中,然后与木糠混合,再向混合好的物料中添加稻草、秸秆、菌菇渣等继续发酵。

1.10 品种改良 改良品种一直都是人类优化物种的首选方法。关于生态猪养殖,当前我国普遍采用引进外来品种的方法提高国内生态猪质量。其好处在于,可快速实现基因优化,操作更为便捷,但肉质口感却不如本地生态猪。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将优质外来品种猪与本地品种猪进行杂交,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方法,在打造本土品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可以出台补贴政策,对积极研发的养殖户进行补贴,对研发成果显著的进行嘉奖。

1.11 林下散养技术 相比传统生猪养殖,林下生猪养殖并不需要投入过多成本,而所谓“技术”,更多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很明显,林下生猪养殖技术的发挥,更依赖于自然条件,而养殖户只需要把生猪投放到开阔林地即可,这便节省了大量开支。林下生猪养殖以散养为主,生猪活动空间更大,活动频率更高,随着体质的增强,患病概率也大大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养殖成本。

1.12 猪舍技术 更多是指猪舍的建造技术。一般养殖要求不高的养殖场,很少会把精力放在提升猪舍建设科学性上,因此对猪舍建造技术的研究自然不多。猪舍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建立在健康、安全、卫生基础上,然后在生态养殖技术的驱动下,积极改进传统猪舍建造的不足之处,比如利用高架网床建猪舍。所谓“高架网床猪舍”,是指将猪舍分成上下两层,下层为集粪区,上层为饲养区,这样设计有利于对粪便做集中处理。建造时需要注意,钢网承受能力要足够强,必须超过生猪总重量,除此之外,还要确保生猪粪便能够顺利通过地板缝隙掉入下层,但又不能让地板缝夹住猪体。关于高架网床猪舍的高度设置,最高以粪便清扫车能够轻松进入和驶出为标准。此外,在集粪区两边应该配置排尿沟渠,保障尿液直接排入沼气池中。

2 生态猪养殖模式

2.1 立体养殖模式立体养殖模式的运用,需要根据养殖地区的环境以及生态资源,构建生态循环模式,发挥出生态环境的优势,以此来提高生态猪养殖效益。例如,河南省养殖区域面积较大,有着丰富的养殖资源,在生态猪养殖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立体养殖模式,以“生态猪、草地、果园、农田或者沼泽”等,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充分对资源有效运用,减少生态猪养殖成本,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猪健康发育。

2.2 林下养殖模式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采用林下养殖模式,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而且可以充分运用林业资源,提高生态猪养殖效益,不过林下养殖模式的运用,需要对生态猪数量进行控制,避免对林业资源造成破坏,同时为了有效提高生态猪养殖质量,还需要对林地自然资源进行具体化分析,尽可能选择天然林,同时在放养区域范围内,需要对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需要对周围生猪天敌情况进行分析,尽可能避免天敌对生态猪养殖造成影响。在确定养殖区域范围后,则需要建立猪舍,在猪舍周围需要搭建围栏,避免生猪走出放养区域。

2.3 生态放养模式传统生猪饲养模式由于场地区域面积相对较小,对生猪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利用生态放养技术,可以减少养殖成本,而且促进生猪加强锻炼,减少生猪疾病的产生。

2.4 农户独立养殖模式受资金短缺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户的养殖规模不大。为改变这种状况,农户可把周围的荒山当成主要的饲养区域,采用当地品种,进行放牧饲养。通常,猪对睡觉、群体性活动十分感兴趣,可以在猪经常活动的位置构建为大棚。借助此种养殖管理方式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实现生态猪养殖。另外,农户可以依靠农村信用社的渠道得到贷款,建设养猪场务,利用有关农作物秸秆作饲料,提高生态猪饲养的成效。

2.5 农企合作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已经获得了广泛地运用。依靠这种养殖方式,一方面能够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可达到扩大其规模的目的。这种农企合作模式是由企业提供仔猪和修建猪舍的资金及养殖技术,将杂仔交猪、地方品种猪当作首选。进行生态猪养殖场管理的过程当中,主要依靠企业供应资金,使有关养殖人员构建相应的猪舍,让有效进行猪仔、饲料的供给等各项工作。针对广大的农户角度而言,需要有效落实生态猪养殖、相关疾病防治等工作。应用此种养殖管理方式,依靠企业承担相应的风险,然后运用远程监控的方法,能够监测到猪养殖过程中的安全性情况。假如基于技术责任的视角下,需要有关企业科学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对生态猪养殖的工作加以科学指导与帮助,在这当中,以生态猪舍环境的卫生清洁、不同疾病防治工作等为主。

2.6 圈养与放养融合管理模式进行生态猪养殖工作时,在环境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关养殖人员需要运用圈养与自然放羊融合养殖管理模式,通过把围栏设置到所承包的山地上面,一方面,让生态猪获得了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使生态猪活动的场地变得更大,有利于从生态环境当中得到更多的食物,保证了生态猪的健康,也使得猪肉的质量获得了保障,让猪肉的口感变得更好。另外,能够将粪便当成农作物的主要养料,进而降低了土地中化肥的用量,使生态猪处于良好的饲养环境当中。依靠此项举措,既节约了更多的养殖经济成本,又提高了对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缩减养殖时所形成的污染物量,有助于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实际成效。

2.7 企业养殖模式通常,此种养殖方式适用于那些大规模生态猪养殖工作。基于猪种选用的角度而言,假如利用杂交品种、外国引进品种之后,应该制定出科学的养殖规划方案,包括各种品种的选用、相应的养殖规模、饲养方式等不同的构成部分。杂交方式获得了良好的运用成效。当引进猪种进行繁殖以后,能够达到避免产生疾病的目的。在养殖方式方面,能够借助直线肥育的方法,搭配吊架子方式,处于猪发育时期,需要将草粉作为主要的原料,达到有效控制经济成本的效果,使生态猪养殖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 结语

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猪养殖技术以及养殖模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养殖成本,为养殖人员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猪舍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11-17 05:22:27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48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当代水产(2021年9期)2021-12-02 01:35:00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00:50:34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