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林
(高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高台 734300)
一直以来,动物疫病防治都是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做好动物疫病防治,除了可以促进当地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以为,还可以推动相应地区的经济建设。目前,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造成了防疫工作质量不高、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疫病防治的作用。对此,只有不断总结、分析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改善措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下去。
动物疫病具有突发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养殖畜禽过程中,家畜和家禽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动物疫病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切实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才能够有效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与市场的需求有密切联系。如果防疫不当,不仅会影响畜牧业的生产结构,还会导致市场面临相关的风险,所以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和相关市场的规模。因此,为了更好的开拓市场,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实现动物产品的高效流通,我们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通过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保障和完善畜牧兽医站的相关职能,为动物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1 疾病防控首先,作为一名兽医,对待疫病要秉持治未病或防重于治的态度,对疫病做到及时有效地防控与治疗;兽医需要调查当地的养殖情况,例如观察养殖区内家畜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向养殖户宣传防疫知识,教授一些简单易学的居家防疫手段以及对家畜突发传染病的处理办法等,同时还应告知养殖户隔离、服药、肌肉注射等方法,以便及时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2.2 健康检验在畜禽的养殖期间以及完成防疫工作后,兽医应当定期对动物进行检查,与常规指标进行比对,了解动物的具体情况,分析其生长情况,并详细填写检查记录表。同时,在对动物进行健康检验期间,为增强其免疫力,可以通过药物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从而避免突发传染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同时兽医需要对药物的名称、用量、服药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2.3 科学研究畜牧兽医站兽医的基本工作是开展动物防疫,在保证畜禽正常生长的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科研工作,要根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热点问题,对当地畜牧业开展科学研究,例如非洲猪瘟,积极了解其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和预防及解决策略,兽医也需要推广和总结每一项防疫技术的使用方法,这将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纵观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运行状况,对其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3.1 防疫意识不强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兽医在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等方面是主要力量,但大多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没有意识到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简单地为动物接种疫苗就足够了,并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发病的原因;有些地区的养殖户仍然认为自家养殖的畜禽不需要接种疫苗,也就没给动物接种疫苗,这此都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安全、经济隐患。
3.2 缺乏开展防疫的资金充足的资金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至关重要。(1)想要顺利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有效推动动物疫病防治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2)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对兽医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医是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成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加强专业培养;(3)目前开展疾病预防工作所用的设备和药物不完善,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相关单位应当为防疫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有效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打好基础,购入先进的防疫技术设备,以及充足的防疫药品,切实深入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3.3 防疫工作体系不够完善造成动物防疫工作出现问题的因素除了缺少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不完善的防疫体系也是一大因素。兽医防疫的工作地点主要在畜牧兽医站,由于大多数兽医对疫病预防体系缺乏了解,兽医站的监督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对动物疾病预防工作难以落实,因此,疫病防疫效果不理想。
4.1 提升兽医的疫病防控意识兽医是执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主体,要在提高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治意识中发挥带头作用,强调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有效遏制流行病的传播,提高养殖质量。
(1)兽医要从自己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动物疫病防治打好基础,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从根本上克服不利条件的外在因素,深入钻研,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兽医要主动学习,不仅要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工作,还要了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充分、深刻认识兽医在动物疫病防治中的责任和意识。
(2)应建立一支掌握先进的防疫知识和能力的专业畜牧兽医队伍,以其专业的防疫措施,为动物防疫工作奉献自身力量,并带动养殖户,一同学习、了解动物防疫的相关知识。
4.2 完善防疫资金链想要顺利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就需要完善相应的动物防疫工作的资金链,一旦资金紧缺或缺乏,就会为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在提高动物养殖质量的同时,也直接保障这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完善防疫资金链至关重要。对此,政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支持,加大对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保障。并且通过完善防疫资金链,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保障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因为在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防疫环境,进而保证防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之外,通过防疫资金链的完善,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一旦资金到位,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系统,以更好地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3 健全防疫机制要想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必须健全防疫体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地域不同,动物疫病防治的具体工作内容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各自区域体系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疫机制。
另外,兽医还应深入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动物防疫工作,从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效果。兽医站在开展防疫工作时应当贴合实际情况,加强对畜牧从业人员的管理,采用学习培训的方式,提升其专业性,丰富其知识储备,对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的学习、认识,提高其工作效率。健全的畜牧动物防疫机制,以及基层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是顺利开展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对规范畜牧兽医的防疫行为和加大畜牧动物防疫设施建设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4 强化信息沟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已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因此在发生疫情时,可以通过已建立的信息管理交流平台,及时与相关方面的沟通,从而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旦某一地区暴发疫情,可借助该平台及时建立起养殖户与防疫人员之间的联系。因此,这种信息交流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能够使疫情控制更快更及时。借助信息交流平台,还可以扩大宣传的途径,加强宣传的力度,进而使相关的防疫知识得到普及,为防疫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保护屏障。当养殖户或者防疫人员有各种疑问时,也可借助该平台,及时寻求帮助,而相关的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答疑解惑,来有效地预防疫情,发现疫情。并且在防疫的具体工作中,通过构建信息化的交流平台,我们还可以更好地收集到相关的数据信息,为今后的防疫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5 提升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动物防疫工作除了需要相关设备和制度的保驾护航,也离不开人才的鼎力支持。但当前由于具体防疫工作普遍存在工资待遇低、条件差以及兽医录取的门槛低等问题,导致防疫队伍整体的专业素养无法有效提升。因此,相关畜牧兽医的防疫部门应该注重防疫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并通过提高录取的门槛,以及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使这些防疫人员具备与其职位相匹配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防疫队伍的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有些地方还存在防疫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一些年龄较大的兽医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喜欢用传统方式应对当前所暴发的新疫情,不能为防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防疫工作的开展,所以相关部门也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以打破这种局限性。
在今后的动物防疫工作中,应当以增强动物疫病防治意识、提升兽医专业能力、壮大兽医队伍为主要切入点,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主要工作内容,从而为畜牧业发展做好铺垫以及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开创疫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为畜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