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泽│文
安徽芜湖市弋江区江岸明珠东苑1-1-401 室
蜂群频繁闹病,是防重于治的意识不强,防患于未然没落实到位,追根究底,有可能是蜂种出了问题。长期饲养,没提纯复壮,品种退化,抗病能力下降,蜂群呈“病态”,生产能力自然下降,哪里有什么产值?再就是蜂群管理有瑕疵,或者说存在技术障碍,疏于管理,像疾病流行没做好隔离和消毒,从而被感染。
优良蜂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养蜂人精心培育,“优胜劣汰”是核心。养蜂要选种育种,将优秀的基因予以传承和发扬,剔除劣性,保留优势;也可有意识地引进优良品种,再进行优化改良,培育出适合的优良品系,为我所用。
蜂群的群势与蜜源、气候、管理等关系密切。王优,饲足,蜂密,子好,是养好蜂的前提。蜂王产卵力强,子脾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与哺育,出房的蜜蜂健康强壮,1 框整张子脾出房,巢内能增加2 脾蜂,紧跟着不断加脾插础,群势自然就上来了。
适时更换蜂王,防止分蜂热发生,不可频繁分蜂导致群势下滑,利用换王来“控热”,防止自然分蜂飞逃而削弱群势。可以采取原群多只处女王交尾,避免小群交尾,人为造成弱群。尽量减少弱群数量,迅速复壮交尾群,一方面积极奖饲,加础造脾,快速扩繁,另一方面以强补弱,从有分蜂情绪的蜂群抽调封盖老子脾,快速增强群势;还可以采取均衡群势法,平衡全场群势,不留弱群。盛夏酷暑,适时关王停产,结合遮阴降温,设饮水装置,降低消耗,防止高温引发群势严重下降,确保秋繁时蜂足,做到强群越冬,为来年春繁做准备。
蜂群强了,采集力和抗病力自然增强,给日常管理带来方便,减轻了管理压力,节省了操作时间,遇到问题处理起来也容易,所以养蜂人要采取各种管理措施,让弱群强大起来,始终保持蜂群健康状态。
养蜂人必须为蜜蜂留足饲料,这是养蜂的基本常识。蜜蜂饿着肚子怎么去干活,会养蜂的人考虑生产效益的同时,也要为蜜蜂的饲料着想,一旦蜜蜂挨饿后再补饲往往容易生病。因此,饲养蜜蜂必须始终保持巢内有充足的饲料储备,千万不可饿着蜜蜂。
蜜蜂生病并不可怕,养蜂人就是蜜蜂的“医生”,根据患病蜜蜂的症状诊断蜂病,对症下药。针对某一种蜜蜂疾病,可采用多种治疗手段,比如中蜂囊状幼虫病使用抗生素无效,而是采用中草药治疗,半枝莲,金银花,板蓝根等;再有治疗白垩病,可以使用廉价的大蒜,药源易取,操作方便,效果也不错,也可以用川楝子泡酒喷脾。用中草药给蜂群防病治病副作用小或无副作用,就地取材,为野外放蜂人提供更广泛的药源。
养蜂人既要掌握蜂群管理技术,还要作一名称职的蜜蜂医生,及时发现蜜蜂异常,将蜂群疾病扼制在萌芽状态,就如蜂螨危害,要掌控蜂群中蜂螨的繁殖规律,尽可早进行蜂场及蜂具的消毒工作,切断病源,待到蜂螨暴发再治就迟了,因为蜂螨一旦大规模暴发,即使用再好的药物也不能做到药到病除,消灭蜂螨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疾病蔓延不二选择。养蜂人要随时观察蜜蜂动态,发现蜂群得病及时诊断治疗,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要立即隔离,切断传染源,防止疾病扩散传播。与此同时,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像中囊病要结合换王,换箱换脾,对蜂场、蜂具等进行全面消杀。
总之,蜜蜂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蜜蜂已经生病,养蜂人却全然不知,待知晓已酿成祸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防治蜂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