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卓洋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有5000 年时间光景,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数不胜数,服饰就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历史产物之一。我国素来称为“衣冠之国”而扬名天下,唐代服饰文化更能凸显华夏礼仪之邦的胸襟。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唐代服饰更具多元化和民族特色。唐代服饰文化对以后人们的审美要求、视觉传达和鉴赏教育意义都起到了莫大的影响效果。在美术鉴赏层次的研究里面,唐代服饰对现代人的服饰文化仍具有重大的影响力,通过这点就可见隋唐时期的服饰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在隋唐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稳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隋唐时期的人们不光是对思想和对世界的观念有着自己的主观理解,最为重要的是唐代时期人们对于服饰审美能力也大大提高。在重要的唐代三个时期就可见一斑,三个时期的唐代服饰都各具特色,使得让唐代服饰文化更加绚丽多彩。而且这里面也会或多或少的加入一些宗教对唐代服饰文化映入的独特符号,这也更加体现唐代服饰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在初唐时期,自然得体是该时期服饰的特点,这也与当时的唐代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有关。当时社会阶层都以“老庄思想”为主流,以“老庄思想”为宗旨,所以更加倡导“原汁原味”的道家美。老子认为五彩缤纷的服饰颜色会带来隐患,所以更加追求一种清新脱俗的美:“知其白,守其黑”是当时老子对于服饰的理念,清新素雅的颜色会让人心更加冷静、沉着。这同样也是反映到唐初时期的服饰文化理念。所以,当时的人们在挑选服饰颜色时,大多数都是以与自然结合的造型和颜色进行筛选,或是以此为灵感对服饰进行服饰设计。大家对于初唐的印象都是女子身着荷花衣裙,淡雅素衣的形象,这些都很好的反映当时初唐时期的服饰理念。用简单的图案来刻画自然形象,这也是初唐时期服饰文化的符号。
在唐代最为鼎盛的时间阶段里,雍容华贵,肥白是当时社会女性主流的服饰特点。盛唐时期,以“肥白”为主流的服饰风气在当时的社会展开,这也是因了唐代与对外交流的国家越来越密切,在交流中所体现的高度自信有关。从而这也让唐朝变得越来越开放、兼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俯瞰露华浓”,李白的这首献给杨贵妃的词作同样也反映了当时女性服饰的特点,而这同样在社会层次女性服饰中完美的体现出来,从而体现唐代女子的服饰美。盛唐时期,女性服饰出现衣袖加宽,袖子加大的特征,这与历史资料中的宽袖衫相吻合,女性更加的加大衣着暴露程度,通过衣衫暴露来展现自己魅力,这与当时社会发展观念相关。在更加开放、兼容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传统观念和思想层次开始逐步解放,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下得以解脱,开始寻找新的美。
盛唐中期,统治者开始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导,在儒家文化的限制下,当时的人们开始对女性进行三从四德的约束,这也普遍的对女性衣着进行严格的把控,不但不能有太多的衣着暴露,还必须要用面纱来遮住自己的脸庞,厚重的衣服束缚着当时女性的形态美,在盛唐中期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盛唐人们思想的解放,女性还是用薄如蝉翼的衣裳包裹自己的身体,完整的展现女性形体的线条美。
在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衰败迹象,这也让当时很多开放和自由理念开始逐渐改变,盛唐时期的俯瞰一切的傲心逐渐的改变。这个时期的唐代人们开始收起自己的傲心,空虚和内心的无力感成为当时生活的基调。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将自己的衣裳设计的更加简朴。将衣裳放大至最大化,再也没有当时盛唐时期的华丽和雍容华贵,这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纹样朴素,身着低调。不同于初唐时期的淡雅,晚唐时期的服饰更是显现一种凄凉的氛围,人们把当时那种无力感和无奈寄托在衣服上,就连当时的诗词也跟盛唐时期那股傲气也截然不同,这一时期的诗词显现出一种凄凉的意境,让人无可奈何。所以晚唐时期“以凄凉为美”的服饰风格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纵观唐代三个时期服饰的风格,人们更多的是将服饰作为宣泄内心情愫的一个平台,通过不同时期的服饰,表现了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底蕴。不过盛唐时期的服饰理念给后世人们带来太大的思想观念,正是这种开放式的服饰和各色迥异的服饰特点,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服饰基础。能让我国成就“服装大国”的美誉。
唐代服饰结构特点采用的是平面裁剪法[1],平面裁剪是在制作服饰中的一种裁剪技法,将裁剪过后的服饰衣片平直的摊开,通过一条结构线制成平直的衣服铺至平面上,形成效果良好的平面造型效果,通过这样裁剪过后衣服整个效果比较宽大,人穿上去会显得很宽松舒适。唐代服饰是比较符合这种特色风格的。无论从那个角度观看这种服饰,都会展现十分优美的线条,与环境共同展现灵动的艺术品。
接下来就是对唐代服饰色彩进行分析和理解。唐代对于把控颜色的能力也是当时社会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对于色彩的理解甚至是超前的。先从官服对于颜色的推崇说起,在官服的领域范畴里,颜色是把各个阶级逐一划分,不同的颜色来反映当时不同官层阶级。如阶官三品以上为紫玉袍,佩金鱼袋;阶官五品以上为绯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为绿袍,没有玉带佩戴。明显的颜色差异给我们带来一种明显的阶官差异,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开始制定颜色不同的阶官差异,例如五品阶官穿上了三品阶官颜色的衣服,就意味着想僭越,相当于违反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因为有这些规定的束缚,才能让唐代稳定持续发展三百年之久,也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服饰也更加多元化。
色彩是唐代服饰设计的主要因素,它能够传递时代层次的信息,还能表达唐人对于服饰颜色的严谨性和严格性。对于服饰颜色的把控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唐时期的女性是以红色为主调、绿色为辅助设计服饰颜色的,氛围和精神层次的反映,它体现了天人合一,古代帝王理念的关系,而服色则是它们设计的主要理念[2]。服饰色彩在古代不仅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被统治阶级所重视,而且它还是人类审美和不同阶层等级理念标志的体现.古代的服饰色彩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心理的重要视角。服饰颜色的搭配不仅需要和谐的颜色色调的搭配,还需要一些视觉冲击力很强的颜色来冲击人们的眼球,让人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唐代服饰。
在审美这个范畴里面,最主要的还是以客观角度的视角来对待这个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通过第三视角来展现衣物的优点,审美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实用性和服饰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下面将展开分析这类服饰的实用性和美学,通过这几类来展现唐代服饰的特点。
唐代的服饰是以穿衣的颜色和特征来向世人展现高低贵贱的,这个在上文颜色的理解上有提到。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人们通过穿着来展现对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见,服饰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是对唐代人对于生活诉求的真实写照,在唐代这个具有开放性时代里,唐代人对于服饰的设计和思想理念都是来源于生活。这个主要体现在:一:具有很成熟的衣物材料制作技术,通过丝绸和面料来反映当时唐代盛世的阶段象征,良好的染料供给不仅能够丰富染料的样式,而且还改变了服饰风格。这就是“唐饰”的由来,唐代人将生活通过衣服的呈现,反映带来唐代人的生活面貌和生活习惯;其次,唐代人还有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伦理关系,在当时的服饰研究表明,唐代人在服饰上的伦理道德呈现,与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息息相关。如儒家理论的三从四德,束缚了女性思想和衣着上的自由,这种思想上的限制,是和当时社会的思想流向,也就是当时统治者所信仰的伦理道德是密不可分的。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唐代是通过伦理道德来决定当时的穿衣风格,就好比说古代通过颜色来分明阶段制度等。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天人和一”“天子”的观念一直深深的根植在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层面中,在这样的思想层次里面,唐代人设计的服饰还是比较贴合生态审美的理念范畴的。唐朝是封建史上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历史比较长的朝代之一。唐代具有最丰富的物质和最为先进的裁剪技术,以及开放的思想和严格的伦理制度。所以在对这个时期唐代服饰文化进行剖析的时候,必须按照自然美的层次来对服饰进行审美判断。如初唐时期的清饰淡雅,初唐时期衣服如同荷花含羞待放一样,素雅和淡雅。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将初唐时期的服饰和荷花进行结合,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就是通过自然美的层次和服饰进行审美判断。除开初唐外,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风格特征,如元代的蒙古饰扮,清代的官服等等。而唐代展现的是中和之美而以唐代丰厚的物资和开放的思想将这份中和之美实现最大化,真正体现了中和之美其刚柔兼备、含蓄典雅的特征。
在中华民族服饰上,唐代服饰文化是中国服饰史上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唐代是封建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也是物资最为丰厚的时期,所以唐代三个时期的服饰风格才能有自己的特点。以盛唐的服饰为例,宽大的衣物裙饰造型不仅符合盛唐时期以“肥”为美为审美标准,而且还为这类的服饰创造出一个圆润丰满的个性特点,其次,裙饰特点与儒家思想观念相结合,展现女性特征的美,结合儒服能够把女性的线条美和形体美更好的表现出来。
唐代的文化在上文说的很明显,他对于外国的文化交流很密切,同时也汲取了很多异域风情,以日本更为明显,从日本角度来说是出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也是很好的结合了唐代的文化特点,在当时,日本是以天皇制度实施天代封建统治的[3]。其中,日本和服的文化更是顺从了唐代衣服的特点,后面经过历代修改,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日本和服形象。从公元630 年日本天皇第一次派使臣入唐起,在盛唐时期,日本共派出19 次唐使来学习璀璨的盛唐时期文化,这其中就有来自唐代的服饰文化。在当时,日本和服又称“唐衣”“唐草”。
日本通过学习借鉴并不断创造丰富属于自己的文化,把所有外来的文化通过消化和自己的处理方式实现自己的文化自由,通过这种方式再赋予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点在和服方面可以体现。
盛唐时代对于日本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在文化上,更是深深影响了日本一千年后的服饰发展。
在现代女性服饰中,有很多灵感来自于盛唐时期的启迪萌发,例如迪奥,香奈儿等一些知名厂标引入的唐代元素中可以看到,龙纹图案纹样、牡丹花案式纹样在一些产品中可以看到,在这些盛唐文化知识与现代理念碰撞的时候,也可以提高一些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且随着这些纺织业的发展,我们的服饰设计,产品开发时,结合这种盛唐文化,能更加实现对于古时候的传承和现代结合的设计自由。
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还是存在受盛唐时代影响,中国服饰的特点。在一些服饰文案上、绘制纹样上和图案风格上也是有很多传承的因素在当中,利用一些传承的因素,更好的实现在现代服饰上的设计自由,让现代的衣物呈现多的来自唐代的历史痕迹。通过学习来自唐代的色彩、设计、绘制纹样、审美观的层次,学习更多的来自古代古人的思想智慧,在通过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完成对于古时候的传承下来的智慧进行创新。意识、颜色、服饰特点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莫大的资源需要我们去接受的。这些资源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传统理念。唐代服饰文化是我国古代服饰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当代服装设计师而言,传承并弘扬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才能在研发与设计中结合服饰文化特点,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且不失时代感的多样化服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