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胜金戈 陈睿 刘小燕* 段鹏翔 刘佩 文亮 文遥
为促进从业者加深对黑斑侧褶蛙繁殖特征的了解,更好地开展规模化人工养殖,笔者根据自身从业经验,并结合本地情况,总结了黑斑侧褶蛙的繁育技术,主要包括场地条件及蛙池建设、种蛙选择与饲养、人工繁育、苗种饲养与管理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为其养殖推广提供参考。
黑斑侧褶蛙,又称田鸡、黑斑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两栖动物之一,也是湖南省内的常见物种,常栖息于草丛或农田与河流沿岸,喜摄食螟虫、稻飞虱等害虫。随着黑斑侧褶蛙特有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被发掘,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我国相关地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对黑斑侧褶蛙全人工繁育进行了试验性研究,为其生产进入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奠定了基础。目前关于黑斑侧褶蛙的生理生态与个体发育等都有详细报道,但规模化繁育和大规格苗种(即变态期管理)培育相关方面的报道较少。
黑斑侧褶蛙一般在河流池塘草丛中靠近流水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繁育,通过自然环境的影响使黑斑侧褶蛙自行抱对、产卵、孵化,每年的4月~6月是黑斑侧褶蛙繁殖的最佳时期。但现有的野生黑斑侧褶蛙幼蛙养成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养殖成商品蛙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不易大面积推广、难形成规模养殖、野生青蛙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因此全人工养殖更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黑斑侧褶蛙规模化繁育与苗种培育是实现全人工养殖的基础,其关键技术在于亲本选育、疾病防治、二级培育等。
野生种蛙或人工养殖的种蛙均可作为亲本,引种前应对成蛙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筛选。一般近距离运输或少量引种时,可在各个季节进行;如若进行规模化繁育需大量引种或要长途运输时,则在春秋两季较为适宜。
1.种蛙标准
要选择发育良好、体躯强健、无损伤、无疾病、善于游泳、性情活泼的成蛙。雄蛙体重约40g,雌蛙体重约50g,一般选择当年生的亲本种蛙,环境适应能力更强,产卵量与排卵量较高。若个体四肢发红、肢指骨裸露、行动迟钝、皮肤无光泽或躯体及四肢有伤痕的不宜选为种蛙。
2.种蛙培育
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水质、饵料等)会影响蛙的繁殖与健康,综合考虑,可在10月越冬前进行种蛙选育,次年4月促其产卵,在此期间可混养。需注意的是要加强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确保越冬后蛙的体质保持良好。因早春气温较低,且黑斑侧褶蛙属冷水性动物,产卵期间无需投喂饲料,产卵结束后再投喂,日常管理照常进行。
1.引种培育
种蛙放入暂养池后需要经过一周的时间适应新环境,此时应对水体和周边环境消毒,消毒剂选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减少疾病发生,同时也可用专用围网覆盖暂养池避免敌害,避免给生产环节带来影响。
2.自然繁殖
水温在21℃~25℃时,将雌蛙与雄蛙按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5只。另外池边应种植部分水草,以便于蛙卵附着,这样产卵数量与受精率都会有所提升。
3.产前种蛙催产
雌蛙要选取腹部柔软膨大的,轻按腹部时富有弹性最佳,表明其性腺发育成熟怀卵量多;雄蛙要选取婚姻垫发达的,婚姻垫指的是雄蛙第一指内侧膨大的肉垫,富有腺体和角质刺,其分泌物和角质刺可以加固拥抱的作用,肉垫发达说明雄蛙排精多、质量好、受精率高,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繁殖率。
1.孵化前准备工作
为达到良好孵化效果,保持适宜孵化环境,应对孵化池进行消毒,全池泼洒1%~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0min后把水排干,暴晒2d~3d后可投入使用。根据池底倾斜度来确定孵化池内水位高度,一般控制在8cm~10cm,周边设置防逃网,防止种蛙在抱对时跳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水质控制
黑斑侧褶蛙繁育孵化过程中水质尤为重要,在繁育孵化期水质最好能达到“肥、活、嫩、爽”。肥是指水质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水中有丰富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活是指水中的浮游植物处于繁殖的旺盛阶段,水的透明度和颜色经常变化,而不是滞死状态;嫩是指水体中富含浮游植物,且水体质地鲜嫩不老;爽是指水体的透明度在20cm~25cm以上,水中含氧量较高,不浑浊。水面无漂浮沫,水体清爽。要达到此种理想状态需要“定时、定量、定质”地投喂饵料,合理使用肥料,经常更换池水,改善水中溶氧状况。孵化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池检查,观察水质变化情况,保持水温适宜、水质清新,保证合适的光线环境,并定期消毒。
3.受精、产卵
每年4月~6月为青蛙自然产卵时期,水温12℃以上时雄蛙开始发情,表现为频繁鸣叫并追逐雌蛙。雌蛙发情一般比雄蛙晚5d左右,发情时表现为焦躁不安,徘徊依恋在雄蛙周围并顺从雄蛙抱对。抱对时间可长可短,最短2d,最长7d。雌蛙产卵时由于自身腹部的收缩,并在雄蛙外力紧压的协同作用下,通过泄殖孔将成熟的卵子不断地排出体外,此过程中雄蛙后腹部紧贴雌蛙的背部,排出精子。
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完成受精,一般产卵时间持续20min左右,此期间要求环境安静,禁止闲人进出,以免干扰产卵而造成停产。
4.产卵量
繁殖过程中个体年龄、大小、营养条件及生态条件是影响黑斑侧褶蛙产卵量的主要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体重50g的雌蛙,产卵量1000个~1500个,平均每克体重对应的产卵数为20粒~30粒。
1.采卵
青蛙产卵以后,受精卵不能久留在产卵池中。为了保证适时采卵,要加强产卵池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卵块。一般青蛙前一晚抱对的地方,就是次日雌蛙产卵的场所。
一般在产卵后2h~3h采卵,采卵时要用剪刀剪断与卵块粘连的水草,并迅速移入孵化池,切莫强拉硬扯,以免弄破卵膜,影响孵化。孵化池一般每平方米放5个卵块,当面积较大可放多个卵块时,应放同一天产的卵,以保证同步孵化。
2.孵化密度
用孵化池进行静水孵化时,每平方米放6000粒卵。采用微流水或网箱孵化,则孵化密度可增加大至每平方米8000粒~20000粒卵。
3.孵化的环境条件
具体要求为:水温18℃~31℃,最适宜的水温为22℃~24°C。pH值6.8~8.5,溶解氧不能低于3mg/L,孵化用水重金属离子含量不得超过饮用水标准。孵化池要求水深20cm~30cm,孵化过程中不要惊动水体。
蝌蚪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对蝌蚪池清塘清毒。因蝌蚪开口后只能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为此必须提前培育好蝌蚪池中的饵料生物。每平方米投放0.45kg~0.75kg腐熟的畜禽肥作为基肥,或者使用渔用生物肥来培肥水质。培育水质后,每隔3d~5d泼洒一次豆浆(每亩蛙池用1kg黄豆磨浆泼洒)或按说明追加生物肥,确保水质保持绿色具有一定的肥度。
采用一体化青蛙养殖池的,一般每口标准池(约200m2)投放约3万尾左右蝌蚪。使用专池培育蝌蚪的,可以按每平方米水面300尾~500尾放养。同一蝌蚪培养池最好投放孵化时间相近的蝌蚪,以免发育不同步,后期变态时出现先变态的幼蛙咬食后变态的幼蛙及残食蝌蚪现象。
蝌蚪孵化3d后开始投食,此时饵料以豆浆为宜,喂养7d后加入适量人工饲料,当蝌蚪个体达到黄豆大小后,可以全部使用人工饲料喂养。投喂蝌蚪的人工配合饲料,一般选择颗粒较小的特种鱼苗饲料即可。
日常管理中应根据温度控制投食量,晴天正常投量,阴雨天适当减少投量,每天投食量按蝌蚪体重的2%~3%,分早、晚两次投喂,9:00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一,16:00左右投喂饲料总量的三分之二。
蝌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当水温超过32℃时活动能力下降,吃食减少;当水温升高到35℃时,出现极度衰弱状态,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当水温降到8℃时,蝌蚪极少摄食,停止生长。因此早春应该灌浅水,以利升温,高温季节应该加深池水或搭棚,种植一些葡萄或其他藤蔓植物遮阴,面积较大的池子只需遮挡一半。必要时可加注水温较低的外河水,水温一般应控制在32℃以下。
蝌蚪长出前肢后,尾部收缩,因鳃退化呼吸需靠肺来进行,所以不能长时间潜入水中。因此,除了要保持安静的环境,池水的高度还要与食台区保持一致。春季投放蝌蚪入池,一般经过45d的养殖,蝌蚪即可进入变态阶段,开始过渡到水陆两栖生活。经过80d左右的蝌蚪期和变态期,才逐渐变成幼蛙上岸摄食,自然环境中变态发育后的黑斑侧褶蛙(幼蛙和成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喜好夜间活动,主要活动区域在水边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中,所以人工养殖条件下要将变态完成的幼蛙及时捕捉到水较浅、堤埂坡度较大的幼蛙池饲养。
蝌蚪宜肥水饲养,水质保持在浅绿为最好,当水质为深绿色时,可以进行全池换水,换掉多半老水。由于养殖期间每天都投喂,所以蝌蚪池无需专门肥水,只要饲料适量,水自然变绿。
综上所述,在黑斑侧褶蛙人工繁育过程中,要把握好亲本选育、疾病防控、大规格苗种的二级培育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同时要注重放养密度、水质调控、饵料搭配等重要的技术细节,在4月后要搭建温棚,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另外,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促其当年发育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比例,使其当年不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最后,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养殖记录,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