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菲律宾蛤仔产业发展报告

2022-12-12 07:51林位琅连晨阳陈志蒋奕雄何家博黄洪龙林丹
中国水产 2022年11期
关键词:蛤仔养殖业福建省

文/林位琅 连晨阳 陈志 蒋奕雄 何家博 黄洪龙 林丹

近年来,福建省蛤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产量高达46.8万t,其中菲律宾蛤仔养殖是福建省沿海水产养殖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福建省菲律宾蛤仔产业分布、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市场消费、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等六方面情况,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助力福建省菲律宾蛤仔产业高质量发展。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俗称“花蛤”,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也是老百姓“菜篮子”中不可或缺的水产品。

一、菲律宾蛤仔养殖分布情况

据渔业统计年鉴显示,福建省是仅次于辽宁省和山东省的养蛤大省。2020年,全国蛤年产量421.8万t,福建省46.8万t,占全国总产量11.1%(见图1)。福建省菲律宾蛤仔产量占全省蛤总产量约80%左右,沿海各地菲律宾蛤仔养殖分布情况见图2。

图1 全国蛤养殖分布(单位:万t)

图2 福建省菲律宾蛤仔养殖分布

福建省菲律宾蛤仔养殖业的逐渐壮大,也带动了相关养殖装备、单胞藻培育、蛤加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初步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沿海渔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养殖生产情况

(一)产量情况

据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 0 0 8年~2020年的13年间,我国蛤养殖产量从305.8万t增加到421.8万t(见图3);福建省蛤年产量从26.5万t快速增加到48.6万t(见图4),养殖产量增加了近两倍,这也意味着菲律宾蛤仔产量增加近两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菲律宾蛤仔养殖成为福建省沿海水产养殖业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3 中国蛤养殖业的发展

图4 福建蛤养殖业的发展

(二)养殖模式

福建省传统的菲律宾蛤仔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浅海底播养殖和滩涂养殖。由于沿海池塘在夏季水温较高,菲律宾蛤仔在池塘中难以度夏,因此菲律宾蛤仔砂苗(小规格苗种)一般都在开放式海区培育,入秋后可达到每斤数百粒的大规格苗种。池塘养殖户采购大规格苗种放养,第二年初夏前捕捞上市,规格可以达到100粒/kg以内。池塘养殖一般采用鱼虾贝混养模式,漳浦县的东方鲀—对虾—菲律宾蛤仔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较为典型。

三、加工流通

(一)精深加工

鲜活的菲律宾蛤仔经过一段时间暂养,待其吐沙后,捞出清理干净,通过短时蒸煮后取下菲律宾蛤仔的肉,将蛤肉浸泡在茉莉花和姜汁的复配脱腥液中脱腥,然后进行盐渍、干制等一系列工序,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和高温高压灭菌就得到了即食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

以菲律宾蛤仔为原料物理提纯可得蛤晶、蛤汁和蛤露等蛤调味料,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成粉末状,易溶解于各类火锅汤汁,能适配调和火锅料的味道,激发食材原味、显著提鲜,还原冰鲜、冻品的鲜味质感。

将蛤蜊肉取出,直接或煮熟后晾晒可制成花蛤干,其营养物质丰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以及维生素A、B1、B2、B3等。蛤壳含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碘、溴等,也可进行深加工提取。

(二)市场销售

受传统消费习惯影响,除少量菲律宾蛤仔加工产品外,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蛤以鲜活蛤为主。全国蛤销售形成南方和北方两大批发市场。一直以来,供需基本平衡,产品价格随着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而小幅升高,未出现产品滞销现象。

四、消费情况

(一)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驱动,加工流通市场不断发展,人们对味道鲜美和营养丰富的蛤需求加速增加,产业增长潜力较大。蛤全产业链逐步从追求规模化发展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产品生产从满足物质体验向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转变,市场需求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二)市场价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台风及洪涝等外部因素给蛤养殖业带来叠加冲击,福建省养殖渔情信息采集点出塘量1731t,同比下降16.98%;销售收入1710.45万元,同比下降18.92%。2020年,福建省菲律宾蛤仔平均出塘价呈现递减的趋势,平均出塘价格为10.3元/kg(见图5)。

图5 2020年福建省菲律宾蛤仔价格走势(单位:元/kg)

五、产业支撑情况

(一)政策指引

202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闽政〔2021〕7号),明确了要进一步巩固对虾、绿盘鲍、方斑东风螺、石斑鱼、大黄鱼、菲律宾蛤仔、紫菜等特色优势种业全国领先地位。《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建设专项规划》也提到大力发展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重点开展大黄鱼、鲍、菲律宾蛤仔等名特优水产种苗的遗传育种与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创制优质、抗逆新种质,加快特色优势新品种产业化进程,巩固种业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良种繁育

近年来,良种作为菲律宾蛤仔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因素,受到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视与支持。2021年,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出菲律宾蛤仔新品种“斑马蛤2号”。新品种的推广,促进我国菲律宾蛤仔产业良种覆盖率进一步提升,产业良种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藻类培育

藻类是菲律宾蛤仔摄食的基础饵料。海洋经济贝类人工育苗是海洋经济贝类养殖的瓶颈,其关键在于单细胞藻类培养,如何提供优质稳定的单细胞藻类决定着贝类人工育苗的成败。通常,培育要根据培养水温、藻种数量及培育技术水平灵活掌握,质量好的藻种必须进行提纯与保存培养,防止藻种老化。

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苗种质量有待提升,养殖成活率不高

我国菲律宾蛤仔苗种大多来源于福建省,但大部分蛤仔育苗场的新品种和良种选育工作滞后,多数蛤亲贝未经人工选择,加上累代近亲繁殖,种质已出现严重退化。繁育规范化、标准化不足,企业或养殖户选择经选育的高产抗逆良种进行养殖生产的覆盖率不高,又容易导致后续养殖中菲律宾蛤仔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下降。此外,从南方运往北方的菲律宾蛤仔苗种受北方低水温影响,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也会明显下降。

(二)养殖空间受到压缩,养殖布局较为混乱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填海造地项目等人为活动逐渐增加,以及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实施和海洋环保压力的增大,浅海滩涂水域面积大量减少,海上养殖区域空间不足及海洋富营养化等问题使得适合菲律宾蛤仔养殖水域越来越少,严重制约着菲律宾蛤仔产业可持续发展。再加之目前养殖户的养殖区布局较为混乱,分布过于集中,对养殖海区的生物荷载能力造成极大压力,养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条件恶变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病害问题。

(三)养殖模式较为粗放,抵御风险能力低

目前,福建省菲律宾蛤仔养殖经营管理较原始粗放,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天气变化易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生产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养殖以家庭、散户经营为主,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大量雇佣外地劳动力,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难度。

(四)产业融合程度不足,规模效应不明显

福建省菲律宾蛤仔产业发展目前仅靠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利润薄的育苗和养成端,加工产业规模较小、深加工程度不高,服务产业起步较晚、比重较小,产业链不完善,二三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处于产业发展规模较大但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的“大而不强”状况,长远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七、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良种体系建设

建议根据福建省菲律宾蛤仔产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结合养殖业发展状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系统实施,推动水产养殖业协调发展。推进良种产业体系集约性规模化发展,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蛤品种选育,加快开展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技术研究,推进苗种本地化繁育技术发展,培育出适合本地区养殖的耐高温或适合北方养殖的耐寒冷以及生长速度快的蛤新品种,提升品质,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二)深入推进科学养殖,促进绿色健康发展

实现新时期福建省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应积极推进科学养殖,并在提高养殖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养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建议地方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规范生产秩序,抑制滥建、违法扩建、抢建育苗场行为发生,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建行为实行“零容忍”。建议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及时给予养殖业者具体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养殖业者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传统养殖污染增加。

(三)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为更好促进蛤养殖业发展,建议设立蛤养殖协会,进一步发挥协会的行业引领作用,强化行业自律,促进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行业协会实施蛤品牌战略,培育养殖业者品牌意识,加大蛤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认定。通过行业协会开展服务,规范蛤育苗和养殖环节,提高蛤市场竞争力。

(四)有效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依托福建省蛤产业规模优势,积极发展蛤产品加工,开发即食菲律宾蛤仔休闲食品 、蛤调味料等加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借力“互联网+现代渔业”发展电子商务渠道,拓展活蛤线上销售、冷链物流、快递配送网络。同时深化蛤文化开发利用,与旅游业、休闲渔业、餐饮业、文创等产业形成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蛤仔养殖业福建省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大连庄河菲律宾蛤仔养殖群体生长特性研究
辽宁蛤仔产业发展初探
4种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