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利 黄家伟 本刊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在二十大报告中,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再次被提及。多场采访中,农业相关话题多次被提出,并引起热议。当下,端牢中国饭碗,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二十大报告中,一组组令人心潮澎湃的数字折射出十年来的非凡成就,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和多场记者招待会上,新时代发展之声响彻会场。医疗、教育、科技、农业、交通、城市规划等多领域热点话题被一一提出,引发热议。在各位代表的介绍和回答中,一幅新时代高质、高速发展的恢弘画卷徐徐展开。画中的每次落笔、泼墨都推动了社会进步,推动了时代发展,推动着人民向着美好生活不断前进。在这幅画卷中,农业发展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始终将人民的根本需求放在心上。那么,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到底能否端稳自己的饭碗?又是如何端稳自己的饭碗的?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和粮食从业人员辛勤努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具体有以下五大表现:
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
第一,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第二,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三,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第四,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第五,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量的提升、生产基础的夯实、顺畅的流通、有力的保障、平稳的市场是我国粮食安全持续向好形势的直观缩影和根本体现。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是粮食安全的底气,而高质量、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从生产、技术革新、贮存等多方面切入,同步提升,不留短板,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举措:
第一,落实“藏粮于地”,加大耕地保护和农田建设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挖掘潜力新增耕地。
第二,坚持“藏粮于技”,强化现代种业等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等防治体系,加大绿色仓储、高效物流、粮油加工等技术研发力度,不断为粮食安全注入新动能。
第三,优化生产布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多措并举促进稳产增产,将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落实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第四,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保持合理储备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创新强化监管和执法,从严惩治涉粮腐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第五,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加强全链条管控,大力推广智能收获机械、绿色仓储技术、适度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浪费。举办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个地区根据当地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条件,因地制宜,经过多年的劳动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使其与先进科学技术相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各地农业发展。
“中原粮仓”——河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产粮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已经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300亿斤,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以上的小麦。”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介绍,我们不仅解决了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全国输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今年我们夏粮喜获丰收,产量76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再次发挥了中原粮仓“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作为中原粮仓的河南,勇担粮食生产重担,并收获了亮眼的成绩,这得益于河南对耕地和种业的重视,对市场和加工领域的深耕,以及对农户积极性的激发。据周霁介绍,一是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让耕地的数量不减、质量提升。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这在全国处于第二位,更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种子是粮食的“芯片”,我们正加快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组建了神农种业实验室,同时加快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引进各方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现在种业发展非常快,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我们要让种子这个农业的“芯片”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二是深耕市场和加工两大领域。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提高种粮比较优势。现在河南主粮产业化率在65%以上,粮油加工转化率超过80%,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万亿级产业。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都是河南生产的。
黑龙江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
三是激发抓粮和种粮两个积极性。只有种粮可增产、农民能增收,粮食才可持续安全。周霁表示,我们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惠农惠民政策,完善省级粮食补贴政策,今年106.6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7.2亿元种粮补贴资金都发放到了农民手中。我们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比如强筋小麦,一斤就可以多卖一毛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现在已有12.5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覆盖农户超过1570多万户,让打工在外的农民种粮更省心。全省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实现了全覆盖,让种粮的农民吃上“定心丸”。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粮食作物面积超过2亿亩,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粮食综合产能、农机化建设、规模化生产、绿色食品产业等领域全国领先,这也为走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阶段,不断探索发展模式,总结发展经验,提高发展水平,是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关键。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必须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沈莹表示。
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保障粮食安全是黑龙江省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沈莹介绍,黑龙江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把多种粮、种好粮作为头等大事,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1500亿斤,去年达到1573亿斤。我们将多措并举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推动粮食产能增加1000万吨。
现代化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如今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同时,广袤的黑龙江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明显优势。沈莹表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势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高标准农田达到1亿亩。我们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提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层级,高标准建设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黑龙江森林广袤、土地辽阔、水系发达,生物质资源富集。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树立大食物观”的要求,向黑土地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做到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我们将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优势,做强“黑土优品”品牌,将“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农产品呈献给全国人民,让龙江“黑土优品”享誉四海、飘香世界。
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从而推动农业发展,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农业领域,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从而推动农业发展,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好实践。大量农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也使中国碗里的中国粮越来越满。
菌草成为每年扶贫协作的第一个产业,帮助西海固17500个农户摆脱了贫困,被称为致富草、幸福草。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表示,我住在蒿枝坝村,脱贫摘帽以后,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但是我们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功地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的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水稻上山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就是水稻的旱地分蘖。自古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面,一根秧苗变成一棵稻株。我们选育了一系列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与水田一样,分蘖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创新点是旱地除草,旱地的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我们根据杂草的生长规律,创建了杂草萌芽期的封草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有勇表示,“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总产28万公斤。蒿枝坝村277人,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电视剧《山海情》中农业专家的原型、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中表示,1983年我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发明了菌草技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期关怀下,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菌草成为每年扶贫协作的第一个产业,帮助西海固17500个农户摆脱了贫困,被称为致富草、幸福草。菌草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了贡献。菌草援外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
“到目前为止,我们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菌草技术骨干一万两千多人,培养菌草留学生24人。他们把菌草技术翻译成18种文字在各地传播,他们在实践菌草理想,他们在为自己国家服务,同时为人类服务。” 林占表示,2017年,菌草技术被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列为重点项目,正在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新征程上,农业将一如既往地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发挥关键作用,我国也将向农业强国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