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第一种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指导临床治疗策略选择的恶性肿瘤。然而,无论是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的分子分型还是基于基因组分析的固有分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二者不能完全解释乳腺癌预后和治疗的临床异质性。肿瘤内异质性(ITH)理论与乳腺癌的分型理论不同,异质性理论是指在同一肿瘤中存在多个不同亚型(空间异质性),并且肿瘤在不同时期不同表型间可相互转化(时间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由肿瘤细胞状态的异质性和克隆进化驱动,同时受肿瘤微环境、代谢重编程的协同影响。对ITH 的研究可进一步解释乳腺癌转移和耐药机制,有望成为潜在的新型治疗靶点。2022年第49 卷第15 期《中国肿瘤临床》“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栏目刊发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曹旭晨教授撰写的《乳腺癌肿瘤内异质性的驱动因素及临床研究进展》一文,该文对乳腺癌ITH 的驱动因素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阅读本文请登录网站www.cjco.cn 或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