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位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的困境与纾解策略

2022-12-11 12:26:18汪如锋李晓鹏
关键词:校园大学体育

汪如锋 李晓鹏

(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前校长查尔斯·E·库普切拉认为,大学校园要树立良好的健康和健身的榜样,提供创新性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终生的健康习惯,将体育与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方法获得[1]。有学者指出,当前部分高校存在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手段陈旧、评价方式单一、脱离生活实践、忽视个体差异,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2]。学校体育长期缺乏为生活而体育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仍停留在增强体质方面,大学体育遵循着体育知识化、项目学科化和考试标准化的教育理念,致使体育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关系的脱离[3]。因缺乏体育生活情感关照,体育变成一种任务性的课程,有待从学生体育的增强到学生人格完善的教育理念回归[4]。总体而言,学生的体育获得感还不强,高校体育依然没有脱离功利性和工具性认知,体育融入学生生活进而成为体育生活化样态,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当代大学生健康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既往体育教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服务渐渐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鉴于此,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与教学改革背景下,分析大学体育生活本位理念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内涵,剖析体育生活本位发展理念缺位表征和致因根本,提出推进大学公共体育学生生活本位回归的方略举措,是对新时代大学公共体育治理现代化现实诉求的积极回应与有益探索。

一、大学公共体育主体性分析框架建构

人是生命和生活的主宰者,偏离主体的教育必将是失败的教育。大学公共体育的价值即在于促进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体育观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体育服务生活的“人的主体性”的基本逻辑。在教育思想史上,不少教育家都认为,课程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割裂,应关照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如斯宾塞的“生活准备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 都充分论证了教育与生活的不可分离性。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也认为,“运动即生活之美,强健的肌肉是欢乐、活力、高尚和纯洁的源泉”。从本质上看,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提升身体机能水平,获得生存资本,促进生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体育关乎人的生活世界,体现了美好生活的价值表达,为美好生活新样态塑造了良好的精神文化品格[5]。有研究表明,运动融入生活中可促进更加平衡和有意义的生活[6],而且体育在促进健康行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以为改善公共卫生作出实质性贡献[7]。身体活动生活状态是体育参与和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体育生活化,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有可能获得积极的生活方式,并且体育生活方式对个人发展有促进作用。世界卫生组织的《2018-2030年体育活动全球行动计划》指出,体育活动干预措施可加强人们的健康能力,不仅涉及生理学领域和疾病预防,还涵盖了社会互动和精神健康[8]。上述观点为体育生活本位价值遵循提供了学理依据和思想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政府体育战略的一贯主张。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强调,“高校应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9]。体育生活本位论,主张体育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回归到生活中来,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要与学生生活方式紧密相连[10],身体健康与精力充沛是形成理想品性的重要基础[11],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和加强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12],运动积极的学生比不积极的同龄人享受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而且更加快乐[13]。因此,转变高校体育发展理念,引导大学公共体育回归学生生活,有利于高校体育综合育人职能的全面彰显和有效发挥。

就发生场域与时空而论,高校体育工作可简单划分为课堂部分与课外部分。课内部分,是指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必须修满144学时(专科生108学时)的体育课;课外部分则是指所有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关的课堂之外、校园之内学生体育锻炼、运动竞赛、体育文化、健康管理、运动干预等内容的综合。高校体育的课内与课外部分恰如海中的冰山,课堂体育教学是显性的、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浮在海平面的部分;课外校园体育则是隐性的、以学生身心健康为需求的沉于海平面下的部分。课堂教学解决的是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术,课外运动锻炼是学生体魄强健、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两者协调发展方能实现学生的体魄强健之生存需要、身心和谐之生活需要、健康长寿之生命需要(详见图1)。因此,本文探讨大学公共体育改革创新,包含了课内体育教学活动和课外运动实践活动两个部分。立足高校体育工作新发展阶段,学生生活本位回归既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还要放眼于校园体育各项工作,把培养大学生当下和未来的体育生活化理念和能力,渗透到高校体育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作为新时代大学体育工作方针和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

图1 大学公共体育的学生生活本位分析框架

二、大学公共体育发展中的问题

大学体育作为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公共必修课之一,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多年来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习得、体质健康增强、锻炼习惯养成、体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大学体育脱离学生生活本位的现状,制约着新时代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育人职能有效发挥。

1.学生主体性目标偏离。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彼此融合,基于关照学生个体差异而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14]。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公共体育课基本采取班额35人左右的集体授课制,教师按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进度引导全班学生去完成“三基任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组织、教学行为的强制性与教学评价的标准化并存。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特征,生命关怀的前提便是对生命个体差异的尊重[15],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完成基本教学活动基础上,应关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体魄锻炼、终身体育养成以及意志品质锤炼等方面的发展性成长。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师指导教学实践中未能够或未真实表现出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行为[16],也即在实际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权威主导地位尚未发生显著改变,有待形成基于平等对话的师生“课程共同体”。在评价中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势必会挫伤部分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产生体育锻炼的“习得性无助感”[17]。当前,大学体育无论是从培养目标、价值取向,还是从实践运作来看,还存在着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关注现象。因此,大学体育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路径依赖”有待变革,大学公共体育应从体育课程本体转向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实现体育的主体性回归。

2.课程设计创新乏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创新强化体育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意在打破“唯分数”课程评价方式。目前,大学体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单一、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目的不清。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应基于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进而养成体育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以奥林匹克竞技体育项目为教学内容的大学体育,在学生体育学业评价中受到竞技体育锦标主义影响,简单以分数来确定学生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偏离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一定程度上把体育推离了部分学生的生活世界。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学生体质状况倍加关注,要求大学在增进学生体魄强健方面有所作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开展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抓手[18]。毋庸置疑,政策导向是好的,但部分高校将其简单解读为“学生体质测试就是体育工作的衡量标准”,没有深刻领会国家的体育意志和政策意图。部分高校为了使体质测试数据“漂亮”,甚至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作为日常体育课教学的内容,这可能短期内可达到体测数据提升的目的,但势必导致大学体育课堂吸引力不足、创新性不够,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屡见不鲜。体育教学评价对学生体育兴趣激发、体育核心素养构建、体育健身习惯养成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大学体育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导向亟需调整。

3.人文精神彰显不足。诚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言,“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体育的价值不仅体现为增进人的机能健康,还对人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人文精神塑造等产生积极影响,如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超越自我的团队协同和合作精神,以及尊重规则的平等竞争、公平正义精神[19]。多年来,大学公共体育课在运动技能教学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学生情感意志的培育及个体全面发展等人文关怀方面,尚未形成集体行动认同,没有真正地摆脱“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束缚。究其缘由,中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工具性能被夸大和强化,体育教育的生活属性被弱化,这使得体育远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场景,削弱了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能力,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践行体育生活化的热情,一言以蔽之,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不到该有的快乐[20]。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价值培养缺位,使得大学体育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注重发展学生体质,而在实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的则是体育的知识化、项目的学科化和考试的标准化,割裂了体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缺少对学生人文精神涵养的关怀。在高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当下,加大对大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显得及时而必要。

4.学生体育服务保障措施不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近年来为适应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而进行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旨在将常规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体质健康干预、学校群体活动、校际体育竞赛等实践活动进行协同建设,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多年来,大学体育在国家政策驱动下,实现了必修课程的全覆盖,但一个客观现实是单靠体育课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体魄强健、身心兼修,离不开高校为学生提供有保障、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与服务。就调查情况看,部分高校在为学生提供课外体育指导方面存在工作盲点,比如现在高校自发性学生体育社团和俱乐部蓬勃发展,需要有职能部门对接这些社团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但学校团委仅对这类社团进行审批把关,而对其活动开展并未履行服务职能。高校为丰富校园文化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但参与群体主要是各学院体育运动技能十分突出的少数学生,其涵盖面还不够宽泛,普通学生尤其是体育学困生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21]。高校应制定面向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发展策略,畅通体育课内外信息,协同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精神涵养,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大学生生活体育服务体系。

5.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修订)》规定,高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而部分高校的体育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2],服务于全体学生体育指导与健康干预的体系还不够健全,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学生日常体育生活需求。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例,许多高校着重完成教育部要求的每年组织学生体质测试,并将数据上传指定数据平台的任务,而学生的体质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层次,哪些体质测试指标不理想,如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运动处方,怎么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干预等诸如此类后续事务,高校尚未形成有效应对之策。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学生运动健身的物质基础,许多高校成立“体育场馆中心”采取商业化运行管理模式,有些经营行为有悖服务师生健身锻炼实际需求。大学生体魄强健必须依托课外规律性的体育健身实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就显得尤为重要。部分高校存在重课内轻课外、重精英轻大众、重项目轻文化、重竞赛轻服务等现象,尤其是大学生普遍运动不足问题,成为阻碍大学体育育人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问题之纾解

新时代大学体育肩负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使命,承载着提升与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任。在构建高校体育事业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应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体育课程评价、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基于学生身心兼养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通过大学体育治理改革和教育创新,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本位理念的回归。

1.优化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是大学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落实国家体育精神意志的重要渠道,课程内容是面对特定的教学环境和具体的教学对象,为达成预期体育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教学项目和内容[23]。随着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新兴休闲性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出、大学生多元体育文化体验诉求的发出,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追求贴近生活、流行时尚的需要,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改革创新的问题。近年来,大学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轮滑、街舞、攀岩、校园定向、花式篮球、壁球、瑜伽、户外运动、体育电竞等,因其可满足大学生新文化价值追求,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集健身娱乐为一体,逐渐在大学公共体育课堂上开展起来,广受大学生喜爱。在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上,可形成“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块,增加学生的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会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会锻炼方法和比赛活动组织,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运动健身。另外,在体育课中增加“非奥运项目”和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满足新时代多元体育文化需求,激发学生习练体育的兴趣与热情。

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体育旨在不断地充盈大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世界,激发对生活化体育的持续热爱,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包容性和赋予学生主体性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4]。近年来,有的高校为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采取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模式,也有的高校采取“俱乐部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生匹配矛盾,受到学生的欢迎。体育课教学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技能的重要渠道,其中赋予学生在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教学成绩评价的改革等方面一定的参与权,可调动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产生自我认同感。当前,大学体育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表现为“课程+体测”的政策驱动模式逐渐转变为“课程+健康促进”的面向人人的体育工作模式,通过建立真实的学生主体学习场域,借助“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智能体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自主体育锻炼意识。

3.优化评价体系,建立体育激励机制。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树立新时代体育发展观与人才成长观,实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科学而有温度的体育评价体系。例如,对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和高校体育工作绩效考核中,建议把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课外指导纳入课程体系,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体育锻炼应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赋予一定的权重。将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也作为体育成绩评定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践行体育生活化理念,帮助学生获得爱上运动的技能资本和心理资本。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除保障学生体育学习后的学分收益外,更深层次的目的应是切实达到督促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在推进大学体育评价改革中,有的高校借助智慧运动APP和智能云端服务,将校园长跑打卡、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参加校园体育竞赛等作为体育课程成绩评定的权重指标,打破了传统的体育课上教师的结果性成绩评价方式。通过建立高校体育荣誉制度,如每学期进行校园体育锻炼达人评选,参加体育竞赛获得名次的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指数前10%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到优秀等级的大学生,可获得学校“体育锻炼达人”荣誉称号。例如南开大学,2017年开始向体质健康测试合格毕业生颁发体质健康证,为体质测试优秀等级的毕业生颁发“体魄强健毕业生”荣誉证书,就是一个鼓舞人心又独具匠心的创意,很好地促进了该校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热情,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逐年提高。

4.围绕学生生活场景,构建校园体育服务体系。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对学生体育素养培育、体育精神养成、体育生活化方式形成等方面均具有深远意义,在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5],其重要的载体就是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竞赛交流活动。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高校深化体教融合,拓展大学体育育人口径,将校园体育环境营造成为推进大学“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和渠道。大学体育治理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回应。有鉴于此,大学体育的育人阵地不能仅仅守着体育课这个“一亩三分地”,应将服务好学生体育日常需求作为未来工作的努力方向。例如华中农业大学营造的“无体育不狮山、无体育不青春、无体育不人生”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精心组织打造了贯穿全年的体育运动,深受全校师生欢迎。

当代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焦虑、生活困境、情感矛盾等问题频发,成为困扰部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倡导高校拿出具体措施帮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运动起来”,面向全校学生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生活体育体系构建,是补齐当下大学体育在综合育人方面短板的重要一环。高校积极营造校园体育运动氛围,提供在校学生日常体育健身和竞赛所需软硬件支持,如积极培育学生体育群团组织、最大限度免费开放场馆设施、建设灯光运动场、体育教师深入教学院系指导体育锻炼、举行丰富多彩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等,构建面向人人的校园体育实践平台。

5.发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体育活动中蕴含大量积极向上的品质与课程思政中的育人思想同向而行,将显性健体和隐性铸魂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能够更好地承载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新使命。有研究显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大学生比锻炼不足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情绪调节能力[26],体育可成为大学生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安全阀”,进而提高学生抗压和抗挫能力。然而,多年来高校体育工作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身体运动素质、体质健康测试为主要内容,对学生的“非体能素养”如人生观、价值观、拼搏精神、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精神关注不够。体育的身体力行实践性,决定了体育课程思政的内隐性和内生性,也即在体育运动中拼搏协作、挥洒汗水、突破潜能,自然就可以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精神升华和思想教育,这种教化是与运动过程相伴相生的,无需刻意干预和提醒,长期的运动实践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有显著效果。诚然,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本体观,不能脱离学生也不应脱离生活实际。思政素养要具体、实在、接地气,不能仅笼统地概括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道德品质、合作精神等抽象的目标[27]。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有意识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悟体育精神内涵,如中国女排所展现的中华体育精神,成为激励国人拼搏进取、团结爱国的生动教材,特别需要在体育课堂教学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中适时进行宣传教育。

6.应对校园疫情,积极开展生活化体育活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高校大都采取准封闭式的校园管控模式,社会交往的阻隔、活动空间的局限,大学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28],加之空闲时间增多,导致大学生花在网络游戏和各类短视频上的时间大幅增加,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亟需纾解渠道。将体育活动和体育健身引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失为应对疫情管控校园“集体性焦虑”的有益探索。调查显示,高校疫情防控管理后,校园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大学生打发闲暇时光、摆脱单调无聊时间的重要选择。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健身伙伴团体、体育社团蓬勃发展,早晚间操场跑步健身、球场比赛锻炼的同学较之疫情前有大幅增加。在疫情常态防控期间,建议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门与校学工部、校团委和各教学院系,协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纾解学生焦虑烦躁等身心不良状态的重要工作。校园群体活动可改变每年“一节一会”(体育文化节和全校运动会)的固定模式,转向组织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形成“宿舍-班级-年级-学院-全校”五级体育竞赛体系,真正做到校园管控期间人人有项目参与、人人有比赛活动的体育生活化模式,为高校新冠防疫工作提供体育智慧。

总之,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体育运动要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断追求“主动健康”,才能享有较好的生活质量[29]。“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一个国家,是民族的一个成员,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成长,始终都逃离不开民族情怀、家国情怀,这种融于血脉的情怀是无法割舍的。”[30]高校除了完成教育部文件要求的“规定动作”(体育必修课)之外,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配置开创更具生活气息的“自选动作”(校园体育公共服务),促使体育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磨炼出学生阳光心态和坚强意志。实现大学公共体育生活本位理念的切实回归,大学体育有必要从课程思维向健康促进思维转变,从课内教学思维向课内外体育一体化思维转变。毋庸讳言,大学公共体育的育人实然状态与应然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大学公共体育治理转型的任务繁重且艰巨,学界在探索大学公共体育的生活化或者生活本位理念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在实践层面还有待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成熟模式。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大学求学的遗憾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