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盼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工业建筑设计往往关注于空间简约、功能实用等,建筑形体简洁、大方、明快。对于工业建筑的构造与建设,设计师通常将科学技术手段与建筑设计理念相融合,整体解决结构性、灵活性、实用性、功能性等难点,同时又能将建筑美学与设计美学相结合,使工业建筑可以和谐地融入整个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内一般分为厂前区、生产装置区和生产辅助区[1],其中生产装置区和生产辅助区内的建筑主要是一些用于工业生产和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而厂前区作为整个工业园的门面,其建筑直接对外展示企业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厂前区建筑作为企业生产人员日常办公、娱乐及生活辅助性建筑,既是连接城市与厂区的过渡性建筑,又是整个园区展示企业的名片。厂前区的建筑设计需符合企业文化与内涵,彰显企业特色,在追求空间大、色调鲜明、功能齐全的同时又要注重与城市接轨,与周边厂区环境协调一致。因此,如何将厂前区建筑真正能展现企业形象、烘托个性文化、丰富建筑功能,是建筑设计师在工业园区厂前区建筑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对业主而言,厂前区建筑首先要功能合理完善,满足业主办公、生活、休闲所需,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厂区生产,丰富厂区人员生活。其次更重要的是应注意建筑形象的塑造,建筑形象是企业形象的象征,它折射出社会对企业的综合评价与整体印象,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一定影响。
不同于民用办公楼或综合楼,厂前区建筑功能一般包括办公、会议、档案、接待、展示、休息、厨房、餐厅、生活等。根据功能需求分析,办公、会议、试验属于对内使用管理功能,展示、接待用房属于对外联系功能,餐厅、活动用房、倒班休息属于对内活动功能,科研开发属于内外联系功能,信息用房、档案用房及附属的设备用房均属于服务用房。厂前区的建筑设计就是要将所有功能合理组织在一座建筑里或不同建筑里并使它们有机结合,其设计关键是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分,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达到厂前区内建筑用房布置合理、功能健全。同时厂前区的建筑需要与工业园内生产区域相连通,需要保证交通顺畅、人车分流[2]。
根据厂前区建筑功能定位及属性,其定性为民用公共建筑,办公、住宿、餐厅等均有相应的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时应满足民用建筑相应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例如,在厂前区办公功能方面,应根据业主实际要求、功能规划、结构特点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布局与进深,明确建筑平面结构,进一步提高建筑使用率;将当地日照时间、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利用,尽量避免因光线长时间照射引起的视觉眩光,同时因地制宜,适应生态[3]。餐厅与厨房功能应根据业主实际需求与规模,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既保障业主有一个便捷、良好、舒适的就餐环境,也能让餐厅服务人员高效、安全地工作。总之,厂前区建筑设计应在满足业主需求的情况下,严格遵守环保、绿色、美观、卫生等相关规范。
厂前区一般位于整个工业园区前部,厂前区建筑一般包括办公区域、餐饮与生活区域和娱乐活动区域等,办公区域为整个厂前区建筑核心,它一般是为业主提供行政办公、会议交流、展示展厅、业务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对建筑设计要求较高[4]。餐饮及生活区域一般包含了餐厅、厨房、宿舍及相关公共区域,该区域需要为业主提供舒适、卫生、安静的环境。娱乐活动区域主要包括娱乐设施场地及相关公共区域,让业主在工作之余锻炼与放松。
2.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海上气田群配套的终端工程,其中厂前行政管理区用地长175 m、宽125 m,在厂前行政管理区业主拟建3栋建筑,分别为综合办公楼、公寓楼和餐厅,设置办公、会议、住宿、餐饮、活动等功能,建筑基地面积相对宽松。该区域作为厂区生产和管理人员最密集区域,综合考虑整个厂区风向以及厂区生产装置等设施布置情况,将厂前行政管理区布置在厂区西南侧,并独立成区,远离生产及危险系数较高的区域,同时对外出入便利。业主要求3栋建筑相对独立又流线贯通,基于以上作为设计基础来开展工作。
2.1.2 园区总体设计理念
本工程厂前区综合办公楼、公寓楼和餐厅三栋建筑之间采取“综合办公楼—餐厅—公寓楼”的直线形流线,总平面布置上3栋建筑呈L形布局,综合办公楼位于厂前区中轴位置,其西侧设置餐厅建筑,西南侧设置公寓楼及室外活动区,东侧设置厂区地上停车区。三栋建筑均采用高效便捷的一字型布局,各用房围绕交通楼梯,方便人员使用。
厂前行政管理区是厂区绿化的重点,注重景观效果,设计选择偏重于常绿与观赏的植物,注重树木花草的合理搭配,因地制宜组成多层次、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达到赏心悦目的感官享受[5]。
2.1.3 建筑平面布置
对于综合办公楼,在设计之初,使用方提出大气稳重的形象要求,因此设计采用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将建筑物在东西方向分为数段,高度方向上调动一切元素拉开对比,保证建筑的形象要求。宽敞的大厅、现代化的大型显示屏及企业园区沙盘布置,高科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呼之欲出。平均3 m以上的办公空间,明亮的采光通风条件,使用者在其中工作值班毫无压抑感和工作疲劳感。综合办公楼各层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办公楼平面图
餐厅是职工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功能空间。本工程的餐厅还兼顾职工日常休息时间的体育锻炼,是保证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场地。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厂前区有限的土地,采用分层布置集中使用功能空间的建筑手法,建筑底层的餐厅功能可满足企业128位在职职工同时用餐的使用要求,根据使用方实际需求设置洗衣房、垃圾库,积极保障职工用餐的功能需求。建筑上层布置有羽毛球场地两处、乒乓球场地一处、健身器材场地85 m2、桌球休闲场地85 m2。场地平整,空间充足,宽敞的羽毛球场地还可应业主要求满足全体职工聚会集中使用的功能。餐厅各层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餐厅平面图
图3 公寓楼平面图
图4 站前区建筑平面图
公寓楼设计根据使用方的需求,将职工人员合理安排了具体的房间,保证了大家的休息和身心恢复。在空间高度上,本建筑为园区制高点,条理简捷的立面,凸显了整个厂前区的文化氛围。公寓楼各层平面布置如图3所示。
2.1.4 建筑立面设计
为摆脱原有工业厂区建筑机械单调的布局及枯燥乏味的立面形象,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语言,通过简洁而明快的建筑色彩及立面手法,满足了使用方在设计初期提出的独立又贯通的设计要求,彰显了高大稳重与人文关怀兼顾的企业形象,改善员工在作业区日常值班工作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疲劳,提供一个相对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6]。该案例中的厂区建筑设计偏向现代化的工业建筑风格,让现代化的企业形象得以直观展现。
2.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工程,其站前区现状地块位于园区南侧,地块长170 m、宽74 m,长方形地块,南侧衔接城市道路,北侧与接收站主体工程紧密衔接。业主在站前区拟建行政办公楼、倒班宿舍楼、综合楼(餐厅及运动健身场所等),因项目位于海边,考虑到气候潮湿,业主要求地上一层设为停车区,二层以上设置主要功能用房。
2.2.2 园区总体设计理念
结合现状分析,我们对国内已建设完成的符合我国天然气接收站工程发展需求的成熟站点进行研究。通常来说,站前区往往是人流进入整个园区的第一站,其中有的采用连廊式设计,通过连廊连接功能区块的形式,串联起行政办公、宿舍以及综合区,有的采用“一”字形设计,各个功能组团整合在一个建筑单体内,有的采用“工”字形平面布局模式,亦为各功能组团一体化设计。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上,摒弃照搬现有模式思路,试图通过对地块梳理、对建筑功能梳理以及不同建筑功能之间的组合连接模式来完成设计策略的制定。经以上分析,梳理本项目设计难点,与整个工艺流程衔接,与场地契合,满足建筑复杂的功能需求,以及营造一种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建筑形式以给予海上作业人员以精神上的鼓舞,这些都对建筑设计产生一系列的制约。
2.2.3 建筑平面布置
带着以上分析,我们开始进行设计策略层面的探讨。针对当前用地现状,开展布局研究。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办公区以及住宿区的布局方位。外界进入园区,站前办公区作为首站,接近主入口广场位置;住宿区作为服务用房,放置于视线相对次要的位置。所以本案在布局上将办公区置于站前区南侧临近主入口位置,并与建筑红线退让出入口广场的范围约40 m。生活区置于其北侧,考虑以宿舍功能为主的建筑对日照的影响,将宿舍置于最北侧。办公区、宿舍均采取L形平面布局,以使建筑尽可能获得较好的采光。根据业主要求,一层设置停车位及设备用房,建筑上部三者之间通过联络天桥连通,功能区互不干扰又紧密联系。站前区建筑各层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
2.2.4 建筑立面设计
新的工作环境需要良好的空间、日照和足以增加积极性的工作氛围。在办公区,本工程采用了一种白色金属为主的竖向立面,统一而富有差异性的建筑立面元素打破既定的体量并创造简洁深邃的建筑形象。这种标准化成品化的立面单元,在夏季能有效遮挡直射光,冬季则允许阳光直射入室内空间。得益于一体化设计的开启扇,玻璃面无须额外开窗,维持了各种建筑立面元素的完整性,提高了建筑立面的品质感[7]。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大型工业项目日益增多,厂前区建筑作为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载体,厂前区的建筑设计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要求。通过近几年厂前区建筑设计的亲身经历,对厂前区建筑设计的远景有以下感想。
工业建筑的短板就是绿色与生态,工业项目应从立项开始就提出绿色建筑要求的目标,从用地选址、建筑设计、材料遴选、设备选型等多阶段、全方面、广角度来统筹规划和精细化调整。设计中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及技术,建筑节能率达到相关要求,同时应在项目交付后的运营过程中,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和资金,以实现真正绿色环保。
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时代发展趋势,整个设计过程可借助BIM数字化建造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方案论证、建筑性能分析、三维数字化设计、多专业协同设计、碰撞检查等。同时BIM设计模型的构建与引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升施工单位及业主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把控与管理能力,缩减工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切实达到项目建设降本增效的目标[8]。
厂前区建筑设计除应考虑企业现有人员及用房情况,也应结合企业未来业务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未来不可预期的业务、人员增长所带来使用需求的增加,须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来确定使用人数及规模,充分贯彻国家政策和考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不盲目追求规模,避免浪费,实现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9]。
时代和业主对厂前区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保持开放意识,顺应发展趋势,做出更高品质的厂前区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