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磊 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而内部控制是提升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监督在企业内控中的重要性,这导致其财务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控实施效果,基于此,有必要对其优化路径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
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来说,二者有着相同的目标和理论基础,但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层面,所以其整体呈现出更加专业细致的特点,但内部控制则要求工作人员全方位把控企业总体的运行风险,所以其所具有的监督职能有着更高的全面性以及宏观性。高质量落实财务监督可以为内部控制工作的持续平稳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并切实展现出财务监督成效,由此可见,财务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保障。
1.完善内控监督结构
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起到优化管理结构的作用,对于内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财务监督能够支撑财务管理的顺畅进行,进而促进各种管理制度的高质量落实,还能够妥善协调好各方利益,真正发挥出财务监督的实质性作用。针对现代企业而言,其在转型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等因素的影响,继而产生信息沟通不畅等现象。而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在现有的基础对内部治理体系进行优化,科学开展对于内部资源和资金的分配工作,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率,强化企业内控效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1]。
2.降低徇私舞弊风险
财务监督能够通过提升内控效果起到降低徇私舞弊风险的作用,财务监督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风险预防机制,进而系统化地实现对于风险的管控,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能够为财务管控的实施提供方向指引,进而高效解决内控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各种重点环节展开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工作,确保各部门都能够对内控监督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进而明确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以方便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全过程内控,针对风险进行事前预测和防控,切实体现出财务管控的具体成效,提高资金利用率,强化内控管理效果,以从源头上降低徇私舞弊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首先,企业应当大力开展制度设计,具体来看,企业需要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管理需求,并对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进行整合,使得相关管理制度能够同各种财务监督内容相对应,进而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支撑财务监督工作的高质量进行。除此以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所以企业应当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促进相关制度的高效落实,基于企业主线业务,实时动态地开展对于内部控制运行状况的跟踪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当前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第一时间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妥善的解决措施,并敦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为企业合规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企业需要强化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内部融入硬性的审核规则,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针对有明确标准的业务展开标准化处理工作,将项目监督和项目预警落实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大对于大数据分析手段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经济活动中各种数据的全面监督和分析,精准识别相关风险,以切实增加财务监督工作开展的深度,并对其范围进行拓宽[2]。
最后,企业需要积极组建更加优质的人才队伍,财务人员是保障财务监督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具体来看应当立足于从严治党的相关要求实施财务监督,培养人才岗位责任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和判断力。此外还应当积极推动财务人员转型,更加深层次地参与到业务活动当中,强化落实对于业务进程的有效把控,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实现对于各种业务风险的准确评估,还要及时反馈具体的业务结果,真正将财务监督贯彻落实在控制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
除了基础建设以外,企业应当从多方面着手落实“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管理。
首先,企业应当将预算管理作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事前财务监督工作,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健全完善,实现对于企业内部信息流、实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整合,进而集中统一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安排,尤其是要重点把控预算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减少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所滋生的各种违规风险。财务人员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参与到概预算制定以及可行性评估的工作中,进而根据预算执行过程的分析对其中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同时结合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其次,企业需要在工作中落实会计监督以及管理监督工作,针对财务监督强化开展事中控制工作,一方面,企业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和约束,进而使得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系统化地落实在财务会计过程中,从各个环节着手应对存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以达到规避徇私舞弊行为的效果。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将经济业务和管理会计有效结合起来,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全过程管理中的深层次融合。提升监督工作的动态化开展成效,通过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实时动态地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不合规业务,切实保障财务监督效果,为后续财务管控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最后,企业需要加大对于财务稽核的重视程度,高效落实事后财务监督控制,企业应当充分展现出稽核工作对于财务监督的再监督作用,此举能够实现对于财务监督效果的再检验,并促进其进一步巩固提升。在实际进行稽核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便要及时追究责任,以起到良好的震慑和警醒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基于不同的稽核方式针对性地提升其实施效果,使得日常开展的稽核工作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控各个业务风险点,对那些经常出现问题的业务展开常态化的稽核工作,并充分实现专项稽核同日常稽核之间的有机结合,搭建起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为财务稽核的长效平稳开展提供制度支持。
当前我国各企业正在持续推进业财一体化建设,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财务监督标准的建立不能与具体业务相脱离,企业应当围绕着财务针对企业管理链条展开全方位的梳理,进而在原有的业务流程内部融入财务,通过提升财务监督质量强化内控成效。具体来看,企业应当结合各方面因素对财务监督的重点业务进行明确,并从重要性原则出发,集中开展对于经常性业务、腐败高发业务以及资源集中型业务的重点监督。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企业所处行业有所不同,而其在生产经营状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其财务监督工作开展也各有侧重,但通常情况下来说,其监督大多集中在资源、资产和资金方面,具体包括采购、销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类投资、薪酬管理以及研发投入等等。
从本质上来看,财会监督其实属于全流程监督,过程管控效果对于财务监督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能够实现事后监督逐渐向事前、事中监督的有效转化,应当针对固有的管理模式展开相应的调整工作,进而推动财务监督融入日常业务和管理活动的进程。财务监督需要将流程作为其融入业务中的落脚点,企业应当针对重点业务对其业务流程进行细化梳理,若是企业内部引入了ERP等管理系统,则同样需要立足于系统操作过程全方位落实对于流程的详细梳理工作。例如,在采购业务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编制计划、购买、验收以及评估等业务流程进行精准把控,实现对于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
在建立财务监督标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准确了解监督工作的实施方向、具体目标和内容,真正找准工作切入点,在详细分析业务流程的同时明确其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而有针对性地设定监督内容和关键审核点,为财务人员高效落实财务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面对采购业务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分析财务监督的可行性以及参与程度,在此基础上实施对于供应商选择、采购申请审批、付款审批等相关环节的重点监督,同时还要促使其在具体岗位中充分落实,进而形成财务监督标准,实现对于采购业务全过程的有效把控。
为了促进财务监督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和充分落实,企业应当加强对于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术等的应用,促使企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标准应用成效。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展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针对财务监督标准中所体现出的岗位职责,针对性地设置差异化的权限,以对财务监督工作的实际实施起到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同时还要对监督工作的实施流程进行留档管理。定期对以往的各种档案数据展开分析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为后续更好地优化和完善工作标准与流程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财务监督标准和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对比,以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异,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定为其中的不合理行为,同时利用上文所述的预警机制提出风险预警,此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财务监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工作人员还应当充分发挥出信息系统的优势对企业内部海量经营数据展开整合工作,以便于提升业财数据连接效果,并推动各类数据信息的高效共享,提升数据资源利用的效率,支撑企业财务监督标准的进一步改善[4]。
企业应当将内部和外部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外部监督包括行业监督、政府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三方面,企业若想真正发挥出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不仅要完善内部监督,还应当妥善处理好外部监督的各项事宜,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机制,为外部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充分发挥出上述三方面外部监督的优势,积极搭建起更加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深化税务、财政以及审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此举既能够达到整合各项资源的效果,还可以按照要求完成企业监督工作,切实提升财务内控审查以及监督质量。除此以外,会计师事务所是社会监督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审计部门应当高效落实对其的监督,并确保其监督工作严格遵循公平性这一基本原则。从实际情况来看,会计师事务所本身是一个独立性的审核机构,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科学评价和审查现有的财务内控机制,若是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不足,便应当将其完整准确地体现在审计报告中,同时还要基于实际情况制定整改策略,积极配合工作,助力会计师各项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
为提升财务监督成效,监督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各个关键领域的重点把控,具体来看应当强化供应商准入环节,精确掌握审核关键内容,并对审核的实施流程进行合理规范,持续关注供应商经营和财务情况,并进一步落实供应商绩效评价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持续进行产品价格审核,使得财务付款同绩效评价之间形成相互联动的状态,以推动供应商管理过程控制效果的提升。
企业应当注重对于采购及外委管理环节的监督工作,充分考虑其预算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强化落实对于不符合计划采购以及付款的控制,在采购询价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对其开展监督工作,并针对独家采购方式展开相应的控制工作,对外委加工目标指导价格进行制定,同时还要将其作为依据展开相应的审核工作。实时动态地监督采购和外委入账流程,尤其是要根据合同约定内容,对其申请数量以及价格等进行审核。在进行付款监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入库单、订购单、发票以及合同等信息,严格依照相关审核标准实现对其的全面审核,并着重关注采购计划、合同、实物以及付款之间所存在的衔接问题,对财务监督与其他工作之间的界限进行详细梳理,以切实展现出监督工作的实际效果。
在对资产管理环节展开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积极开展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确保其不会出现高估收益以及虚增资产等现象。在计划核对以及定期盘点等的基础上对当前存货状况有更加全面的掌控。实施全流程监督,采用经济性分析等手段精确了解现阶段固定资产质量,确保固定资产状况能够完整准确地展现出来[5]。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应对当前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应当基于内部控制积极完善其运营机制,并强化开展财务监督工作,为保障企业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方便后续各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同时还要对现有的财务监督机制进行优化完善,促进监督管理质量的提高,从各个细节处着手,在提升企业领导层财务监督意识的基础上,促使其真正认识到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并对财务内控监督工作进行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处理,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