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国 文山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企业致力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和策略之一,成本控制原本就被包括在企业所开展的各种经营活动当中,只不过因为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处理不当很有可能让企业陷入到顾此失彼、此消彼长的“尴尬”境地。故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就成为十分关键的话题,而这也是本文中笔者所要探究的关键点。
1.成本控制的概念
其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内预先设置的成本控制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既定的范围内,对各种会影响到成本的要素展开调节和预防。这些措施和方法需要在成本费用正式发生之前进行,进而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通过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可以显著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呈现。[1]
2.成本控制风险的概念
倘若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具体采取的措施略有不当,或者拘泥于某些环节,而没有考虑到成本控制的整体性以及长期性,给企业造成风险和损失。如此,企业在经营、生产以及发展方面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的风险就可以被理解为成本控制风险。
1.发生成本转嫁
倘若企业在推进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并不注意协调,缺乏规划性和整体性,只是单纯讲成本控制目标在各个部门和岗位进行简单的分解,就容易出现各个岗位为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而发生成本转嫁的情况。如此一方面会导致不可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则会因为成本的转嫁而促使自身增加了代理成本。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由于成本控制目标所导致的成本转嫁行为,带给企业的损失和风险极大,必须要予以关注和重视。
2.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
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和隐患,甚至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害。
一方面,部分企业仅仅从生产角度出发对成本控制予以关注和重视,但是对于关联环节的成本控制则漠不关心,如此自然影响到成本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于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管控的力度较高,但是对于营销推广、物料包装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则不够重视,导致内部成本控制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2]
3.成本控制目标存在短视性
企业实施成本控制活动,是建立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并不会对短期的成本控制目标予以过度关注,进而产生忽视影响企业长期成本控制以及战略实现的因素,增加了成本控制过程中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现阶段,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实际执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会习惯于将人力成本控制、原材料成本控制放在最为关键的位置,同时积极探索有助于成本控制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如此单纯以降低和控制企业成本为目的的方式,会增加企业的外部成本,如此不可以被量化的成本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综合效益的下滑。
虽然成本控制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其一旦变成现实,就有可能对企业产生颇为直接的影响,甚至让企业的运营管理计划、发展目标的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毁于一旦。
1.浪费资源,增加成本
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及控制措施,企业可以将成本限制在既定的范畴和理想的范围内,进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一旦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出现失控,必然会导致实际产生的成本超出预期,不仅浪费很多计划外的资源,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会影响到企业资金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甚至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和前行。
2.制约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无论企业究竟身处国内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成本,而成本高低与否,则关系到自身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不仅会导致成本增加,甚至在不考虑差异化经营的情况下,会促使其丧失市场竞争力,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亏损。[3]
3.不利于企业资产的保护
企业对内部资产的管理和使用,需要根据其所属的部门和使用场景的不同,交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完成。所以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方式,为优化内部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只有这些制度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企业的资产保护才能得到落实,后续的成本费用才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倘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出现漏洞、发生失误,资产安全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甚至有可能出现内部贪污和盗窃事件。
4.影响企业既定目标的最终实现
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其最初设定的目标,通常情况下会制定明确的成本目标,用于进行管理和考核。
一方面,要想完成目标成本,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而实施成本控制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成本控制,企业能够及时揭示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成本产生与预设成本目标的偏离情况,进而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偏差,确保既定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完成和实现。通常情况下,如果成本控制环节执行得较为理想,就能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水平,但是如果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甚至出现成本控制失效,非但无法保障成本计划如约完成,甚至会增加风险和隐患。[4]
针对企业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隐患,其有必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做出优化和改进,如此才能规避成本转嫁的发生、避免短视性的成本控制行为,更能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风险应对策略的多样性。
为了更加公正、客观地对成本控制业绩水平进行评估,企业需要以成本价值最优化为目标,对成本控制主体建立长期短期相结合、成本指标和非成本指标相结合、内部指标与外部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个别部门出于完成成本控制目标而恶意转嫁成本的行为,需要进行严格的惩罚,降低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隐患。
为了避免各个部门单纯出于控制成本,而发生成本转嫁行为,企业需要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各类成本动因进行识别和分析,尽可能掌握一系列要素当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动因,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和改善,降低成本转嫁行为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最终,企业需要通过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来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核算办法,不断提高管理控制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为了避免出现外部成本增加的情况,企业有必要对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进行重新研究和审视,不能单纯地强调成本最小,而是要从长期战略、宏观视角出发,将企业所面临的成本控制风险降至最低。成本控制风险不仅涉及企业整个经营过程,而且牵扯到每一位具体的员工,在执行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过程中,更需要考虑到各个关键环节和影响要素。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其不仅需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还要生成完整的成本控制和监督机制,生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风险管理体系,规避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为了避免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出现短视行为,其有必要在前期进行成本预测时,就对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做出预估和判断,然后从企业整体战略出发针对某一特定战略下的企业成本水平进行预判和研究,进而提高企业对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免疫力和预见性,减少因为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企业的成本控制计划必须从战略角度着手,坚持同企业的长期战略高度匹配,促使其能够成为足以衡量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以及管理绩效考核的重点、依据,同时跟随企业发展具体所面临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修订,确保其完全能够适应全新环境对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取得成本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并不意味着企业需要过于关注成本降低的绝对值,进而出现因为产品和服务质量受到影响而触发风险的可能性;更不能因为单纯控制成本而牺牲企业的差异化。换言之企业如果能够同时获取差异化和成本优势,那么差异化优势所带来的溢价以及成本优势,会帮助企业获得巨大的效益。
风险评估师成本控制风险应对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时与风险衡量同步进行,有时分步推进。因此,有关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衡量其实很难真正意义上区分出来,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单向评价、风度评价、检查表评价等方式,展开风险评估。[5]
1.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控制风险
企业组织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实际遇到问题时,能否快速解决、高效解决,在遇到风险时,是否能够做出快速应对,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企业的风险处理和危机预警能力。而且企业类型不同、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注定了其所面临的风险隐患存在差别,那么其具体的解决策略也会不同,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组织结构,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
2.综合采用成本控制风险的衡量办法
针对企业成本控制风险的衡量,必然建立在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具体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处理,得出有关损失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预测损失,判断其是否已经达到临界值、是否存在改善和优化的空间,控制手段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等,进而为进一步采取有力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提供决策参考。现阶段来看,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如风险坐标控制法、敏感分析法、压力测试法以及变动程度测试法等。
因为不同企业实际所处的运营阶段,具体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存在不同,故实际遭遇的成本控制风险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其必须要生成特定的、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案。
1.战略成本风险管理
企业需要选择和自身战略相匹配的成本战略,充分考虑到内外部经济环境对自身所造成的影响,更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实力。
2.财务成本风险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风险来源于企业具体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也来自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本身思想意识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成本控制风险严格意义来说,贯穿于企业资金控制以及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成本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以最小的成本投入,确保企业资金的效益、稳定以及持续。
因此,企业有必要通过报表分析、指标分析、专家意见等方式,对成本控制风险进行识别,在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和实施办法。
3.竞争成本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建设,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获得有利的生存空间而设计的不同经济关系就可以理解为企业竞争。由于现阶段企业所能利用的竞争性资源十分有限,所以其为了获取为自己所用的各类资源,必须在技术、人力资源设置现金层面下工夫。企业必须顺应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竞争诉求,设置相应的解决方案,迫使企业能够有效降低和规避风险隐患,获取最大的成本优势。
总而言之,为了从根本上规避和控制风险,企业需要对现阶段的成本控制理念、方法和策略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以期待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当然成本控制不能以牺牲品质为前提,风险的规避仍然要以促进企业收益和成本投入之间的平衡为重要导向和实施原则。只有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益之间的平衡,才能规避风险,确保企业实现平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