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娟
任务群阐释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同学们要借助多种积累词语的方法,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词语库;把握古今词义及其演变特点、规律;掌握辨析方法,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多角度辨析词义;能将具体的语言词汇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阅读文本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本单元学习任务的实践,需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既需要重视对经典文本的语言品鉴,也需要重视语言在交流、写作中的应用。
品鉴指津
词语是造句成文的基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词语的选择,不仅讲究“对”,也追求“好”;既要准确,也要生动。古人早就有“炼字”一说,这说明词语的选择不但极其重要,而且绝非易事。我们在锤炼字词时,要明确锤炼对象的类型,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
一、明确锤炼对象
常见字词锤炼对象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等。当物作为动词发出者时,用比拟的手法赋予物以人性,可收到活化物象、化静为动的效果。“推敲”一词来源于“僧敲月下门”,这是对动词的锤炼。王国维盛赞张三影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是锤炼“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所收到的艺术效果。形容词不仅可以突出描绘对象形、声、色各方面的特点,还可以活用为名词或动词,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修饰出春天色彩感的同时,又化作动词,表现出百草渐生的动态景象;而“又”作为虚词则把作者“春风会再来,自己却不知何时能归家”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另外,对数量词、叠词等的锤炼也利于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以及充沛的情感。
二、掌握辨析方法
词语辨析包括对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根据词语适用对象、范围、词性、感情色彩等的范畴差异,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辨析。
1.替换法
即在对句意有了清晰的理解后,用另一个意思相近的字词来代替原字词,比较效果,选择其中表达更准确精妙的一个。在古诗词炼字鉴赏中最常用的考查方式就是:把句中某个字用另一个字替换行不行?说说理由。
2.拆分法
即在对近义词辨析时,把词语中相异的语素拆分出来,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运用对象、范围大小、程度轻重等角度进行辨析,结合语境作出选择判断。如“呼吁反动武装停止对国际调查人员行动的 (阻挠/阻止)”,相异语素中,“挠”有扰乱之意,有贬义色彩;“止”是停止之意,为中性词。根据语境,这里应该用“阻挠”。
3.造句法
即将意思和用法难以清晰辨别的近义词放进日常的语言环境中,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如辨析“必须”和“必需”、“牟取”和“谋取”,“我们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必需的地方”“商家不能用欺诈手段牟取暴利,而应合法经营,谋取利润”。
能力提升
【任务一】词语辨析——跟名家学炼字
“文章不厌百回改。”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作家和经典作品都在验证着这个道理。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典型,今天我们收集其作品中的几个修改稿片段,进行品赏和借鉴。
片段1: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原稿: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原稿:新)的讲义。
——《藤野先生》
辨析鉴赏:“新”是多义词,用它表意容易指向不明。作者初到仙台,藤野先生对他来说是陌生的,所以改“新”为“陌生”,表意就清楚了。用“新鲜”修饰“讲义”,有“新的没有学过的知识”之意,还有内容新颖、令人感觉新鲜之感。两处修改都较原先准确、贴切。
片段2:原句:人人愿意知道现钱和新夹袄的阿Q的中兴史,看去是天然的事,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问出来了。(《阿Q正传》,见《晨报副镌》1921年12月4日—1922年2月12日)
改句:人人都愿意知道現钱和新夹袄的阿的中兴史,所以在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便渐渐的探听出来了。(见《呐喊》)
辨析鉴赏:原句说未庄的人们愿意知道阿Q的中兴史,在修改时又加了一个“都”字加以强调,这时再说这件事“看去是天然的事”实在没有必要,是冗余言语。故作者毫不犹豫地删除了该句,并用具体形象的“探听”一词替代了“问”字,活画出未庄人探究阿Q“中兴史”兴趣的浓厚和询问的细致。
片段3: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原稿:闷)得不能呼吸……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为了忘却的记念》
辨析鉴赏:鲁迅先用“闷”,然后改用“埋”。“闷”在语法上与“血”不搭配;而“埋”字与前面的“层层淤积起来”相照应,为后文“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做了铺垫。它不仅在语法、语义层面上更贴切,更在情感上充分表达了青年牺牲之多、反动当局之残酷、作者之愤懑。
【任务二】修改文段——讨论辨析依据
山里,时间(时光)很长。老家的房子是父亲扛着一根根(原文:捆捆)木头搭造出来的。木质蓝琉璃的大门,染上了岁月的沧桑。门上木框已有些腐烂(原文:腐朽),玻璃已然破裂(原文:破碎)。木架上,一袋袋玉米依旧撑着刚吃饱的黄肚皮肆意地炫耀。菜地里,大白菜张扬着自身的翡翠,一如既往油亮得让人喜爱。家门前,那棵桃树,(是)每次回家第一眼(就)探望的老友,它陪着我一起茁壮成长。后来,我们到了镇上,又出了省,就再也瞧不着老房子了……(选自学生习作,作者:吴维成)
吴维成:我把“一捆捆”改成了“一根根”。记忆中,我看到的是已经被爸爸拖到家门口的成捆的木头,但这里我想体现爸爸的辛苦,表现老房子倾注了爸爸的许多心血,所以觉得还是“根根”更准确贴切,而且木头从山上到家门口,就是一根根拖下来的。
雷朝晖:我建议修改了“腐朽”和“破碎”。“腐朽”确有烂掉的意思,但现在更多用它的比喻义,指人的思想、观念陈腐。木头因时间久了而变“坏”,还是“腐烂”更合适。“碎”是由完整变为零碎,被毁坏了。我问了吴维成同学,门上玻璃还在不在,他说还在,就是被风或石头敲出一道道裂缝,所以我建议改成“破裂”。
老师:我想加两个字,在“每次”前加一个“是”,“探望”前加一个“就”,请大家说说这样合不合理,理由是什么。
卓悦:我觉得“就”字不仅能呼应桃树在家门前的位置特点,还能突出“我想看到它”的迫切,表达出“我”对桃树不一般的感情。“是”做喻词,把树暗喻成人,也表现出树于“我”有特殊的意义。
老师:因为原句表达不通顺,句式表达与前两句不一致,所以加上了一个“是”字。卓悦同学还分析了比喻的用法,非常好!
徐千惠:我想把“时间”改成“时光”。“时间”是指具体的每一分、每一秒;“时光”则侧重于表达一段时间,是时间的集合,暗含“光阴岁月”的意思。这里用“时光”更能表达出山里生活远离尘嚣的那种惬意的感觉。
综合体会
王怡懿:词语辨析的过程让我体会到“推敲”的不易,更感受到其中的妙处,终于理解了古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境界。
周嘉欣:有时,用对一个词胜过千言万语。无论在作文写作中,还是在与他人交流中,注意辨析词语、准确用词,可以令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总结:很多同学爱用“凭语感”这个说法来解释自己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和判断,其实“语感”首先源于丰富的词语积累和语言活动。掌握词语辨析方法,归纳语言运用规律,我们的表达会越来越恰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