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海虹
作者单位:姚安县人大
姚安县城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从唐景元年间(710)开始建城,至今已经有1300 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小小的城里,产生了丰富的传说典故和风俗文化……如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曾经的传说典故和风物,如七星塘、聚远楼、栋川桥等,已经随着曾经的人和物或成为了文献里的文字,或成了人们悠远的回忆。
关于姚安老县城七星塘的记述由来已久。如今,由于时隔久远,加之县城发展较快,老县城的布局早已被打破,人们对七星塘的认识变得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七星塘既有城外的,也有城内的。另一种则认为七星塘仅指老城内的七个水塘。至于布局和具体名字,则说法更多。为了弄清七星塘的具体布局和名字,近期,笔者查阅了大量清末到民国年间的档案文献,访问了一些学者、当地老人和长期从事城市建设的同志,对七星塘作出如下见解。
古时挖塘筑池的动因,大致是两个,一是“沃土嫌无泉”,掘池“储水以防火,遇旱以救灾”;二是风水的需要。古人讲究风水,认为建筑以坐南朝北、负山面水为最好。如果自然里找不到这样的小环境,就采取开渠引水或筑塘蓄水的方式来对小环境进行改造,所以一些建筑门前必筑池。从姚安县城的水塘来看,有的是为防火蓄水而修筑的,也有的是为改造建筑物的小环境而修筑的。
顾名思义,姚安县城的七星塘自然是指7 个水塘,从范围上看应该仅指老城内的7 个水塘,原因是城外的范围太广,形成于不同时期的水塘也较多,难以界定哪一个是七星之列。根据光绪年间的姚安《城池之图》来看,城内有标注的水塘正好是七个,史传的七星塘应该就指这七个。七个水塘分别为:现梅葛广场南面两个,老工商局内一个,县委大院里文昌宫前面一个,金荷公园内一个,原栋川小学东北角一个,现大成中学体育场一个。
国内很多地方有“七星”之说,如七星塘、七星村、七星镇、七星河、七星湖等。考察“七星”这一词语,有如下解释:
(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孙希旦集解:“七星,南方朱鸟之第四宿。”
(2)指北斗星。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闻捷《生活的赞歌·夜过玉门》:“我指着山顶的几点灯光,说它是永恒的北斗七星。”
(3)七个星形的黑子或饰物。《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宋史·舆服志三》:“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
(4)古乐器名,属管乐。《通典·乐四》:“七星,不知谁所作,其长盈寻。”《宋史·乐志四》:“大晟匏有三色:一曰七星,二曰九星,三曰闰餘,莫见古制。”
姚安县城的“七星”之说,取词义(1)的可能性不大。把七个水塘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跟南方朱鸟七宿第四宿七颗星的排列方式明显不同。取词义(2)应北斗七星的可能性也不大。从图上标注的七个水塘位置来看,与北斗七星的排列并不对应。因为七个水塘修筑于不同时期,用途不同,要形成北斗的方位,这种巧合的机率实在太小。取词义(3)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这里强调的是数而不是形。取词义(4)可能性很小,因为姚安地区的文献或是口头传说都没有这种乐器的记录。合理的解释是人们把池塘比做星星,七个水塘称为“七星”。
七个水塘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边分别是:
第一个和第二个:撞钟楼塘子。位置在今德丰寺前及梅葛广场南面。这一位置有两个塘子,一大一小,德丰寺前的小一些,李贽铜像这一位置的大一些。这两个水塘都以撞钟楼得名,统称撞钟楼塘子,大的叫大撞,小的叫小撞。清道光《姚州志》古迹记载“撞钟楼,城西南隅,今废。”撞钟楼在原粮食收储公司仓库的位置。
第三个:黉学塘。位置在今天县政府门口、老工商局院内。这一水塘如今还在,只是水面变小了。这一池塘因黉宫得名。
黉宫即文庙,也称为学宫,是祭祀孔子等先贤的祠庙,也是古代的学校。据考察,黉宫在今公安局住宿区和县政府大院的部分区域。坐南朝北,其西边是大成书院,东边是明伦堂,后面是尊经阁。这一区域形成了以黉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是姚安府文化的代表。按清乾隆《姚州志》记载,学宫布局由照壁、东西厢房、礼门、义路、棂星门、大成门、正殿、启圣祠、明伦堂等组成。后人在这一基础上凿泮池,建崇圣祠、尊经阁等。
第四个:尚书塘。位置在今天县委院内照壁之前。这一范围在清光绪年间有文昌宫,文昌宫的右边是玉皇阁。在古代,文昌宫称为尚书宫,这一水塘主要是为改造建筑的风水而建,因此称为尚书塘。
第五个:霸凌桥塘子。按文献记载,霸凌桥塘子的北面是明清两朝姚安府的府署、武庙等建筑所在地,府前有池符合建筑的需要。卞体信的文章《姚安古城旧貌换新颜》记载:塘上有“霸凌桥”和“伏龙桥”(也称飞龙桥)两座桥。塘因桥得名。
第六个:三丘田塘子。位置在原栋川小学东北角,水塘今天还在,但淤积严重,水面变小了很多。这一水塘的主要功能是蓄水防洪和抗旱消防。考察光绪年间这一区域内的建筑,西边有厅署、老君殿、城隍祠,西南方向有寿佛寺,南边有药王庙、三皇宫。
第七个:汛署塘。位置在今天大成中学体育场靠南边位置。附近的居民称其为由家塘子,因为附近为由家大院。细考清光绪年间的文献,附近是汛署,这个塘子位于汛署门前。由家的“大夫第”为由人龙所建。由人龙生于1877 年,青年时期读书并留学日本,1911 年回国。“大夫第”的修筑时间,应该是他回国后的事。从时间上推断,这一水塘最先应该是汛署塘,后汛署废弃,才成为了由家塘子。
除城内的七个水塘以外,城外也有水塘,如位于平安街的火神塘,老秧桥附近的三家大塘,东岳庙门前的庙塘,位于上菜园、下菜园的两个菜园塘,原西街小学院内及西园的西园大塘等,这些塘子按《姚安县城民国末年城区示意图》的标识,全都位于故城外面。
姚安流传着一句民谚:“好座姚州城,五门开四门”。笔者年幼时,听奶奶坐在田埂上唱曲子,其中有一句“好座姚州城,一城开五门,七桥托莲生。”听得多了,就记在了心里,后来问过大人们,大人们也说不清是什么意思。近些年来反复思索探查姚安故城的布局及地理位置,才发现这些民谚和唱词记述着姚安老城的结构与环境。
姚安老城建于姚安坝子中间,最早是唐景元年(710)李知古筑的土城,当时的城很小,周长二里三分。整座城开有三道门,东门为“朝阳”,南门为“威远”,北门为“镇安”。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府杨日赞往南边扩城,扩修后的城新增了南门,全城共四门。万历四十年(1612),对原城“拓而大之”,增设了小西、小南二门。此时的姚安故城一共六门,四座大门两座小门。四座大门中东门为迎曦门,位于今东正街尽头。南门为时阜门,位于今县委大门的右侧路口。西门为宝成门,位于今德丰路与西正街交汇处。北门为怀远门,位于今北街清真寺左侧道路与环城北路的交叉口。
清乾隆年间,姚安撤府设州改属楚雄府后,封闭了小西门和小南门。同治年间,因为大南门内地势低洼,遇雨则积水,难以通行,只好重新打开了小南门,命名为启文门,位于今南正街与环城南路交叉口。至此,一城五门的格局正式形成。1956 年,西门和北门被拆除;1969 年,东城门楼被拆除。
“七桥托莲生”当指桥与城的关系。根据光绪年间姚安《城池之图》记载,城的四周有桥7 座,分别是:迎曦门外的迎晖桥,时阜门外的栋川桥,启文门外的文明桥,宝成门外的宝成桥,城西北角西城濠与北城濠交叉汇流处的蜻蛉桥,怀远门外的拱辰桥,城东北角北城濠与东城濠交叉汇流的河上的锁水桥。
从康熙年间的《姚安府图》来看,姚安府城并不是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它的南面是一个圆弧形。所以有“姚安城像一张荷叶”的说法。在姚安,“荷”是书面语,在老百姓的口中,只有“莲”,如莲花、莲叶、莲藕。整座姚安城在四面城濠的围护当中,从城外大石淜中流出的蜻蛉河水源源不断注入城濠,使这一座城像一张漂浮在水上的莲叶。而城四周的七座桥就像这一座城的支撑,稳住莲叶不被水流漂移,形成了“七桥托莲生”的典故。
乾隆《姚州志》桥梁部分记载:“栋川桥,在府南门外,明时知府王嘉庆重修”,“蜻蛉桥,在府西北,跨蜻蛉河,明弘治间知府王嘉庆重修”。道光《姚州志》的记载与乾隆《姚州志》没有出入。但在《光绪姚州志》中,则变成了“栋川桥,在城西北一里。明万历年间,州人骆升建”,“蜻蛉桥,在大南门外,明弘治间,知府王嘉庆重修”。两桥的名称进行了互换。而同在光绪《姚州志》的艺文《栋川桥碑记》中则说“辛酉年(1501),乃修栋川桥。桥在郡治南门外,架濠临城,数十丈许……两岸鳞砌环洞,以石其上。两旁则置石兽栏干。下可通舟楫,上可并车马,宛然驾长虹,坦然履平地也。桥之南竖以坊,匾曰‘栋川’,民所自也。”从这篇碑记记述来看,南门外确是栋川桥。它与文明桥一起构成了古姚安胜境“双桥虹影”。光绪《姚州志》胜景部分记载“双桥虹影,州城大南门外有蜻蛉桥,小南门外有文明桥,并跨蛉河。太白所谓‘双桥落彩虹者’,悄然遇之。”这里的蜻蛉桥也应该指栋川桥。
其它五桥,从康熙《姚州志》到光绪《姚州志》的记载都较明确。从道光《姚州志》到光绪《姚州志》,锁水桥都无明确记载。但光绪《姚州志》古迹部分记载“锁水塔,州旧志:在城外东北隅锁水桥边。”从《城池之图》上看,城东北的这座桥就在锁水阁前,锁水阁的旁边是锁水塔,可以确定东北角的这座桥就是锁水桥。著名的“姚阳八景”之一“塔影瑶池”胜景即位于此。光绪《姚州志》记载:“塔影瑶池,州旧志:城东有锁水阁,阁前有池,其水远视如墨,近视则清。池边有塔,倒影池中,层级可辨。”
“孤城九月不胜秋,扶伴还登聚远楼”是明朝姚安府巡道范渊的诗作,出自《聚远楼》。光绪《姚州志·古迹》记载:“聚远楼,州旧志:在州南城外青莲寺旧址。”明正德《云南志》卷九《姚安军民府·台榭》记载:“聚远楼,在州(府)治东百步许。景泰间,土舍高清建,〔其楼〕弘壮高敞,每登眺,一郡山川皆在目前,故名。”明万历《云南通志》卷之三《地理志·姚安军民府·宫室》记载说:“聚远楼,在府治东(南)百武许。景泰间,土舍高清建。〔其楼〕弘壮高敞,每登眺,一郡山川皆在目前。副使范渊诗〔云〕:‘江城九月不胜秋,无伴还登聚远楼。白璧不题今日句,青山曾共古人游’”。明天启《滇志》卷之三《地理志·宫室·姚安府》记载:“聚远楼,在府〔治〕东百武许。〔其楼〕弘庄(壮)高敞,全郡在目。”从各类记载可以看出,聚远楼是明朝时期姚安府城的一大胜景,时任姚安府通判的张翊曾作《登聚远楼》(二首)。
民国《姚安县志》里,收入了杨汝允的《题爱莲寺》,这首诗前注记载“《李通志》载:此诗系咏聚远楼,玩诗意极合。陶不退就聚远楼建青莲寺,中有爱莲亭。今按:无爱莲寺,旧志殊误。”清光绪《姚州志》中的《杂志·古迹》记载:“聚远楼……在州(府)南(东)〔门〕城外青莲寺旧址。今废。”又云:“爱莲亭……在青莲寺,明郡人陶珽建。今废。”
李敬可作有《题爱莲亭兼怀陶不退先生》:“聚远楼初不计年,爱莲今得见青莲。法华未省生昙钵,妙相由兹出色天。水满蜻蛉堪作鉴,烟深萝薛可安禅。名山独肇羲皇侣,无尽祇林住大千。”从该诗前两句判断,早在陶珽修建爱莲亭前,青莲寺就已创设于聚远楼旧址。康熙《姚州志》记载“青莲寺,在州南门外,郡人陶珽建。”
“名流宴集之所”的青莲寺在多篇诗文中都有记述。黄向坚《寻亲纪程》记载:明永历六年(1652)五月,“过定远县,逾诸葛岭。日晡,达姚安府〔城〕,俱垝垣败屋,一望凄凉……谒府公任熙、州侯严士龙,皆老父对房门生也,各送程仪答拜,设席青莲寺。”
民国《姚安县志》收有“明知州杨之彬”所撰的《青莲寺玩月》(二首),其一云:“不浅清尊月,连宵兴转赊。饮当山寺好,吟傍水池嘉。双树留疏影,层城隐暮笳。醉来翻自笑,傲吏亦南华。”其二云:“冉冉秋云薄,清尊萧寺同。池留山简月,楼敞楚王风。野色前村里,明霞乱水中。上方钟磬晚,歌舞兴难终。”光绪《姚州志》记载“杨之彬,麻城人,举人。万历间知姚州。”从此诗可以推出,青莲寺在1620 年以前就已经存在。
如今,“青莲寺”作为地名仍然在县城家喻户晓,但此“青莲寺”已非彼“青莲寺”,“爱莲亭”也早已没了踪影,但“荷城”仍在,文脉仍在延续。
纵观历史,“姚阳八景”的形成和塑造,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姚阳八景”的记载最早出自光绪《姚州志》。志书的胜景部分,不仅列举了“姚阳八景”,另有“新姚阳八景”“光明阁八景”“光禄四境”“弥兴四境”。
当时的“姚阳八景”为:
绕城烟柳 城四周护城河岸的古柳所形成的景致。
松岭睛雪 城东万松山的晴雪风景,也称“万松吹雨”。
南湖春水 城南大石淜的湖光水色。
古山霁月 城西古山寺的月景。
昙华积雪 昙华山雪景。
塔影瑶池 城东锁水塔与水塘塔水相映之景。
寒谷梅芳 官屯边厂观音箐的梅花景观。
温泉漱玉 地点不祥,指温泉与石头相映而成的景观。
“新姚阳八景”为:
三峰烟雨 笔架山雨景,旧称“山呈笔架”。
文峰高拱 文峰塔峻极凌宵,旧称“搭拱文峰”。
烟萝环翠 城东烟萝山的烟树微茫。
古城烟树 城北唐代古城遗址的荒烟惨淡。
金秀睛霞 城西金秀山晚景。
西浦雁声 指城西长寿淜的鸟鸣与水所形成的景致。
古泉选胜 城西古泉寺的幽景。
双桥虹影 城南栋川桥、文明桥与河水相映而成的景观。
“光明阁八景”指平原览胜、青峰拱秀、村郭观风、白塔标奇、东海澄波、南薰淑气、西山古刹、北极祥光。
“光禄四境”为:
镜淜夜月 塔镜淜的山光月影。
佛寺寻春 龙华寺春景和龙华会。
小桥新柳 桂香桥的树桥春光。
结璘青霭 结璘山的松竹烟树。
“弥兴四境”为:
华林浮翠 华藏寺的幽胜景色。
鸦山夕照 老鸦山樵牧晚归的景致。
长河秋涨 连水河秋季大雨涨水的景观。山市秋晴 弥兴街与周边山峦的秋景。
姚阳八景虽然在光绪《姚州志》里面才有正式记载,但有些景致形成得更早,文献中的记载也较早。康熙《姚州志》里就曾记载“塔影瑶池”“寒谷梅芳”“冽井朝元”“温泉漱玉”。乾隆《姚州志》记载的景致与康熙《姚州志》所记的没有出入。道光《姚州志》,在“胜景”部分记载了“塔影瑶池”“寒谷梅芳”“冽井朝元”“温泉漱玉”“塔涌文峰”“松岭睛雪”“南湖春水”“古山霁月”“山呈笔架”“昙华积雪”“绕城烟柳”等十一景。
到了光绪《姚州志》,“姚阳八景”正式形成,之前十一景中的“冽井朝元”未作记载,“山呈笔架”变为“三峰烟雨”,“塔涌文峰”变为“文峰高拱”,成为了“新姚阳八景”之一。民国《姚安县志》延袭了光绪《姚州志》的记载,没有增减变化。
如今,“姚阳八景”已经成为文献里的文字,曾经的那些河、淜、池已经干涸变为了农田或者道路,那些树也早已没了踪影,“境”已不在,“景”也不同。
姚安有史料记载的水利建设始于元朝,到康熙年间,有“五坝十三淜”之说。康熙《姚州志·水利》记载:“姚土多瘠,民无塘荡陂池之私。前守牧次第建设,潴水有淜。‘淜’从‘土’谚。为淜者十三。障水者为坝,为坝者五。”
阳派淜 李志强/摄
筑坝所需的人力和费用都很大,古人筑坝会尽量选择既能拦截水流又能节约人力和费用的地方,坝址大都选在山箐最窄处。
一为石峡口坝,位置大致在如今下口坝与姚安坝子连接最窄处。
二为黄莲箐坝,“府东南九里”,大致在今天黄莲箐小水库坝埂的位置。
三为右所冲坝,与今天右所冲水库坝埂的位置差别不大。
四为阳派坝,“府西北七里”,约在今天阳派水库坝埂处。
五为黑坝,这一坝在县志里并没有明确记载,但这一地名至今还在用。考察前述四坝,建设位置都在有淜且有一定落差的地方,黑坝符合建坝的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坝也随之增多,到民国时期,已经增加到了九坝,增加了积水坝、观音坝等,所以后期也称“九坝十三淜”。
古代筑淜是为蓄水,功能与今天的水库一样,目的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大石淜,《徐霞客游记》里的“姚府五海子”之一,明时也称大石淜双海子。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由姚州守高义昌主持修建,目的是储蜻蛉水以备抗旱,当时有水面420.3亩。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府卢兆鹏捐修了大石淜东河桥闸,知州钱桓捐修了西河桥闸。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吏目傅昌令群众在大石淜周边的河堤上种植柳树以固河堤。道光十年(1830),大石淜西闸倒塌,知州张安涛进行重修,之后,光绪及民国年间知州程仁栋、知事段世章、县长李士厚等又征集民工对大石淜及附属工程进行了清淤、修缮加固。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姚安成立了大石淜水利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管理,1958年姚安撤并大姚,大石淜无人管理,护堤古树被盗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石淜逐渐失去了蓄水功能,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2、地摩淜,也称“陶官海”,水面193.22 亩,在今天的陶官屯一带。
3、乌鲁淜,“姚府五海子”之一,水面56.3亩,即今天的自久海子。
4、阳派淜,“姚府五海子”之一,水面239.77亩,即今天阳派水库位置。
5、当波院淜,水面12 亩,在今天当白卫村旁边。
6、长寿淜,水面63.4 亩,在今天的长寿村。
7、地角淜,水面110 亩,在今天的地角淜村。
8、香索岭淜,水面34.2 亩,在今天的香索岭村。
9、赤额坪淜,水面46 亩,在今天的赤云庄三江口一带。
10、塔境淜,“姚府五海子”之一,水面112.1亩,在光禄旧城。
11、摩左邑淜,水面54.4 亩,现已经划归大姚县。
12、小邑淜,“姚府五海子”之一,水面214.3亩,明时称息夷村海子,在今天的小邑村与河里渡一带。
13、伍舍邑淜,在今天的朱大桥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