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玉工作室/Jiayuliu Studio
经过十年,刘佳玉依然持续地在新媒体艺术的跑道上努力前行着。从她的作品与其创作脉络来回溯,一直以来她都以东方美学的表达视角,用新媒体途径将自然题材演绎得沉静精致。同时,正是基于她一直作为新媒体创作者能熟稔地捕捉与调动传统艺术创作色彩、造型等之外的更多元素,让声、光、场域等也能不断参与到创作中,其作品多维度地呈现了她对构建自我艺术语汇的持续探索。
在她的作品中,自然与环境的题材一直在参与。从《真的帐篷》(A Real Tent)开始,到《隐形之内》(Within Invisibility)、《小溪》(The Riverside)、《谷边》(The Side Valley),以及今年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虚极静笃》(Streaming Stillness),无论是主题的延伸,还是技术的选择,她都将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关怀的解析与现实相糅合,并结合新媒体艺术本身对虚拟与现实的连接,让世界与当下日常的重新构造与编写变成了一种始终的可能性。
艺术家的文化背景、经历阅历的差异,以及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多样,使得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有着诸多不同的可能性。作为综合性的艺术样式,这些不同集中体现在艺术家所具有的综合思维方式及表现方式上。反映在作品上就是创作的观念与形式,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关键。而对于拥有系统学习新媒体创作背景的刘佳玉而言,其创作技术手段与创作观念在过去的十年,呈现了一个有序的演进过程。
在创作观念方面,刘佳玉作品中一直延续了东方美学精神。与西方分析哲学不同,东方美学是从“生命一体化”的整体角度来应对世界。在东方美学观中,大自然中任何个体之美都在于它显现出来的生命力和生命姿态;个体的生命之美都是同自然万物的生命、地球乃至宇宙生命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及和谐共生的。在刘佳玉的作品中能感知到她对这种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精神的中意。她将自然的信息,通过重组、消解、沉浸,甚至互动等几个维度去生成一种“具象化的自然”,同时又将这个“具象化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融合,让受众从认知中去觉察到自然之美的自然具象化。
这种将虚拟与现实融合延伸的尝试,正是基于刘佳玉在新媒体创作中能准确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并将有效的信息拆解成为量化的反馈,从而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体会到一种全新的艺术交流方式。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叠加“具象化的场域感”,或者说是再造出自然的沉浸空间。有趣的是,这种看似非常新颖的艺术创作的实践流程,本身也传达了东方美学中,生命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概念。作品从内在精神到创作探索,都与东方美学有着契合的观念。
刘佳玉 真的帐篷A Real Tent 新媒体装置 2013年
刘佳玉 隐形之内Within Invisibility 新媒体装置 2014年
刘佳玉 虚极静笃Streaming Stillness 新媒体装置 2021年
对于东方美学观念创作的研究,我们更多见于日本的文学、摄影与电影,他们有一个独立的美学观点“物哀”,在这个主题下,我们也能看到艺术团队teamLab的身影,他们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如今成为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案例,其创作核心不仅仅是利用视觉上的极致美感与沉浸式的方式打动受众。他们还将“物哀”这个东方美学中有着独特阐释的文本进行了具象化的叙述,并生成了自我独立的创作脉络。相较于在英国留学,接触更多西方新媒体艺术概念的刘佳玉,同样在创作中延伸东方美学的人文关怀,其从观念到展示的观感上,都在追求一种美学的极致体验。
刘佳玉的作品《虚极静笃》参与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元境”的主题展,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艺术本身发展至当下,已经不再是发展的初期阶段,它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当代艺术的主流。而正是基于新媒体艺术创作有着灵活的形式,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更为广泛地参与与影响着社会行为领域与生活娱乐领域。时至今日,在时装秀、媒体设计、展示、建筑、环境景观,以及消费文化的诸多场景,都曾出现新媒体艺术的身影。
在此方面,刘佳玉的多件作品也参与其中,无论是奢侈品品牌项目、文化类活动,还是户外的空间展示项目,以及与媒体的合作等。她不仅有着不断探索的精神,也拥有极强的洞察力,并且在跨界合作上,展现着自身的包容特性。这不仅是一个新媒体创作者综合能力的展现,究其根本,与新媒体艺术植根于跨学科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创作本身,一直在拒绝固定的程式与既定的边界,并不断超越艺术领域和范畴探索多元效应。而有关刘佳玉在十年间的创作脉络,则从几个作品能得以初步窥探。
这件作品作为刘佳玉第一件成熟的艺术作品被展示在英国V&A博物馆,也成为对她艺术家身份的初步肯定,作品极为清晰地体现了她对艺术多维元素的综合处理能力。
进入这顶“真的帐篷”,能听到来自自然环境、日常生活等的多种真实的声音,也能觉察到帐篷移动与摇晃的空间变化。刘佳玉直观地利用时间与空间的拆解与重组,为帐篷赋予了一个重要的新身份,即为一个视觉元素和视觉比喻。它成为不可拆分的空间,去引导参与者思考身在何处,是自然之中,还是日常被构建的空间。在这件作品中,刘佳玉对自然信息的收集与关注,还集中在转述的尝试。在此已经能初步觉察到她本身对自然这种本真的美的感知与渴求,而其创作初衷正是关注城市发展中程式化的自然与真正自然间的距离,而帐篷作为载体,它是一种暗示,一种概括,一种象征,但又意味着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
所以,帐篷是真的帐篷,但真正的野外在哪里呢?
《隐形之内》是刘佳玉的毕业作品,也是让她得以被广泛关注的重要作品之一。从作品创作的观念到创作技术,相较于《真的帐篷》都更为复杂。此时的她已经有了作为新媒体艺术家的综合处理能力,也因为其在观念上的深入思考,她不断地超越着自己的目标,在当时的新媒体艺术界成为敢于创新的突围者之一。
刘佳玉 谷边The Side Valley 新媒体装置 2018年
刘佳玉 伫林染天Tracing the Sky 新媒体装置 2019年
刘佳玉 逆流而上In the Flow 三维山体投影 2020年
刘佳玉 幻漠之花Dream Grow in Love 新媒体装置 2022年
《隐形之内》是关于过去、个人调查以及可视化数据的界限,并将风的有关数据呈现为多感官体验。作品中使用的实时数据来自于中国40个主要城市,每个城市都由两个风扇所代表。
每个风扇都在诠释不同的风玫瑰图,过去六小时风速的变化被按比例浓缩成六秒,使参观者能更充分和明确地感知一天内的风速变化。刘佳玉通过风这个自然载体,用其信息来将城市的关联具象化。从而探讨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知与其数据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她再一次运用自然元素的信息来转述第三方的关联。此时她的意识已经从信息重组延伸到场域的再结合,并在视觉上也创作了新的独立载体来传达。
刘佳玉在《小溪》和《谷边》(The Side Valley)这两件作品的创作中提出了“虫洞”的概念,她认为新媒体打破了艺术创作原有的时空观,不同文化在“虫洞”间相互穿梭、遭遇、排斥、渗透、融合。而她的作品从个人文化身份出发,通过实时数据源的提取所建立的虚拟影像,呈现出作品《小溪》之中两条河流及其背后潜在叙事的拼接,尝试捕捉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化虫洞”。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理解刘佳玉创作中提出来的“虫洞”概念,则是与上文中提到的新媒体创作的实践范畴,包含了重组、消解、沉浸、互动是有一致性的。此时的作品,能捕捉到刘佳玉自我的艺术语汇在迅速地形成,她已经充分地理解了再现性艺术中观念的重要性。随之发展的,便是她对于东方美学中美的表达方式也已经有了范式。
在《谷边》这件作品中,刘佳玉尝试了新的创作技术,即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项技术的运用虽然不是艺术创作独享的,但其学习逻辑却为新媒体艺术在内容呈现中增加了更多维度的可能性。刘佳玉将瑞士汝山谷(Vallée de Joux)采风作为自己观察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独特体验,用“文化虫洞”的观念捕捉了汝山谷顶的场景,并以《谷边》挑战人们对环境的感知,触发观众对自然和时间的多向思考。
刘佳玉 小溪The Riverside 新媒体装置 2017年
刘佳玉 窗边Sitting by the Window 新媒体装置 2018年
该作品是实时渲染动态图形和投影映射的结合,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将拍摄于不同时间段的天空照片交给模型进行学习与运算,历时四个月的时间最终利用机器学习的结果生成湖泊上方的天空。图像生成的核心来自于三种通过深度学习创建的模型,这是机器学习的一部分。当前在图像生成领域中非常流行的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生成性对抗网络)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一种生成模型。这件作品中使用了GAN结构,在图像的输入上收集一个集合并识别图像之间的相关性,最终识别图像集合中存在的模式。这些源图像是6400张汝山谷布勒内湖(Lac Brenet)上方天空的照片。这些照片根据拍摄的时间分成三组,以此来训练三个模型并要求机器生成一个新的图像。通过这种方式,每个模型的训练包括循环分析相同来源的图像。
利用这些训练之后的模型,在湖面雕塑的基础上生成实时图像,每个图像生成的触发器是根据汝山谷湖边实时的风速和风向控制的。数据的不断变化使得所生成的图像也随之进行着缓慢的改变,最后再通过流体模在细节上添加微妙的波动。图像由水面投影进行呈现,在真实微妙的光影变化里,使受众在作品空间内感受到来自汝山谷场域隐形的力量。
《谷边》的艺术观念本身贯穿了艺术创作过程的起始与终末。我们能从人工智能的参与上,觉察到纪实、计划、信息与学习,对于新媒体信息化的观念阐释,最终让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进入了一种语言学的境地。刘佳玉对于自然场域体验的捕捉,与新的技术结合,在多种信息语言的并存下,展现出她对于宏大叙事的掌控能力。
作品内容上升到对“生命之美”意义的探索,当俯瞰这个犹如身临汝山谷顶的装置时,眼前所见既是真实的虚幻又是虚幻的真实,既是化繁为简的外现又是由浅入深的牵引。通过实时连接,它持续地鼓励着受众在已知中探索未知。
作为中国有着千年历史的山水画,其本身传承的即为东方美学的审美观与世界观。这件作品的创作也运用了在《谷边》中使用的人工智能学习技术,而这次刘佳玉有计划地选择了各个朝代中有代表性的山水画近万张交给机器进行系统学习,最终生成了映射于作品地形雕塑表层如水墨晕染般显现的数字影像。
这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作品,全长约21米,展线覆盖约30米,作品体现的是传统观念与当下的对话,并从新的维度上,证实了不仅新媒体艺术本身存在观念上的美学价值,也证实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结合,在创作中也具有明显的创新价值。
在过去一年的《虚极静笃》创作中,刘佳玉带领其团队成员从贺兰山脉出发,使用了StyleGAN,pix2pix和MIDAS来训练作品中不同的组成部分并获取不同的信息。系统将人工智能对中国地形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后生成的三维成果与人工智能对中国历代水墨画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后生成的二维结果进行同步训练。在超现实维度与虚拟场域之间,为观众创造了连接二者的缓冲地带。“虚拟”不再是无本之木,因其逼近现实而撼动现实的特质,为揭示不可见之“真实”提供了可能。
而这些技术手段试图颠覆旧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直觉与感性不再成为艺术的专有内容,理论体系与逻辑关系也不再只是科技的专权,一种兼于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新的美学理论被建立起来。这其实是刘佳玉作为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不断探索自我艺术语汇的落脚点。
除了上述作品,刘佳玉在《萤火虫花园》(Glowworm Garden)、《伫林染天》(Tracing the Sky)、《逆流而上》(In the Flow)、《月荧潮汐》(Shadow of the Moon)、《踏浪逐梦》(Riding Waves, Chasing Dream)、《鸟的回响》(Wings of Life)、《与生之花》(Grow in Love)、《幻漠之花》(Grow in Love Series.2)和《浪潮的回溯》(Waves of Life)等作品中,对技术进行了多维度的整合。这些作品分别将沉浸式数字投影、大型户外三维投影、沉浸式雕塑投影、雕塑投影、雕塑装置、沉浸式装置、灯光装置、机械装置、交互装置、侵入式装置等进行了多重组合,与此同时,她还将对自然信息的处理作为其一以贯之的逻辑,不断地推陈出新。
此外,我们从上述也能认识到新媒体艺术其实涉及了关于艺术的一个广泛的定义,以及艺术模糊边界的概念,在纯艺术和商业艺术、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技之间徘徊。它是专业理论、历史知识和技术应用实践和参与行为在一定技术支撑下的个人艺术创作的发展,更强调在观念意识引领下的实践经验与合作生产,是实验性、跨界艺术的表达。对于刘佳玉个人而言,她自身对自然从时间、空间、气候、方向、引力、能量,甚至相关的历史创作等元素的收集、重组、建构都在阐述其并非是单一地在完成某一件作品,她是有意识地在进行自我的延展。
在过去的十年中,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流,不再只是初期的探索,其在当代视觉与行为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伴随之成长的还有刘佳玉的创作实践,她一次次地重构与自我延展,展现她对艺术更为直观的反馈与映象。也正是因为艺术创作是人类内心对世界与当下的认知和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并非局限于传统的艺术创作形态,所以她将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生命关怀的形式,不断延伸现实与虚构之间构建出来的新领域。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创作的过程,是从“未知探索未知”到“未知定义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