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忠 汤锐 李坤 肖丽琴 吴俊 胡伟 田野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或中风,主要表现为瘫痪、失语等症状,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脑出血、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1]。目前,脑梗死患者康复干预主要以体外干预措施或西医药物早期康复辅助治疗为主,然而此类单一的治疗方式虽便捷安全,但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进程缓慢,且具备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和治疗依赖性,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方案[2]。但国内目前缺少关于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方案的研究,鉴于此,瑞昌市中医医院特对2021 年2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80 例脑梗死后患者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2 月-2022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脑梗死患者。(1)纳入标准:符合文献[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文献[4]《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无其他部位病变表现或药物过敏反应。(2)排除标准:存在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症或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癫痫、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卒中病史且遗留严重后遗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期间,两组均予个体化治疗,同时在医护人员的提醒及家属的协助下坚持运动,控制饮食。两组病症稳定48 h 及以上,实施后续康复干预方案。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 周。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临床康复措施干预。(1)日常生活锻炼:由家属引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货物移动、穿衣饮食、个人卫生以及外出散步等日常生活运动,同时医护人员还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详细的训练技术,帮助其锻炼和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肢体运动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专业的肢体被动运动、按摩及摆放,同时协助其进行正常行走和坐卧锻炼,包括翻身、夹腿、坐起等,对于臀肌恢复较差的患者,还要增加爬行位与跪位训练。(3)心理护理治疗:医护人员及家属需常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度,并在了解患者内心状况后采取对症心理疏导,安抚其不安情绪,以此不断鼓励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使其保持良好心情,控制情绪。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选取阳明经穴位,每隔2 寸排刺,针身长1.5寸,直刺1.0寸,并接入电针治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SDZ-11 型),频率为20 Hz,疏密波型,强度以患者每日具体耐受程度为限,1 次/d,30 min/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干预后第30 天评价干预效果。患者言语功能基本恢复,且肢体功能肌力恢复程度较好,生活可自理则为显效;患者言语功能与肢体功能肌力部分恢复,生活自理状况有所改善则为有效;患者言语功能与肢体功能肌力并无改善甚至加重,且生活依旧无法自理则为无效[5]。总有效=有效+显效。(2)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0 天通过Barthel 指数(Brathel index,BI)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估,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穿衣、排便等基本能力,同时依据其自理能力水平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6]。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0 天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满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具备更强的肢体运动能力[7]。(3)神经功能。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0 天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进行测定,量表满分42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神经缺损越严重[8]。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0 天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对患者神经恢复情况开展相应的等级评价,分级区间为0~5级,级别越高代表患者神经恢复情况越差[9]。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临床数据均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利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2例,女18 例;TOAST 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及小动脉闭塞型33例,心源性栓塞脑梗死及其他类型7 例;平均年龄(49.50±8.50)岁;平均病程(2.90±0.15)个月。研究组男21例,女19 例;TOAST 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及小动脉闭塞型34例,心源性栓塞脑梗死及其他类型6 例;平均年龄(48.00±9.00)岁;平均病程(2.80±0.1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30,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0天,研究组FMA、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2.4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0天,研究组NIHSS、m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表3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分,()]
我国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且随着环境改变及生活习惯的不规律性增加使患者更是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加之导致脑梗死发生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都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使得患者重要器官、神经和肢体功能易进一步受到损害[10]。一般来说,国内针对脑梗死的系统性治疗多为体外治疗仪器干预和药物辅助治疗。然而,有研究指出,单一的体外干预措施和药物辅助治疗不仅难以在短期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仪器依赖性和药物毒副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病症复发率[11]。因此,选择专业持续的治疗方案对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效果,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都具有重要意义。
脑梗死患者发病期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运动功能改变,而在其脑梗死急性/亚急性期过渡之后,患者大脑受损部位出现的水肿会逐渐消失,损伤的神经也会随着血肿的不断消失而逐渐地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与此同时,通过机体感觉冲动的传入,能够使其尽快建立脑侧支循环,并对其病灶旁脑组织进行改善,使健侧神经元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使机体运动功能和言语功能得以改善[12]。由此可见,针对脑梗死临床病症的治疗,应以实施积极早期康复治疗措施为主要方向[13]。基于此理论,李杰[14]提出了关于脑梗死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辅助下的综合性康复行为锻炼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依靠常规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血脂、稳定斑块、降血压等个体化治疗稳定患者病情,后从日常生活、肢体运动和心理护理等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以改善其脑部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达到缓解患者肢体功能与言语功能的治疗目的[15]。而根据郑其平[16]的研究显示,综合性康复行为锻炼治疗方案确实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病变部位缺血、缺氧状态和神经细胞代谢障碍,从而促进其病情恢复。然而谷晓博[17]却在后续的研究中强调,综合性康复行为锻炼治疗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对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且治疗流程步骤繁琐,患者个体病情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也相对较大,使得综合性康复行为锻炼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在脑梗死临床治疗进程遇到瓶颈时,以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治疗为主,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为辅的联合治疗方案被赵少宁等[18]学者所提出。根据赵少宁等[18]学者的研究结果,脑梗死的发病多是由于体内阳气虚脱,脏腑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使得气血不畅、经络失调,最终导致机体脑部组织结构发生病变。所以针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应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并借助经络的传导反射进一步改善其脏腑功能,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人体组织机能、平衡阴阳、标本兼治的目的[19]。在中医理论中,阳明经包括肩髃、水沟、百会、风府、风池、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阴陵泉、血海、梁丘、解溪、太冲、阳陵泉等穴位,均具有祛风通络,镇静安神,调畅人体气机的功效。《灵枢》中就曾指出“头为诸阳之会”,脑与足阳明经紧密联系,因此脑梗死的针灸治疗多取阳明经穴位。与此同时,《素问》中的“治痿独取阳明”也反复强调“痿”意为痿弱不用,“阳明”则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都说明阳明充盛不仅能保证人体肢体功能正常,还能达到舒经通络、调节气血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电针与阳明经排刺针灸的方式,结合西医药物辅助治疗脑梗死,不仅可以标本兼治,补虚泄实,还能够在达到清心健脑、宁心安神的效果的同时,做到患者体内的阴平阳秘、气血通畅,从而缓解其临床症状,并促进神经与肢体功能的恢复[20]。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表明在相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条件下,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治疗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在常规药物促进患者脑局部供血,以恢复其原有功能的同时,借助穴位刺激激活经络,达到人体内部功能的自我改善,降低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依赖。由此可见,西药辅助下的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治疗方案,不仅互相补足了彼此的短板,使其治疗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缩短了治疗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21]。与此同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都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更是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和神经恢复等方面也有着显著效果。究其原因,在药物与电针干预阳明经排刺带来的内外双重刺激下,患者体内的气血循环更加通畅,经络带动肌肉神经发挥出体内组织该有的功能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由此可见,对于脑梗死病症,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是一种高效安全、便捷易操作的治疗方式,通过针刺相关穴位激发人体内部精气,改善患者脏腑功能,进而疏通脑部气血循环,促进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显著改善。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且受人力、经济条件所限,未能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后续仍需对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脑梗死早期康复的临床治疗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以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药物辅助治疗下,阳明经排刺联合电针干预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操作便捷,也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并促进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