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炎
【素材速递】
“在离天最近的高原,为一件事倾尽全力,在生命健康这样天大的事情上,他一心一意。”2022年3月3日晚,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中,主持人敬一丹这样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1958年,经历了朝鲜战场洗礼的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在那里他见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设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军战友离世前的一番话更是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成为他决定从事高原病学研究的一个起因和动力。从此,吴天一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新的“战场”,从零起步,开始了他60多年的高原病学研究。他把根深深地扎在青藏高原,以碧血丹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在这片土地上,他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医学奇迹,填补了国际医学领域多项空白,成为我国高原医学的开拓者。
为了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吴天一人生的黄金时代,多半是在青藏高原的调研中度过的。山路崎岖,需要骑马行进,他赶着驮仪器和行李的牦牛,饿了吃冻成冰坨的羊肉,渴了喝牧民的奶茶。在调研途中,吴天一遭遇过6次车祸,留下14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点儿就戳入心臟。100天后,他又出现在了马背上。
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修建了45个高压氧舱、38个低压舱,建立了三级救援体系,以确保每一位筑路工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高原救治。吴天一和医疗团队的目标是“不死一个人”,他们按照最高标准,制定了缜密周全的医疗救助体系,最终,5年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被国际医学界称为高原医学的奇迹。
【多维解读】
1.不忘初心。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6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都融进了广袤的青藏高原。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中,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那束来自青藏高原的光芒,那颗医者天下的仁心,将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传递下去。
2.持之以恒。决定做一件事很容易,而坚持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却需要毅力和恒心。吴天一院士是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虽然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深深地迷恋着这片土地,默默地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千生命。如今,他依然坚守奋斗在高原医学研究一线,践行着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适用话题】
为理想前行;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绽放生命的价值
【素材活用】
海拔高,境界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无数次迎难而上的抉择,在吴天一看来都是那么自然;无数次离开青藏高原、享受舒适生活的机会,都被他淡然放弃。世界屋脊上的皑皑白雪,见证了他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者的奋斗历程,映照出他崇高的灵魂、伟岸的人格。胡杨树扎根荒漠,生出别样风景;吴天一扎根高原,成就非凡人生。奋斗不止的吴天一,早已在陡峻的高原之上立下了精神丰碑。他的足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追慕。
【链接中考】
1.(2022·吉林)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跬步千里,滴水汪洋;向上一尺,根深一丈。
那种才长半尺就要结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穗肯定不饱满,甚至是瘪的。
根须扎得越深越久,春日才能猛蹿猛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2.(2022·四川·内江)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这是“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给湖南郴州失聪女孩江梦南的颁奖词。她因一场意外半岁时失聪,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但是,她不服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跨过了人生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依靠读唇语完成了学业,最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她的逆袭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同学,请你从生活中采撷真实、动人的素材,以“绝不服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③不得出现透露自身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