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解构下的设计研究与应用

2022-12-09 07:47李纯纯徐晓玲
西部皮革 2022年23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针织解构

李纯纯,徐晓玲

(大连工业大学 服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8)

引言

在服装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充满新意的服装的追求便从未停止,从而使得一种种潮流继而出现、反复更迭。与过去不同的是,过去的社会背景下能自由选择服装的往往是少数高层阶级的人,而如今,生长于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的思维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在服装上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形象管理与穿搭,通过衣服来彰显属于自身的个性,服装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个人名片。但是,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样让人意识到了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与生态共处的重要意义,在服装上针织毛衫凭其天然环保且柔软亲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解构针织服装因兼具上述特点便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1 针织毛衫

针织服装包括用针织面料制作的和用针织方法直接编织成形的服装[1]。由此看来,针织作为早期出现的服装品类之一,相当长时间的跨度使其编织手法与工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1 针织毛衫的特点

现如今我们的日常服装中通常可分为梭织与针织两类,占比更大的为梭织服装。梭织服装的最小组成单位是经纱和纬纱,而针织服装是指以线圈为最小组成单元的服装[1]。如图1 所示,针织服装由线圈与线圈之间钩连套接完成,故此针织毛衫往往具备如下特点。

图1 梭织物与针织物的区别①

1.1.1 弹性

由于针织毛衫是通过线圈之间相互套接最终形成的可服用织物,这样的织物因其独特的组织结构而具有很好的拉伸性,同时使得针织服装穿着时更加舒适合体。又因其具备这样的拉伸性,所以人们在穿着针织服装行动时束缚感往往相对较弱,织物优越的弹性性能使得人们实现相对自如的日常运动,这也是针织服装受人欢迎的一大特点。

1.1.2 脱散性

以线圈套接的构成方式赋予针织服装弹性的同时也使针织服装具备了脱散的风险。当针织服装的某一线圈遭到破坏或磨损而产生断裂时,周围与之套接的线圈便有可能按照一定方向脱散,从而服装的整体形态也受到破坏。这一点在针织的组织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并尝试解决。

1.1.3 卷边性

针织服装由线圈之间相互套接作用形成整件服装,由于线圈之间拉力、支撑力等受力不匀的因素使得一些针织服装会出现卷边的现象。另外,出现这一现象亦有可能与纤维本身特性有关,这一点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其特性使之成为针织服装的设计点之一。

1.1.4 透气性和吸湿性

相比梭织服装,针织服装的线圈之间保存的空气量更多,所以通常针织服装的保暖性能也较好。大量的空气流通使得针织服装透气性与吸湿性良好,人们的着装舒适感就会更高,这是针织服装受人喜爱的另一大特点。

1.2 针织毛衫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针织这一服装品类因其可塑性及舒适感好成为了时装设计中的新宠,消费者的追捧也使大批量的针织品牌应运而生,进而为我们带来了众多兼具设计感与美感的针织服装。同时,针织服装也向着多品类、时装化、绿色化、智能化四大趋势逐步发展。

1.2.1 多品类

往常我们对针织服装的印象通常就是针织毛衫,要不春秋外穿,要不冬季内搭。而随着针织服装的发展,针织品类的丰富从小件针织内衣到针织长外套、从居家套装到通勤休闲服逐步覆盖到多个穿着场合。背心、马甲、开衫、卫衣等基本梭织服装品类针织服装应有尽有,甚至向更加丰富的趋势发展。

1.2.2 时装化

在针织服装设计中,服装设计师在款式、色彩、组织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对其进行新意的创新设计,利用针织服装的独特特性使针织服装不断时尚化,进而成为人们穿搭时经常考虑的服装品类。

1.2.3 绿色化

近年来服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向绿色化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注重穿着舒适性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所穿服装是面料原料是否环保绿色,这也就为服装品牌与设计师提出了绿色生产的要求。

1.2.4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智能服装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与进步,不断完善的智能服装不仅能够实现监测人体健康而且还有根据所处环境自动调温的变温功能等,相关系列的智能服装的研发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针织作为日常服装品类之一,智能针织的尝试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经有智能针织服装被生产研发出来了。

2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这一概念是相对结构主义提出来的。解构主义思想构成中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解构,实际上是对于传统的审美标准和服装设计的基本理念的解构,将稳定的结构与确定形式进行分解、重组和再造,形成全新的服装样态[2]。可以说,解构主义倡导的是不断创新,而这将为服装的发展供给源源不断的生命。

2.1 解构主义服装的特点

解构主义的思想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结构理论以及传统服装设计理论的否定[3]。解构主义站在结构主义的对立面被提出,主张打破服装常规化的结构设计以及正式规整的状态,由此使得解构主义具备了与结构主义完全不同的一些特点。

2.1.1 散乱

解构的第一步就是分解原有的结构,经过解构后重组的服装犹如将一堆经过拆解的衣服部件重新散乱地堆叠在一起,如图2 所示,这些散乱的衣服部件又重新一件衣服的形态出现,但又不同于常规服装,以独特的解构特点吸引关注。

图2 解构服装-散乱②

2.1.2 突变

解构主义主张打破原有的结构,常规化的服装讲究服装的合体性,因此产生了符合人体形态的服装造型。解构服装则改变服装原有的适应人体的起伏,将服装突变为有违常理的造型,如图3 所示,这样的服装具有典型的解构特点,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

图3 解构服装-突变③

2.1.3 残缺

残缺也是解构服装的一大特点。最早的一批解构主义设计大师中来自日本的川久保玲凭借“破烂装”“乞丐装”影响巴黎时装界,打破传统服装的完整性,将这种带有残缺美的服装展示于众。图4 中通过服装看似残缺的特点便能知晓这件服装属于解构主义设计下产生的。

图4 解构服装-残缺②

2.2 解构主义服装设计的手法

2.2.1 从结构入手

对服装结构的解构分为对服装的外部结构进行解构和对服装的内部结构进行解构两部分。对服装外部结构的解构即对服装的外轮廓进行解构,改变其常规状态下应有的轮廓造型,上文中提到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设计的作品中有很多就是以独特的外轮廓为人熟知的。对服装内部结构进行解构又分为对服装各部件进行解构重组和对服装内部结构线进行解构。解构服装的常用手法之一就是更改服装各部件之间的位置,袖子可能出现在胸前或下摆,而领口可能出现与肩部或背部,这些打破常规的设计手法便是解构服装的常见独特之处。对服装内部结构线进行解构即对服装通常的分割线、接缝线、省道等分解重构后以新的结构出现。

2.2.2 从材料入手

服装所选用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装的设计效果,而从材料入手进行解构包括分解原定材料后再将其组合处理成为新的面料或者将原材料与其他材料组合加工成为新的面料。除了对常规纺织面料进行解构外,解构主义还倡导将非服用材料进行解构后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从材料入手进行创新也是解构主义服装设计时采用的一贯手法。在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中,非服用材料的解构与再创造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空间[4]。

2.2.3 从色彩图案入手

色彩与图案都是附着于服装面料上的设计元素,对它们的解构同样是将其拆解为最小色彩块或图形元素,然后再将其重新排列、整合、变形等形成新的色彩构成或图案,展示出一种新的面貌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

3 针织解构

解构服装因独具设计感而备受人们追捧,而过去的针织服装款式普遍单一,设计感较弱,将解构主义应用于针织服装的设计将使人们重新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针织服装,使得针织这一服装品类焕发了新的面貌,将解构这一概念引入针织设计,从而带给针织服装更加无限的可能性,这一点在近年来的针织服装中已有体现。

3.1 针织解构的设计案例

3.1.1 夸张

这种案例通常在设计时采用将服装的某一部位夸张处理,使其完全不同于原有的尺寸或造型。图5 中将针织上衣的领部进行夸张设计,超出以往领子的大小甚至低于胸部的设计使其具有了解构的意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袖子的长度或宽度等进行设计。

图5 针织解构之夸张①

3.1.2 拼接

这类案例应用较多,通常将不同组织的针织块面拼接组成,如图6 所示,一件服装上不同针织肌理的碰撞,凸显解构理念的同时使得整件服装颇具设计感。

图6 针织解构之拼接④

3.1.3 失衡

顾名思义,失衡即打破平衡,对针织毛衫进行不对称设计,使其有一种不稳定从而使观者产生视觉倾斜的效果。如图7 所示,右侧无袖设计与左侧垂感明显的袖部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服装整体的重量感向左侧倾斜的设计效果。

图7 针织解构之失衡④

3.1.4 剪切

这类案例通常采用剪切的手法以达到解构服装中残缺的特点,使得整件服装像是不完整或未完成的状态,从而达到不同于常规服装保持完整性的特殊效果。如图8 所示,在针织服装设计时通过大面积的剪切使得整件服装如同仅有结构线构成而缺少面料一般。

图8 针织解构之剪切④

3.1.5 堆叠

这类案例通常将针织服装分解为一些针织块面再重新堆叠形成新的服装,通常以此手法进行设计时因为针织面料自身的垂坠感堆叠在一起使之垂感增加从而增加了服装的慵懒感和随意性。图9 中条状针织表现破损感的同时自然垂落产生堆叠效果,增加了服装慵懒随性的感觉。

图9 织解构之堆叠④

3.1.6 缠绕

通过对针织块面进行来回缠绕使得服装各部件之间的穿插关系更为复杂,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服装结构的印象。图10 中针织布条采用类似编织的方式使服装体量感增加的同时丰富了服装的层次关系。

图10 针织解构之缠绕④

3.1.7 折叠

通过对服装进行折叠形成一个或多个造型元素,再将这些造型元素排列组合最终形成如同建筑般的立体造型,这些折叠出来的立体造型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服装的内部结构或外部廓形。图11 中将针织进行折纸式的折叠组合后使得整件服装达到了一种近似雕塑的立体效果。

4 针织解构设计

4.1 设计主题

本次设计主题为“送给你的时尚是这样的。”主题名称为“太阳与花”。主题的选材为针织面料。主题的设计元素为太阳的色彩和花朵的造型。主题的基本概念为将设计赋予温暖与快乐带给人们。

4.2 设计思路

首先是色彩的提取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搜集日出日落时的景色图片及自然界花草景物图片后进行色彩提取,来自自然景象的色彩往往能够让人间接联想到自然物象从而使人产生温暖舒适、心情愉悦的感官体验。同时提取一些花朵造型运用于设计之中,将人收到花时的愉悦心情寓于设计。素材版如图12 所示。其次是了解针织性能,了解针织可以达成的造型以及肌理效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最后是设计草稿,在考虑服装造型时同时运用到解构手法,综合思量后完成设计草稿,如图13所示。

图12 针织解构设计灵感版⑤

图13 针织解构服装设计草图⑤

4.3 设计说明

在图14 第一套设计中,整体廓形以X 形展示,但两条线所达成的重量感完全不同,从左下裙角到右上肩头的这条线上采用了大块面的网状编织,大网格大量裸露肌肤的同时又用一些较细的线将一些网格进行缠绕填充,从而达到既不完全裸露又不完全覆盖的设计效果。除网格之外的另一条线上的裙身部分充分利用了针织的起伏与疏密,搭配明亮的阳光的色彩形成了特殊的肌理效果,左肩部采用较粗的毛线编织形成花瓣造型对肩部进行包裹,花蕊部分则为色彩明亮的编织小花,花茎与绿叶采用橙色与黄绿色相间编织的手法进行体现。网格上散落的三片绿叶既像单独的部件又像与花茎绿色呼应的点缀。

在图14 第二套设计中,裙身的覆盖部位基本只有一半,与另一半形成一种虚实对比,这一半主要通过丰富的编织手法和自然色彩结合展现独特的针织肌理效果。这一套设计中的花朵造型主要通过腰部的百合花瓣及腰部向上延展至肩部的康乃馨褶皱式花瓣来表现。左侧从腰部向下由编织形成从窄到宽的框架结构,宛若倒置的胸骨一般,结构感又与大块针织面料的柔软感形成软硬对比。整体基本选用鲜亮的色彩,体现出来自自然的生机感与生命力。

在图14 第三套设计中,上衣部分用两块针织裁片组成,康乃馨式的褶皱花瓣在肩部起到连接前后片作用的同时在下摆部做点缀装饰。裙子左半边以开口朝下的喇叭花为造型元素进行堆叠同时丰富服装的层次感,右半边以植物色彩编织形成纷杂的植物肌理效果,裙子下摆部参差不齐的流苏也是整件服装的不规则设计点之一。正面上下连接处采用编织打结手法来体现一种残破的视觉效果。左肩部柔软的针织面料打造郁金香的花朵造型,搭配球状的植物状流苏,为整件服装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效果。

图14 针织解构服装设计效果图⑤

5 结语

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人们获取幸福感的源泉之一。针织衣物柔软舒适的天然优势受到人们偏爱的同时,针织服装设计师理应在设计时贯彻解构主义思想对其进行创新性设计的不断探索。同时,在设计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响应时代的呼声,绿色化智能化的针织服装将使针织服装不断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注释:

①图片摘自《针织服装设计》(沈雷,2014,化学工业出版社)第2 页,第105 页。

②图片摘自广州市秀丽服装职业培训学校微信公众号。

③图片摘自川久保玲2017 年春季时装秀。

④图片摘自TOPKNITTING 公众号。

⑤图片为笔者自制。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针织解构
还原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解构“剧本杀”
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重塑与解构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