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儿童足部畸形的童鞋设计与研究

2022-12-09 07:47李国丽陈淳
西部皮革 2022年23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童鞋鞋底

李国丽,陈淳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不合适的鞋子会引起儿童的足部发育畸形(如拇外翻),儿童足部疾患对未来的身体发育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人体是一条从足踝到颈椎的整体生物力学链,足部产生的问题就会在其它部位产生代偿反应。如果足部问题在青少年时期之前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成年后将会对身姿体态以及运动能力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1 不合脚的鞋对儿童脚造成的危害

很多研究表明,不合脚的鞋子会对儿童的足部发育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1-2],Klein 等强调儿童时期穿长度不足的鞋子会导致足部畸形,尤其会形成拇外翻[3]。Kinz 等对日本学龄前儿童的脚和鞋子的合脚性进行研究,并将结果与学龄前赤脚的儿童进行了比较:620 名儿童中有75.5%穿着长度不足的户外鞋,381 名儿童中有84.6%穿着过短的室内鞋,12.3%的儿童脚趾是正常的,19.1%的儿童脚外翻角度超过10°。他们的研究发现鞋子的合脚性与拇趾角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对于脚长而言,鞋子越短,拇趾角度越大。如果户外鞋短两个尺码,拇外翻的相对风险会增加高达30%,与习惯穿室内鞋的儿童相比,赤脚儿童的拇趾角明显更小[4]。

1.1 童鞋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美国足科医学协会(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全世界大约有4/5 的人一生中会患足部疾病,很重要的原因是儿童时期穿鞋不当造成的[5,6]。澳大利亚的学者Klein 研究了儿童穿鞋尺寸和儿童拇外翻的关系,该研究表明在1579 名儿童中,只有23.9%的儿童足部发育正常,14.2%存在拇外翻,69.3%的儿童穿鞋过小,7.9%的儿童穿鞋又过大,穿着合适尺寸鞋的儿童仅有22.8%[3]。

很多学者也强调不合适的鞋也会引起足部健康问题,如槌状趾、足跟骨刺、足底筋膜炎、足部溃疡和足部关节炎等。这些足部问题会导致身体的生物力线排列发生变化,并影响到行走过程中的负荷转移,从而导致其他肌肉骨骼的疾病以及疼痛[7-9]。在Breet 等人的一项研究中,有698 名学童受试者(n=698)(431 名女孩;267 名男孩;平均年龄10.86 岁,SD=2.55)。研究者测量了77 款不同品牌销售的规定校鞋。研究结果表明,59%的儿童穿着不正确长度的鞋子,98%的参与者穿的鞋子太窄[1]。根据英国著名足科医生David Hayes 多年研究表明:98%的新生儿足部较为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60%的成年人足部健康却出现了问题,且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鞋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以及儿童时期穿鞋不当所造成的[10,11]。因此,鞋子已被确定为影响儿童足部发育和步态的重要外部因素。

欧盟在2008 年将国内结构和外观设计不合理的儿童鞋进行了召回,原因是脚趾部位太窄且鞋底又太硬,可能对脚的发育存在潜在危害。虽然我国针对儿童鞋进行了新的研究,在2016 年1月1 日正式实施的GB 30585-2014《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儿童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从设计、制作、异味、限量物质4 个方面分别提出技术要求[12],但是目前国内的儿童鞋在舒适性研发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企业对童鞋方面的研发投入也相对不足,市场上的儿童鞋大多数也以照搬“成人鞋”的设计为主,并且很大一部分儿童鞋设计上存在前跷过大、鞋底厚硬以及鞋跟过高等问题,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足部健康发展的特点,进而引发了很多足部疾病,对儿童足部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13]。

1.2 国内不同年龄阶段对童鞋需求的选取分析

在2019 年度《中国儿童足部健康现状白皮书》中,新浪育儿与ASICS 亚瑟士联合开展了中国儿童足部大健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父母中,38.37%的父母会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于童鞋设计合理性的需求,36.93%的父母知道区别但是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11.73%的父母觉得只存在运动时和不运动时的区别,12.96%的父母感觉无区别;在此类数据的基础上,66.97%的父母认为儿童足部成长速度过快,所以购买童鞋时会以偏大一码为主[14]。通过以上数据可知,虽然家长是童鞋的主要消费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足部的特点,对儿童足部和选鞋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鉴于此,通过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足部发展的特点进行童鞋设计,保护儿童的足部健康已显出非常重要,这也将成为国内童鞋设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目标。

2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足的生长特点

脚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由26 块骨头组成。这些骨骼旨在支撑整个身体,适应并吸收每一步的冲击。

2.1 在不同阶段儿童足部骨骼的发育特征

儿童在0~3 岁时,足平坦宽厚且非常柔软,足部骨骼是没有完全钙化的软骨,足底脂肪多。在婴儿中,通常足弓在前2 年内不可见或发育不全,足弓区域有一个“脂肪”垫,给人一种扁平足的外观,前掌呈现为扇形;4~6 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足逐渐骨化变硬,足部脂肪也逐渐减少,足弓开始显现;6~13 岁足部各大结缔组织力量增大,足部稳定性也大大增强,但这个阶段仍然处于骨骼钙化时期;而大于13 岁,足部骨骼发育也逐渐成型,跖骨与趾骨趋向于平行,不再呈现出扇形形状,足部形态开始成人化,是足部逐渐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图1 所示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骨骼的发育特点[12]。

图1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骨骼发育特点

2.2 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脚长特点

在1~3 岁时,儿童的脚每月大约会增长1.5mm,每年约18mm。在3~6 岁时,儿童的脚平均每月增长1mm,每年大约长12mm。在6~10 岁时,儿童的脚开始每月仅增长不到1 mm,儿童足部尺寸的发育在青春期结束之后基本停止。尽管男孩和女孩的足部生长情况是相似的,但男孩的脚平均长一号,宽一号;且宽度增长与长度成比例增长[15]。

根据以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足部发育的特点,童鞋应当根据足部骨骼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区分设计,这样才能减少不合理的童鞋对儿童足部发育所带来的危害。

3 适龄性的童鞋设计要点

儿童穿不合脚的鞋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姿势、平衡和协调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童鞋设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根据儿童足部不同的发育阶段以及运动的特点,童鞋可以主要分为以下五大阶段:步前鞋(6~15 个月)、学步鞋(1~3 岁)、小童鞋(4~6 岁)、大童鞋(6~13 岁)和青少年鞋(>13 岁)。

3.1 步前鞋(6~15 个月)

步前鞋为儿童爬行期至学步初期穿的鞋,该阶段为了增强孩子足底抓地感,所以步前鞋鞋底需要非常薄软。婴儿时期的步前鞋设计需要考虑到婴儿的足部发展特点:足部脂肪多、皮肤娇嫩敏感、足部骨骼为无完全钙化的软骨且前脚掌呈现为扇形。婴儿在6~10 月时,宝宝处于爬行期和学步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步鞋要轻薄无负担,让宝宝如同赤脚在地上行走,保护宝宝足部的本体感发育,才能促进动作平衡,让四肢发育更灵活。在12~15 个月时,在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学走路,他们的脚需要额外的保护,以免受到尖锐物体的伤害。步前鞋的设计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如图2。

图2 步前鞋

在鞋形方面:鞋头以扇形为主,要预留足够生长空间;学前鞋就考虑到婴儿时期的足部发展特点,圆宽鞋头且能适应宝宝走路时脚趾张开抓地的习惯。鞋底的三分之一处,即弯折部位应位于脚前掌的跖趾关节处具有科学弯曲的弹性。在材料方面:帮面要采用相对柔软且具备一定吸湿性和保温性的棉纤维材料进行制作,鞋底要以较薄较软的材料为主。如在户外,为了保护婴儿的脚在寒冷中保持温暖,应该选择用皮革等透气材料制成的鞋子。

3.2 学步鞋(16 个月~3 岁)

学步鞋是指宝宝学步初期穿着的鞋子,大约为16 个月至3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处于学步期,应该给幼儿穿前足容易曲折的幼儿学步鞋,为开始或以及学会走路的儿童提供更多的足部保护。学步鞋的设计可以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如图3。

图3 学步鞋

(1)在鞋形方面:鞋头的形状以保持扇形为主并且加厚防撞设计,防止学习过程中碰撞所带来的伤害。鞋身采用较宽的魔术贴,既方便又不勒脚,也具备一定的缚脚性和包裹性,不易掉跟。

(2)在鞋底方面:幼童在学步前期应当选取较软的鞋底,软鞋底的伸缩性、柔韧性以及弹性都较强,更有利于幼童学步时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脚部应穿着柔软的鞋底保护。到幼童处于18 个月时,可以选取稍微硬些且防滑的鞋底,增强足部支撑力,防止跌倒。

(3)在材料方面:处于学步时期的幼童处于学步阶段,应以吸湿性、透气性和柔软性较好的棉织天然材料或者软牛羊皮材料为主,学步鞋鞋底的材料可以采取布制或者具备弹性的牛筋底。

3.3 小童鞋(4~6 岁)

此年龄段的儿童足部骨骼开始骨化,也是足弓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此阶段的儿童运动量增多,鞋子应提供良好的脚跟支撑和易于调节的紧固件。小童阶段的童鞋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图4。

图4 小童鞋

(1)在鞋形方面:必须有足够舒适的长度和宽度,脚趾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灵活运动。鞋头以宽大圆头的设计为主。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容易跑动,因此鞋头需要加厚防撞设计,防止大脚趾被挤压和碰撞;尤其避免穿尖头鞋,它会导致各种脚趾畸形(拇外翻或锤状脚趾)。鞋身可采用绑带式、魔术贴或伸缩扣的设计,可以让鞋子更加合脚,不易掉跟;后跟要增强稳定性,增加后包跟稳定性的设计使脚后跟不得有不良的横向运动,采用包裹式的设计方法对后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2)在鞋材方面:小童阶段的儿童运动量增多,脚出汗很多,鞋子应选用透气的天然面料;鞋底材料可以采取橡胶,因此类材料耐磨性强、硬度适中、缓震效果好,不仅对于足部有一定的硬度支撑,也有利于这个年龄阶段足弓的发展。

3.4 大童鞋(6~13 岁)

大童时期的儿童足仍然处于生长时期,也是脚疾和畸形的高发期。由于大童已经开始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穿不合适的鞋会增加运动伤害的风险,如脚踝扭伤和骨折。穿不适当支撑的劣质鞋子也可能导致水泡、脚趾甲受伤和脚后跟疼痛。在这个阶段鞋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图5。

图5 大童鞋

(1)在鞋形方面:大童的鞋头形状以方头、圆头、方圆头等较为宽大却不失时尚感的鞋型为主;鞋款设计方面也可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2)在鞋底方面:可以设计不同形状的底纹图案增加鞋底摩擦力,加强缓震的效果,以减少不必要的足部伤害;鞋底材料要以防滑缓震的橡胶、PU 或者轻便且弹性强的成型EVA、TPR 等大底为主。

(3)在材料方面:帮面材料可以进行不同材料的混搭,但由于大童时期所进行的体育运动较多,因此在透气性和抑菌方面、以及缓冲减震和增加后跟稳定性方面也非常重要,应采用耐曲挠性强和透气性强的天然材料或者人造材料。

3.5 青少年鞋(>13 岁)

这个时期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少年足部各结缔组织发育已成熟,足部形态开始成人化。因此,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鞋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图6。

图6 青少年鞋

(1)在鞋形方面:要根据青少年活动类型,来设计不同功能的鞋子,以保护青少年的足部健康、进行具有时尚多元化的设计。

(2)在鞋形方面:鞋头可以为方头、斜方头、圆头、方圆头等;鞋款设计方面在具备时尚感的同时也要以舒适度为前提。

(3)在鞋底方面:青少年的户外活动也逐渐增加,在鞋底方面的设计,通常以多纹路设计的大底为主,在具备美观性的同时也兼顾防滑缓震的作用;在鞋后跟也应增强稳定性和包裹性,防止运动时跌倒或扭伤。鞋底材料在以橡胶、PU、EVA 等高弹又防滑缓震的材料为主的同时,也可以采用3D 打印的技术。

(4)在材料方面:由于青少年的审美不断提升,对于材料的选取和搭配都至关重要,因此帮面材料可以进行不同材料的混搭,或者增加一些具备时尚元素的辅料进行搭配设计。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合脚的鞋对儿童脚造成的危害、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骨骼发育特点以及不同年龄段童鞋设计的特点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了童鞋的合理性设计是保护儿童足部健康发展的一大重点。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足部发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足部健康发展的规律,从而进行相对应的合理设计,积极做到对儿童的足部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童鞋鞋底
我的各路好友
画与理
一种全自动鞋底清洁机的设计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童鞋”,你是来搞笑的吗
“童鞋”,你是来搞笑的吗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上学是会呼吸的痛,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中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不同学段的运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