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2022-12-09 12:18徐水源程广帅
人口与社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养老

徐水源,程广帅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北京 100191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老年人口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占比都在快速上升,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在“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人口老龄化水平将从相对缓速增长向快速增长转变,从轻度老龄化向中度老龄化转变,2035年之前就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1]。党和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顶层设计,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相关社会主体的行动,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就人口老龄化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之后有学者对习近平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论述进行了逻辑梳理和学理分析[3-6],为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已有文献偏重于内容梳理,而对习近平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阐述较少,对其科学内涵的阐述也不够全面。本文致力于从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两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进行更加清晰的梳理和阐述,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习近平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对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工作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

(一)坚持从国家发展全局认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的现实情况,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7]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8]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放眼未来、立足全局、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对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适老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的战略判断,明确了人口老龄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民领袖关心人民群众的核心体现。应对老龄化,关键是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养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最多的就是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如何提供更加精准的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坚持以积极的理念应对人口老龄化

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8]。所谓积极看待老龄社会,就是要看到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必然经历的阶段。首先,从思想观念上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党和政府的治国理念,同时我国具有孝亲敬老的文化传统。因此,在全社会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尊老爱老的思想意识有着先天优势和文化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8]。所谓积极看待老年人,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老年人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在工作、生活中依然大有作为。首先,老年人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曾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社会有责任为老年人提供安享晚年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其次,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对于年轻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发银色人力资源,深入挖掘老年人的经验知识,把广大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最后,老年人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对社会成员言传身教的作用。

(三)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老龄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十六字新时代老龄工作方针,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遵循[8]。首先是要坚持党委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建党100年来的历史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任何事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明确基本路径,才能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其次是政府主导。政府是行政部门,主要任务就是坚决执行党的决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就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和方针。政府的工作就是细化这些战略,真正让党的决策落地,变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

再次是社会参与。养老需求是个体化、多样化的,加之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向全社会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养老服务,而对于人民群众养老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必须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但是社会力量是分散的,不能让他们无序参与,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规范。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地方发生不法分子利用养老项目实施集资诈骗的案件,导致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钱血本无归,这充分说明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对于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养老服务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供给上是互补关系,政府的作用是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社会力量的作用是在政策划定的范围之内规范运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服务优势和资源动员优势,提供多样化、差别化的养老服务。

最后是全民行动。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养老金收支不平衡问题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养老金实施的是现收现付制,未来这种不平衡会更加突出。因此,养老问题不仅关乎老年人,更与年轻人息息相关。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尤其是年轻人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效率,对于提高养老金积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四)坚持推进老龄工作“四个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思路,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统筹协调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8]这“四个转变”,是新时代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指南和行动方针。首先,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就是要提前谋划,在老龄化问题还不突出的时候,预先做好准备工作,摸清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规律和特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做好准备。

其次,推动老龄工作向统筹协调转变,就是要把与老龄工作相关的各个主体统筹起来,明确不同主体的相关职责。同时,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够,难以产生“1+1>2”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各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

再次,推动老龄工作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就是要转变当前仅仅瞄准老年人群体的观念,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考虑安排。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与老年人此前的生命历程有密切的关系。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未来的老年人。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仅仅关注老年人,还要基于全生命周期,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囊括进来,引导人民群众为未来的老年生活做好筹划和准备。

最后,推动老龄工作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不能仅仅关注老年人的生存需要,更要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和精神面貌。虽然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但很多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病痛缠身,而且精神需求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还要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

(五)坚持系统推进的战略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新思想,充分展现了习总书记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搞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8]

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考虑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也要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要考虑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前瞻思维、整体思维,更要坚持大局思维,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准确,战略上谋划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在新的形势下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复杂。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需要对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全局利益为重,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都需要系统的战略思维。

(六)坚持补短板强弱项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相对于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非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养老服务质量整体偏低[8]。因此,必须积极推动养老服务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消除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健全各主体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补短板强弱项,关键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首先,政府要承担基本养老服务的责任,建设普惠性的基础养老服务体系,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降低经济条件差异带来的不同老年人在养老服务获得上的不公平性。其次,在相对高端的非基本养老服务领域,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在这个领域,让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作用,为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

二、习近平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人口问题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见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人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人口老龄化不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而且对我国的养老保障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未雨绸缪,提高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和资源保障水平,这是最重要、最紧迫、最突出的任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体系的关键环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要求。

(二)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虽然西方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因此西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对于我国的借鉴价值有限。我国的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做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习近平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国化的结晶,是探索我国人口发展规律的理论成果,更是指导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源自马克思主义、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对人口问题的实践,为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规定了方向、明确了方法、指明了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法论,规划了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现路径、战略安排和行动方略,勾勒了老龄事业发展的路线图。

(三)为人类解决人口老龄化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长寿时代,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很多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世界性普遍性的现象。但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社会公平,党和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同社会阶层老年人在自身养老资源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政府的统筹规划,处于弱势阶层的老年人的养老是无法自我保障的,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而我们党不忘初心,在养老资源供给和布局上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一个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第二,因为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拥有特殊的制度优势。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

第三,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充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去。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孝亲敬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阐述了儒家孝道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当代价值,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立场,明确了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文化道路,这是对人类人口文化的重要贡献。

三、以习近平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论述指导老龄工作实践

(一)坚持战略观

坚持战略观,就是加强党领导下的顶层设计工作。现阶段,应强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主体构建老年友好型政策体系,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储备。首先,要坚持将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心工作,不仅要提高老年人的预期寿命,更关键的是提高健康预期寿命,确保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其次,重点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长期战略的任务清单和重点任务,分类指导,逐步实施。最后,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变量,应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机遇。

(二)坚持系统观

老龄工作涉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老年人等多个主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党的领导是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老龄工作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和工作,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其他社会主体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必须积极参与进来。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协调合作、共同担当,才能形成多元社会主体持续互动、协调、协同的合作机制。社会是由不同行动主体通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法律等制度规则连接在一起的有机系统,每个主体都承担着不同责任,共同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整体。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坚持系统观,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的力量,还要统筹、聚合、积聚方方面面的资源共同发力。

(三)坚持公平观

习近平同志长期在基层工作,对于社会公平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取得不俗成绩,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厚实支撑和基本保障,但同时在教育、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民生领域,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在养老领域,由于不同社会阶层老年人的收入、地位和影响各不相同,在享受养老服务和其他福利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既要考虑不同社会阶层老年人的客观差距,也要防止养老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四)坚持辩证观

习近平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充满辩证的智慧,是认识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指出,既要认识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更要明确老龄化带来的机遇[8]。首先,老年人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虽然老年人的体力和精力下降了,但他们在漫长的人生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和工作技能,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完全可以通过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把这些宝贵的财富传递给下一代。因此,如何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红利,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随着老龄化水平的上升,对养老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这会对养老产业产生巨大的刺激效应。养老产业涉及很多上下游行业,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力。政府的责任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和规划老年产业的发展。老年产业相关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设计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在不断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促进老年产业自身的发展,带动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养老领域有一个很特殊的特征,就是对照料服务的需求。尤其是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护理需求的快速增加有助于促进相关就业增长。现在关键是要制定护理标准,培养护理人力资源队伍,加强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五)坚持空间观

我国是一个大国,不同地方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面对的挑战也各有差异。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我国不同区域老龄化程度差异十分明显[10]。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居中,同一区域不同省份之间老龄化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个复杂的公共问题而言,既要整体把握,加强顶层设计,又要重视地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探索。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养老
养老生活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