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2年11月8日至13日,兩年一屆的中國(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世人的矚目聲中落下帷幕。
在國際形勢動蕩不定,俄烏戰爭角力世界的大背景下,如期成功地舉辦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顯得越發醒目、重要且受到關注。而緊隨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閉幕,借航展盛會打開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集中展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成就,持續表明中國對外開放態度,亮出一批強國力器,對激勵民族自信,弘揚愛國情懷,振奮民族精神,團結全國人民凝心聚力向著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具有極其重要而特殊的現實意義。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共吸引了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740多家海內外企業線上線下參展,參展飛機超110架,室內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以展團形式展示航空航天技術的最新成果。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首發首秀”。
國產軍機裝備搶眼博覽會
本屆航展上,“中國製造”、“中國品牌”航空航天及軍工產品集中展示,大放異彩。
中國空軍“20家族”飛機無疑成為亮麗的明星產品,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運油-20作為我國新一代空中加油機首次公開進行了飛行展示,其中放出三個加油管,以空中加油構型進行低空通場,展示了新一代加油機在作戰任務中的輸油效率和中國國產大型加油機的實戰性能。據介紹,運油-20可以給中國空中“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戰機加油,有效增強航空兵遠程機動能力和空中投送任務,是當之無愧的“力量倍增器”,是提升軍用飛機作戰能力的重要因素。
作為當今中國戰鬥機的主力裝備機型——殲-20換裝國產發動機後在本屆航展上大顯身手,每天開展精彩的飛行表演。專家評估認為,其隱身性能、垂直爬升能力、機動靈活能力等已跨入世界軍機先進行列,在未來保衛國家領空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胖妞”運-20也如期亮相本次航展,中國陸軍首次派出直-20真機,與直-10、直-8L等“組團”參加中國航展,並進行編隊飛行表演。
直-20是我軍目前裝備較為先進的戰術通用性直升機,具有全域全時出動能力以及良好的平原和高原使用性能,能執行機降作戰、火力突擊、空中投送、搜索救援等任務。航展上直-10進行了躍升旋轉、釋放紅外干擾彈的動作,直-8L直升機則將“山貓”全地形車帶到了空中,展示陸航飛機優越戰術性能。此三機均為我國自主生產的機型,也是我軍目前的主戰機型。
此次航展,“八一”飛行表演隊派出六架“殲10”戰機獻技藍天,進行編隊、單機和雙機表演。空軍航空大學“紅鷹”表演隊作為年輕的“學院派”飛行表演隊,以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K-8”高級教練機為表演機,以各種隊形和花樣式組合上演精彩的空中芭蕾,令現場觀眾大飽眼福。
多款新型無人機亮相博覽會
本屆航展上,無人機系列以展品豐富、形態各異而顯得異常搶眼。首次進行飛行展示的攻擊-2無人機,是中國研製的一型中高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系統,是執行邊境巡邏、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武器裝備。有多款新型無人機首次亮相本屆航展,包括無偵-10電子無人機、“翼龍”-3、“彩虹”-5H等無人機。除了上述無人機,無偵-7、無偵-8、攻擊-11和攻擊-2等先進無人機也亮相航展。
“翼龍”無人機自2012年亮相珠海,業已成了中國無人機產業的代名詞。“翼龍”家族呈現出了發展速度快、家族型號多、作業用途廣、任務能力強的特點,在軍民用領域全面開花,並走向世界。首次亮相的翼龍-3無人機真機及系統是一款遠程、重載、獨立遂行多任務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系統,整個系統由“翼龍”-3無人機平臺、任務載荷、地面控制站和綜合保障系統組成。翼龍-3機身長超過12米,翼展則達到了24米,兩翼可掛載空對空導彈、制導炸彈等,最大航時40小時以上,最大航程1萬公里以上,是具備“洲際無人機”特點的重型察打一體無人機,是我國全新打造並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機平台。
無偵-7無人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高空無人偵察機,主要執行邊境偵察、領海巡邏等任務。無偵-7無人偵察機被外界稱為中國版的“全球鷹”,是一種戰略級無人偵察機。
被人認為是殲-20“忠誠僚機”的飛鴻-97A無人機首次在航展上揭開面紗。它外觀酷似殲-20,具備隱身功能和良好機動性,是一款高端制空作戰飛機,系統具有短距起降、重複利用、雷達隱身、威脅規避、誘騙消耗等特點。在未來戰場,它可以和有人隱身戰機協同作戰。
航空“心臟”
太空“千里眼”齊亮相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本屆航展,AEF13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太行”系列5款發動機、CJ2000(“長江2000”)發動機等多款新型產品精彩亮相。
CJ20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匹配雙通道遠程寬體客機;AEF1300發動機是我國航空動力技術創新發展的典型產品;“太行”系列5款發動機則是大名鼎鼎的矢量發動機。
在展館內,寬約20米、高約25米的巨型軍綠塗裝雷達——SLC-18P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頂天立地”、“劍”指蒼穹,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SLC-18P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巨大的雷達截面上,幾百個圓柱狀的探測單元密集排列如蜂巢,該型“巨無霸”雷達是我國最新研製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其可輕鬆探測到低軌衛星。這意味著,該型雷達的預警探測距離已“擊穿”大氣層,可預警來自外太空的威脅,是當之無愧的大國盾牌。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攜反無人機體系迎來“首秀”,該體系具備極強的“探、偵、擾、控、打、評”體系化作戰能力。其中,DK-1低空探測雷達和光電雷達,是反無人機體系中負責目標探測的“法寶”,能夠實現對無人機目標的儘早發現,準確跟蹤,以及對集群目標的清晰分辨。作為信息化聯合作戰的地導防空指控系統ZK-K20,是反無人機體系中防空作戰的“最強大腦”。該系統可支撐建立大到戰役級、小至戰場級的指揮控制系統,對遠、中、近多型武器系統進行統一指揮控制,最大程度發揮各型武器系統的綜合作戰效能,從而實現高效率的作戰指揮。被譽為“低空獵手”的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HQ-17AE則是構建反無人機體系的核心,具備目標搜索、跟蹤和導彈發射能力,可以有效應對中小型無人機目標,並可作為反無人機/蜂群體系的核心指控節點。
陸軍合成旅解決方案首次展出
本次航展上,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次展出了陸軍合成旅解決方案,全面涵蓋偵察營、坦克營、機步營、炮兵營、反坦克營、防空營、無人機營、作戰支援營等,展現了陸軍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理念。
此次航展,多個軍工企業展示了十餘款無人戰車,展示了我國已在這一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無人戰車既有長約三四米並且配備機關炮、反坦克導彈的大型無人作戰車,也有長度不到1米只配備機槍的小型無人戰車,機動方式既有輪式也有履帶式。
沉浸式體驗“太空出差”
本屆航展上,中國航空航天成就同樣令人注目,其中中國空間站組合體1:1展示艙成為展館裡的熱門“打卡”點。該展位全景展示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公眾可以到內部參觀,感受它真實的場景。
11月8日航展開幕當天,正在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執行任務的三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從太空艙實驗艙以視頻連線方式向航展開幕表達祝賀,這一相隔400公里的天地間特殊的“太空祝福”,瞬間拉近了太空與地球間的距離,讓世人的航空航天夢想仿佛掠過眼前,觸手可及。
本次航展,中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C919參展並作現場飛行演示,吸引多個航空公司簽約購買。C919大型客機研製成功,並獲得型號合格證,標誌著我國具備自主研製世界一流大型客機能力,是我國大飛機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國人在追逐大飛機夢的道路上取得歷史性成就。
據本屆航展主辦方介紹,第十四屆中國航展期間,展示飛機121架,地面裝備54型;共簽訂總值達398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書,成交各種型號飛機549架;約21.5萬人入場參觀,超10.5億人次通過大小屏觀看航展直播報導。
中國航展自1996年驚豔面世已走過了26年光輝歷程,其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準不斷躍升,已躋身國際五大航展“第一軍團”,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給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帶來的巨大變化,讓世人充分領略到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進程,並激勵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繼續前進,以中國式現代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進程的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