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陆续读了贾文华很多散文诗,写故乡的、写亲人的、写草原的、写人生的、写命运的,最近读到他一组写煤矿工业题材的散文诗,把煤城、煤矿工人的生活真实朴素的再现出来,值得体味和思考。贾文华出生于内蒙古扎赉诺尔煤城,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在黑龙江的煤城鹤岗,煤城,煤矿工人,煤块儿,几乎贯穿了他有生之年的所有时光,关于煤的所有故事或情节,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记忆里。写煤矿题材的诗,就需要在煤炭行业里面摸爬滚打,才能知晓一线工人真实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状态,才能为诗歌创作积累充足的素材。
认识了煤城,也就认识了煤城人。诗人眼里的煤城,是他爱在骨子里的故乡,无论在扎赉诺尔还是在鹤岗,煤城的每一个晨昏与星辰,每一粒尘埃或煤屑,都丝丝缕缕渗透进他的血脉与心跳,从内蒙古到黑龙江,他与煤结下了不解之缘,煤矿故事便成了意味深长的诗行。
“似乎煤城每个地点,都与你的传奇有关,源于你发自内心的挚爱。这份生命的本真,让你根本静不下来……每个风起的日子,我常能听到你的声音,奔跑着,像一块燃不尽的煤。”(《你不许每块煤炭失联》)诗人以记人记事的笔法,满含深情,饱蘸浓墨,讲述了某矿选煤厂搞宣传的一位职工爱煤、护煤的酸甜苦辣故事與主人翁式的奉献精神。“你不许每块煤炭失联”,是诗人对他的最高评价与敬仰,情节生动,细节丰富,故事串联有条不紊,有切身之感。
“……所以你千方百计地融入夜与昼的辩证,所以你一次次在歌声与诗韵的情怀中塑造自身。你想让鹤岗这座百年老城,在生命的华彩中绽放新生。”(《子夜与拂晓》)诗人用一篇千字的日记体散文诗,动情地描绘了一位扎根煤城数十载、爱岗敬业、多才多艺、在文化宣传战线上贡献突出的文化工作者,长期深入矿井,与矿工们打成一片,写词谱曲,倾心创作,积极组织各种活动,甘当煤矿文化的“耕耘者、酿酒师、秉烛人”。“你想让鹤岗这座百年老城,在生命的华彩中绽放新生”,诗人的总结,让我们看见了煤矿文化的传承者与接力者。
关于煤的诗,小写也是大写。诗人在《有光的人》里,小写的是老报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对煤矿宣传报道工作的无比热爱,大写的是那一代人的坚强精神支柱。“愈攥愈亮的车把,指纹源于心的方向。车梁、脚蹬乃至响铃,汇成新闻热浪,装点北疆边陲的晨光。”诗人展开横向与纵向的记忆搜索,立体展现了煤矿老报人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
深入井下,结识那些巨大的能量。诗人对煤的了解与对煤矿工人的认知,都是长年累月在基层的工作与生活中得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深入八百米矿井,就无法感受到那些在巷道匍匐前进的人,那些开电机车的人,那些在黑暗中头顶矿灯、手持铁镐奋力挖煤的人。正是他们的艰苦工作、不懈努力,才挖出了一吨又一吨的好煤,才让那些汗流浃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劳动的无私情怀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连气息的纳入都天壤有别,刚刚吮吸了满腔春日的馨香,转瞬,就嗅了一鼻子发霉的朽木。”(《感受巷道》)“开电机车的人,性情倔强,少吭声。驾起长长煤龙,常把困境置之度外——”(《开电机车的人》)诗人观察细腻,想象奇特,截取的井下工作片段生动描绘了地下世界与地上世界的截然不同,也道出了煤矿工人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安静与喧嚣的对比,远古与现实的反差,沉睡的灵魂与苏醒的时光之间的交流,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在场感。
作为热爱煤矿、热爱煤城的诗人,他的呼吸与脚步、他的流连忘返与精神归途,已经显而易见。诗人似乎永远也写不够也写不尽那些魂牵梦绕的转辗反侧的与煤有关的事物。持久的写作,是需要激情与才华来支撑的,但是,诗人忽略了那些,只要有一点儿内心的触动,他就可以发而为诗,可以风雷激荡,可以攥紧那些瞬间与怦然心动的分分秒秒,不能不说这是诗人内心的强大与包容在发挥作用。
“在你心目中,八百米深处的铁轨就是矿山的底盘;好比一个人,脚板,是他对于大地的支撑。于是,每天你都奔波于千尺巷道,去拾那些被岁月遗忘的道钉。”(《拾道钉的人》)诗人眼里的道钉已经拟人化了。八百米深处的铁轨,本身就是诗人延伸的赞美诗。千尺巷道里的奔波,既是对安全的全程负责,也是对道钉们最起码的尊重。每一个道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的承载与站位是坚定的,他们散落的时光,完全应该回到使命的召唤中。有时候矛盾的东西是互补的、互相映照的,它们穿越时空又替代时空,让雪和煤、白与黑,在岭北得到了应有的回答。“在岭北,一片雪,暖着一层煤——天空,愈加湛蓝。”(《在岭北》)诗人摄取的场景,具有自然与和谐的美,“天空,愈加湛蓝”,我们的心就会愈加辽阔与豁达,是的,没有人能够抵抗那些朴素的眼神与泪光,没有人能够抵挡那些深陷的爱与表白,只有诗歌能。
你习惯了胶靴蹚过地下水,乌黑的身体,移向银币般圆圆的天窗似的井口/你听惯了耳畔形形色色粗嗓门的喘息,像是从黑夜里返回故乡的云/你揣摩着,如何用骨头里的盐分,勾勒太阳石的神韵//若干年后,我想从你的油彩中,取出那块煤;我想知道,你是怎样把火焰与时间关在里头的。
(《矿山画家》)
诗人是用文字、画家是用颜料来为矿山鼓与呼,虽然诗人与画家表现事物的方法不同,但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归根结底,他们最后的精神大本营都是拥有蓝天与白云的地方,都是拥有煤块与火焰的地方。
“热爱一块煤吧,爱它的前世与今生/向下挖吧,让一吨又一吨的优质煤到达祖国的四面八方!”毋庸置疑,时光一直在流淌,我们的记忆也在不停地流失,能够在记忆里沉淀并被打捞起来的都是珍珠和玉石。一座煤城和一块煤,也许就是诗人贾文华命中注定的情结与爱恋,无法割舍,也无法抛弃。在散文诗这种文本中,诗人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前路与归宿,他愿意在淳朴、明亮、诗意、哲思、茂密、辽阔的森林里,继续挖掘煤的一生,探寻人生的生命价值,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季 川: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潮》《诗歌月刊》《北京文学》等报刊。著有诗集《季川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