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羊是一种哺乳动物,我国的羊主要有山羊和绵羊,还有黄羊、湖羊、岩羊等。羊和牛一样,都是反刍动物,头上长有双角,性温顺,为六畜之一,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八位。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放牧、狩猎羊了。羊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羊”字应运而生。
“羊”字的出现与演变
最早的“羊”的汉字是象形字,也就是照着样子画出来,“羊”字的雏形就出现了。最早的“羊”是画了一只整羊的图形,后来人们觉得没有必要画得那么细致,就画个羊头来代替。再后来,觉得画羊脑袋也挺麻烦,就进一步进行简化。我们从最初的甲骨文“羊”字看,上部左右弯曲的是羊角,下部像箭头似的部分是羊鼻尖和嘴巴。
上古人过着游牧生活,羊繁殖得多,是一件很吉祥的事情,因此在古代的器皿上铭刻着“吉羊”两字,就是吉利、吉祥的意思,后来又造出“示”旁的“祥”字来。晚期的甲骨文在弯角与上扬的嘴角之间加一短横。金文又将嘴形写成一横。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的“羊”完全改变了羊角羊嘴的原有形象,现代的“羊”字就出现了。
“羔”是小羊还是烤羊
现在我们知道,“羔”多指小羊,甲骨文“羔”字四點并非写在羊头的下边,而是写在四周,这四点是“小”的意思。还出现过底部画了个“火”字图形的“羔”字。金文省去了第一种甲骨文“羔”的小点,改为一粗弧,后来又将粗弧改成了“火”。这是什么道理呢?上面一个“羊”字,下面一个“火”字,分明是表示用“火”烤“羊”嘛!因为烤着吃,小羊更好吃,所以“羔”字指小羊。“火”字底就不用了,还是用四点底吧!“羔”是个会意字。小篆改成线条化,又经过隶变,楷书就写成现在这样的“羔”字了。《说文·羊部》载:“羔,羊子也。”本义就是初生的小羊。这个说法一直延用到现在。
我们都知道,四点底是“火”底的变形,如煮、蒸、烹、熬、熟、热、焦、烈、黑等与“火”有关的汉字都是四点底。四点底的字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里都属“火”部,也能间接说明“羔”曾经是烤羊的意思。到了现代为了查阅方便,字典才把四点底单独另立一部。
“羊大为美”是形美还是心美
现在该说说“美”字了。前文说小羊烤熟虽然好吃,但是毕竟肉太少,所以人们认为肥大的羊才是最好的。如清朝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羊大则肥美”。直至宋代,国人一直以吃羊肉为贵,因此羊在古人食谱中的地位很高,加上后人认为“美”由“羊”与“大”组成,由此自然容易得出“羊大为美”的结论。
然而,回过头去看甲骨文中的“美”字,情况又不同了。下部是一个“大”字,那没错,但上部却不是羊头,而是像羽毛之类的装饰物。甲骨文中的“大”就是“人”,因此合二为一就是一个站立的人,头上装饰着高耸弯曲的羽毛或类似的头饰,古人认为这就是美,所以才以此造了个“美”字。还有一种解释说,“美”就是“人”顶着一只“羊”,这羊是狩猎刚获取的,或者是把羊当作珍贵的祭品在祭祀,不管是哪种情况,人们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心里高兴,那不正是“美”的意思吗?
“羔”“美”上部都有个“羊”字,都与羊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仨字真是“一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