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51)
乳腺癌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发病率直线上升,其预后转归与诊疗时机密切相关,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可达到60%以上,而晚期乳腺癌可能由于发生远处转移而难以治愈,早期诊断对预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2],而乳腺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术前的分期至关重要。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引入冠面成像,为乳腺超声检查提供新视角[3-4]。钼靶X线摄影(mammary gland molybdenum target,MG)可有效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以及内部结构信息等,在微钙化显示方面优势较明显[5-6]。本研究拟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ABVS与MG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54.30±6.37)岁;病灶侧别:左乳63例,右乳57例;肿块直径0.4~5.2 cm,平均(1.78±0.63)cm;120例患者病理检测显示的120个病灶中包括恶性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8例、导管原位癌20例、黏液癌3例、髓样癌1例),良性4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纤维瘤23例、脂肪坏死结节1例、乳腺腺病18例、不定形胶冻样物质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纳入标准:(1)超声发现乳腺肿物且存在局部腺体紊乱或微钙化表现;(2)年龄≥18岁,女性;(3)乳腺处于完整状态,无破溃情况,无红肿化脓情况;(4)穿刺或手术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肿物极大且突出皮肤表面;(2)乳腺部位皮肤存在破溃的情况;(3)肿物疼痛或乳腺假体;(4)检查前已接受抗肿瘤治疗;(5)妊娠或哺乳期;(6)病例资料不全。
1.2.1 自动乳房体积扫描仪(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扫描检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Siemens Acuson S2000)及配套ABVS,二维灰阶探头(18 L6),频率范围5~14 MHz。检查时,暴露检查部位,通过探头扫查乳房(包括纵面、横面、扇形切面),同时需注意观察腋尾部,对腋窝进行扫查,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情况以及回声等。肿块血流检测,测量阻力指数、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患者上肢外上方伸,受检侧乳头朝正上方,开启ZBVS系统,适当施加压力,紧贴乳腺表面进行扫查,传送至ABVS分析系统。
1.2.2 MG检查 通过Siemens Mammomat数字乳腺X射线系统,患者站或坐位,将乳房压扁以使得射线可均匀穿透乳房。摄取双侧乳房的侧位以及轴位片,如有必要,可增加切线位、斜位等,观察病灶情况。
通过北美放射学会诊断分类[7]:0级:资料不全,需根据其他检查结果评定;1级:无明显异常情况;2级:良性;3级:可能为良性病变(恶性率≤2%);4级:可疑恶性(恶性率3%~94%,且3%~10%为4a级、1%~50%为4b级、51%~94%为4c级;5级:高度可疑恶性(恶性率≥95%);6级:病理显示为恶性病变。将BI-RADS中1~3级归结为良性病变,将4~6级归结为恶性病变。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ABVS与MG对乳腺肿块良恶性及乳腺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BVS与MG乳腺肿块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0% (72/120)及55.83% (67/120),假阳性率分别为4.17% (5/120)及8.33% (10/12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7,P=0.513)。见表1。
表1 ABVS与MG乳腺肿块检出情况比较(n)
ABVS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6%、91.67%、89.58%,高于MG检测79.17%、79.17%、71.70%(P<0.05)。见表2。
表2 ABVS与MG乳腺肿块诊断效能比较 (%)
病理诊断共有120例患者中共有72例乳腺癌患者,TNM分期0期9例、Ⅰ期20例、Ⅱ期16例、Ⅲ期12例、Ⅳ期15例,ABVS与MG诊断0期与Ⅰ期乳腺癌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3,P=0.487);ABVS诊断Ⅱ期、Ⅲ期、Ⅳ期乳腺癌准确性为97.67%,高于MG检测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07)。见表3。
表3 ABVS与MG诊断乳腺癌与TNM分期结果比较[n(%)]
病理诊断72例患者中出现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共有31例,ABVS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77.42%,高于MG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0,P=0.004)。见表4。
表4 ABVS与MG诊断乳腺癌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比较
女性患者,61岁,因左乳肿块入院,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乳腺癌,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肿瘤大小3 cm×2.5 cm×1.4 cm,尚未累及乳头皮肤、胸肌筋膜,淋巴结转移前哨2/3,腋窝0/16,淋巴结转移总计2/19,病理学分期pT2N1M0。见图1。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高水平状态,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6.9万的新增女性乳腺癌患者,其防治面临巨大的挑战。早期筛查和今早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8-9]。
MG为传统临床乳腺癌诊断的最佳方法,通过正常乳腺和病灶的密度差异发现隐匿或微小病变,但操作过程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同时其放射线易造成正常细胞损伤,因此中国抗癌协会仅推荐>40岁乳腺癌普查可通过MG摄影[10-11]。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在乳腺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超声可通过二维灰阶图像以及彩色血流信号和多普勒频谱显示肿块多种信息,然而普通的超声技术无法实现多层面整体自动断层扫描,难以显示肿块全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小病灶以及等回声病灶显示方面存在明显不足[12-13]。ABVS则通过冠、矢、横切面3个切面聚焦定位,从而实现多方位多层面观察病灶情况,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14-15]。ABVS构建的乳房三维结构可检测出不同象限肿块,显示内部结构和外周界线,克服常规超声局限性,捕捉病灶大小、位置和周边情况的能力更强[16]。
本研究中,ABVS诊断效能大于MG,且ABVS可获得全面的影像信息,有利于乳腺病灶的发现,提高准确率,在临床乳腺肿块良恶性评估方面准确度高于MG。另外,本研究显示,ABVS诊断仍有5例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例)和导管内癌(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2例可能是由于病灶总体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边缘光滑且密度较为均匀,被误诊断为纤维腺瘤;另外3例则因腺体结构较为紊乱,界限清晰、无挤压征象,被误诊断为良性增生。另外ABVS有5例良性病灶误诊为恶性,可能是由于肿块呈现恶性病灶征象,外形不规则,局部皮肤增厚等。左冬梅等[17]发现MG虽对于癌肿典型钙化诊断特异性较高,然而其对致密性乳腺病变诊断具有明显的不足。本研究中,MG检查存在15例恶性肿块误诊为良性,除病灶本身征象特征原因外,主要是由于良恶性病变同时存在时,前者表现较为突出,难以检出恶性病灶,同时乳头、乳晕区等部位易出现误诊或漏诊,同时MG对于局限性小叶增生以及边缘欠清晰的小腺瘤和小癌肿分辨不清,炎性病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本研究病理诊断72例乳腺癌患者包括TNM分期0期9例、Ⅰ期20例、Ⅱ期16例、Ⅲ期12例、Ⅳ期15例,ABVS与MG对于0期乳腺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8.89%、66.67%,Ⅰ期乳腺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00%、85.00%,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准确度无明显差异,但对于Ⅱ期+Ⅲ期+Ⅳ期乳腺癌,ABVS诊断准确性高达97.67%,高于MG检测的79.07%,此外ABVS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77.42%也高于MG的41.94%,说明ABVS对乳腺癌术前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评估效能均高于MG,与闵贤等[18]研究类似。究其原因可能为ABVS通过三维立体超声成像从多个层面对病灶进行聚焦定位,多方位观察病灶,提供较为全面的病灶信息,有利于乳腺癌的正确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判断。
综上,ABVS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效能的临床价值高于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