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
——以“安徽民歌赏鉴”课程为例

2022-12-08 06:41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皖西民歌安徽

喻 林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总书记的讲话打开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局面。在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学者们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展开了讨论,强调了高校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如高燕提出,高校要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2]。高德毅等认为,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要注重价值传播和知识传播一体化,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3]。从学者们的论述中我们得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结合具体课程来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去,因此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建设都应有其特色。高校通识课担负着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素养的功能,在思政建设上更应突出“知识育人、润物无声”的特点,为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4]服务。基于此,本研究以高校通识课“安徽民歌赏鉴”课程为例,对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如何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从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3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徽民歌赏鉴”课程思政内容建设

“安徽民歌赏鉴”是一门本土通识课程,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上。

(一)挖掘安徽民歌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

已有研究中对安徽民歌传统文化内涵的解读主要是从民歌歌词和民歌音乐这2个方面展开的。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出的鲜活之音,表达了自然质朴的生活情感,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相处中的经验与感悟,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来源。以皖西民歌为例,民歌中唱到的犁、耙、刮耙、锹、镰刀、锄郭、水车等农具、“挑担黄秧下田冲”和“起早歇晚把麦种”等农业生产场景都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当地的生产民俗[5],而关于庙会、丧葬等民歌也是当地非物质民俗活动的生动体现[6]。安徽历史悠久,各地民俗文化同中有异,形态丰富。在民歌教学中适当融合民俗文化的内容,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本土文化,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红色文化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也见证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雄伟功绩,这里是淮海战役总前委驻地,也是“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民歌见证了安徽光荣的红色历史,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优秀素材。以人们耳熟能详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为例。这首歌诞生于皖西商南果子园佛堂坳小学,由时任商南果子园佛堂坳小学校长的“商南才子”罗银青编词,采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民歌“八段锦”曲调演唱,深切地表达了“民拥军、军爱民”的鱼水情。安徽民歌中歌颂党、歌颂红军、歌唱革命英雄事迹的还有很多。如金寨民歌《歌唱立夏节暴动》详细地描写记叙了立夏节起义这一革命事件,歌颂了红军的英勇,表达了人民群众参与起义的热情和成功的喜悦。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赏析这些红色民歌,使学生在音乐中了解英雄的历史,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是思政教育和历史文化的有效贯通。

(二)汲取安徽民歌研究前沿成果,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安徽民歌赏鉴”课程要立足民歌教学,对学科前沿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民歌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发展,不再仅仅是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田间歌谣,其中也多了一些民歌人的参与创作和参与传播。同时,也有一大批学者参与到民歌研究的队伍中来,为民歌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巢湖民歌为例。如今的巢湖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并唱响了《中国民歌大会》(2017年第二季)。这其中凝聚了许多民歌人的努力。原安徽省庐剧团作曲家沈执先生在巢湖民歌的传承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世纪50年代初,他作为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成员,负责芜湖地区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记下了许多首原来只是口头传唱的民歌。从口耳相传到谱录传承,民歌的流传范围大大拓展了。放羊姑娘出身的农民女歌手胡吉英将巢湖民歌从田间地头唱进了中南海,推动了巢湖民歌的传播。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田雅丽教授以专题形式举办了多场民歌研讨会,促进了安徽民歌的传承。如2018年3月举办了大别山民歌专题讲座与演唱会,2019年4月举办了当涂民歌专题讲座与演唱会,2020年9月举办了凤阳民歌专题学术讲座暨音乐会。同时,在诸多学者的共同推动下,安徽民歌的理论研究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渐呈区域化、系统化的态势。

安徽各地民歌背后都有不断进取的民歌人和诉说不尽的民歌故事,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吸收这些学科背景和前沿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安徽民歌人和民歌故事,学习他们对于民歌事业孜孜追求的精神,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突出安徽民歌多样性与本土化的教学,拉近大学生与本土文化的亲近感

安徽各地民歌风格各异,多样性中又具有统一性。王义彬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安徽全省划分为皖南低山区、皖西大别山区、江淮地区和皖西南一隅4个色彩区,分区域对各地的民歌风格进行了阐释。例如:流行于皖南低山区的“五更调”具有吴越江南小调柔婉清丽的色彩;皖西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更多明快达观之意;皖中丘陵的“唤小牛调”“五更鼓儿咚调”旋律更趋平衡,乐曲流畅俏丽;皖西南区则受楚文化影响,风格渐趋华美柔婉[7]。

同一区域的民歌,其内部风格也有差异。笔者于2015年基于皖西民歌内部音乐风格的差异,将皖西民歌分为皖西江淮方言片(包括六安市区、舒城、霍山)和皖西中原方言片(包括霍邱、金寨、寿县)这两大音乐方言片,并从语言和音乐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风格差异:皖西中原方言片的民歌更加雄壮粗犷,江淮方言片的民歌则更加柔和婉转[8]。

多样化体现出安徽民歌的丰富多彩,风格差异则凸显了民歌所折射的各地不同文化内涵。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综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鉴赏和比较中领略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加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安徽民歌赏鉴”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建设

传统的音乐赏鉴课课堂教学模式多以“音乐欣赏+老师评鉴”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思政课堂的主旨是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性,要让学生主动去赏鉴,在赏鉴中感悟音乐之美,思考音乐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而引导的关键又在于要给学生明确的任务。

课程任务、活动过程和目标实现是课程教学的关键要素,也是教学方法实施的重要环节。这三者的实施,都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任务教学法的引入,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值得在课堂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安徽民歌可以依体裁分类,分为山歌、秧歌、小调等;也可以依地域分类,分为巢湖民歌、皖西民歌、当涂民歌等。因此,“安徽民歌赏鉴”课程非常适合以专题的形式来学习。在每个专题中,可以相应地设计需要学生去完成的任务,比如:确定一首民歌,让学生找出其中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歌词和乐句;根据一首民歌来编排一段舞蹈、画一幅画、写一篇短文等。

以凤阳民歌《凤阳歌》为例。“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这首歌流传广泛,几乎家喻户晓,适合进行任务拓展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任务教学法,教学过程包括课前任务设计、课堂任务完成、课后巩固练习3个步骤。

课前任务设计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宗旨,采用分组分任务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完成背景知识的搜集、整理的学习。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背景解读:通过查资料对歌词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第二小组负责民歌关联:查找和《凤阳歌》相关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第三小组负责现实解读:了解凤阳在新时期的发展和现状。任务的设计要明确、扣题且可操作,每小组的同学领到任务后,由组长进行任务再分配,共同完成课前准备,熟悉民歌背景。

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应在教师的主导下对各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反馈和集中讨论。形式包括图片展示、口头解读、现场表演等。第一小组同学用PPT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对歌中所唱的“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等历史背景进行了说明。第二小组的同学展示了李翰祥、朱牧导演的电影《凤阳花鼓》的精彩片断,两个小组的同学还进行了互动,在讨论中大家对《凤阳歌》的时代背景有了直观清晰的了解。第三小组的同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凤阳的新发展:从“大包干”的发源地到沈浩书记的事迹,从总书记视察到凤阳如今的新面貌。演讲的同学热情洋溢,讨论的同学也是激情四射。课堂任务的完成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专题学习、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此时,教师再导入民歌的学习,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都非常高涨。

课后的任务是多元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用演唱或舞蹈的方式来演绎《凤阳歌》,也可以用文字、绘画作品来阐释自己对《凤阳歌》的理解,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来表现这首民歌。形式多样的作品既体现了艺术教育的美育思想,又渗透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理念。

任务教学法以任务导入,重视课前准备,强调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破除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方面有着很大优势,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又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安徽民歌赏鉴”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建设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学生对地方民俗文化的理解

实践教学的中心是走出课堂,传统的实践模式对场地、时间和教师人力的要求都比较多,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产生,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何平月总结了新媒体在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中的优势:新媒体能够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还能共享图文、音像、视频等教学资源,突破实践基地教学资源的局限[9]。

对于“安徽民歌赏鉴”通识课程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民歌中感受当地民俗文化,传统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的实践教学开展起来有较大难度,而丰富的网络资源则可以便利地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直观体验。以皖西地区的民俗“邀大岭”为例。“邀大岭”是皖西地区古时祈求神灵保佑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集歌、舞、乐等形式为一体,后来又衍生出了赛歌、对歌、邀歌、排歌等表演形式,以地方民歌为主要演唱形式。“邀大岭”中独具特色之处在于其演唱歌韵有严格规定,从早上至中午,依次换韵,演唱曲调高亢有力,歌手要拼尽气力,往往把脖颈挣得通红,因此又叫“挣颈红”[10]。通过视频观看,学生既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这种民俗活动的面貌,也可以直观地领略当地民歌的韵味、感受民歌中的文化内涵。

新媒体平台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方式也多样化:参与讨论、上传作品等,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要及时给予回应,师生的每一次互动都是课程深化的过程。

(二)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通识课“安徽民歌赏鉴”的实践活动可以采用将校外资源“请进来”,比如将民歌手请进课堂、请民歌专家进行讲座等。相比“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操作上更具便利性,可以减少学生外出实践活动的经费支出以及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方式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反响良好。

笔者曾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别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金寨民歌手余述凡为学生现场教唱金寨民歌,也曾邀请了《安徽民歌集萃》的作者,有“安徽民歌第一人”之称的崔琳先生来讲学,学生们的反响都非常强烈,学习效果很好。与民歌手和校外民歌专家的现场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安徽民歌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对安徽民歌的理解。学生们表示这样的活动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感官的盛宴、思想的洗礼。

将校外资源“请进来”,在时间和场地的组织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场的观摩和聆听对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具有很强的深化作用。

(三)适当开展创作、演唱等实践活动

“安徽民歌赏鉴”通识课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样板”,所以需要教师保持良好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不断地试验、调整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也需要教师自身实践的支持和引领。学科知识是教师讲授本门课程的理论基础,而创作实践则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生动的血液。理论创作两手抓既是教师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路径[11]。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创作、演唱等实践活动是对教师授课的要求。

在讲授“安徽民歌赏鉴”通识课的过程中,笔者秉承“实践中教学、教学中实践”的原则,将创作实践作为加强自身理论素养的重要内容。以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大湾村为背景,运用大别山民歌“慢赶牛”“采茶调”等音调创作了歌曲《总书记来到咱大湾》。这次创作是笔者用民歌曲调记叙现实事件的创作,也是笔者将民歌曲调与大别山民歌红色基因相融合的创作。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适当进行创作实践的观摩学习和实际演练,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了民歌强大的记事功能和表意功能,对于民歌中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四、小结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是需要我们积极开垦的领域。本研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建设和实践教学建设三方面探讨了“安徽民歌赏鉴”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内容建设突出了挖掘安徽民歌传统文化、汲取研究前沿成果、突出多样性与本土化的教学这3个方面,教学模式建设以任务教学为例进行了说明,实践教学建设从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创作和演唱等实践活动进行了阐述。

总体来说,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深入挖掘、细致分解、多样表现的原则,从内容、课堂教学和实践多方面贯彻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

猜你喜欢
皖西民歌安徽
《安徽记事》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回马枪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回马枪
穿花衣 唱民歌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