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妍,朱颖
(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正式升级成为国家战略。“康养城市”是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严峻及国家战略支撑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城市逻辑。人口老龄化以及收入不断上升带来的对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需求,健康观念不断转变,由最初的以预防疾病为目的到目前以康体休闲、养老养生、营养保健等为目的,康养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城市的生命力,已逐步体现在从新生儿培养教育到老年人健康养老等各方面内容,而“康养”正是一个城市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不同区域的城市基于当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对康养城市建设的指向性会有所不同,对学界已有的文献进行总结得出,有的侧重于康养产业[1,2]的发展,有的侧重于旅游消费[3,4]的体验,有的侧重于森林生态[5,6]的建设。然而,康养城市“由谁来建设”这一问题在学界中尚未形成相关文献,只有解决了“由谁来建设”,才能解决下一步问题“主体该如何建设”。
康养城市建设主体,即打造和建设康养城市从规划、运营到管理、评估过程中的参与者。康养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进行合理分工。当前正是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迸发期,这也将进一步运用城市健康养老服务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只有有了科学的政策制度依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才有可能与康养城市的功能系统无缝对接。而完成这种对接的,则是各类参与建设康养城市的主体。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7],号召各国关注老年友好城市的环境特征,促进建设关爱老年人的城市环境,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与活力[8]。《指南》提出了由八个方面构成的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框架,分别是户外空间与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和就业、社区支持与卫生健康服务支持。由此,梳理总结《指南》指标体系,可将老年友好城市的建设主体分为三类:政府、企业、社区。
老年友好城市与康养城市建设理念相一致,二者都是为了完善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宜居环境。因此,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主体可以理解为康养城市建设主体。政府是康养城市的倡导者、管理者;企业是康养城市建设与运营的直接参与者;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康养城市的参与者、体验者和维护者。目前我国康养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中,各个主体的角色尚不明确,且各主体间的协作性不足。由此,康养城市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科学界定政府、企业、社区三大行为主体的职能定位[9],以便加强协作。
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变迁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协同思想逐渐被运用到城市品牌打造领域,康养城市在协同建设中体现了行为主体的多元化。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10]。协同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11]。普适的协同理论是为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降低成本,增长收益。将协同理念引入康养城市建设,其主要目的可以应用为降低政府、企业、社区在城市健康养老中的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康养效益,改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根据协同理论,康养城市协同建设思路可以理解为将拥有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能力和不同资源的参与者容纳进康养城市建设中,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政府、企业和社区各司其职,发挥好各自角色承担的社会力量,同时,各主体又都是协同共建的关系。区别于以往的城市建设,城市健康养老是关乎老年人这一重要群体的城市建设。因此,政府也不仅是单一的主体。在康养城市建设中,政府承担着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等责任,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康养产业、提供康养服务产品,而社区是家庭和个人组成的生活体,自然也是康养城市建设的基础组织。政府、企业、社区三大主体协同建设,共同打造康养环境和康养社会,在为康养人群服务中孕育康养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动养老融入城市。由此形成了康养城市建设主体协同的基本逻辑(如图1)。因此,在康养城市建设中,既要体现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引导地位,也要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还注重社区作为政策落实的基层单位的基础作用。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主体之间还难以形成合力,且社区作为城市养老最直接的行为主体,并没有将其角色优势发挥到极致[12]。这便说明主体协同在建设康养城市过程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意义的。
城市处于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之中,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环境对打造康养城市中不同主体的不同行为选择产生影响。由此,从政府、企业、社区这三类行为主体及行为方式的角度入手,构建一个“三主体动态模型”作为主体协同建设康养城市的分析构架。
“三主体动态模型”基于对康养城市建设过程中三大行为主体的解读及协同建设的合理性分析,将政府、企业及社区纳入到一个建设框架中研究。同时,以“康养城市”为战略主体间的核心枢纽,厘清在康养城市建设中政府的引导地位,企业的主导地位,社区的基础作用,构造了各行为主体的协同关系网络,以系统性的思维解决康养城市建设过程中角色不清的难题,保证了协同建设框架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模型的来源是基于对“由谁来建设”的思考,但不仅局限于此,还需要探讨康养城市建设的一系列主体行为措施,即“主体如何建设”。由此,“三主体动态模型”是建设过程中各主体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政策、技术、知识等)进行参与行为的整合。
“三主体动态模型”为创建康养城市的主体提供方法思路,以实现目标明确、角色定位准确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为有效建设、协同管理提供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支撑工具。
从“三主体动态模型”(图2)可以看出,在康养城市协同建设框架中,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和社区,企业在此条件下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社区作为社会中养老的重要基础单位,在贯彻政策方针的同时,合理利用市场上康养服务资源,并且造福社区内的康养群体,最终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协同,推动康养城市建设和发展。
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环节,康养城市建设关乎民生,为老年群体乃至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因此政府对康养城市的建设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三主体动态模型”,厘清政府在康养城市建设作为引导主体的职责。具体而言,政府需要落实好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职责以引导企业和社区协同共建康养城市,详见图3。
4.1.1 强化康养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并组织实施康养服务规划,将康养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协同系统的工程,实现康养城市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措施和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充分激发政府民政、土地、规划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参与康养城市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将康养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革同步,确保与生育、退休、养老、社会保障、医疗、收入分配、涉老产业等政策相协调。
4.1.2 制定和完善康养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明确康养城市建设的法律规范,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实际康养需求要素,制定和完善康养城市评估指标、建设规范、建设质量、设施等行业标准。健全康养城市在“医、养、居、文”等老年健康保障的政策体系,完善城市生育、退休等与康养相配套的制度,使康养城市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4.1.3 引导扶持康养产业发展,加强市场的监管积极引导和扶持康养产业发展,在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优惠、建设经费补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行扶持,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扩大康养建设市场。在政策和制度的框架下,鼓励市场力量公平竞争及合作,形成企业间的良性互动,运用“有形的手”激发“无形的手”的创造力,更好地建设建成康养城市。
4.1.4 发挥政府的兜底救急功能在康养城市建设中,政府要承担将市场不愿、不能生产的康养产品和服务,做好“兜底人”,满足困难老人乃至所有老人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对于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失智、高龄等特殊老年群体,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落实集中供养,切实发挥好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功能。
作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企业无疑在康养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主体”的作用。在康养城市建设中,政府并不是万能的,这就意味着“有形的手”触碰不到的领域就需要“无形的手”的参与,即企业参与康养城市建设过程。由“三主体动态模型”可知,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出相应的主导力量,为社区以及全社会提供康养服务。企业作为康养城市建设的重要的“一把手”,其运行机制见图4。
4.2.1 积极发展康养产业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提升医疗卫生、康复理疗、护理等服务质量。鼓励发展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康养制造业,比如开发康养药业、养老设备等。在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的同时,形成相应的产业园区,比如雄安新区的“硅谷”。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智慧医疗、智慧康养,重点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情感陪护、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智能化产品。
4.2.2 打造康养特色品牌精确分析地区优势,推动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利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等特色资源发展城市特色康养旅游,比如山西省垣曲左家湾生态康养小镇。运用深度挖掘城市特色康养文化,精准定位老年群体需求,提供城市独到的康养服务模式,比如“阳光康养模式”、“文化康养模式”等[13]。
4.2.3 健全和完善康养基础设施完善康养产业研究基础设施,奠定康养城市发展基础[14]。完善康养大数据基础设施,比如与康养产业密切相关的医疗健康大数据,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健康、养老服务。完善康养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培养康养产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也需要培养康养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4.2.4 企业间形成良性竞争合作企业一旦涌进康养市场领域,就会存在许多利益分配问题,引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在市场规则下合法合理地公平竞争,才能不断提高康养服务水平。同时,企业之间通过良性互动,互相融合,促进友好合作,系统性的从竞争和合作全方位推动康养城市建设。
社区是在固定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利益的社会团体[15]。城市社区康养是通过建立养老服务为主题的健康生活区,借助市场提供的康养产品来给予社区基础康养服务的一种方式。结合“三主体动态模型”,分析社区作为养老的基层重要单位在康养城市建设中应尽到的4项职责,详见图5。
4.3.1 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种类结合政府政策和市场供给的康养产品,增加社区康养服务项目,扩大已有的服务设施,比如增加或扩建托老所、老年活动室、休闲绿地等。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要。同时,还要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设施建设。总之,城市社区要增加扩建老年群体日常生活需求设施、精神文化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设施[16]。
4.3.2 重视康养教育,营造康养文化积极发展多元化的老年教育,将老年学习融入社区中,既满足老年群体再教育需求,也有利于老人接触社会。培养专业康养人才,为老人提供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情感陪护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养老观。重视以家庭为单位输出康养理念和文化,形成从个人、家庭到社区的全方位养老、孝老、敬老的康养文化。
4.3.3 实现社区与市场的医养对接推动社区与康养企业的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深度对接”,通过社区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无缝对接,从医疗机构中合法获取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为康养群体提供便捷的健康管理,医护疗养。社区在获得康养企业提供的康养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建立好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密切联系。
4.3.4 强化康养工作信息平台的建设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渠道,加强社区康养工作的信息平台建设,充分了解康养群体健康和生活的动态状况。社区进行相关信息管理,构建与政府相关部门、康养企业之间信息的密切联系,同时,社区内部也更应注重工作信息沟通,充分调动城市社区养老的信息资源,为老年群体营造健康安心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