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俐霞
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机构和队伍结构探究
◆周俐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210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校对教育信息化寄予了厚望。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机构机制和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和改革。
高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先锋队。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电化教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十五”、“十一”五期间,以网络覆盖和互联为特征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高校普遍建立起了网络高速公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教育部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十二五”期间以“路、车、货”为特征的数字化校园快速发展,依托四通八达的校园网络,面向教学和管理的各类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以及电子资源有序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随着云计算、移动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应用,以数据驱动校园治理的智慧校园走上舞台。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和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2021年教育部要求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建设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都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把信息化手段作为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利器。
什么样的生产力催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的、科学的生产管理将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为满足不同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高校的信息化机构设置以及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也随之不断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彼时学校负责信息化的部门定位是技术服务部门,一般建制为教辅单位、直属单位,有的高校是独立建制,有的挂靠于学校教务处部门、图书馆和校长办公室。专业人员队伍一般在10人上下,系列均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也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的建设(延伸),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第二阶段:进入2000年,部分高校在机构设置迈上了新台阶,比如复旦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率先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实体管理部门,探索CIO机制在中国高校的落地,不断提升信息化战略定位
第三阶段: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第五大战略空间,2014年中央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8年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突出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解决信息化多头管理,条块壁垒突出的问题。2015年,国内不少高校成立了校长和书记任双组长的信息化领导机构、同时,为整合和优化校内信息化资源和力量,增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和统筹协调能力,成立了信息化管理的职能部门和技术服务支撑机构,但在运行机制上,各高校做法有所不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管理部门和建设维护单位分属两个单位,另一种是直属单位挂靠职能部门,比如有高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处(管理机构)和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单位),其中技术服务单位挂靠管理单位。管理机构是管理岗,技术单位是专业技术岗,在职能上几乎整合了信息化范畴内的管理职能和技术支撑服务职能。人员队伍差别比较大,多的可以有80-90的人员编制,少的大约有30左右的人员编制,且管理人员的编制就更少,一般在7-10人。这一时期,各高校创新工作方式,校企合作,外包服务很好地充实了信息化队伍。
高校信息化建设一直在发展进步,令人欣喜。但与政府和企业主导推进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相比,高校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师生对校园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高校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被动响应模式,这与高校信息化建设机构和队伍结构仍存在硬伤是分不开的。
高校与政府、医院和企业在管理运行机制体制上存在差异,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服务的对象以及可调配的资源能力都不一样。高等教育管理者对高校治理数字化转型认识不深,需求不够迫切。高校信息化机构和人员队伍编制普遍偏小。2019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师生信息化素养快速提升,信息化战略性地位提升,急速增长的信息化需求加重了信息化管理和维护任务,但专业队伍人员吃紧。
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意识薄弱。一方面信息化机构深层次改革不到位,有的高校信息化规划管理和建设维护一套人马,容易出现边界不明、职责不清,项目建设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管和建难以分离,监管难度高,考核评价更不易。另一方面专职从事信息化管理人员在信息化专业队伍中比例偏小,真正从事研究信息化政策形势、制定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信息化制度规范和标准的人员偏少,使得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能力不足,信息烟囱和孤岛的现象改变不彻底。
由于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业务性,很多高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是直接由原来的技术单位升级而来,从事管理岗位人员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出身。受技术视野的限制,不少管理岗位人员缺乏全局观和管理思维,这种管理角色缺位和不到位,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系统性、全面性不足,信息化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不深,信息化技术这一革命性力量无法体现。同时信息化技术队伍缺乏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技术可行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技术架构、支撑和保障都有影响。
基于传统认识,信息化部门被认为是业务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的部门。导致信息化人才在校内各单位的流动性差,晋升渠道窄,大一统化的职称评审门槛高,导致队伍内卷化严重,积极性不高,吸引不到和留不下高水平、高层次人才,长此以往,队伍年龄结构也会出现偏差,导致一系列发展问题。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在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起点,在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建设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大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变革和催生与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格局。由前面机构演变三阶段的规律,可以大胆推断,到2025年,也就是“十四五”期末,高校信息化建设机构和队伍结构会有新一轮的调整和优化,作为高校管理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破局。
毫无疑问,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已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和特征,信息化与高校各项事业融合只会更深更细,必须从发挥信息化驱动高校创新发展和信息化环境背景下维护校园稳定安全两个角度加强和保障信息化建设。
可以效仿政府部门,成立电子政务处、大数据管理局这样专门的管理单位,提供信息化部门的行政级别,保障统筹协调的能力。同时信息化管理要与信息化技术“并重”,在队伍机构上,从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例不宜低于50%,受高校体制和编制的局限性,在信息化技术的专业队伍建设上还可以考虑发展专兼结合的,校地、校企合作的信息化队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加强对信息化专业队伍业务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引入业务考核和评价机制;突破信息化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的人才交流的壁垒,鼓励信息化人才到校内部门、政府企业挂职,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各项事业的融合,同时让有其他部门工作经验的人才流动到信息化部门,参与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让信息化部门更能深刻了解和理解师生信息化需求,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建立信息化专业队伍和对应学科专业的融合平台,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术研究,技术创新。
让信息化专业人才进入学校更高层次的管理层和决策层,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信息化专业队伍职称评审制度,破除唯论文、唯项目,结合高校信息化实际工作,重视成绩和贡献,推动工程师、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畅通信息化专业队伍晋升和支撑评审通道,建立高层次的专业技术队伍,并保障人才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实现高校发展难点、堵点和关键问题破局,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是高校管理者应直面的课题,高校信息化建设应从信息化建设机构和队伍建设突围,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信息化。
[1]胡钦太.“十四五”高校信息化思维创新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网络,2021(04).
[2]杨志.当前高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建议——基于32所高校调查数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01).
[3]卞云,韩龙.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电教人员专业素养结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