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鲍燕蓉
随着“丝绸之路”文化概念日益在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领域的地位不断凸显,尤其是在2016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之后,国际上诸多主流媒体以纪录片的方式主动关注,日、英、美、韩等国家纷纷拍摄了相关题材的纪录作品,并主动地占有在丝绸之路上的发言权,再生产知识和权力。各国对丝路不同的影像表征共同汇集成丝路影像符号,政治诉求同样渗透其中,参与了影像符号的建构过程。[1]英国媒体BBC作为在国际舆论上拥有较强影响力的西方媒体,其制作播出的丝路题材纪录片是世界了解丝路的一扇窗口,能够形成一定的全球性的议程设置作用。因此关注其所构建的丝路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景观,在国际传播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多达十余部,涵盖了教育、自然、科技、历史、艺术等众多领域。关于丝绸之路题材的作品有:2007年播出的《印度故事》第三集《香料与丝绸之路》、2014年播出的《香料之路》、2016年播出的《丝绸之路》、2016年播出的《中国故事》中第二集《丝路之魂》。“纪录片因其过程性、纪实性的影像品性,更易于建构一个具有真实感的文本结构,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理解和认同,在政治传播、跨文化交流和提升国家影响力、改善国家的国际形象上起到独特的作用。”[2]BBC以探索者的角度发现异域,通过叙事手段、题材价值、视听语言等影像语言,塑造了西方话语体系中被构建的丝路“他者”,这是蕴含着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征。
法国著名哲学家列斐伏尔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将历史性、社会性、空间性置于对社会空间的观察与分析之中,指出“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BBC在上述四部丝路题材的作品中,一方面强调相对于欧洲地理空间而言的,经由航海探索而“发现”的亚洲、非洲、南美洲等边缘时空对欧洲在食物物品和冒险精神上面的贡献;另一方面,强化这些地域对西方世界的依存性和欧洲需求的重要性,进而忽略这些原生地区长久历史的独立性。
《印度故事》(2007年)第三集《香料之路与丝绸之路》开篇,英国历史学家兼制片人迈克尔·伍德,站在海面上的大轮船中说道:“有时,历史由最不可能的方式改变。2000年前古罗马帝国时代,这样三样东西——胡椒、稻谷、丝绸,改变了印度历史的发展进程,推动了文明的进程。”《香料之路》(2011)女主持人凯特·翰博尔开篇说道:“世界热爱香料,我们喜爱的菜肴中充斥着这些异国的配料。”显然,叙述者已经很自觉地将世界缩小为我们,用英国人或欧洲人的味觉替代世界味觉,表达“我们”(欧洲)和“异域”(殖民地)之间的空间差距。《丝绸之路》由英国历史学家、主持人萨姆·威利斯(Sam Willis)出镜主持人,开篇就表明时空的遥远。“超过5000英里的漫漫长路,2000年前,古代贸易路线在一个大路上扩散”。《中国故事》(2016)第二集《丝路之魂》再次由迈克尔·伍德出镜主持。他站在当代西安的夜市上说:“早在公元前7世纪,当欧洲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唐朝就已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了。”
在上述片头部分,我们清楚地看到主持人对于遥远时空的强调。空间是多义的,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地理观念,而是种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心理现象的综合。空间如何构造,它如何被体验,都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3]BBC丝路题材纪录片,整体形成了一个在欧洲中心地理视域下的远航发现的边缘性、辅助性时空。这个空间从亚洲、中亚、非洲延续到欧洲;从古罗马帝国时代、中世纪一直到现在。而其最大的价值是为欧洲提供了衣食之欲、财富之源、探险之地,这是一个依附性的空间。
BBC主流的纪录片,一般都会用出镜主持人承担探险家或解释者探索未知。在这四部作品中,均以“香料、丝绸以及宗教文化的生产与流通及其影响”为基本动因展开旅程。在时空的转化中,传播主体意欲以探索者的身份,模仿当年航海发现的轨迹,展开对边缘空间做出观察。这种设问-自答的逻辑叙事,凸显了丝绸之路作为未知领域的边缘性。
《印度故事》(2007年)第三集《香料之路与丝绸之路》,要复原“使得其他国家不惜航海数千英里来到印度淘金”的原因。《中国故事》(2016)第二集《丝路之魂》要寻找丝路中唐朝强大的原因。《香料之路》要解答香料是如何塑造现代世界。《丝绸之路》的主持人“作为历史学家,丝绸之路一直令我着迷。丝绸之路对威尼斯甚至整个欧洲的影响有多大?”这种问题驱动的结构方法,完成原因的寻找、观念的传达和对观众的训唤。《香料之路》第二集《胡椒和肉桂》的结尾中,主持人提出了对比一瓶英国超市13克肉桂粉和斯里兰卡农村四捆肉桂之间有20倍价格,但赚钱的却不是农民的诘问。这是一个跨越国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批判性问题,她抽象解读为市场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真菌破坏种植)。“斯里兰卡的人民反抗者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抵抗所有外国的干预。但是他们也无能忽视外国人的口味。肉桂一直都是经济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拯救了许多小农户。”这个转折,非常遗憾地表达出以斯里兰卡为代表的丝路沿线国家,在政治和经济的角逐中的从属地位。
格里尔逊主张采用“我以电影当讲堂”,强调传播者的意志。这四部作品均采用了出镜“在场”的主持人同期声,承担纪录片主题思想传播的代言。虽然隐藏在屏幕背后的解说被推到了前台,但是从叙事学角度而言依然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此外,《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还用了第三人称旁白的旁观叙事者。
“在场”的方法来自于法国的真实电影,巴尔诺称之为“触媒者”,具有极强的现场可控性和信息传递的强制直接性,同时也具有主动参与的亲和力。虽然在片中也有采访,比如农民、商人、甚至是学者,但是“被采访者”的话语是受到限制的。这四部作品的主持人参与对历史事件的当代寻访,成为元叙事的在场和视点。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教授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身兼历史学家、纪录片制片人、主持人、作家等多重身份。他制作的《印度的故事》《拉丁美洲的故事》《欧洲的故事》《希腊的故事》《中国的故事》,都是以“在场”模式探索未知。其本人的魅力和观点,给片子带来像明星效应一样的传播效果,为全片的信息传递强化了信源可信性。《丝绸之路》的主持人海军历史学博士萨姆·威利斯(Sam Willis)和《香料之路》的主持人凯特·翰博尔也都是以专业学养和明星主持的多重身份背书纪录片作品,强化了作品的可信性和权威性。
这四部作品还有第三人称的“上帝之声”。《香料之路》比较特殊,两个叙事视角的声音均由主持人完成,“导游主持”与“旁白叙事”完成自问自答,仿佛一对叙事双胞胎。在叙述视角的双胞分工之外,叙述台词自然也存在分工。例如《丝绸之路》第三集段落中呈现的旁白视角:“拜火教不仅振奋灵魂,据说还为它带来了灵感,一种源于亚兹德纺织作坊的织物风格。”主持人视角:“它被称为泰尔梅,是一种用羊毛和丝绸做成的布匹。”台词是连续并整体的,整个影片会根据剪辑、画面内容对整段剧本台词进行分工,整体上分工遵循“综述与具体”“设问与回答”,让双胞叙事的主体两方分别陈述自己那份台词,配合画面剪辑,给人浑然一体的观看体验。
除了主持人单独表达、主持人和旁白互补阐释,还有两个视角的双胞合体。《丝绸之路》中威利斯在造纸工人的工作现场陈述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思想和商品便开始沿着它交易起来,纸张是个很好的例子……”,一旁的造纸女工仍然在忙碌工作,主持人面对镜头的陈述状态对她而言宛若虚无。在丝线的初检现场,威利斯说“这种非同寻常的丝线,是丝绸之路贸易的引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400年间,它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对于中国历史和中亚历史,对于世界历史也是如此……”丝线工人同样专注于丝线晾晒,并未对拍摄做出反应。通过人为干预和创作预设,此时主持人与旁观视角旁白合而为一,对时间空间事件整体性的尊重和保持态度,不打扰时空事件进程的理念,让观赏者的心理时间与事件的叙述时间暂时沉浸在那个“造纸现场”“丝制现场”,突出时空交错。强化了“观看”的现实感和“被观看的”客观性。正是这种主持人在场的主观视角兼片内旁白的全知视角,展现出现场轻松活泼的个人化体验感和毋庸置疑的上帝之声的结合,将丝绸之路牢牢地放置在“我带你们看见的”和“我们认为”的位置,体现了极强的传播者意志。
历史寻访往往会陷入史实的泥沼而缺乏观赏性和亲和力。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有效地打破了沉闷。《中国故事》伍德讲述唐玄奘开启异国求经之旅时采用的镜头组接,非常完整地表述了这一理念。画面伴随着主持人旁白,“他当时26岁,他的旅程将会改变中国的文明进程,这些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让我着迷,踏着他的足迹,我在中国和中亚之间旅行穿越阿富汗,走进印度……”纪录片中主持人的实地行走画面、唐三藏的人物扮演、孙悟空出山的情景再现,以及经过数字加工的影像素材连续出现,表征上利用“二次创作”的方式讲述玄奘西去的戏剧故事,另一层含义则点题伍德同地而异时“踏着他的足迹”。在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历史空间与神话空间进行交叉剪辑之后,唐僧取经的历史感受更加立体和可触碰。同时也渲染出伍德对玄奘的强烈敬畏之情。在《印度故事》第二集《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迈克尔·伍德在介绍香料时,也使用了印度戏剧表演中的素材,便于对历史的理解。
通过边缘遥远的叙事时空、问题导向的叙事动力、屏幕前后的“双胞”叙事、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等叙事策略,丝绸之路以古代传奇的姿态出现在受众面前,成为各位主持人远航发现的边缘时空,等待着被发现、被阐释、被抽象。
探险旅行类的内容重点是“新、奇、特”,而判断标准则是基于拍摄主体文化的他者文化。因此,对于主持人或者说是具有代理观众游览的引导者,如何发现并展示被访问地区异域风情的独特性、诱惑性,则成为影片是否具有观看性的重要部分。丝绸之路(含海上丝路)成为一个由民俗表征的文明前期的空间。
《香料之路》主持人从具有现代文化隐喻的火车,辗转于“落后”交通工具的巴士、三轮摩托车、小船、骑坐大象,终于从欧洲繁华文明的大都市走向亚洲热带森林、非洲山脉沙丘中间,去探索印度等相对于欧洲被称为“异域”的小村庄。在作品素材的组织上,主持人在每一集中必定要体验当地的民俗节日,综合立体地用表现异域文明的音乐、服饰、舞蹈、仪式、饮食等习俗奇观景象。宗教的、世俗的仪式或礼仪活动都具有象征意义,因而极具传播特性。在声音的采集上,尤其注意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声的采集。比如在欧南节上对劳动号子的凸显等等。在服饰方面,突出了在斯里兰卡被授予荣誉公主时,被其要求换上王室服装。主持人不断地用语言上的惊呼和惊讶表达对陌生服装的喜悦。在节日和仪式方面,主持人参与印度尼西亚打扫帚的仪式,看到当地人用棕榈条鞭挞对方时,难以接受这种残忍的画面。无论是欢呼喜悦还是残忍痛苦,主持人带出观众的共情感,保证了收视率。但这样的共情,并不一定是恰当的文化阐释。
虽然主持人尽可能地一同完成对香料的采摘、加工、存储、销售等生产劳动;主动地参与当地人的饮食、节庆等民俗,但由于身份间隙依然难以完全融入当地文化。《香料之路》主持人在佛牙节上观看佛牙巡游时,处于被戒严的空旷的巡游场地内部,而广大的当地群众却密密匝匝地挤在巡游场地外部,画面上少与多、宽松与密集的巨大反差,反而凸显了异域空间对以“她”为代表的西方的观看。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在l976年出版的《超越文化》提出文化具有高低语境的差别。高语境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棕榈条鞭挞”的语义主要从存储于该部落历史中头人被欧洲人杀害、种族蒙羞的语境中衍生出来,而面对无此历史身份的主持人,难以深入。
总之,无论是光怪陆离的民俗展示,还是文化观察者的身份总是在各种互动中体现出内与外、主与客的身份间隙和文化隔阂,这个恰恰反映了“丝绸之路”在这些作品中成为民俗表征的异域空间。
兼具历史学家和纪录片制片人双重身份的迈克尔·伍德,非常熟悉丝路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国故事·丝路之魂》核心讲述中国从汉唐以来接纳印度佛教、阿拉伯伊斯兰教、罗马基督教的文化局面,并总结丝路之魂为开放融合。在片中,详细探寻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种宗教文化在长安的出现和发展。而文化的开放程度如何通过视听语言表现。他使用了音乐、传说、诗歌、小说、戏剧、石刻、书法、拓印等艺术形式塑造一个立体的区域性的情感体验。
全篇使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二胡是唐代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隐喻唐朝的多元文化。在讲唐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历史时,通过《西游记》小说、皮影戏剧、华阴老腔、评书说书人等艺术样式,避免了冗长的阐释,建立起其在中国百姓心目的生动气息,增加了观看性。作品在唐代由盛及衰的阐释中,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都有唐诗为证。在描述唐朝的扬州商贸往来时,引用杜牧的《赠别二首》与《遣怀》;在讲述安禄山变乱后,引用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长恨歌》;唐朝败落之后,引用《江南逢李龟年》。尤其在引用《江南逢李龟年》这首时,迈克尔·伍德走进洛阳一中学的班级中,主动用中英双语和高中生们一同吟诵和解释。这种主动的融入感,使得中国观众对自身文化有强烈认同,并形成了明显的国别特色,但是其拗口的汉语发音又极度遗憾地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讲伊斯兰文化在长安的落地生根时,《中国故事》的伍德走进“回民街”,通过街市上丰富的物产和饮食习惯,表达阿拉伯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比如,他“看到”了阿富汗传来的樱桃、枸杞、杏、桃子;看到了阿拉伯人的烧烤。此外,片中还传达出对茶文化、瓷文化、丝文化的浓厚兴趣。总之,在《中国故事》中,中国成为一个多文化交织、多民族融合的文化景观。
《丝绸之路》第一集主持人初次来到西安时也选择了回民街,用18个短小的局部特写镜头以碎片化、节奏流畅的剪辑风格,形成累积式的视觉冲击力,传达出中国具有丰富多元、目不暇接的文化之意。在对西安的文化选择中,BBC眼中所看到的都是三大宗教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汉族特色。在《香料之路》和《印度故事·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两部作品中,对于印度及东南亚的生活状态表达,也通常是充满了原住民和殖民国生活方式杂糅的文化现象。
为什么最代表当代西安的是“回民街”?素材选择就是角度,剪辑方式就是观点。“西方的中国形象,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认识或再现中国现实,而是构筑一种西方文化必要的、关于中国的形象,其中包含着对地理现实的中国的某种认识,也包含着对中西关系的焦虑与渴望,当然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它将概念、思想、神话或幻象融合在一起,构成西方文化自身投射的“他者”空间”。[4]
对于丝绸之路的认识,BBC是比较开放具有全球性视野,这便于其完成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但是也是相对泛化的,缺少了对主要国家地区的重点性认知。《香料之路》,探访了以印度为中心,印尼、斯里兰卡、摩洛哥、墨西哥等沿海域的国家。《印度故事·香料之路和丝绸之路》将印度香料与欧洲远航联系;中国蚕丝与印度纺织结合起来。《中国故事·丝路之魂》,把印度佛教、阿拉伯伊斯兰教、欧洲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连接起来。《丝绸之路》从威尼斯出发,先来到中国、经由中亚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伊斯坦布尔,最终回到威尼斯,形成一个文化圆圈。
在BBC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中,艺术文化的交织、生活景象的杂糅、丝路沿线的链接,整体呈现了意义交织的文化空间。交流开放、融合共存的视野带来了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的便利性,但是不分主次的超市般的展示,却极有可能遮蔽或消解一些重点。
BBC丝路题材纪录片,将丝绸之路编码为边缘时空、异域他乡、文化走廊这样的文化景观,抽象了这些所谓“神秘远方”存在的自身价值,为全球舆论场提供了一种西方文化视域下被观看的遥远丝路的“他者”视觉符号。在两部作品中,都使用“香料之路”,回避“海上丝绸之路”的表述,体现了其在命名权上面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因此,当今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应主动承担起本地文化景观自塑的责任,在纷杂的影像展示中,提供多镜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