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会仁
延安,中国的圣地,革命的摇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延安,是我很想去的地方,小学语文课文《杨家岭的早晨》让我知道了延安。
也许,延安对有些人来说,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说对延安熟悉是因为延安在中小学校教材的课本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时不时出现“宝塔山”“南泥湾”“杨家岭”的故事;说对延安陌生,是因为很多人从来没有去过延安。
那一年,我第一次去了延安,看了宝塔山,去了南泥湾,逛了杨家岭。我是因为一个评估的项目,这个评估是有关延安大学下属一个公司的净水设备进行评估。那一次,我带了一个助理人员,下午从北京的新机场——大兴机场出发,坐飞机直飞到了延安,到延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就在飞机落地延安机场的一刹那,我是既感到兴奋又充满期待,我心向往之,我向往宝塔山下延安的风光,向往南泥湾那陕北的江南,期待可以一睹课本中的延安了,可以寻觅革命伟人的足迹,追寻革命的力量。从机场打车到延安大学老校校区后,我们非常期待地夜逛了一次延安。
对中国人民来说,延安,是革命的一个圣地,也是革命一个圣地,这里有许多革命的红色故事,更有许多革命先烈们的精神。
从延安大学沿着延河一直走到延安的宝塔山,由于是晩上,无法登上宝塔山上,也只好顺着延河走,延河两岸的灯光映照着宝塔山,宝塔是白的,山是红的,树是绿的,人是动的,唯有延安是敬畏的。
我始终充满着敬畏之心,仿佛进入了红色的殿堂,我想若干年前,这里有许多全国热血青年奔涌而来,他们走进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用小米加步枪,还有一腔热血,在炮声隆隆里,从延安出发,走进了新时代。
延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延安,这是一片辉煌的地方。
我曾无数次想去延安,在一次偶然的机缘走进了延安,走近了宝塔山。象征着延安的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是神圣的殿堂,宝塔山古朴典雅而又不失雄伟,庄严而又充满希望。宝塔山,是延安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新时代的起跑线。
陕北的延安,是让许多人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那些土窑洞,那些荒山荒地,那些错落有致的房屋,那些起伏绵延的丘陵,那些或明或暗的灯火。
沿着延河,两岸的高楼一字排开,灯光由远而近,由近及远,你仿佛感知到一种震撼,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那是一种气势,那是一种高度。
我常常在想,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不要小瞧物质上的贫困,也不要看不起年青人。未来,一定是年轻人的,未来,一定是精神富有的人,只有精神上的富有才可能是未来的富有。
贺敬之曾经写道:“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雙手搂定宝塔山”。许多人梦里游延安,手机里看着宝塔山。
我只是黑夜里的一个来访者,夜深人静了,从河对岸往回走,抬脚迈过延水桥,身后就是永不灭的宝塔,那气势恢宏的九层宝塔,走过了千年,走向了胜利,走进了新时代,走向了未来……
延安,多彩的夜晚,璀璨的灯光,沉默的大山,穿梭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车辆,摇曳生姿的光芒,让延安成了陕北的不夜城,让延安成了中国的朝圣地。
夜游延安,与众不同;延水悠悠,千年不朽;延安圣地,全国仰望。
——选自《三晋文学》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