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国
摘要:通过梳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现状,厘清环境设计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影响因素及现存问题。分析专业边界与设计逻辑、形式语言与检验标准、设计方法与结果呈现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突破路径。开放学科边界、采取多样形式、运用科学的艺术方法是教学的关键。
关键詞:边界 形式 方法 环境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2)11-0083-03
Abstract:By sor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clarify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ithin the scop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boundary and design logic,formal language and inspection standard,design method and result presentation.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future trend and a new possible avenue for teaching in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The key to teaching is to open the boundaries of disciplines,adopt various forms and use scientific artistic methods.
Keywords:Boundary Form Method Environmental design Teaching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增了“艺术学”门类,其中“设计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等多个二级学科。这次调整也可看作是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向度,艺术学门类中众多学科专业间如何协调发展,环境设计专业如何在“大艺术”的范畴内突破、创新,似乎都离不开“艺术”的底色。
环境设计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同时也造就了学科研究边界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突破以常规的物理环境作为划分专业工作范畴的边界束缚,建立建筑、室内、景观相互融合、渗透的空间家族系统策略,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树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于复杂环境问题的责任意识,强化以空间环境建构为核心的综合设计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边界问题、形式语言问题及学习方法等问题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难题。其中,学科边界触及环境设计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形式语言涉及环境设计自身的空间型态生成与结果呈现;学习方法等问题更是解决上述系列问题的基础。边界、形式和方法三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自成体系,而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整体,共同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边界是近年来学术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明晰的知识范围,不论这条边界呈现出何种存在形态都需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设计逻辑的训练不仅关乎学科边界的有效探索,更是提升主动式设计的关键因素。
(一)学科边界的自治
罗素.艾可夫(Russell Ackoff)的知识金字塔勾勒出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层级关系,可以看出世界上显然有太多的数据,却没有多少智慧,智慧的生产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支撑[1]。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的快速迭代造就了知识爆炸、信息超载,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过滤难题。面对大量的数据与信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边界被撕扯与扩大,如何应对当下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繁杂现象,如何建立与之匹配的认知策略,这些问题似乎已经超越了环境设计所固有的专业内核。环境设计学科边界受到由内而外的专业扩张力以及由外向内的外部挤压力的双重作用,呈现出封闭与开放、固定与流动、多样与统一等多种存在状态。
1.培养目标的弹性边界: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可以概括为招生、培养、就业三个重要的过程节点,其中就业率和就业单位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教育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策略可以概括为研究性导向和实践性导向两个主要维度,两种导向在学科边界的圈定与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性导向强调学科专业的高度敏感性,面对当前海量的数据、信息、知识的处理采取主动的交叉融合策略,借助相关前沿学科的既有成果探索环境设计未来的可能性。实践性导向注重设计成果的快速复制与市场落地性,强调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的自身属性及意义价值,探讨设计成果所形成的直接推动力量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现实意义。导向不同必然导致对于学科边界差异化的态度,无论是不断优化专业的固有内核还是积极拓展外围的学科边界,都需要建立在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满足人类未来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之上。
2.收缩与扩张: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被提出标志着环境设计未来主要的研究重点聚焦在城市与乡村两大领域。城市的收缩与蔓延、乡村的衰退与振兴牵动着环境设计专业未来的发力点,影响着学科边界的势力范围。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不仅是城市和乡村环境品质的机械提升,更是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进步,物理空间环境构建是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物质载体,更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在不同维度体现出特定的价值,环境设计需要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适时地调整学科边界,兼容并蓄、突出优长,找到合理的蓄力点从而推动环境设计的向前发展。
(二)完整的逻辑链条
环境设计教学成果的转换与评判依赖于学生的设计作品所呈现出的水准控制,无论采用何种结果呈现方式、面对何种社会议题、借助何种空间操作手段、运用何种设计程序等,似乎都难以跳脱设计逻辑的检视。设计逻辑的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深刻理解“设计工作”自身的内涵;能否精确控制设计项目落地实施的路径与方法;能否从容面对未来诸多设计难题。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期普遍接受过艺术教育的训练,对于绘画的技巧都有不同程度的掌握,相较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学生有着较强的绘画意识与感性思维能力。如何在图像思维训练中更多地融进理性逻辑思维,注重个体意识主动介入与渗透到设计训练中,将决定学生是否具备主动性设计能力的重要参照。
1.变被动为主动:环境设计项目的操作逻辑多数是基于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从基础的功能需求到意识形态的渗透无不参杂着设计师对于客观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是按部就班的被动接受还是灵活多变的主动探究,反映出设计师对于设计所秉持的观点、态度和立场;决定了设计项目的发展过程及最后走向。相同的项目交由不同的设计师来完成其工作方式、方法必然有较大差异,剖析其中多种影响因素不难发现带有研究性质的主动式设计是形成差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设计师的观察方式决定了未来设计走向。主动式观察研究强调设計师的自主性,在看与被看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评判机制,将被动地看转变为主动地看,观察主体同被观察客体之间保持一种“距离感”。能够主动的制造一些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是决定学生是否具备主动式设计能力的关键。
2.由设计者到使用者的逻辑:完整、清晰的逻辑思维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的保障,是从基础教学到各专业方向教学的根基。然而,设计项目完成质量的优劣,除了专业人士的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者对于建成环境的深度体验与日常使用。拉普卜特认为人—环境研究的标志之一是认识到设计者与使用者对环境的反应非常不同,其偏爱等也有差异,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图式不同,所以重要的是使用者的意义,而并非历史上或现代的著名建筑的意义[2]。诺伯舒兹认为人所生活的人为环境并不只是实用的工具,或任意事件的集结,而是具有结构同时使意义具体化[3]。设计者要具备随时切换思考逻辑的能力,建立起同使用者“同频共振”的价值判断体系,才能出色的完成人性化的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面对未来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可以概括为相对抽象的思维生产和具象的形式生产两个维度。相对思维生产而言形式生产更多地指向物理空间环境塑造及与人的感知系统建构,通过人的感知系统介入并建立起人与空间环境形态的耦合关系。其中,形式的多样性既是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所致,也是媒介、概念同形式之间的必然关联。无论形式如何多样,最终都会指向形式的意义与价值,即满足人的多样化的使用需求这一统一的标准。
(一)形式的多样性
环境设计对于目标对象物的研究与处理过程最终会指向一个空间形式,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空间形式都难逃功能、材料、构造、审美、造价等诸多因素的拷问。相较于形式自身的挖掘与成产,其外部的多种限制条件往往制约着形式的最终生成样态。同时,形式的操作离不开设计概念的“指引”,形式与概念二者之间的藕断丝连往往造成学生对于设计整体把握能力的失控,由此出现一些诸如概念同形式的分离、过分强调形式语言的独立性、注重形式创新生成而忽视其现实存在意义等问题。
1.形式与媒介:形式可以分为两个意涵,其一是肉眼可见的或外部的形体,具有强烈的实体感;其二是基本“形塑原则”,能将飘忽不定的事物化为明确、特定的事物[4]。环境设计专业的形式研究具有能够被识别和能够被利用两方面的特征,能够被识别指向空间形式自身的存在价值,能够被利用指向由空间形式的生产而带来的社会价值。空间形式的存在价值是推动社会价值产生的基础,社会价值是空间形式存在价值的现实意义,不论何种价值都需要设计者具备空间形式操作的手段与能力。关于形式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成果从形式的溯源、发展到形式的特征、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过诠释,涵盖了建筑学、设计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然而,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大约有70%左右的信息都来自视觉,在众多的感觉系统中视觉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信息窗口,面对当今这样的“读图时代”如何看、通过什么看似乎已经超越了形式内容本身,媒介自身的存在价值正在改变着世界运行的逻辑。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既是信息,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5]。空间形式的操作依赖多种媒介的渠道得以确认,大数据、人工智能、参数化等技术的日趋普及正在改变人类既有的媒介构架,原有的生活方式如何在新媒介背景下重构与之匹配的空间形式,将是未来形式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
2.设计概念与形式:设计概念的提出与深化直接关联到环境设计的空间形式生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概念同形式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原创性概念的生产能力。教学中经常碰到个别学生在面对设计问题时没有设计概念或者设计概念错位等现象,这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缺少对设计题目相对宏观、系统地思考,无法捕捉到设计问题的关键点;第二,学生缺少高度概括、凝练核心的综合能力,无法将抽象的思维转换成文字与图式。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少会形成以前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想法,真正的难点在于在已有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因此,不考虑个人潜能等因素,创造性往往来自于外部影响的激发,来自于那些已知的事物以及那些要继续探究的愿望[6]。例如,图1、2两张课程设计图解,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想法的产生来源,注意挖掘自身的独特个性并加强对外部信息的敏锐感知,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才是解决设计概念与形式问题的关键。
(二)满足人的未来需求
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概括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7],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上升到自我实现需求势必要与外围环境发生密切关联,作为物理环境主要的生产提供者之一,环境设计以一种全过程陪伴式的方式来满足人的未来各种需求。例如,图3马斯洛需求层次图解中,从基本的生活起居到复杂的社会活动;从个体需求到群体需求;从物质性需求到精神性需求,环境设计在众多变量当中始终保持着统一的检验标准。面对不同人的多样化需求,需要设计者具有“私人定制”般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项目的策划、论证到工程设计、现场施工等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保持对“人”的高度敏感,关注因时代发展、技术革新、社会进步而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所造成的多元化发展需求。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在巩固、强化专业内核建设的同时更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个体价值与潜能,由知识的灌输转为智慧的启迪,与其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环境设计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以空间物质环境为研究载体的智识生产活动,设计者运用自己的大脑,以人们明白无误的形式,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成果[8],其中设计者的思维活动无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给学生导入具有“超强纠错”能力的思维方法是决定这项任务是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科学而高效的方法才是智慧产生的有效途径,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模式将决定未来学生在设计艺术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一)思维模式的转换
科学方法的发掘离不开思维模式的更新与迭代,思维模式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并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帮助学生识别、了解、掌握这项思维模式的轉换技术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布莱恩·阿瑟(W. Brian Arthur)指出,从本质上看,技术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或者说,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技术是指向某种目的的,使技术成为技术的东西,总是利用了某个或某些从现象中挖掘出来的核心效应[9]。思维模式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来实现,而技术自身又如同生物体一样在不断的自组织、自进化,如何让学生准确的定位、捕捉到所需要的技术反而成为了当下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术”。
(二)环境设计的艺术策略
环境设计作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从学科背景、学源结构、发展定位等方面都渗透着艺术学的基因,从业者多数都具有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设计创意与艺术创作之间模糊的边界关系构成了以“艺术设计”为基础的认知框架,设计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需要通过建立在艺术审美评价体系之上的完美呈现,设计的艺术化表达似乎成了环境设计专业的集体共识。从设计构思方案的图解到各项技术图纸的呈现;从抽象的概念思考到具象的形式操作与生成;从凌乱的过程草图到规矩、完美的构图排版都遵循着一定的“形式美法则”。然而,当代艺术的特立独行与多元化表达似乎打破了受众惯常的认知结构,众多看似“无厘头”的先锋实验作品不仅刺激着观者的神经末梢,同时,也颠覆着既有的艺术生态平衡,艺术的表达从注重外在形式的审美经验转向艺术背后的深层现实关照。环境设计如何同艺术和谐共生,不仅需要停留在视觉的审美需求,更需要深入探讨艺术背后的故事。
1.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十分强调社会场域的问题意识,生活在哪里,艺术就在哪里。从徐冰早期的作品天书、地书、到后期的蜻蜓之眼,无不渗透着艺术家对于艺术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图4天书这一作品在艺术表达与展览呈现过程中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徐冰认为,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看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10]。身为一个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的,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那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而且,对旧有的艺术从方法论上进行改造,并用“艺术的方式”提示出来。所以说,好的艺术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11]。环境设计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艺术本源的思考能力,运用“设计的方式”解决当下不易被常人发现的环境问题。
2.培养有艺术底蕴的设计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带动了各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新城、新区的开发建设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都需要避免同质化、形式化等问题,注重各地人文环境的营造与建设。环境设计除了解决城市、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物理环境营造等问题,同时更应该发掘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人文城市和美丽乡村。在环境设计的课程设置中除了与艺术学相关的基础性课程外还应加强城市与艺术、人文、历史、科技等相关学科的关联,突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学底蕴,强化用艺术的方式塑造美丽的人居环境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独特审美价值,培养出有艺术底蕴的环境设计师。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具有在教与学的思辨过程中持续保持对当代社会问题敏锐观察与积极回应的本质特点,教学工作呈现出动态化、立体性、交互性等特征,教师在夯牢专业基础的同时,更应积极探索学科边界的未来版图,构建多元、弹性的设计教学生态体系。引导学生敢于直面专业的前沿问题,建立起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设计思维逻辑框架,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空间形式语言的探索与运用,发掘形式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应建立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之上,避免沉浸于“形式主义”的孤芳自赏。目标任务的达成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撑,更需要思维模式的有效切换,强化思维框架的整体牢固,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方法才是学生未来持续进步的核心。立足社会现实问题,突出艺术学的人文优长并找到艺术同社会生活的对照关系,运用艺术对于人类智慧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才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对于构建艺术学共同体的独特价值。总之,保持开放的学科边界避免画地为牢而固步自封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保持多样的艺术形式是环境设计专业维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保障,也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保持对于科学的方法的探究欲望是环境设计专业持续为社会提供推动力的来源,更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根基。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2020055)
参考文献
[1](美) 戴维?温伯格.胡泳,高美译.知识的边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7:03.
[2](美) 拉普卜特.黄兰谷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05.
[3](挪)诺伯舒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48.
[4](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234-235.
[5](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6](德)贝尔特·比勒菲尔德,(西)塞巴斯蒂安·埃尔库里.张璐峰译.设计概念[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41.
[7](美)马斯洛.唐译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03.
[8](日)梅棹忠夫.樊秀丽译.智识的成产技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9.
[9](美)布莱恩·阿瑟.曹东溟,王健译.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4.
[10]徐冰.徐冰:思想与方法[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01.
[11]徐冰.我的真文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03-105.
[12]唐晔.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设计,2022,35(16):142-144.
[13]陈岩,宋思仪,杨紫琳.工业遗产类文创园环境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研究[J].设计,2022,35(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