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培文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8)
水文化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评《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武培文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8)
水是生命之源。从古至今,水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存,中华文明本质上是诞生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与水相伴、与水为邻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人文群落,为水利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提供了空间,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水利文明,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水利发展史。广阔的疆域、纷繁复杂的地貌、水文条件,造就了中国传统水利工程显著多样性的特点。在长期的治水,用水过程中,我国的水利事业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水文化不仅是反应水利历史的沉淀与积累的重要载体,也是整部水利历史的升华凝结的过程。
《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书回顾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治水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先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田水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以及当下取得的优秀成果,并为当代水生态文明发展建设进行了恰当总结和展望。全书共16章,分为3部分,即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发展历程,中国近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发展,农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部分重点回顾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利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传统农业水利的技术体系,并指出其中不足,更可贵的是在第四章中,从哲学的高度讨论传统农业水利。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在吸收学习西方水利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事业的完善,并重点介绍了部分这一时期的重点工程。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农田水利与生态文明建设,技术发展、时代进步为农田水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农田水利的发展要纳入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总体来看,《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书介绍内容涉及方面十分广泛,并且进行了透彻深入的分析,以各项水利工程成就为主要线索,将水文化乃至水哲学作为血脉,融入整个农业水利工程发展史中,尤其是第三部分农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将农业水利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结合起来,以水利建设为核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当下的水利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产业结构的基石。农田水利便是克服自然地理条件的提升农业产量的一剂良药。人民在通过建堰主坝治理江河、通过开渠蓄水灌溉农田,在农田水利的建设中,人们在细雨无声中慢慢改变自然。在长期农业水利实践中,先民从治水的经验科学中升华凝练一系列哲学思想,本书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古代农业水利的几种指导性思想即系统思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等。这些哲学思想源于水利工程实践,又促进水利开发的进一步提高。并以都江堰等著名水利工程为案例,详细论述了几种哲学思想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建设了胜利渠、苏北灌溉总渠等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但同时我国农田水利仍存在过度无序开发,污染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共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其中把水生态文明放在重要的位置。水生态文明这条水利发展史上的隐藏脉络逐渐被人重视起来。处理好人水矛盾,推动水文明建设,成为当下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在第十一章重点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几种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构建。在第十二章列举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优秀成效的典型案例,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
人类与水的共生共存还将持续,农业水利的发展将会是人类生存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当下已有的问题和未来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水生态文明,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历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回顾了整个中国农业水利发展史,并对未来农业水生态文明建设做了恰当展望,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