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2-07 23:57陈芦钦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船理想信念

王 平 陈芦钦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公室,江苏 常州 213164)

1 “红船精神”的内涵

“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相伴相成,从历史维度上看,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见证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

1.1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3]52首创精神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将其转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生动实践。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大多以失败或不彻底而告终。其中,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革命果实被军阀窃取并复辟帝制,封建主义依然残留,帝国主义不断压迫,军阀统治混乱不堪。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开启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

1.2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3]9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实事求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历经艰难曲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正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不断奋斗。

1.3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3]136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是践行党的宗旨、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近代中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封建统治阶级自我革新、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都失败了,归根结底,他们代表的是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究其深层次原因,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及时代意义

2.1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成立之初就是要为人民谋福利,红船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党创造性地开展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等伟大工程,红船见证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首创智慧和坚强奋斗的决心。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愈加凸显,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警惕之心,以史为鉴,常怀“忧患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提出树立总体国际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红船正扬帆起航,从一艘小船朝着巍巍巨轮不断前进。从理论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彰显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其深刻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存在大学生奉献意识淡化、创新意识不足、奋斗精神弱化等问题,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迫切。

2.1.1理想信念缺乏,奉献意识淡化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群体中的关键少数,即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优秀典型等,能够主动加强学习,团结同学,切实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学习生活中,部分“普通同学”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甚至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价值追求呈现功利化,缺乏奉献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开放多元的自媒体时代,学生因年龄、阅历等客观因素,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导致有些学生错误认同非主流思想,影响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2.1.2首创精神缺乏,创新意识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显著特点是侧重专业技术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创新”一词出现9次。可见,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少学生的学业追求仅限于“毕业”,学校创新氛围、学生创新意识均不足,在实践教学环节和就业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首创精神。

2.1.3奋斗精神缺乏,忧患意识淡薄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唯物辩证法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然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个人发展无规划、忧患意识淡薄,致使学业荒废。同时,在学生就业实习过程中,好高骛远、好逸恶劳的风气仍然存在,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当下,这些学生的奋斗精神不进反退。

2.2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然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各类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问题,严重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导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可以让大学生深刻把握党史国情,让大学生在正确的历史观中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激发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奋斗的动力。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主要表现为: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无私的爱国奉献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时代的重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培养无私的爱国奉献精神是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青年大学生要树立崇高的信仰,发扬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造性能力培养也是当前国家“双减”背景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3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3.1 融入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杰出校友、大国工匠邓建军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核心建设校园文化,同时,以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余美芳老师的“全国文明家庭”事迹为发轫点,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诚信、友善、孝老、感恩、知责的精神,形成工匠精神培育与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育人模式,与“诚信、笃实、勤俭、创新”的校训相得益彰。学校的校园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与“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把“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红船精神”,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第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浓厚的“红船氛围”。充分利用现有阵地,有效发挥宣传栏、宣传横幅、公告栏、电子显示屏以及各类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对“红船精神”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实操能力强的特点,在学生公寓开展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公寓文化节,营造浓厚的“红船氛围”,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参与,身体力行地感悟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艰辛曲折过程,增进对“红船精神”的深刻理解。

第二,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思想认识。学校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等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定期组织开展“红船精神”的相关理论学习,以讲座报告、主题班会课、红色实践教学等形式讲好“红船故事”,大力宣传“红船精神”,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红船精神”,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深化对“红船精神”的理解并自觉践行。

第三,选树身边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优秀校友、全国劳模邓建军和吴宏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志东等一批先进典型,无一不彰显了他们在成功道路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余美芳老师的孝老爱亲事迹,是对无私奉献、感恩知责的最好诠释。这些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高度体现了“红船精神”。学校要不断发掘这类优秀典型,这既是学校文化育人的卓越成效,也是学校文化育人的生动实践。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及学校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中,要邀请先进典型以校园文化和“红船精神”为主题讲述典型事迹,以身边事、身边人感染学生,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学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进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孝老爱亲、感恩知责的奉献精神。

3.2 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主要方式,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融入“红船精神”,是解决“红船精神”如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将“红船精神”融入课堂教学需要从“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课堂下功夫。

第一,以“教材、教学、教师”为抓手,将“红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是实现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阵地,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思政课程教材入手,挖掘“红船精神”融入的突破点。教材是“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将“红船精神”融入教材,在课堂中将其以适当形式呈现给学生,才能让“红船精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在“概论课”教材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可以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融入其中,从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发掘党的首创精神,增进学生勇于探索、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从党的革命实践、历经艰难曲折、取得革命胜利中发掘党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从“三大法宝”统一战线中发掘党的奉献精神,增进学生团结同学、服务同学的奉献精神。二是立足课堂教学,挖掘、梳理、解读“红船精神”,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在“思修课”教材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课堂教学中,以“红船人物”的理想信念为素材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对比、剖析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不同人生路和结局,让学生领会“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顽强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进而促进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三是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想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就要不断创新“红船精神”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链”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要巧妙运用“问题链”,针对“红船精神”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方式,将“红船人物”“红船历史”“红船文化”生动再现,以轻松的教学方式让“红船精神”入脑入心,进而达到理论知识内化于心的教学效果。

第二,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将“红船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格局下,“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课程思政的力量,抓好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将“红船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红船精神”内涵切入,在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专业课教师要从“红船精神”中汲取信念、真理和前进的力量,立足专业课程,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用鲜活的思政素材开展教学,将“红船精神”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例如,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结合汽车专业优势,以制造红船模型的方式将“红船精神”渗透专业课程;浙江传媒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剧本、音乐、表演、舞美、服装化妆等方面倾力创作《红船往事》。以“红船元素”与专业元素结合的方式弘扬“红船精神”,这样既能彰显专业特点,又能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二是从发掘“红船”思政元素入手,建立“红船素材库”。发挥专业课的课程育人作用,难点在于如何运用好鲜活的思政元素开展教学。将“红船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精心挑选素材、选取身边的典型案例,也需要师生凝聚合力、集思广益,在探究学习“红船精神”的过程中,收集视频、故事、图片等“红船精神”素材,建立“红船精神”教学资源库。

3.3 融入第二课堂,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第二课堂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具有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参与灵活的特点,包含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将“红船精神”融入第二课堂,能够使学生在课外教育活动中践行红色精神,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效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

第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承“红船精神”。学校应拓宽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建立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红船精神”,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的有效途径。

第二,在社团活动中传承“红船精神”。社团是学生参与人数最多的第二课堂,是学生拓展自身发展、加强彼此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学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5]。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红船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使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红船精神”转化为其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需成立基于“红船精神”的“红色社团”,并不断扩大其宣传力和影响力,支持社团开展“红船精神”理论宣讲,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革命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成为校园社团活动的主旋律。

第三,在创新创业中传承“红船精神”。“双创”工作的成效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红船精神”中首创、奋斗精神为学校“双创”工作提供了精神指引,学校应将其转化为开展“双创”工作的不竭动力。一是要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对学生进行首创精神和奋斗精神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二是要搭建实践平台,包含“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项目、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以平台为依托,引导学生将首创精神、奋斗精神转化为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

4 结语

总之,“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综合运用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发掘“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使“红船精神”的基因真正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发芽,这是学校践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学校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船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红船
雕红船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