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桂,杨 哲,杨 晗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宝鸡 721014)
Inconel 600是一种典型的镍铬耐蚀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力学性能,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能,可广泛用于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核电等行业[1,2]。有一批600板材在热轧生产时发生表面大面积开裂现象。其使用的板坯为真空感应加电渣重熔两步法熔炼铸锭经过锻造所得。板坯规格为240 mm×900 mm×Lmm,最终成品为24 mm×2 000 mm×Lmm的中厚板。工艺制定为采用二火轧制,一火开坯轧至100 mm,二火轧至成品。在一火开坯过程中,横轧展宽几道次后即发生表面严重开裂现象,随即停止轧制,实测厚度150 mm,情况见图1。
对发生断裂的板材进行取样,分析判断裂纹源位置[3]。沿着裂纹使用水切割切取100 mm×150 mm大小样板,断口位置处于中间,见图2。之后使用线切割破开。分别取样分析化学成分,同时取一块正常未开裂板材试样以作对比。另外观察正常及断裂位置的金相组织,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同时对存在的夹杂物进行能谱分析,通过以上检测手段综合判定其断裂原因。
该批断裂板材和正常完好板材试样的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见表1。两者主化学成分均符合标准,无异常。区别在于杂质元素O和S。开裂板材S含量稍微高一点,但是区别不大,两者均小于0.005%,在安全线内,可以排除S的原因。两者的氧含量有显著差距,差1个数量级。氧在镍基合金中是有害元素, 以氧化物夹杂存在,对合金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带来很大的危害[4,5]。对此将结合金相、能谱分析等加以论证。
表1 实验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Inconel 600经过一火开坯轧制数道次之后即发生表面开裂,即刻停止轧制,水刀切开观察横截面。发现上下表面裂纹深度约10~20 mm,中心部完好。分别于表面、中心取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见图3。图3a完好处存在混晶,其中大晶粒晶粒度为2.5级,小晶粒为9级。集中观察粗晶处(图3b中)表现很明显,大晶粒晶粒度为1.5~2.0级。对比分析2处组织,认为细小的晶粒为热轧大晶粒破碎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成的。
在表面开裂处即图3c中,可见裂纹周围有长条状和颗粒状的第二相。分析认为表面粗大的晶粒和第二相是导致开裂的原因。粗大晶粒在轧制时强大的拉应力作用下会发生撕裂。对于粗大晶粒的形成机制,根据所取不同部位的形貌,再结合实际的炉温和检测情况,认为并非是过热产生,而是铸锭原始晶粒粗大、板坯锻造比不足所导致,应该在熔炼、锻造工艺进行调整,将原始晶粒细化[6]。
对材料中存在的异常相夹杂物进行能谱分析,颗粒状夹杂物见图4,能谱分析结果见表2。分析结果表明图4a中裂纹周围的灰褐色异常相能谱分析结果为Fe或Cr的氧化物。图4b、4c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的粒状第二相为氧化铝或铝镁氧化物。
表2 夹杂物的化学成分
裂纹处另外一种呈现长条状相,见图5,能谱分析结果见表3,为金属的碳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表3 夹杂物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断口扫描照片见图6,比对镍合金断口形貌,其存在可见的夹杂物[7]。
依据上述失效原因分析结果,采取以下工艺改进:对真空熔炼设备进行修整改良,使得真空度得以提高,进一步确保能有效降低氧含量,改进后得到的合金铸锭氧含量均在60×10-4%以内;镍合金常选用稀土元素等作为变质剂进行细化晶粒[8-10]。在熔炼时加入细化剂进行变质处理,同时锻造时采用两墩两拔,加大锻造比,最终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经过20 t坯料的批次性生产,成型性良好,没有出现开裂现象。
(1)熔炼控制不当导致氧含量高,形成氧化物夹杂偏聚于晶界,在加工时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开裂并扩展是Inconel 600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
(2)熔炼工艺、锻造比不足两者产生的粗大晶粒是Inconel 600板材表面撕裂的另一原因。在熔炼时加入细化剂进行变质处理,以及加大板坯锻造比,采用多次墩粗拔长有利于细化晶粒,有效地改善了加工性能。
(3)经过对应的工艺改进,消除了开裂情况,得到了质量良好的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