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雷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对意识形态管理权和领导权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但问题是如何进行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具体来说“一套成功的意识形态首先必须经过心理说服过程,使群众认同其概念,这是意识形态确立的首要步骤——符号化”。[1]因此,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信息传播过程,而是信息传播者同信息接受者之间互动的过程,而这一互动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信息接受者对意识形态所载信息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为建立这一认同提供了路径。作为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执政理念,而且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意在使各项工作都围绕人民群众来展开。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多采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话语表达方式,直疏情理、浅显易懂,既干扰了敌人,又激起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堪称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同样体现着群众路线的方法,这就使得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理想信念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是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一,其意涵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秉持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与当前奋斗目标有着必然联系、并有实现可能的种种思想和意向的统称。因此,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形成克服困难、不断向前的动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多种社会思潮共存、碰撞,对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格外关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化、功利心态的增长与实干精神的消解、个人主义的泛滥与集体主义的贫瘠等,为此提升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迫在眉睫。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这一命题,其特点在于打通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民间话语之间的界限,起到凝聚人心,提升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作用。
第一,“中国梦”的提出使每一个人的梦想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人并不是离群索居的状态,而是与社会和其他人相互联系的,当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下才能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合力,而这种合力形成的前提则是社会中每个人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关恰,“中国梦”则是形成这种关恰的“粘合剂”,这也就体现出意识形态社会水泥的作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这不仅使每个人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去,而且也是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另外,“中国梦”还体现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统一,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统一。这就使得人民群众在着眼于现实的同时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综合来看,中国梦打破了民族、国家个人之间相分离的状态,使三者达到有机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梦”作为一种话语表达方式,使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第二,“中国梦”本身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大众化的表现形式。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目的是使更多的人对意识形态所传播的内容有所理解,因此意识形态话语(句、词等)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接受者的状况,如背景、学识、工作背景和社会经历等因素,这样才能达到有的放矢之效。“中国梦”以其简洁、上口、易懂的语词特点打破了接受者之间的间性困扰,使每个人都深感中国梦的寓意。正如罗金斯曾指出:“当理念变得更加实用,更为现实,意识形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凝合剂能够把各种运动、党派、革命团体都聚合起来。”[2]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释义,他说:“中国梦,到底是人民的梦,使人民群众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的机会。”[3]从这一层面来看,“中国梦”则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同的梦想,而不是少数人的梦,无形中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感知度,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
第三,“中国梦”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内在逻辑,是不断激励广大人民群众锐意进取的理想信念。从1840年开始,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屈辱与启蒙中寻求救国良方,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才寻找到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此后,历经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更是展现出新的“画面”。可以说,“中国梦”是对从1840年开始,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驱除外虏、争取和平、励精图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凝练,是汇集了亿万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生动表达。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新时代激励人们向上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内聚了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发愤图强的精神品质。确切来说,这一精神品质是为人民群众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信念,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如果说语词选择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有促进作用的话,那么如何使语词更加深入人心则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因为意识形态话语中的语词除具有可释性外,还应促使接受者对意识形态内容产生深刻的认同,以使其更加主动地去接受意识形态所传递的信息。就目前状况来看,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接受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网络语言的盛行则尤为突出。但是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用典”和“隐喻”相结合的方式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了新的范式。
“用典”包括多种范式,即涉及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又包含对经典作家言辞、语句的重新解读。通过“用典”,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短小精悍,用简单的词句表达深厚的寓意。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古代成语的使用,来表达对事物发展的期待,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二,通过对传统经典名著中的名句使用,来告诫党员干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第三,以古代名人为榜样唤醒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觉。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引用文天祥的名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等。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之道在于通过经典架起意识形态话语同人民群众认同的沟睿,使人民群众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新的阐释。同时,作为传统经典在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通过传统文化自身的融通性增强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感。
“隐喻”是诸多语言“加工”范式之一。作为“隐喻本身就创造了一种与原始语义相似的场,在这一场中传播者同接受者会形成共同的认知模式”。[4]例如用心脏来隐喻首都,在这一场景中本体首都借助喻体心脏便在交往中建立了双重认同,一是首都表达着主客体共同的政治文化中心,二是通过心脏进一步强调了首都的重要性(因为心脏是每个人体内重要器官之一)。因此,“隐喻”这种表述方式使言语更加具体,更加趋向于大众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中同样也使用隐喻。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的讲话时指出:“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在这段表述中,习近平以中国梦为契机,消解了两岸间的空间距离,在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则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一古训,用手足隐喻着两岸关系之间的血肉情谊,用其利断金隐喻着祖国统一的效果,使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很快建立起一种彼此间的默契。另外,通过“隐喻”还可以使复杂、难以理解的事物变得更加清晰,而喻体自身的广识性又会对信息接收者产生激励作用。如习近平总书记用钉钉子的精神来隐喻地方和工作部门在发展建设中要一干到底,干出成效,同时钉子精神又隐喻着雷锋精神,这就会使得信息接受者获得双向的激励。
如上所说,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语词来置换专门的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精神品质的继承与发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群众所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意识形态话语权并不是单纯的权力建构,更是一种以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建设过程,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在对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阐述、分析和引导后才能打消人们心中的种种疑虑和恐慌,进而使这种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的拥护获得话语权。使意识形态关注社会问题的前提就是要使意识形态话语在生产中具有问题意识,作为意识形态建设智库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应对此作出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有问题意识,这一问题意识一语双关。第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科研工作中应心怀问题,使学术问题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分析和引导;第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问题意识还体现在话语的选择上,即有效区分学术话语、课堂话语和大众化语,这样才能使意识形态话语走向民间,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
客观来说,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中的问题意识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具体化。群众路线是党的作风与工作方法的统一,其意在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便是典型的问题意识的体现,前者指党员干部不仅要来自群众而且要有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汇总的过程,后者则强调在解决的问题过程中将所形成的经验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传播给人民群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检验。“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5]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多发期,其中生产的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矛盾、生产率的提高与工资待遇提高之间的矛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转非后的各种保障问题等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探研深奥理论的同时还应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的回应,并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体现智库的作用,增进意识形态的话语的主动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可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提供强大的支撑。第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关注人民群众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打消人民群众对某些政策的疑问,从而起到凝聚人心的目的。第三,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文化并存,如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对那些负面社会思潮及时“亮剑”,势必会影响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从这一层面来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可见一斑。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否得到实现的关键在于该意识形态话语能否说服人民群众,这体现在该话语权是否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以及人民群众对该话语的判断,而人民群众判断意识形态话语的载体便是党员干部的具体言行举止。换句话说,人民群众通过对党员干部言行举止的判断进而形成对意识形态话语的态度。如果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各种行为呈积极态度,那么对意识形态话语也会如此,意识形态话语的说服力才能得到认同,反之则亦然。
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社会主义武装的党,其意识形态建设是沿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前进的。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先进性的认知多来自于党章中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描述,即两个先锋队。但人民群众的这种认知并不是理论上的灌输,而是源自对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来进行判断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一系列的整党、整风活动,对于强化党员作风,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有着重要作用。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四风”建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党员干部要具备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就使得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将“两个先锋队”的党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了使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得到更好贯彻,2016年1月全国党委组织部长会议提出“两学一做”的号召。“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与做合格党员)。重点在学,关键在做,党员在学习中不仅能深刻理解党群关系的重要性,而且学用于行,达到知行一致,有效避免学而无用和行而无意的两难境地,确保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在党中央号召下全国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这一活动迅速得到中外新闻媒体、报刊等的广泛关注。关于“两学一做”的相关书籍、材料也在各大书店进行销售。这就使得人民群众对“两学一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党外监督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党员的权利、义务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明确了党员的各项职责、义务便于外部监督。”通过这次党的作风建设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牢固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意识,又通过实践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中达到言行合一的效果,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则会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在。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因此,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还应注重物质生产的发展,确切地说就是经济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南针”。
民生涉及就业、医疗和住房等多种要素,如果民生得到改善,那么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主观能动性便会被激发,进而夯实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认同。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中,尤以民生安全至为重要,他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以后的第一要求,是极为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环境。”[6]民生安全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体现,也为更高级别的民生建设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发展中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民生安全是一项宏大的体系,除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民生的基本层面,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拓展民生外延,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群众的诉求将民生的外延进行了扩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提出“环境作为最大的民生应紧抓手上”,并将食品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来对待,这一系列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使得民生建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对群众路线的创造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建设观使得群众路线更加具体化;其民生观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避免群众路线在实践中脱离群众这一主体。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凸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为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其所体现的对人民群众的关恰,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也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点,是决定意识形态话语能否得到广泛认同的关键,因此,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需放在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情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进行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所体现出的特点是对新形势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所面对诸多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为新时期如何做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工作开辟了新的探研和实践空间。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那么,以群众路线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切入点,必然会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使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更具实效性,并常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