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林,梁思思,李 莉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2021年6月,《“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业。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与支撑性作用。[1]关于档案治理,学界一般认为是对档案事业或档案事务的治理,如孙丽群[2]将档案治理概括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事业的政治参与和管理活动。徐拥军[3]认为,档案治理是指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共同对档案事务进行规范管理,实现档案领域善治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者已关注到档案服务国家治理问题,如常大伟[4]提出,档案治理既服从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要求,也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晏秦[5]认为,档案本身具有治理功能,是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综上,档案治理的对象是档案事业或档案事务,治理目标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档案支撑。
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指出:“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6]。国家档案局《2020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强调,大力宣传档案部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实践[7]。西藏各级档案部门馆藏丰富,内容涉及西藏政治、经济、历史、军事、法律、天文、历法、地理、医学、文学、艺术、哲学、伦理、民俗和宗教等各个方面。贯彻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对开发西藏档案信息资源,为西藏治理提供档案支持有现实作用。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涵盖西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安全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是对党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党和国家推进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基本遵循。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指导,不仅可从方针政策、制度构建、服务目标、资源建设、方法体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西藏档案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还可依据西藏各项治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档案信息,以推进西藏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西藏的稳定与发展,1998年、2011年和2021年,三次赴西藏考察调研,主持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在继承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西藏治理思想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西藏治理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了体系健全、内涵丰富的治藏方略,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2013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并以此为核心,形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藏方略。其二,制定西藏治理发展方略与工作原则。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治藏方略这一重大命题并系统阐述其具体内容,即“六个必须”,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藏方略,鲜明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六个必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十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8]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对我党建设和发展西藏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央西藏工作大政方针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
其一,政治治理。一是党的领导,习近平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走深走实,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8]。二是制度建设,习近平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列为“十个必须”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三是法治建设,习近平指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10](P89)。其二,经济治理。在经济治理方面,首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8]其次,要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11]。再次,提出将西藏打造为“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12]的战略,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其三,安全治理。习近平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8],并强调要“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8]“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13](P131)。其四,文化治理。一是弘扬先进文化,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8],鼓舞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斗志。二是弘扬民族文化,习近平要求,“要继承和弘扬西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推动西藏文化事业发展繁荣”[9]。其五,社会治理。首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8]其次,做好宗教工作。习近平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再次,保障改善民生,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形成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全覆盖[8]。其六,生态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8]突出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治理理念,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8]
西藏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及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直接形成的,记录与反映其政治、历史、经济、军事、科技、文艺、哲学、伦理、民俗和宗教等方面内容,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党和国家长期重视西藏档案建设工作,迄今,西藏各级档案部门共收集到纸质、缣帛、木、金属、石、叶等质地的档案四百余万卷,其中,仅自治区档案馆就有历史档案311万件(册),现行档案两万多卷。这些档案90%的是藏文档案,此外还有汉、满、蒙、印地、梵、尼泊尔、英、俄等十余种文字撰成的档案文献,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齐全完整的西藏档案资源宝库[14]。西藏档案内容涉及西藏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领域,有极高的存史、资政与育人价值。学习应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对发掘涉藏档案信息资源,服务西藏治理工作有以下指导意义。
2013年11月,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15]。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国家治理体系在西藏的延伸与应用,其核心思想就是对西藏各项工作进行治理,以化解社会矛盾,保持西藏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学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可明确西藏档案服务方向,推进服务工作的发展。其一,有利于构建服务目标体系。首先可依据治藏方略,整合馆藏西藏档案资源,从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社会、生态等方面,构建服务目标体系。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一是明确了档案工作政治方向,即服务于党和国家西藏治理大局;二是明确了服务国家治理的具体目标,即为西藏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社会和生态等治理工作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其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为西藏各级档案馆指明了服务方向,并依据西藏治理工作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从档案资源整合、内容挖掘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为西藏各项治理工作提供精准的档案信息服务。
档案治理是在党政机构的领导支持下,由档案行政机关主导,各级档案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参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和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过程[4]。西藏档案服务治理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对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治理,夯实档案服务基础;二是对服务方法进行治理,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开展西藏档案服务工作治理,首先要学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制定档案服务西藏治理工作的方针,用以指导西藏档案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规划治理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从方针政策、管理体制、制度体系、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保障机制、技术支持、利用方法和安全设施等方面,对西藏档案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治理,以夯实服务基础工作,提升西藏档案服务西藏治理的能力。再次,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完善西藏档案服务目标体系,创新服务方式,为西藏各项治理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支持,推进西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其一,档案治理理念树立问题。从西藏档案工作现状看,由于基础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民间档案挖掘力度不够;对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建档监督不力;对社会和群众需求的民生档案建设服务滞后;档案宣传缺乏创新等[16]。树立档案治理理念,有利于统筹全局,从方针政策、标准规范、业务建设、基础设施和人财物保障等方面,对档案事务进行规范治理,从而推动西藏档案事业发展,提升档案服务西藏治理的能力。其二,服务治理理念树立问题。2016年4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档案和档案工作日益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支撑”[1]。西藏档案是西藏历史发展和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学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树立服务理念,对明确服务目标,制定服务方针,统筹服务工作,了解服务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为西藏各项治理工作提供利用精准档案信息有重要现实意义。
开展西藏档案服务工作,还需要解决档案资源建设问题,主要问题有:其一,资源体系化建设问题。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为例,现存藏族档案主要类型有:原西藏地方政府机构档案165万件(卷、册);寺庙档案89万件(卷、册);贵族世家档案47万件(卷、册);历史照片档案12000张;实物档案34000件;木质印刷版档案50600件;古籍档案4200函;旧地图档案100余件[17]。西藏档案资源建设还存在非遗档案、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建档档案等类型缺失问题,对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18],同时,也影响到档案服务西藏治理工作的开展。其二,资源整合性建设问题。鉴于档案多元属性,西藏档案除档案馆保管外,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搜集到300余部[19];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收藏有10万余册;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图书2万余册,藏文木刻本2400函;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收藏有德格印经院的珍贵藏文古籍共计28万多页,还有北京版日本影印本《西藏大藏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校勘编印的《中华大藏经》(藏文)、中国民族图书馆整理的金写本《丹珠尔》,以及《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等珍贵典籍。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馆藏书5万多卷(册),其中藏医药学古籍资料5千多卷,珍藏有7-17世纪的藏医药学和天文历算学手抄本以及记载水银提炼法的木刻版本,传统藏医药教学彩色唐卡81幅,《四部医典》全套录像光盘和声明学全套录像光盘以及楚诚坚参教授的《藏医学纪要学》等。其他高校图书馆及各地市图书馆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馆藏[20]。西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还保存有藏文印章、金文等实物档案。以档案馆为平台,通过征集、交换、复制或数字资源整合等方式,将散存西藏档案集中到档案馆保存,有利于形成资源体系优势,为服务西藏治理工作奠定档案资源基础。
从西藏档案传统利用方式看,主要有档案查阅、复制、编研、展览、咨询、教育和网站公布等。如在编研方面,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为《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大事记》《解放西藏史》《拉萨市志》《共青团志》等一百多部史志的编纂提供了档案史料服务[21]。在展览方面,2019年10月,西藏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分为理论探索、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牢记宗旨、自身建设和中央关怀西藏六个部分,展出的三百多件珍贵档案文献,生动展现了西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繁荣发展的光辉历程[22]。在网站开发方面,自治区档案局(馆)建成“西藏档案网”,为公众提供档案珍品、网上展览、编研成果、声像视频等档案利用服务。2019年3月29日,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讲话指出,随着国家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档案工作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创新方法手段,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跟上时代步伐[23]。档案服务是开发西藏档案,为西藏治理工作提供档案利用的最终环节,为此,如何在传统利用方式的基础上,“统筹网上网下宣传,灵活运用微信推文、微视频、H5、文创制品等形式”[7],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也就成为了西藏档案服务西藏治理工作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思想是: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积极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24]。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构建服务理念,对发掘西藏档案服务西藏治理的意义在于:首先,要认识到档案作为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在西藏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分析、调研或工作参与等方式,了解西藏治理工作对档案需求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社会、生态等方面构建服务目标体系,为西藏治理提供档案支持。其次,西藏档案服务工作涵盖服务目标、工作安排,领导组织和人财物保障等方面。为此,就要制定服务方针政策,统筹西藏档案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服务工作的开展。再次,档案服务西藏治理涉及线上线下服务、服务平台构建、新技术运用等方面,要发挥档案治国理政作用,就要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西藏档案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利用西藏档案信息,为推进西藏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文化助力。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针对当前涉藏地区治理的突出问题、核心任务和推进西藏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及新时代西藏各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做好西藏档案服务工作,就要落实治藏方略,针对西藏治理工作的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生态等各个领域,通过构建服务目标、完善资源建设和建立工作机制等方面,推进档案服务西藏治理工作的开展。
1、构建服务目标体系
西藏档案极其丰富,如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始于元代,止于20世纪末,纵跨近七百年,内容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领域。此外,档案馆还收藏了大量的藏文古籍,其中有西藏各个历史时期著名佛学家、史学家、医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撰写的典籍,内容包括佛学、声明学、因明学、工艺学、史学、文学、天文历算、藏文文法、医药学、建筑学、藏戏、舞蹈、音乐、名人全集、传记、小说、故事等[25]。构建西藏档案服务目标体系,一是可依据西藏各项治理工作对档案资源的利用需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生态等方面,有针对性挖掘档案内容,为西藏治理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二是可针对西藏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如党委党务、组织纪检、统战宣传、医疗卫生、公安保卫、税收财务、国土规划、民生服务、社会保障等,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治理工作的需求,提供精准档案服务,推进西藏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2、完善档案资源建设
从服务西藏治理大局视角看,西藏档案资源建设还存在结构不全、内容缺失等问题,因此,建议从三方面进行完善。其一,收集缺失档案。以西藏非遗档案为例,自2016年西藏开展60岁以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截至2010年10月,46位60岁以上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已完成30位,实现阶段性进展。[26]2002年,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菩日村发现了一批14以前的古藏文文献,2007年,西藏大学组织人力物力前往菩日村收集收购这批文献并加以整理。[27]为此,建议西藏相关档案部门,通过接收、交换、共建等方式,将这些西藏非遗档案征集到档案馆收藏,以弥补非遗档案缺失的问题。其二,征集流失档案。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珍贵档案流失国外,如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藏文档案2000卷、法国国立图书馆2500卷,日本藏有藏文大藏经的所有版本,以及大批敦煌文档和11世纪以后的藏文档案,1959年达赖集团将部分藏文档案带到印度并存放在“西藏文献图书馆”。此外,美国、德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和蒙古等国都收藏有藏文档案[28](P66-68)。通过复制、购买、交换以及外交追索等方式,征集散失档案,有利于完善资源建设,更好地为西藏治理提供档案信息支持。其三,整合西藏档案。西藏档案种类繁多,主要散存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电视台和出版社等机构,为形成资源优势,建议依托档案馆,成立西藏档案资源共建联盟,利用LAM理念与技术,在兼顾收藏单位信息权益的基础上,开展资源整合建设,为服务西藏治理奠定档案资源基础。
3、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其一,制定服务方针。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是一项服务国家治理大局的政治任务,为统筹组织这一工作,首先,建议相关档案局(馆)落实新时期党的治藏方略,制定档案服务西藏治理政策,用以指导西藏档案服务工作的开展。其二,建立服务制度。服务制度是为利用档案而制定的查阅、咨询、借阅、编研、在线服务和新媒体档案信息推送等规定,这些规章有利于规范档案服务工作,提升服务效率,为西藏治理提供档案支持。其三,规划服务工作。从组织角度看,科学的统筹规划是档案治理能力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29]。档案服务西藏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为此,建议成立领导小组,依托档案开发部门,开展顶层设计,从开发方式、开发内容、成果形式、人员安排、资金投入和时间要求等方面,制定近期或中长期服务工作规划,以构建开发机制,理顺工作关系,更好地统筹推进档案服务西藏治理工作的开展。
1、开展专题档案编研
专题档案编研是指针对西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生态等治理工作,以传统或数字编研的方式,通过专题档案汇编,或是行业性数字汇编、数据摘编,以及新媒体专题编研等方式,向社会或相关部门提供专题性档案服务。其一,传统专题编研。即结合西藏政治、经济、生态等治理主题,开展专题性编研工作。现有成果丰硕,如在生态治理方面,西藏各级档案馆利用馆藏优势,同国家地震局合作,汇编出版《西藏地震档案史料汇编》(上、下两册);与西藏社科院等单位合作,编研出版《雪灾篇》《雹灾篇》《水灾篇》《虫灾篇》《多种自然灾害篇》等。在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方面,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合作,编辑出版《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西藏与祖国关系史料汇编》等[30],未来应在其他领域继续加强此类编研。其二,数字专题编研。一是行业性数字汇编、数值摘编,也就是与相关行业统计部门合作,对西藏农业、牧业、制造业、交通运输、金融业、服务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行业的设施、人员、生产与发展等情况进行数字汇编、数值摘编,为相关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专题信息服务。二是新媒体专题编研,如利用数字技术、VR/AR技术等,融合图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编制形式新颖的西藏治理专题电子杂志、报刊、图书、微视频和专题片等,向社会公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档案文献的编研、出版与呈现,尤其是许多行业性数字汇编、数值摘编等,对了解西藏民族状况、民生民情、行业状况,以及生产建设等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维护西藏繁荣稳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
2、举办主题档案展览
结合西藏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举办主题档案展览,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展示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开展爱国、爱藏教育,维护西藏繁荣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2015年9月,西藏自治区举办“圆梦中国、西藏华章——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成就展”,展览分科学发展、迈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民族团结、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等单元,使用元朝皇帝颁赐萨迦派首领的八思巴文铁质金字圣牌、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颁给搠思公失监为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的圣旨、1713年清朝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敕谕,《十三法典》《十六法典》《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藏汉文本)等多份珍贵档案,以及部分实物、图片、视频等,展现了50年来西藏发生的巨大变迁[31]。2019年9月27日,拉萨市档案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展览通过大量珍贵档案、图片、影像资料,展示拉萨市近70年来在发展产业经济、繁荣优秀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的进步[32],在宣传西藏改革开放,展现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巨大成就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3、开发特色数据资源
西藏特色数据资源开发就是依据西藏治理工作的需求,按照一定的专题,如民族团结、社会安全、公安保卫、藏族医药、生态文明、民生服务、宗教文化等,规划整合西藏档案,建设特色数据库或专项数据资源,为西藏治理工作提供专项档案数据资源。如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自2009年以来,已完成桑珠颇章、觉细列空、孜聂仓、乃琼等四个全宗,及《噶厦全宗》等历史档案的全文录入工作,在藏文历史档案专题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进展。2012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档案馆全面进行馆藏档案文件及目录录入工作,启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婚姻档案等民生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其他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33]。又如,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西藏自治区公安厅支持下,研发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库存档案的全文扫描、格式转换、原文挂靠、检索查阅等功能,确保档案背景信息、元数据、原文齐全,在开发专项数据资源,为西藏安全保卫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支持方面做出显著成绩[34]。开发特色档案数据资源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为西藏治理提供专题性、聚合性和系统化数字档案信息。
4、提供专项档案信息
为满足西藏治理工作的档案利用需求,采用公布档案信息、编写参考资料和开展咨询服务等方式提供专项档案信息,把档案利用服务覆盖到各个领域,对服务西藏治理大局,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在维护稳定方面,“3·14事件”发生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迅速调阅一批有力印证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的档案,在国家档案局的网站上进行公布,国内外两百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站对此进行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建设方面,阿里地区档案馆积极利用馆藏科技档案,为地区饭店、群艺馆工程改造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节约工程改造经费150余万元;在防灾减灾方面,西藏自治区气象档案馆提供气象历史记录,使气象预报部门准确预报了1998年那曲、阿里重特大雪灾,2000年4月林芝易贡特大型山体崩塌滑坡灾害,以及2000年8月日喀则特大洪涝等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在政务工作方面,自治区档案馆、拉萨市档案馆、日喀则市档案馆、山南市档案馆等为本级党政机关文物保护、房屋纠纷,解决干部职工待遇、新四军老战士“归队”等问题提供原始材料;在编史修志方面,山南市措美县档案馆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使该县完成《措美县委直属机构沿革情况》《中共措美县委书记、副书记任职情况》等各类编研成果20余种[35]。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对我党建设和发展西藏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央西藏工作大政方针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以习近平治藏方略指导西藏档案服务建设,不仅可从方针政策、服务目标、制度构建、资源建设、方法体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推进西藏档案服务工作的发展,还可依据西藏各项治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档案信息服务,为“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8],西藏的繁荣稳定,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