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编 王卫杰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2022.5,2(3)
“十四五”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战略转型期。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十四五”交通运输进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关键技术亟待研究、开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本专栏邀请了国内高等院校从事综合交通运输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的专家和团队,从专业的视角为读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创新工作。本专栏共收录4篇文章,分别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理论及技术、城市群综合交通评价、国家高速公路发展及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等角度,分享了当前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热点。
王炜、赵德等的《综合交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对策与TIM技术体系》,针对我国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当前综合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创建统筹协调-布局优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新理论”、“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决策支持平台”、“打造以综合交通模型系统(TIM)为核心的支撑技术体系”等对策体系,并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案例开展实证分析。
秦韶阳、赵德等的《交通强国背景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构建了包含10个评价维度、23个评价指标的面向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可计算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进行了评价,对综合交通系统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成效评价有重要指导作用。
田时沫、李潭峰等的《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需求现状特征及趋势分析》,通过对近十年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量、拥挤度等数据分析,探讨了当前国家高速公路交通需求和路网负荷发展趋势,为公路网发展规划和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凡、华雪东等的《基于协同学的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研究》,提出了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客运生成预测方法,建立了区域多方式客运系统自演化发展模型与协同竞争模型,并对江苏省区域的综合交通系统客运生成进行了案例分析,为区域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政策制定等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及理论支持。
本专栏文章代表了国内科研人员在综合交通运输研究领域的探索与新成果,希望能为科研院所、专业院校开展相关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参考借鉴,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益启示,从而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