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畅斌,沈林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23)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和情报服务中心[1],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人员组成,都得到了长足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服务中的一部分工作被电子化、自动化替代,图书馆员得以分配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新型的情报服务。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办学经费大幅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也相当充足。很多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专利文献数据库,拥有期刊、书籍等文献数据库与专利文献数据库相配合,办公硬件设备也非常优越;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配置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高校图书馆面临服务转型的问题,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高价值的情报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必然的方向。其中,专利情报服务是非常有价值的新型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拥有具备本校主要相关专业背景的馆员,以及具有知识产权、情报学背景的馆员,甚至同时拥有上述多方面知识背景的馆员,可以支撑图书馆开展专利情报服务业务,所以高校图书馆通过招聘或培养补充少部分的人才,补足短板,就可以开展专利情报服务。
专利作为特殊的情报源,同时承载着技术、法律、经济的信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90%~95%以上的发明创造成果都出现在专利文献中[2],尤其是应用相关的发明成果,专利情报的重要性更加不可替代。采用专利情报作为切入点,不仅可以获得技术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专利文献中的法律信息、经济信息,获知背后所隐藏的情报。而专利“以公开换取保护”的游戏规则,使情报分析人员有了获取对方核心技术信息的机会。因此,专利文献是技术竞争情报工作中可以合法获取的最重要的信息。
产品开发同样是一个涉及到技术、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产品开发的过程,是从立项决策,到技术开发,再到生产,最后通过市场销售实现利润的闭环过程。只要中间有一环不能连接,整个开发工作就会陷入失败。专利作为产品开发情报工作的切入点,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情报源,但又不能只盯着专利文献,而要结合论文、论著、新闻、政府文件等信息为产品开发提供情报服务。
本文围绕产品开发全过程,分析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以及不同阶段对专利情报的不同需求,并对高校图书馆提供专利情报服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进行探讨。
产品开发相对于基础研究,更加需要专利情报的支持。专利制度本身就是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框架下,加入《巴黎公约》的各国制定的法律体系。专利制度的本质,是“以公开换取保护”,所以专利文献也是可以通过合法手段方便获知别人技术方案的最有效的数据源,可以说,专利文献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
不同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所要做的事,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需要具体的技术方案作为基础。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对专利情报的需求是不同的,专利情报服务机构要根据开发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产品开发立项阶段,需要做项目选择、技术调研、市场调研、开发单位自身情况分析、可行性分析等众多准备工作。这个阶段的工作,以检索收集信息为主。首先对备选项目进行尽职调查,重点考察可行性。技术、市场两方面的分析工作应该同时进行,综合考虑。专利文献在技术层面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作为市场调研的切入点,通过对友商专利的分析,甚至还能探查到友商准备发力的领域和 产品。
产品开发机构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是较大范围的信息量,注重信息的完整性。但决不可只简单地提供大量的专利文献,每一篇专利文献都应该是精心挑选过的,而且要从中提炼出技术要点。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不应该孤立地只分析专利情况,而应该根据需要收集其他类型的情报,与专利情报综合分析才是正确的做法。
在产品开发阶段,应该以产品为中心,对产品所涉及的技术要点进行分解。对产品开发所需技术与开发单位自身拥有的技术一一进行排查比对,列出:①开发单位拥有的技术;②开发单位拥有的技术与现有其他机构的技术的区别、优劣;③开发单位缺少、但该产品开发要用到的技术;④别人的技术所涉专利的法律状态;⑤尤其要注意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注意规避侵权风险;⑥尽可能收集竞争对手专利文献之外的情报,如产品注册信息、新闻、网站公开的信息等。
尤其要在掌握上述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所缺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专利的专利自由实施分析(Free To Operate,FTO),或通过谈判获取实施许可,或采用其他技术方案,或通过购买专利技术所涉零部件来实现,等等。对难以绕过保护范围,产品开发中又必须使用到的专利,首先需要评估对其进行“无效宣告”的可行性。虽然不一定要提起无效宣告,但对无效宣告可行性的评估,却也可以为商业谈判提供筹码。
此外,无论是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从提交申请到专利公开,中间都要有一段时间,所以产品开发阶段的专利跟踪,要持续进行,并不是开始开发时检索一次就行。
产品开发完成阶段的专利情报工作,除了持续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还应该提前准备,在产品开发可预期完成之际,就要提早计划,对开发过程中得到的新的思路、方案进行专利保护。
首先,对产品的外观要进行外观专利保护,避免产品外观被照搬,为产品的销售留下隐患。外观专利虽然申请程序简单、费用也较低,但却为产品进入市场保驾护航,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国内的专利诉讼,绝大多数是外观专利相关的纠纷,可见外观专利其实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产品的开发完成阶段,研发人员会有一些新的方案,对于有保护价值的方案,应该及时整理出来。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得到的方案,是跟产品的具体生产密切相关的,其价值往往要高于图纸设计阶段的思路。根据技术方案创造性的大小,是结构相关还是方法相关,可以选择申请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获专利授权后,可根据专利法规定,将专利信息标识在产品包装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产品背书,为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一定的广告效应。
再次,对专利信息的收集、分析,也可为产品研发机构寻找潜在竞争对手、潜在合作对象。可以通过分析研发的产品是雷同的还是互补的,并结合其他情报,对潜在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进行初步判定。
面向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专利情报服务,应当遵循“以产品为中心”的原则。具体的服务细节,则不应该拘泥于“专利情报”,而应当根据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情报,与专利情报综合分析。
对研发机构或团队的技术基础、所拥有的专利,进行整理评估。俗话说,要知己知彼,专利情报服务不是一开始就查别人的专利,而是先对“己”方进行摸底,罗列出开发机构自己现有的技术家底。通过“文献资料+技术人员口述”的途径,对技术家底有个全貌了解,并对其进行书面化、表格化整理(表1)。
要做好专利情报服务工作,技术分解是关键,只有做好技术分解工作,后续工作才得以进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适用以按行业分类为主、专利分类和学科分类为辅的思路进行技术分解。目前,技术分解的方法主要有:
①按专利分类方法,便于专利检索,但分类较散,不能构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②按行业分类方法,适用于产品、产业链的分析,但产品间包含共有技术时难以处理;
③学科分类方法,全面、成体系,但与技术发展不同步,偏向于基础研究。
完成对产品开发所需技术的分解后,将每一个技术要点都与己方拥有的技术进行对照,广泛收集整理与每一项技术相关的专利信息,对每一件专利进行技术要点提炼,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开发必需但己方不具备的技术要点进行解析。
将开发所需技术要点分为几类:
①己方已有技术;
②非专利技术,可免费使用;
③有机会免费或低成本使用的专利技术,如没在国内布局专利、可无效宣告(提起无效宣告前与对方谈判)、FTO、专利权不稳、绕过保护范围的难度、专利保护期将满等;
④已有商业化产品的零部件,处于“权利用尽”状态,可直接购买该零部件;
⑤产品开发必需且专利权稳定的专利技术,这部分技术是最难解决的,需要进行深度评估,制定应对策略。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情报学知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以及所开发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需要双方通力合作,才能把工作开展好。
成果管理,并不是简单地把成果文件归档就结束,成果文件的归档仅仅是开始。整个成果管理途径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专利申请—成果归档—成果评估—成果转化。
2.4.1 专利申请
在开发工作进行中及完成后,要充分挖掘技术创新点,并评估是借助专利制度予以保护,还是采用技术秘密策略来进行保护。技术秘密没有保护期限,无需公开技术方案,然而一旦被人破解,就完全失去保护;而专利保护则需公开技术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获取法律保护,但保护期是有限的(发明专利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为10年),为此需要对技术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选择合适的策略。
2.4.2 成果归档
成果归档并不是简单地把相关文件分类摆放到相应的抽屉中,而是要分派负责人员,主要承担对技术的宣传和转化工作。每个人具体负责的专利数量不能过多,要对所负责专利进行深入了解学习,将技术方案简要地整理出来,并对类似的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对专利的基本情况、来龙去脉要熟悉。
2.4.3 成果评估
邀请专业人员对所持有专利的专利权稳定性及技术、市场价值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形成专家意见,与成果方案一并存档。该专利的负责人参与讨论,负责介绍专利相关情况,提出专利转化相关问题请专家解答,并作好记录。
2.4.4 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是研发工作的根本目标,产品开发成功是成果转化最直接的体现。成果转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专利情报服务在整个成果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有:①提前做好己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增加谈判筹码;②分析同类专利,评估己方专利所处地位;③通过专利情报分析,寻找潜在合作者;④跟踪调查是否被侵权;⑤应对别人对己方专利的无效宣告。
可见,“以产品为中心”,面向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专利情报服务,在每个环节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提供专利情报服务的过程中,着重关注“专利情报”的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情报,与专利情报综合分析。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问题迫在眉睫,多元化、个性化、高价值的情报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必然的方向。目前,高校图书馆有必要,也有能力在专利情报服务中开辟新的服务内容,为自身的发展争得一席之地。面向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专利情报服务,既是高价值的情报服务,同 时也是适合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有前景的情报服务 内容。
在高校图书馆提供面向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专利情报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产品为中心”的原则,把握产品开发过程中专利情报需求的特点。不同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更关注具体技术方案,而且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竞争对手、市场情况、其他机构或个人的专利权等事项。产品开发结束后,对己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保护,也是重要的环节。
在产品开发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专利情报服务有不同的工作内容[3]:需要对己方技术进行摸底整理;对产品开发所需要的技术进行分解,并与己方技术基础进行对照,找出尚不具备的技术;对需要对外获取的技术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实际情报制定具体解决方案,购买技术、获取许可、购买市场化部件、无效宣告对方专利、交叉许可等;对己方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保护,进行迭代升级所需要专利技术的跟踪、储备;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规避侵权风险,则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需要持续开展的。在成果管理工作中,在专利申请、成果归档、成果评估、成果转化等环节中,专利情报服务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专利情报承载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源,是产品开发情报工作的切入点,需要得到足够重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只盯着专利文献,而要结合论文、论著、新闻、政府文件等信息来为产品开发提供情报服务。不同的信息源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佐证、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完成产品开发的情报服务。而就其他信息源来说,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这也是高校图书馆提供面向产品开发全过程的专利情报服务的优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