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帅 程早霞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毛泽东将宣传思想工作视之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他强调“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1]。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利,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办工人夜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人农民俱乐部等开展宣传活动。在战争时期紧张的行军过程中,红军发挥了宣传队的作用,利用树皮、墙壁和石碑等印刷革命标语,“打土豪,分田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口号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党动员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武器。新中国成立后,新生人民政权废除了国民党政府关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禁令,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宣传网络,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宣传思想工作作为我们党启蒙群众、服务群众和发动群众的重要手段,在塑造“革命认同”“道路认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领导人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他在2013 年8 月和2018 年8 月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2]。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百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史也是一部人民群众的动员史。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发动群众是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在百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我们党在教育和引导群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因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任务不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生活困苦。宣传是启蒙和唤起群众觉悟的重要手段。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1922 年创办的《先驱》发刊词中写道:“本刊的任务是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偷惰和倚赖的习惯而代以反抗的创造的精神,使将来各种事业,都受着这种精神的支配而改变。”[3]354-355《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中明确提出:“在农民运动中,我们须随时随地注意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3]613由于红军跟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党在这一时期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视发挥红军的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言,“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4]。红军每到一地都会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促进了群众阶级意识的觉醒。在解放战争时期,党通过各种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的无耻和反动,宣传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断增强人民对解放事业的信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人民群众民族意识觉醒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25 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上海日本纺纱厂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时指出,工人罢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资本家有统一的组织而工人没有统一的组织,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借此宣传反帝国主义”[3]629。1931 年6 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动员群众扩大反帝运动的决议,要求“要抓住群众的日常生活的迫切痛苦的各个问题,在各种群众中进行经常地反帝宣传鼓动及组织工作”[3]1014。抗日战争时期,针对部分人的悲观情绪,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民族的第一个任务,在于高度发扬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5]。我们党充分利用庙会、地方戏、秧歌、歌曲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话语上能活学活用群众语言,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对动员人民奋起抗日救亡起了巨大作用”[6]。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广大群众开展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促进了人民群众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我们党的政治宣传和动员下,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有所提高,但要在当时文盲占人口多数的国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充分利用好灌输与教育这两种手段。在1951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作了《党的宣传战线上的任务》的报告,他指出,“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7]。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人民政权的不断巩固,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年到1956 年党中央重点开展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1954 年党中央在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进一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来教育全党和人民群众,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斗争。”[8]从1956 年到1966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覆盖面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社会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当然,这一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还存在一些“左”的倾向,对经济和社会建设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党的宣传思想战线受到冲击,宣传思想工作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偏离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开始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反思,中国的命运何去何从,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方向性问题。1978 年5 月11 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9],由此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热潮,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俗讲话)》出版发行后,成为当时全国的畅销书之一,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随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工作报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0]。这篇报告在思想上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重新确立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思潮,如资产阶级自由化,给人们思想带来了极大的混乱。针对这些错误思潮,邓小平同志在1979 年明确指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从反右的角度对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进行了批判。1981 年7 月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后他又陆续发表了《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系列讲话。从1978 年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二十几年间,中央在宣传思想工作上坚持了省思与引导相结合的方法,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舆论环境。
江泽民同志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非常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宣传部长工作会议。1994 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1],重点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目的是通过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团结更多的人民群众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上来。胡锦涛同志在200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12],他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三贴近”来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13]。
我们党成立100 年来,宣传思想工作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中央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宣传思想工作做了适当调整。总结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百年来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在宗旨上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队伍建设上重视宣传队伍建设;在宣传布局上重视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相结合。
纵观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史,虽然在过程中有曲折,但因始终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既有利于我们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能为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14]我们党自1921 年成立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特色。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统领是指用党的指导思想引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武装群众。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宣传思想工作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及时向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人们思想水平的提升,为革命的胜利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是开展革命的政治动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1950 年初新华总社发文指出,我们党在已掌握全国政权的情况下,要“加强对政治事件的报道”[15]19。针对美国侵略朝鲜和我国宝岛台湾,中央宣传部作出了关于“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15]97的指示精神,在全国开展了深入的反侵略宣传教育活动。1951 年底到1952 年10 月,中央组织发动和宣传了“三反”“五反”运动,在政治上确保了新生人民政权的纯洁性,经济上为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创造了有利条件。1953 年12 月底,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5]664,从此全国上下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开展了持续的、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牢牢把握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深入人心,确保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1923 年党中央在关于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中指出:“农民间之宣传大致与工人中相等,但材料当取之于农民生活。”[3]561在《中央为转变目前宣传工作给各级党部的信》中,党中央对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不善于依据群众的阶级觉悟程度和分别对象去进行宣传工作……往往将新苏区的群众与老赤区的群众一样看待去进行宣传鼓动工作,更奇怪的,还有把学生当作农民一样看待去宣传。”[3]12001941 年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指出:“必须根据群众今天所切身懂得的东西,根据群众今天的觉悟程度与文化水平来进行宣传鼓动。”[16]党的领导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方面也有众多论述。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7]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强调:“你们写东西要考虑对象。这就是说每写一篇稿子,就要考虑这篇稿子大体上是写给谁看的。要区别全国与地方。”[1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前提是充分了解群众、掌握群众语言,为此,20 世纪50 年代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党组多次组织作家和艺术工作者等参加生产劳动或到基层工作,从中积累鲜活素材,获取创作源泉。《小工当了厂长》 《创业史》 《山乡巨变》等作品运用群众语言演绎了群众生产活动中典型人物的光辉事迹。这些作品生动而深刻,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号召,指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19]341。近年来,《山海情》《平凡的世界》《人民的名义》等影视作品,内容来源于群众生活,话语贴近群众语言,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坚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除了在内容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外,在形式上也非常注重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标语和口号作为我们党成立初期最常用的宣传方式,在宣传内容上简洁明了,有的使用当地方言,非常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如“打土豪,分田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党动员群众、夺取胜利的重要武器。时至今日,口号和标语这种宣传动员模式没有过时,仍以新的理念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党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注重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生活上的困苦,打破了封建礼教束缚,实现了男女平等。通过系列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了不仅有小家还有国家,不仅有宗族还有民族,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党的宣传组织机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共一大和二大并未成立专门的宣传组织,只是提出由李达和蔡和森负责宣传工作。中共三大后成立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尽管历经波折,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宣传部已有翻译组、出版组、图书组和电影局等下设组织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建立了人民政权,但因战争等客观原因,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中宣传机构还不健全,专职的宣传干部较少。1949 年11 月1 日,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在关于宣传部工作情况及机构设置问题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建议,中宣部设立政治教育处、时事宣传处、研究处、干部处、解放社、秘书处六个部门。[15]11-121951 年2 月25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又明确规定:“各级宣传部暂行编制如下:中央局宣传部应有六十至一百人……县委宣传部应有十人左右。”[20]在此文件的指导下,党的各级宣传机构不断健全,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宣传组织网络。“文革”期间党的宣传工作制度和工作队伍遭受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1982 年11 月在全国宣传文教干部管理工作座谈会上,邓力群强调“下决心实行干部轮训制度、要有计划地吸收新的力量来补充宣传队伍”[21]。从此以后,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宣传干部队伍建设,他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9]342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的“四力”新要求,为新时期宣传干部的内涵式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看到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党的宣传事业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国内看,人民利益诉求及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为宣传思想工作凝心聚力作用的发挥增加了难题;宣传理论方面创新不足,对人民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解释力下降;宣传思想工作有时候还存在着形式主义,空泛化、泛口号化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从国外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们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污名化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断地炒作所谓“人权”“民主”等议题,意图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妄图颠覆我们的国家政权。在新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做到三个统一。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发展史,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求我们首先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增强主动性,帮助广大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错误认识;在价值取向上,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把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结合起来,不能只看重经济利益,在工作中要避免盲目追求所谓的“热点”和“眼球效应”;在宣传中要将党的目标规划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既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又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贴近群众的实际情况。宣传工作人员要把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作为自己工作的价值遵循,既要宣传好党的思想,又要立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地将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和合理诉求反映上来,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要画好守正和创新的“同心圆”,首先要坚守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这个“同心圆”的“圆点”,发挥好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定盘星”作用;其次要善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强传播模式的创新。只有科学认识和掌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不断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具备与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对话的能力,从而使新的网络传播技术成为宣传思想工作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当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在技术方面领先,更要重视说群众的话,讲群众的故事,让宣传思想工作真正地“接地气”,受人民群众欢迎。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网络传播平台,收集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空间,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加大各类宣传平台的管理力度,使互联网空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承担着为党立言、为民发声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鼓劲的重任,在工作开展中要重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把握宣传对象的特点。作为宣传工作人员要多到基层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真正地从群众的火热生活中了解和把握群众的特点,从鲜活的生活中去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使宣传工作富有生活气息。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当今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传播规律,主动地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手段创新。三是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批评性的报道要客观真实。既要充分宣传和反映社会积极方面,理直气壮地宣传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也要坚持真理,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针砭时弊,促进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有序解决。最后在方法上要坚持一分为二,既要重视广覆盖,又要重视差异化,做好分类分层的精准宣传。
2019 年8 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规定“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有多篇重要论述,2020 年中央文献出版社整理出版了《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新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党成立已有百余年,我们既要讲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带领人民群众奋斗圆梦的故事,又要讲好群众身边的故事,用事实来说服和教育群众,实现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的有机结合。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依托互联网实现各种媒介的融合,进一步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资源重整,变“存量”为“增量”。在新时代新的征程中,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培养一批具有“泥土味”“接地气”的宣传工作者,使他们真正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