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杨春艳,李 艳,杨文信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皮肤科,四川 泸州 646000)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现有的医疗水平尚不能将其完全治愈。因此,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研究的主要目标[1]。斑块型银屑病治疗过程漫长,发病间隔时间短,中药内服加外治法治疗斑块型银屑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用祛瘀消斑饮结合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80例,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走罐组各40例。联合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15±14.01)岁,平均病程为37(23.50,97.75)个月。走罐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15±11.32)岁,平均病程为36(18.00,72.50)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KY2019087/FS-01。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斑块型银屑病诊断,皮损呈斑块状,边界清晰,部分可融合成片状,颜色淡红至暗红,上覆银白色鳞屑,可见蜡滴、薄膜及点状出血现象;③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医外科学》[3]和《银屑病(白疕)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3版》[4]中血瘀证的诊断[4],皮损反复不愈,呈斑块状,肥厚浸润,颜色暗红,上覆厚层鳞屑,伴或不伴瘙痒,舌质紫暗,有瘀斑或者瘀点,脉涩或细缓;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及哺乳期;②有精神疾病、肿瘤或严重脏器疾病;③近1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药物实验或应用过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生物制剂等系统治疗。
走罐组:仅用走罐治疗。将凡士林均匀涂抹于皮损表面,用镊子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下2/3处绕一圈后迅速抽出,利用罐内负压使皮肤凸起3~4cm,并借助腕力将罐体沿着经脉循行方向或远心端来回移动;这样重复35~40次,具体以皮肤出现充血、潮红或瘀斑为度,罐体使用5次后立即予以更换,且为防止热量散失,更换时间不超过10s。隔日1次,每周3次,共8周[5]。
联合组:在走罐的基础上口服祛瘀消斑饮,走罐具体操作方法、治疗频次及治疗时间等同走罐组。祛瘀消斑饮药用当归12g,莪术9g,鸡血藤12g,红花9g,丹参30g,桃仁12g,白芍12g,熟地12g,白花蛇舌草10g,木香6g,陈皮9g。水煎250~300mL,1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8周。
PASI评分=头部面积分×(E头+I头+D头)×0.1+上肢面积分×(E上肢+I上肢+D上肢)×0.2+躯干面积分×(E躯干+I躯干+D躯干)×0.3+下肢面积分×(E下肢+I下肢+D下肢)×0.4。其中身体各部位面积(分数):0%(0)、1~9%(1)、10~29%(2)、30~49%(3)、50~69%(4)、70~89%(5)、90~100%(6)。E、I、D分别代表红斑、浸润程度及鳞屑,按照皮损情况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1、2、3分。
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临床痊愈:皮损PASI分值下降95%以上。显效:皮损PASI分值下降70%~94%。有效:PASI分值下降30%~69%。无效:皮损PASI分值下降少于30%。
治疗过程中,4例(联合组1例,走罐组3例)由于疫情、病情加重、未按规定用药等原因退出实验。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 (分,±s)
注:*为正态分布,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非正态分布,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
组别 例 治疗前PASI治疗8周后PASI PASI差值(治疗前-治疗后)走罐组 39 8.34±1.90 3.2(1.1,4.3) 4.7(3.2,6.7)联合组 37 7.96±1.74 4.3(3.5,6.0) 3.3(2.2,3.9)t/z 0.919* 3.593# 2.966#P 0.361 <0.001 0.003
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及复发情况。实验第8周,复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实验结束后2个月电话随访,联合组无复发,走罐组复发2例。
银屑病属中医“白疕”“白壳疮”“蛇虱”等范畴。《普济方·诸疮肿门·干癣》曰:“夫干癣但有棱廓。皮肤枯痒。搔之白屑出也。”[7]发病与热、虚、毒、瘀等有关,主要分为血热(进行期)、血燥(静止期、退行期)、血瘀(静止期)3型。斑块型银屑病表现为暗红或暗紫色浸润、肥厚明显的斑块状皮损[8]。研究表明,“血瘀”存在于斑块型银屑病的发病始终,是其主要特征性皮损(肥厚浸润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斑块型银屑病的斑块上附着大量鳞屑,表明其迁延难愈的重要环节还包括“血燥”,因而选取具有活血祛瘀,兼以润燥,解毒等功效的中药配伍,方能抓住病机,发挥最佳疗效[9]。
银屑病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局部可见Munro微脓肿),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迂曲,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10]。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当前研究及现有的证据显示,基因改变引起的遗传、环境因素的诱导及细胞免疫系统的紊乱所造成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是银屑病特征性皮损形成的主要原因[11]。常用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局部、系统)、物理治疗(紫外线、光动力)、生物制剂等[12],并通过联合、交替、序贯疗法将疗效最大化。但由于其副作用明显、经济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血瘀是斑块型银屑病的主要病因,燥邪使得皮损更加迁延难愈,故在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时,重在活血,同时要注意养阴润燥,两者配伍方能发挥奇效。祛瘀消斑饮方中当归、红花、莪术、桃仁、鸡血藤、丹参活血化瘀为君,熟地、白芍助君行血、兼以养血为臣,白花蛇舌草解毒为佐,木香、陈皮理气为使,全方有活血祛瘀,养血润燥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当归的主要成分当归多糖与有机酸类(阿魏酸等)具有十分显著的活血抗炎、抗氧化作用[13];莪术可以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活化,降低血液黏度,解决血液淤滞的问题[14-15]。桃仁、红花具有改善皮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抗凝,维持血管内外平衡等作用[16-17]。鸡血藤的抗凝作用主要针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此同时,鸡血藤还可调节血液中凝血因子水平,对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出血或血瘀疾病有较好的疗效[18];丹参通过调控血清炎症递质及抗炎症因子的分泌,发挥其抗炎作用;还对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可很好的发挥活血化瘀的效果[19];白芍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对急性、慢性和免疫性炎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红细胞变形力增加,聚集性降低,进一步调节血液流变性[20];熟地黄常用于止血,抗感染,免疫增强,抗氧化等治疗[21];白花蛇舌草中含有丰富氨基酸与多糖等活性物质,可增强机各项免疫功能,具有很好的抗炎、抗化学诱变、抗氧化等作用[22];木香可以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起到抗炎作用,止痛、抗氧化及抗菌效果显著[23];陈皮可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调节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达到抗炎、抑制血管的异常增殖等作用[24]。
走罐疗法又称“角法”,其既可开通玄府,使邪气由外而解;亦可通经络、行气血,使得身体阴阳气血调和[5]。研究表明,走罐的排毒能力显著,其主要机理在于加快角质细胞分化,将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皮脂腺、汗腺排出。此外,走罐后皮肤组织充血,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局部的炎症反应,激活身体免疫系统,发挥其抗炎作用,进一步促使皮损变薄甚至消退;也有证据显示走罐可通过降低HPA、TNF-α、VEGF水平,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及微血管的形成[25-26]。陈波等[27]认为走罐疗法与针灸同属物理刺激,均可通过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激活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系统,启动免疫调节。
祛瘀消斑饮联合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不仅效果显著,在改善相关症状及皮损程度上也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