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丽江,静谧远尘的悠远情怀

2022-12-07 11:10忆江南
新教育 2022年30期
关键词:石城丽江古城

文/忆江南

云南的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一个人口以纳西族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烟雨古城,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一无二的东巴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

诗意古城的美丽记忆

步入丽江古城,城内主道两侧有数十条小巷相互交织,大小路面,无处不铺着丽江特有的彩花石板,路面雨季无泥,旱季无尘。街道依山傍水,不求平直,随势自然。古城中心有块近六亩的四方街,街上摊贩云集,行人来往无阻,是节日闹市的周旋地,也是居民的憩息之所。古城还巧借周围之景,北可远眺玉龙雪山;南可观赏文笔奇峰;西可仰视狮山古柏;东可一览田畴旷野。

古城始建于南宋。公元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渡过金沙江,丽江曾为蒙古军驻地和操练场,那时居民已有千余户。明初古城贸易集市和街道建设已初具规模,木氏土司建造的宫室渐趋华美。明末已呈繁荣景象。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称:“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其富冠诸上郡。”

导游告诉我们,丽江古城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道,明代称为“大研厢”,民国始称“大研镇”。“大研”即“大砚”,因古城居丽江坝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块大砚而得名。古城不用筑城墙,因四周有高山可以作为天然屏障。

古城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龙潭水源,北依象山,西枕狮子山,山挡住了寒风的侵袭;东南面临数十里沃野,迎朝阳,接东风,花木早苏。夏季南风畅通,带走热气,调节气温。源自龙潭终年不断的巨大水流,穿街走巷,入院过墙,淌遍千家万户。居民洗菜、担水不过五十步,可谓“户户朝阳,家家流水”。

古城内有许多石拱桥,经数百年风雨的剥蚀,依然古貌盎然。居民房舍都是“三坊一照壁”式样,正房堂屋,两侧室,走廊宽敞,门窗多雕饰花鸟画案。院内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更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高原水乡风貌。

走进明代木氏土司府署,里面的建筑仿北京紫禁城而建,设金水桥,三大殿,家庙及万卷藏书楼等几十个院落,狮子山作为“御苑”,规模宏大,殿宇壮丽,共占地40万平方米。据导游讲,木家院是木氏土司府邸,数百年来基本上保持着原样。

古城外的寂静芳华

丽江城旁,有座被称作“高原龙邸”的黑龙潭,它把古城点缀得分外清秀妖娆。一进大门,美景便目不暇接,一阵潺潺水声,来自嶙峋山石间的玉泉飞瀑,让人眼花缭乱。黑龙潭美,美在真山真水,潭水冰清玉洁,潭底有数不清的泉眼,永不休止地倾吐着“珍珠”,无数的“珍珠”形成一股巨流,流入古城内。

得月楼是黑龙潭的中心建筑。它造型舒展,色彩斑斓。楼分三层四角,层层角檐如翼,玲珑剔透,寓意隽永。当年,郭沫若撰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坐落在黑龙潭内的五凤楼,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高20米,三叠八角,有20个啄天飞檐,各个方向的礁角像5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五凤楼”由此得名。楼的结构对称,不但具有严谨、稳重的风格,而且讲究统一中的变化,体现了层次分明的节奏美,使庞大而沉重的屋顶奇妙地显示出轻快的飞动感。五凤楼是纳西古建筑的佼佼者,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正月,徐霞客云游丽江,在五凤楼旁住了八天。见多识广的地理学家为偏僻之地有这般高水准的文化而惊叹不已。在此期间,徐霞客还应邀编写了《鸡足山志》。

丽江城北的玉龙雪山脚下,有座玉峰寺。玉峰寺规模不算宏大,却因为寺内有棵山茶树而名扬天下。这棵山茶树被植物学家称之为“天下第一树”,通常人们叫它“万朵茶花”。每当春风初度,玉龙山上白雪皑皑之时,玉峰寺内就花团锦簇,一片“红霞”。从立春至立夏的一百来天时间里,茶花要开二十来批,总共两万余朵,花苞大如杯,花朵大如碗。更为奇特的是,一棵树上开出两种完全不同颜色的花来,实在令人叫绝。万朵茶花是丽江一宝,为古城增光添彩。

去宝石城寻一处归隐

丽江西北一百多千米的深沟巨壑间,有一座独特而别致的小石城,当地人称“宝山古石城”,远看如同一头俯视远方的雄狮。

在七百多年前的元代,它是丽江路宣抚司所辖的宝山州州治所在地,也是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中“元跨革囊”的历史遗迹之一。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亲率大军南征,即在此用革囊渡江。纳西族首领亲临宝山渡江迎接,并派遣兵将随元军南征,为元世祖统一祖国的大业做出了贡献。

石城四周的悬崖绝壁,犹如刀削斧砍。站立城南岩头环顾,可见苍鹰在脚下盘旋,云雾在身边升腾,使人有驾云凌空、飘飘欲仙的感觉。

石城西南面有一道天生的石门,石门下有条宽一米许的羊肠石道与陡峭的牦牛岭相通,这便是进出石城的唯一通道,是名副其实的奇险绝境,纳西先民选择在此建城落户,凭险而居,既不占耕地,又十分安全。在过去的年代里,石城曾多次遭受匪徒的袭击,但都只好望城兴叹。

离城远眺,城内民居起伏错落,参差有致;入城细看,巷道布局高低纵横,随岩就势,顺应自然。人们凿岩为渠,引来清流;刻石为缸,蓄水饮用。城内居家,房屋依石壁而建,台阶随石坎上下,道路沿石面延伸。就连堂屋里的圆桌、长凳,厨房中的碗柜、火塘,卧室内的灯台、床铺,也都是用天然岩石雕就。精美石器,经几代人的雕、凿、刻、錾,几百年的摩擦使用,边沿及平面都已变得细润光滑。有的人家在天井里凿石为臼,年年舂米捣谷,不会破裂;有的人家,在畜圈内凿石为槽,任凭猪拱马踏,也不会毁坏。

大概有百来户纳西人家居住在古石城里,他们劈石建城,刻石为家。这里的“百户人家一基石”堪称奇迹。

猜你喜欢
石城丽江古城
丽江三朵节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丽江的荒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仙女
吴堡石城札记
石城旧事
云南·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