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竹文明溯源

2022-12-07 10:38史军义周德群黄金燕马丽莎李志伟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竹子

史军义 周德群 姚 俊 黄金燕 马丽莎 李志伟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 昆明 650224;2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 650500;3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四川都江堰 611830;4 都江堰市美岚竹业研究院 四川都江堰 611830)

竹子是地球上光合效率最高的木本植物之一,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碳汇植物,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可再生资源。竹类资源价值巨大,对于生态改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运用智慧,以竹为尊、以竹为荣、以竹为业、以竹为美、以竹为乐、择竹而居,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特色的竹子文明。

所谓中华文明,是指以华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中华竹文明,则是指伴随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与竹子相关的风俗、习惯、礼仪、宗教、文化、音乐、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构筑而成的文明体系。

1 中华竹文明产生的物质基础

1.1 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王力博士团队在中国云南镇沅哀牢山西坡河谷,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竹叶和竹秆化石,标本产自中新世中期(时代为1 597 万年至1 161 万年前)。标本中的假叶柄形态、叶片宽度、侧脉条数、秆环和箨环的形态等宏观和微观特征完整而清晰,这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竹类化石标本,为证明中国云南是世界竹子发源中心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1]。

20 世纪80 年代,温太辉[2]通过对竹类植物的维管束、地下茎、花序和形质稳定性的研究,认为世界竹子起源的中心是中国,在云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后不断进化和扩展,逐渐遍布世界各地。

辉朝茂等[3]研究认为,中国云南南部和中部一带是世界上竹子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在长约500 km、宽约700 km 的区域分布了近30 个木本竹属,其中14 个属是古老的原始类型;这里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的类型结构、复杂的区系成分、集中的原始类群,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都无可比拟的,充分说明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

1.2 遍布华夏的竹子资源

竹子之所以能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盛产竹子的国度。关于中国古代竹子分布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禹分中国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其中六州有竹子分布,即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这些州需进贡竹子产品或竹器[4]。

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唐代以前,黄河流域有较多的竹类分布,分布区北界可达北纬39°~40°,后受气候变冷、变干影响逐步向南退缩至北纬35°[5]。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竹子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竹林遍布全国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其中以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为最多,全国竹林总面积达641.16 万hm2,约占全世界的1/3 以上[6]。

中国也是世界上竹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全世界大约有120 多属、1 700 多种竹子,中国有竹子47 属、767 种以及294 个种下分类群(含55变种、233 个栽培竹品种和6 个杂交竹品种),占全世界的1/2 以上[7]。

2 中华竹文明发端的重要背景

2.1 华夏先民与火的渊源

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芮城县的西侯度遗址,是中国境内发掘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243 万年。遗址中发现的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是截至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原始人类用火证据。此后的考古发现陆续证实:在170 万年前,云南的元谋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在100 万年前,湖北郧县人亦使用天然火;在5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人已学会人工保存火种;在3 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人工取火方法。火的使用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关键一步[8]。

正是由于火的使用,使得陶器的制作成为可能,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具文化代表意义的活动之一。中国出现最早的陶器,距今大约有1万年的历史。在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的仙人洞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距今8 825±240 年。2008 年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下王岗遗址中,除了出土各种史前陶器外,还第1 次发现了大熊猫骨骼以及大量竹子灰烬,甚至可以明显看出竹纤维的存在。

制作陶器,就要制作陶坯;烧制陶器,必然需要大量燃料。先人们在制陶实践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之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蔑或藤条编制篮筐作为模型,在篮筐内外糊泥,制成竹胎陶坯,置于火上烘烤制成陶具。即便后来逐渐演变为直接用黏土制做陶坯而不再使用竹编制坯,也依然对竹编几何图形十分钟爱,并会在陶坯半干时,用木板或带有篮、筐、席等纹样的竹制工具在其表面拍打固形、进而留下印痕,或在晾干的陶坯上用有色颜料绘制各种各样生活中熟悉和喜爱的动植物,以及类似竹编的几何图案作为装饰。陶坯经晾干和彩绘后,还须在火中高温烧制,于是需要保持燃料的持续供给,竹子分布广、易获取,自然成为主选之一。只是由于竹子本身为有机物质,能够保留至今的遗存很难发现而已。

2.2 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2.2.1 原始农业的发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尝试农业生产的族群。在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仙人洞出土的植物遗存中,发现有大量的稻属植硅石,这是中国先民从采集野生稻到学会人工栽培水稻的有力证据,是中国史前农业历史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分析表明,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与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的距今1 万年前的栽培稻交相辉映,昭示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起源地。中国的原始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竹子作为工具、助具、晒具、盛具、栏具等被大量使用,并且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历史遗存。

2.2.2 渔猎活动的进步

渔猎活动是史前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生产和生存方式。人类在这一时期,一是开展植物性生产,即采集活动,以采集植物的浆果、根叶等可食性成分作为主要对象;二是捕捉河湖水泊中的鱼类与狩猎飞禽走兽。在渔猎活动中出现的弓箭,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空间。而竹子是制作弓箭的主要原材料。早在5 000 年前,亦即华夏民族的黄帝时代,流传一首《弹歌》:“断竹,续竹;弹土,逐宍。”形象地描绘出上古劳动人民“砍竹子、做弹弓,射泥丸,打野兽”的生动画面。

2.2.3 定居生活的常态化

定居生活是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关键一步。一旦定居,就必然进行固定居所的建设。竹子无疑是早期人类进行居所建设时最普遍、最简便、最易获取、也最易加工的建筑材料。房屋主体及其柱廊、干栏、门窗、楼梯等配套设施建成后,还需进行内部装饰、空间隔离、安置床柜桌椅家具,修建粮食、农具及日常物资贮存收纳器具,添置笕水、笼屉、碗筷,修造家畜围栏圈舍、准备柴草燃料及室内外清扫工具等,如此诸多居家细小,有几样能离得了竹子?

2.2.4 城市与国家的出现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 个民族的先人们,以血缘为纽带维系在氏族、部落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特征的人群聚居区。随着原始农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逐渐出现了早期的氏族聚落、城市和古国的形态。当固定居所越建越多、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综合功能越来越强时,再加上居所聚集区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居所与居所之间联系通道的建设、以及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质的运输、保存等,先民们对竹子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9]。

2.3 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发明

文字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汉字的出现和使用,为中华文明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伴随汉字的发展而发明的“竹简”和“竹书”,则充分折射出竹子与中华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中国的早期文字主要是刻在青铜器和甲骨上。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鸮尊”上,铸有“妇好”铭文;西周的大盂鼎内壁上,铸有291 字铭文。甲骨文(距今约3 600 多年) 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学界普遍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群。由于材料及工艺的局限,青铜器和甲骨上的文字使用者很难驾驭和传播,于是出现了更为简便、实用的竹木“简牍”。窄而长者称“简”,一般为竹制,通常只写一行字;宽一点的称“牍”,一般为木制,通常可写数行字。竹简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方便了文字的记载、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无疑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公元3—4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帛、简而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以竹造纸,始于唐朝。《天工开物》第13卷《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是最具总结性的叙述[10]。以竹造纸,既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中华竹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

3 中华竹文明存续的考古学证据

3.1 史前时期

史学界所指的中国史前社会,通常是指有文字记录(公元前21 世纪) 之前的历史时期。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将中国史前文化划分为6 大区系:一是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区,二是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区,三是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区,四是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区,五是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区,六是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心的南方区。这些文化多点并存的现象,形成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格局[9]。在每一个文化区系的形成中,几乎都能看见竹子的身影,而且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3.1.1 仰韶文化中的“竹”迹

仰韶文化(距今约5 000~7 000 年) 是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考古发现,仰韶时期河南一带曾有大面积的竹林生长,人们有在日常生活中以竹为薪、用竹编席的习惯。在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有明显的“竹”字符号和带竹席压印纹的陶片;在长屋中,还发现有铺竹织物的痕迹。在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中,发现早期人类用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各种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具,用以盛放米粟等剩余食物[11]。由于竹子分布较广,材料易取,劈裂性好,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自然成为制作各种工具和器皿的主要材料。

3.1.2 河姆渡文化中的“竹哨”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遗址,也是中国长江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以发达的耜耕(sìgeng) 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 000 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有力证明了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在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动植物遗存中,发现了一种用小竹管做成、能发出鸟鸣声的“竹哨”[12]。在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各种竹编及竹竿等器物;在诸暨尖山湾遗址发现了竹编器物;在湖州的毗山遗址发现了长达60 m 的竹制围堰,这是中国最早的、在大型工程中使用竹子的实物记录[13]。

3.1.3 城头山文化中的“竹编”

城头山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距今约6 500~7 000 年,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遗址。遗址文化包括:城垣、城门、环壕、护城河、街道、民居(包括两室一厅、三室一厅模式,民居中主卧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等)、下水道等现代城市建设的必备元素。城头山古城的发现,不仅再次有力支持了关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的理论,而且它的建设与河姆渡遗址极其相似。1992 年在该遗址中也发现了距今6 500 多年的水稻田遗址,这是当今世界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水稻田遗址。与此同时,在遗址中还发掘出了竹席和竹篾编织物。

3.1.4 良渚文化中的“竹筏”

良渚水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大约在5 300 年前开始兴建,4 300 年前衰落,存续了1 000 多年。该城是一座地道的水城,到处都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和港口,古人们进进出出都得乘船。古城有9 个城门,连接着内城和外城,但只有1座是陆城门,其余8 座都是水城门。通过这些四通八达的、与其他水域相通的水系,良渚先民们依靠舟楫之便,打破了地域阻隔的桎梏,不仅走出了自己的领域,感知到浩瀚无垠的外部世界,同时也将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城内,以满足自身居家和城市建设的持续需求。在余杭的南湖遗址,出土了一条罕见的竹筏,长280 cm、宽80 cm,由5 道竹篾编缀而成。古老的“竹筏”,无疑折射出当年良渚地区水上运输的繁华景象。

3.1.5 大汶口文化中的“竹纹”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的汶河、泗河、沂河、淄河、淮河下游的广大地区,是本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距今有4 500~6 300 年的历史。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陶器包括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陶器上复杂多样的图案及花纹,其中就包括“竹纹”。器物的创造与使用,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器物上的图案及花纹,是人们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结果。“竹纹”应该是先民们将对竹子的认识和感受加以艺术化、然后运用于陶器制作和装饰上的尝试[14]。

3.1.6 三星堆文化中的“竹骨”

三星堆文化分布于四川成都、德阳一带。位于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从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独具特色的陶器、石器、玉器、铜器和金器。此外,还在金沙遗址发现了大型的建筑基址区、祭祀活动区、一般居住址、墓地等重要遗存,其中就包括大量干栏式木构建筑和竹骨泥墙[15]。即便到了今天,在四川盆地一些边缘乡村地区,依然不难找到干栏式木构建筑及其竹骨泥墙的身影,可见“竹骨”泥墙的实际使用时间之长。

3.2 先秦时期

3.2.1 甲骨文、金文中的“竹”影

甲骨文、金文都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写在龟甲或兽骨或青铜器上的文字,也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集合。据2022 年出版的《实用甲骨文字典》记载,“甲骨文”中涉及竹子的汉字共有12 个,即:竹、笮(zé)、符、笰(fú)、筑、筃(yīn)、竽、箕、龠(yuè)、矢、册、典。据2021 年出版的《金文字典》记载,“金文”中涉及竹子的汉字共有28 个,其中的竹、册、典、箕、龠、矢、筑等7 个字与甲骨文重复,而笮、符、笰、筃、竽5 个字则未在“金文”中出现。这样,金文中新增加的涉竹文字有20 个。即:策、第、箙(fú)、簠(fǔ)、簋(guǐ)、簧、箭、筥(jǔ)、笭 (líng)、箄 (pái)、筮 (shì)、筍(sǔn)、筩 (tǒng)、席、(xì)、箫、籑(zhuàn)、節 (jié)、簟 (diàn)、篚(fěi) 等[16]。

3.2.2 先秦遗存中的“竹简”和“竹书”

凡谈及中华文明,不可能绕开“竹简”以及由其编连而成的“竹书”。竹简和竹书如同苍茫大海上的一叶破浪之舟,承载着华夏一族几千年的古老记忆,在加速穿越漫长蒙昧暗夜的同时,也筑牢了中华文明独步天下的千古基石。竹简和竹书从出现到消亡,存续时间达1 500 年之久。就其发明和使用在中华文明起源、构建、传播和继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言,其功劳之大,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先秦时期的竹简主要集中在战国时期。代表性竹简主要有:1) 上海博物馆藏简:计1 400 余枚,简文包括《孔子诗论》《颂》《大雅》《小雅》《国风》《周易》等[17];2) 清华大学藏简:计2 380 余枚,简文包括8 篇失传2 000 多年的、幸免于焚书坑儒与秦汉战火的重要文献,有《尚书》《系年》《楚居》《算表》《筮法》《别卦》以及中国最早的小说 《赤鸠之集汤之屋》等[18];3) 安徽大学藏简:计1 167 枚,为战国时期楚国之物,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等多个领域[19];4) 郭店楚简:计804 枚,简文包括道家典籍《老子》《太一生水》《语丛四》,儒家典籍《缁衣》《五行》《忠信之道》《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等[20]。

3.2.3 东周墓出土的竹器

在湖北江陵九店,共发掘东周墓葬579 座(公元前771—1 046 年),其中37 座有竹器出土,计98 件。主要器物有竹简、竹盒、竹笥、竹席、竹筐、竹篓、竹枕、竹扇、竹算筹、竹笄、毛笔、竹笔筒、竹帘(用于覆盖棺木)、竹弓等,充分说明在东周时期竹器的使用及形制已经十分广泛和丰富,更重要的是竹器已经立体化、功能化、系统化。同时,竹编图案处理技巧已经高度发达,同一竹器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竹编图案、纹样,已经达到较高的审美水平[21]。

3.2.4 曾侯乙墓出土的竹器

在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 (公元前433 年)中,除出土了大量竹简外,还有许多稀世竹器,其中部分竹器填补了同时期竹器品种的空白。包括:1) 篪(chí) 2 件,为古老的管乐器,用竹管制成,管身开有1 个吹孔、1 个出音孔和5 个指孔;2) 排箫2 件,均由13 根长短不同的细竹管依次排列制作而成;3) 笙6 个,有12 簧、14簧、18 簧3 种;4) 殳(shū),为先秦时代一种木、竹复合而成的长柄兵器,长约3 m,由八棱形木杆为芯,每个棱面贴宽约1 cm 的竹片,外面密缠丝线、革带、藤皮,表面髹以红漆或黑漆制成。殳在《诗经》《考工记》《吕氏春秋》《说文解字》等留世著作中均有提及[22]。

3.2.5 包山和山塚楚墓出土的竹器

在湖北荆门包山战国楚墓中,出土了竹杯、竹熏罩、畚箕等竹器。其中竹畚箕是典型先秦竹制生产工具实物;凤鸟双联竹杯制作考究,造型栩栩如生,装饰纹样和色彩精美。在湖北江陵望沙山塚楚墓,出土了一只失传已久的中国古乐器“竹相”。竹相就是一根粗大的竹筒,发单音,舂地演奏。

3.3 秦汉时期

3.3.1 秦朝的“竹简”和“竹书”

中华竹文明在秦朝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其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竹简”和“竹书”的运用和普及,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遗存有:1)北大秦简:计762 枚,简文包括 《三十三年质日》《公子从军》《日书》《禹九策》《算书》《田书》《从政之经》《善女子之方》等。2) 云梦秦简:包括睡虎地秦简和龙岗秦简,计1 458 枚。睡虎地秦简计1 155 余枚,简文包括《编年记》《语书》《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效律》《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等;龙岗秦简计303 枚,简文涉及秦史、秦律、考古学、古文字学、简牍学等,其中大多为秦代法律文书。3) 江陵秦简:计875 枚,其中扬家山秦简75 枚,简文为遣册,墓葬年代;王家台秦简包括《效律》《日书》《占书》,墓葬年代;此外,江陵秦简还包括出自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一带的秦简,计4 140 余枚,简文包括《秦献书》《脉书》《算数书》《归藏》《效律》《政事之常》等,内容涉及秦汉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等。4) 周家台秦简:计389 枚,简文包括《历谱》《日书》和《病方及其它》;5) 里耶秦简:计37 000 余枚,秦简数量之多、记载时间之久、跨度之大、内容之丰、价值之大,实为罕见。6)岳麓秦简:于2002 年12 月和2008 年8 月先后分2 批从香港回购,入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第1批竹简2 098 枚,第2 批竹简76 枚,共2 174 枚,简文包括《日志》《官箴》《梦书》《数书》等。7) 放马滩秦简:计461 枚,简文包括《日书》《志怪故事》等[23]。

3.3.2 汉朝的“竹简”和“竹器”

1) 汉朝竹简。汉朝也是竹简广泛使用的时期,只是由于纸的出现,竹简才逐步被纸所替代。这一时期较具代表性的遗存有:①西陲汉简:包括居延汉简计1 万余枚,绝大部分简文为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内容涉及政治如《诏书辑录》《汉书》《诏书辑录》《居延都尉吏奉》,法律如《侯粟君所责寇恩事》,经济方面涉及屯田组织、农事系统、屯垦劳力、田仓就运、田卒生活、以及农具、籽种、水利、耕耘、管理、收藏、内销、外运、粮价、定量等,军事如《塞上烽火品约》,科学文化如《算术书》《九九术》《药方》《苍颉篇》等;敦煌汉简计2.5 万余枚,简文多为私人书信,历谱、医药、交易、借贷的契券,还有儒家典籍《易》《力牧》《急就篇》等古佚书残简[24]。②北大汉简:计3 346 枚,简文包括《苍颉篇》《赵政书》《老子》《周训》《妄稽》《魂魄赋》《韩诗外传》《日书》《荆决》等,以及含有180 多个医方的古医书[25]。③银雀山汉简:计4 942 枚,简文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晏子》等先秦古籍及古佚书[26]。④海昏侯汉简:计5 200 余枚,简文包括《诗经》《论语》《春秋》《礼记》《孝经》《易经》等,内容极其丰富。⑤天回汉简:计951 枚,简文包括 《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医马书》等9 部医学典籍。⑥马王堆汉简:计922 枚,是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的遗存简文,包括《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3 种房中类医书。此外还有木简《杂禁方》,属巫术方[27]。

2) 汉朝竹器。汉代出土的竹器数量大、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用途涉及生活、生产、军事、文化、乐器等各个方面。张小开等[28]系统分析了18 座汉墓出土的310 多件竹器实物和《说文解字》中的115 种竹器(表1),认为汉代是中国竹器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期。

4 中华竹文明的多元表达

4.1 以竹为尊

华夏先人很早以前就将竹子比作龙的化身,将自己比作竹的传人,塑造竹图腾、开展竹崇拜、竹祭祀,甚至用竹子营造宗教环境、宗教场所、宗教形象、宗教用具等,以示尊崇。

4.2 以竹为荣

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几乎都喜欢竹子。人们爱竹、植竹、识竹、赏竹、写竹、画竹,时时用竹子高风亮节、虚怀若谷、正直向上、宁折不曲的高尚品格自喻自勉,以为非如此不足以实现自我精神的升华。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以人爱不爱竹作为分界,上升到精神层面,即“爱竹者雅,不爱者俗”。

4.3 择竹而居

中国人择竹而居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自古就有“以竹为福”的观念,认为伴竹则安、近竹则幽、拥竹则稳、知竹则慧、懂竹则雅。所谓择竹而居,一是为了讲求风水,二是为了趋避灾祸,三是为了以竹明志,四是为了追逐风雅,五是为了崇尚和孝,六是寓意健康长寿[29]。择竹而居好处多多,还是苏东坡概括得好:“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

4.4 以竹为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竹编、竹器的国家,大约有7 000 年的历史。到了殷商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竹编纹样逐渐丰富起来,如方格纹、米字纹、回字纹等。春秋战国时代,竹编开始逐步向工艺方面发展,图案的装饰意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工种植竹子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在距今约3 000 年的周朝,人们即开始种植竹子、以为观赏。《穆天子传》记载:“天子西征,至于玄池,乃树林,是曰竹林。”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人工种植竹子的最早文字记载。公元前256 年的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筑都江堰,当时的堤坝施工以及此后的每年岁修或毁损修复,主要都是采用人工栽种的慈竹篾条编织成中空竹笼,其内填装鹅卵石,一层一层叠砌加固而成。这说明慈竹的栽培历史至少在3 000 年以上,否则无法供应修筑都江堰所需的庞大竹材用量[30]。

从事与竹子相关的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是华夏先民们最古老的职业选择之一。几千年来,一直如此。所谓以竹为业,包括竹子育种、造林、抚育、管护、采收(采笋、采竹)、加工(制材、竹编、竹器、造纸),甚至以竹治水、助农、助牧、商贸、开发旅游等。

4.5 以竹为美

中国人早就开始利用竹子的形态之美、色彩之美、音韵之美、景观之美,来装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从先人们特别钟爱的竹建筑、竹家具、竹园林和琳琅满目的竹器产品中,不难窥见他们“以竹为美”的特殊情怀。

4.6 以竹为乐

据《史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做笛吹之,似凤鸣。”由此可见,用竹制笛的时代约在殷商时期。在中国人古老民俗的大观园中,先人们还创造了许多以竹子为道具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娱乐形式,比如赛龙舟、独竹漂、竹竿舞、芦笙舞、扛竹竿、抖空竹、放风筝、骑竹马、玩竹蜻蜓等,目的无非是为了愉悦生活、强身健体、庆祝节日、渲染气氛。

4.7 借竹寄情

即利用歌颂和表现竹子品格和精神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来抒发和表现创作者的真实思想和内心感悟;并陆续总结出了竹子的“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4.8 竹子园林

由于竹子风姿优雅、四季常青,宁折不曲、挺拔向上,无论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潜质,都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于是人们开始寻机植竹、兴建园林,以便从不同角度发掘竹子之美,用不同形式表现竹子之美,以不同心态欣赏竹子之美。从已有文献记录得知:中国人是从周朝开始植竹造园;春秋时期,据《晏子春秋》载:“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秦朝“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岗素竹”;汉朝建竹宫“上林苑”;三国曹操在邺城西北建元武苑,苑中专门建有竹园;魏晋南北朝,随着自然山水园林的兴起,在皇家园林和宫宦私家园林植物造景中,都大量采用了竹子。一些文人大夫隐居深山,寄情山水,产生了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思想,竹也被广泛用于造园。他们借竹林之高雅、清姿隐喻自己的风流高洁,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就是其典型代表,他们爱竹、敬竹、崇竹、尚竹、画竹、咏竹,宴集于竹林中,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后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洛阳贵族私家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其中还记载了60 所佛寺园林及皇家宫苑都有植竹。此后历代,中华大地上的竹子园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繁荣[29]。

5 结论

综上,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约7 000 年前) 认识和利用竹子的族群。中国是最早(约5 000 年前) 开创竹子文明的国度,并且拥有极其古老的竹子建筑、竹子园林、竹子音乐、诗词绘画和竹编、造纸、竹器制作工艺以及漫长(3 000 多年) 的竹子栽培历史。中华竹文明的起源、构建、传播和继承,有着无比坚实的物质基础、得天独厚的生存土壤、独具特色的发展轨迹和极其丰富的考古学证据。尤其“竹简”与“竹书”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是推动中华竹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事实证明:中华竹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步天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创举,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闻名于世。

猜你喜欢
竹子
竹如国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抱竹子的大熊猫
大熊猫吃竹子
大树和竹子
熊猫找竹子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竹子和树聊天(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