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赵军伟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
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文献[1]介绍了事故预防的理论基础,根据事故因素对事故隐患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国家对安全生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遏制重特大事故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及时管控,引发事故的传递链条被有效斩断,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2]。2021年国家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强制落实。本文分析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某企业培训机构为例介绍了具体应用情况,为企业进一步提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因果存在着连锁过程,只要一项因素被消除,则终止连锁过程,不会发生事故。导致事故的因素可以概括为风险和隐患两大类,二者是上下承接关系,风险在前,隐患在后,这就为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提供了基础。在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把风险管控放在第一位,如果风险得不到充分辨识和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如果隐患未能排查治理到位就会引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可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因此做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3]。
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层对双重预防机制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推动责任落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有力抓手,但生产一线某些部门和人员对双重预防机制认识和理解不足,建立的风险清单只停留在纸面上,未有效发挥作用。有些企业聘请第三方中介咨询机构,整理相关文件资料供检查和交流学习,但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未得到落实和实施,未对企业已有安全管理制度、检查表等进行针对性的修订,无法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执行到位。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主要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方面,许多企业已建立了完整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工作中发现隐患、上报隐患也逐渐成为员工的工作习惯。在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由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员工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而且部分员工风险辨识能力不足,风险意识较差,甚至对潜在风险有时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辨识出的安全风险不全面、不深入,制定的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
安全风险和隐患在空间维度上无处不在,在时间维度上长期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变化。有些企业未运用有效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督,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安全问题,没有抓早、抓小,及时进行防范和治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广泛应用,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化投资跟不上发展步伐。传统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管理盲区,导致风险防控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最终酿成事故。
企业大多建立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对危险源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现有的危险源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以双重预防机制为纲,查漏补缺、完善系统、有机融合。根据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立足现有资源,既要统筹考虑整体目标,又要细化阶段性目标,科学、合理制定每阶段目标和任务。具体实施时以局部为试点,选取部分区域或岗位先行先试,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进行规范,明确各方职责、程序方法、检查监督、奖惩考核,加强全员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4]。例如,为保证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应健全完善相应的培训和考评制度,使企业员工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安全责任,提升员工的风险辨识和评估能力[5];为保证隐患治理通道畅通,企业应规范隐患治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使企业快速高效解决安全问题、管控安全风险。通过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提升全体员工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能力。
安全生产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必然途径。利用信息化技术,可全面、实时地对企业安全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精准监管[6],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使风险辨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精准,安全管理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
近年来,某企业培训机构大力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聚焦重点业务,细化风险防控措施,增强可执行性。通过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工作,查找各类隐性风险,持续健全风险清册台账,明确学员和学生管理、培训教学、后勤等各类业务风险。通过开展风险定级工作,对实训实习项目和典型后勤作业项目进行作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划分安全风险等级,建立风险定级库,明确分级安全管控措施。例如,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实训项目,编制《从严加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资质认证管理的意见》,明确20条具体管控措施。
2)强化专业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在实训作业方面,组织开展高风险作业项目实训现场观摩,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交流,持续提升实训现场安全管控水平。在学员和学生管理方面,深化“阳光护航”服务育人体系,针对疫情期间封闭管理给学员和学生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的作用,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测评,筛查阳性心理学员和学生,进行“一对一”跟踪心理服务。在后勤保障方面,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摸底分析,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账,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内训,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加强科技手段应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安装人脸识别和测温一体机设备,将信息上传至单位掌上App,实时掌握单位人员大数据。在安全保卫方面,建设智慧安防平台访客系统,实现单位进出人员的全量记录。在网络安全方面,建设网络安全分析室,逐步建立起“人防+技防”体系完备的主动型安全运营体系。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项法定义务,是企业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理论上说,如果安全风险真正控制到位,就不会有事故隐患;如果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妥善处理,就不会造成事故。因此,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确保企业长治久安。